「70後」女醫學博士被拿下!疫情期間多次回應「科研攻關」熱點

2020-12-25 騰訊網

政知君注意到,疫情發生後,孫燕榮多次出現在媒體的聚光燈下。今年2月4日,國家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孫燕榮曾就「疫情的科研攻關工作」作了介紹。2月17日,孫燕榮又出席了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撰文 | 餘暉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被查了。

12月2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科學技術部紀檢監察組、河北省監察委員會聯合發布消息:

孫燕榮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科學技術部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和河北省監察委員會監察調查。

醫學博士孫燕榮

孫燕榮,女,漢族,1973年6月出生,今年47歲,山東榮成人,醫學博士。她199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9月參加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1995年7月,22歲的孫燕榮成為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喉科技師,3年後任解放軍二九二醫院檢驗科技師。

1999年12月至2004年8月,她歷任北京衛戍區警衛第一師醫院藥房藥師、主管藥師、副主任藥師等。

2004年8月,孫燕榮成為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化學藥與醫療器械處幹部,後任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化學藥與醫療器械處幹部、醫藥生物技術處副處長等。

政知君注意到,孫燕榮在科技部系統內工作多年。

2011年2月,孫燕榮任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生物技術與醫藥處副調研員,後任生物技術與醫藥處調研員、綜合與督導處處長。

「社會發展科技司」的具體職責是:

擬訂社會發展領域科技創新的規劃和政策,提出重大任務並監督實施,推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

促進生物技術發展及產業化,推動綠色技術創新,開展科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提出相關領域平臺、基地規劃布局並組織實施

疫情期間曾呼籲「千人獻漿救千人」

在落馬前,她是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她履新該職務的時間是2017年12月,至今3年。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是國家科學技術部直屬事業單位。

據官網介紹,該中心的主要職責是開展我國生物技術領域的戰略研究和政策分析,參與國家科技規劃的制定,承擔科技計劃項目的專業化管理,承擔生物資源與生物安全管理的有關工作。

政知君注意到,疫情發生後,孫燕榮多次出現在媒體的聚光燈下。

今年2月4日,國家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孫燕榮曾就「疫情的科研攻關工作」作了介紹。

2月17日,孫燕榮又出席了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當時,她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在此我們呼籲能夠在全社會開展「千人獻漿救千人」的行動,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康復者伸出手臂,捐獻血漿 ,能夠讓愛心接力、讓生命接續,只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一定能戰勝疫情。

老同事此前被查

政知君注意到,在被查前,孫燕榮曾多次亮相。

11月20日,孫燕榮曾調研深圳灣實驗室建設進展。據媒體披露,當時,孫燕榮一行參觀了實驗室展廳,聽取了實驗室特聘研究員在廣譜抗冠狀病毒候選新藥方面的研究進展。

12月9日,孫燕榮帶隊對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樣本庫保藏資質進行了現場勘查與評估。

就在今年7月1日,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生物技術與醫藥處處長張兆豐被查。官方消息稱,張兆豐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科學技術部紀檢監察組和天津市監委監察調查。

孫燕榮和張兆豐都是山東人,二人還是老同事。

張兆豐和孫燕榮都在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工作多年,孫燕榮任綜合與督導處處長時,張兆豐是生物技術與醫藥處處長。

張兆豐被查後,6月30日,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召開黨組會議。

會議強調,要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堅持刀刃向內,勇於自我革命,敢於直面問題,勇於修正錯誤,充分認識科研管理領域存在的弊端,深刻吸取教訓,以案促改,以案明紀,徹底整改。

「要對違紀違法問題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對幹部違紀違法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真正做到受警醒、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資料 | 科技部官網 新華社 人民網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等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期間,交大科研這麼幹!
    疫情防控期間,交大科研這麼幹!防控期間開展科研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_各院(系)及相關單位:為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和上海市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精神,按照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結合學校科研工作實際,特制定《上海交通大學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科研工作實施方案
  • 急防控所急,衝鋒勇向前——華中科技大學以科研攻關推動疫情防控...
    新華社武漢3月3日電題:急防控所急,衝鋒勇向前——華中科技大學以科研攻關推動疫情防控救治觀察新華社記者李偉10家附屬醫院8900張床位、數萬名醫護人員投入戰「疫」……處於武漢保衛戰的主戰場,華中科技大學兩路作戰
  • 抗疫科研攻關進展怎麼樣了?我們採訪了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科研團隊
    原標題:抗疫科研攻關進展怎麼樣了?我們採訪了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科研團隊疫情發生以來,科技部會同衛健委、藥監局等13個部門組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技攻關組,先後部署42個國家應急項目,組織動員全國優勢科技力量開展疫情防控科技攻關。
  • 科技部:超10個科研攻關項目成果已應用於新冠肺炎臨床救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鼎 記者 張曼玉)在4月14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科研攻關組已累計部署27個項目,承擔攻關項目的醫院、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業等單位達152家。
  • 科技部:超10項科研攻關成果被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用於臨床救治
    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疫情發生之後,科研攻關組第一時間部署了應急科研攻關項目,在這些項目中一直是把「可治」作為主要目標,部署了藥物研發與臨床救治的相關科研攻關項目,累計部署了27個項目,承擔攻關項目的單位包括醫院、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業,參與機構多達152家,其中在武漢的有47家。
  • 英才學子央視《回聲嘹亮》分享他參與北鬥科研攻關的經歷和感受
    昨日,英才優秀畢業生代表,現就讀於國防科技大學的王思鑫同學登上了央視《回聲嘹亮》舞臺,在央視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系列特別節目——《向著勝利前進》中分享了他參與北鬥科研攻關的經歷和感受。
  • 疫情期間教學科研防疫「三不誤」 大學老師自編電子版教材授課
    類淑來楚天都市報記者 國倩 通訊員 周慧 程威 餘芳 卜潤慧防疫科研攻關、優化線上教學、科普健康知識……疫情發生後,湖北文理學院物電學院「80後」專職科研教師類淑來(左圖)充分發揮優勢,用自己的力量為疫情防控做貢獻
  • 中央指導組在華中科技大學考察時強調:以科研攻關推動一線防控救治
    ,考察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情況。孫春蘭對研究中心在疫情期間加班加點生產設備表示讚許。她指出,該設備的廣泛應用對未來企業的復工復產很有幫助,既能做到嚴格防控,也有利於靈活管理,同時還可以對體溫異常者進行行蹤追溯,有助於流行病學調查。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建國教授介紹了學校關於新冠肺炎藥物研製的相關工作。
  • 科技部:成立新型肺炎科研攻關專家組 鍾南山任組長
    &nbsp&nbsp&nbsp&nbsp科技部:成立新型肺炎科研攻關專家組 應急科技攻關項目部署10個方面&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北京1月24日電 中國科學技術部24日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
  • ...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第二次...
    2020-01-31 18:20:55來源:FX168 科技部:召開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第二次會議
  • 教育部回應校園疫情防控熱點問題
    (原標題:教育部回應校園疫情防控熱點問題)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全國各中小學、高校何時開學?如何保障「停課不停學」?高考、碩士研究生考試複試是否延期?留學生籤證延遲問題如何解決……2月12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發布會,教育部針對社會關切的校園疫情防控問題進行了回應。
  • 臨床醫學院與智利天主教大學新冠肺炎聯合攻關暨國際科研合作啟動...
    清華新聞網7月9日電 北京時間7月2日晚,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與智利天主教大學相聚「雲端」,順利召開了新冠肺炎聯合攻關暨國際科研合作啟動會。 董家鴻在致辭中講到,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各國人民的身體健康、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多個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清華大學憑藉科研積累和創新優勢,在基礎研究、疫苗攻關、快速檢測試劑盒製備、智能防疫系統研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派出了多支援助醫療隊,分別奔赴湖北武漢、北京地壇醫院、小湯山醫院等定點醫院進行醫療支援。
  • 打開連線疫情一線新方式,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疫情防控期間國際科研...
    2月28日晚21時,4位專家坐在上海交通大學的一間會議室裡,正參加著一場相距11000多公裡的國際科研合作會議,這場特別的國際科研合作「雲會議」是交大首個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間召開的跨國學術研討會。因為合作成效顯著,雙方科研人員在項目結題後,繼續保持科學研究的連線,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攻關。2019年,Srijan Sen教授升任密西根大學協理副校長,分管全校醫學健康領域,並邀請Joan Zhao研究員加入研究隊伍,雙方研究領域進一步擴展,並繼續保持一年兩次的互訪,進行實地討論。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原本安排在2月的訪美之行被迫取消。
  • 解除醫學觀察 武漢大學病毒學專家返鄂參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研攻關
    當日,陳宇將自駕車從衡陽經長沙與同事會合後,返回武漢參加科技部、湖北省科技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研攻關工作。80後的陳宇是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組長,武漢大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研攻關組成員。春節前夕,陳宇一家五人自駕從武漢回衡陽老家過年。當時正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擴散之際,抵達衡陽後陳宇一家主動報備居家隔離。
  • 聚貿大智慧,解疫情急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課題」成果豐碩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講話精神,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結合教育部及北京市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學校黨委對全校疫情防控科研工作的安排,國家(北京)對外開放研究院聯合科研處於今年2月啟動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課題」立項工作,為疫情期間科研攻關提供陣地
  • 北京為抗擊疫情提供科研利器
    疫情就是命令。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中,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的高校、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迅速行動起來,在快速診斷試劑、診療藥物、疫苗研製、智能測溫設備與系統開發等方面進行科研攻關,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為抗擊疫情提供利器。
  •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組建科研團隊全力攻關——「參與疫苗...
    回復記者簡訊兩天後,在一個周末的下午,李琦涵團隊才擠出一點空,來談他們的工作。李琦涵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所長。新冠肺炎疫情苗頭剛出現,他就設立應急疫苗研發攻關組,帶領團隊設計了包括滅活疫苗在內的多條研發路線,細緻分配了每項任務。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所成功舉辦「廣東省食用菌良種科研聯合攻關...
    12月5-7日,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所主辦、韶關學院協辦的「廣東省食用菌良種科研聯合攻關項目實施現場觀摩研討會」在廣東省韶關市順利舉行。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參觀了蔬菜所相關良種示範基地。韶關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薪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真姬菇、白玉菇、茶樹菇等鮮品銷售量佔全省70%以上。     陳坤朝副處長熱烈祝賀本次會議成功舉辦,並表示對廣東省食用菌種業發展非常有信心,鼓勵企業與科研單位加強合作,把廣東省食用菌種業做大做強。
  • Science|一位鍾愛科研的博士:疫情突發後,如何做出兩難選擇
    在編者看來,首先,和大家一樣,Kara Fikrig有一定的學術情懷,也飽含家人情感和擔當;其次,深層次地,同作者家人一樣,也高具社會責任感;再次,同樣地,相信,和大家有類似的經歷或感受,那就是畢業壓力;最後,也是最特別的,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如何在摯愛科研、畢業壓力、以及健康、家庭、社會等方面做出思考、權衡與認知?以及如何面對糾結?如何轉變心態?
  •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研利器在抗擊疫情中大顯身手
    據報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中,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的高校、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迅速行動起來,在快速診斷試劑、診療藥物、疫苗研製、智能測溫設備與系統開發等方面進行科研攻關,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為抗擊疫情提供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