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子城:越文化聖地

2020-12-22 書香拾貝

根據紹興日報的報導:

古城入口、蔡元培廣場、氣象館、師爺館、中醫院擴建、風越裡……走進如今的紹興古城,由北至南,在建的大項目、好項目多得有些令人目不暇接。

行政功能外遷,高層建築削減,文旅功能填充,多個城市有機更新項目落地,《古城保護利用條例》實施一年多來,這些「看得見」的變化讓市民驚喜不斷。「一城一橋三故裡」的格局初現,八大歷史街區的脈絡在統一構建,紹興建城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上新」,正在激情演進。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逐一走進古城改造的各個「戰場」,且看古城這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如何蝶變。

一座府山城,半部越城史。建設以府山為核心的越子城歷史文化街區,無疑是古城保護利用的一個標誌性項目。越子城歷史文化街區以其眾多的越國遺蹟、深厚的文化內涵、傳統的城市格局、豐富的人文景觀,形成了該街區幽遠、古樸的風貌特色。在古城諸多歷史街區當中,因為府山及周邊區域已經形成多年,因此越子城的建設採取在原有結構基礎上修繕保護和外延拓展的方式,「美顏」成為越子城建設的主旋律。

古城人心中的精神圖騰

越子城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紹興古城西部,是古城保護利用的標誌性項目。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越子城是越文化積澱的集中體現。

據歷史記載,公元前490年,越國大夫範蠡受越王勾踐之命「築城立廓,分設裡閭」,利用臥龍山為屏障,在其東南麓建起了一座設有陸門四、水門一的小城。城邑「西北立龍飛翼之樓,以象天門;東南伏漏石竇,以象地戶;陵門四達,以象八風」。小城是越國的政治中心和軍事堡壘,也成為紹興建城歷史的開端。

紹興古城雖已經歷了2500多年的漫長歲月,但至今城址未變,風貌猶存。當年的勾踐小城,依然有許多越國遺蹟可尋,由此,越子城歷史街區擁有濃濃的古越風韻。

作為越子城歷史街區的核心,多年來,越國遺蹟和文物古蹟遍布的府山一直是古城人心中的精神圖騰。府山原名臥龍山。曾是越王勾踐的宮殿所在,又是歷代郡衙、府衙的所在地。山上松竹交翠,綠意盈眸。飛簷翹角的飛翼樓,與氣勢不凡的越王臺遙相呼應,在府山西南峰則恢復重建了越中勝景蓬萊閣。文種墓、摩崖石刻、清白泉(碑)、龍湫泉、紫翠亭、雷公殿、風雨亭等古蹟留存數不勝數。歷史上,眾多文人墨客來此訪古探勝,賦詩抒懷。王羲之、賀知章、李白、白居易、元稹、辛棄疾、陸遊等都曾在此遊覽,留下了大量絕美詩篇,流傳千古。

而在府山周邊,環山河、倉橋直街、龍山后街、府橫街、范文瀾故居、西園等諸多名勝古蹟,讓越子城的文化內涵更為豐富。尤其是老紹興們這些年來津津樂道的倉橋直街,目前已經成為古城文商旅融合的樣板街巷之一。

走進倉橋直街,歷史古城的文化味撲面而來。兩側房屋高低錯落,幾十個老臺門坐落其間,多為清末民初時的傳統民居,沿街開設著書畫館、戲曲館、黃酒館、陳橋驛史料陳列館等極具紹興地方特色的各類主題館,酒肆、茶樓、店鋪比比皆是,真實再現了紹興傳統街巷「下店上宅」的特色。2003年9月,倉橋直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委員會授予「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

越子城新顏值攀升

「現在的府山,真的大不一樣了。」上個月,市民翁女士來到府山公園遊玩,走進正門,一下就被修繕一新的烈士紀念碑廣場吸引。翁女士拾級而上前往烈士陵園,發現共有三層,第一層兩側種植綠植,第二層兩側設有休閒廣場,第三層即為革命烈士墓廣場區。已經兩年多沒有踏足府山公園的她感嘆:「府山的顏值越來越高了。」

這個比原先面積擴大了好幾倍的廣場,是今年3月底作為「府山公園內環境提升改造工程」項目之一建設完成的。項目從2月13日正式開工,於3月31日竣工,是疫情發生後全市首個開工的市級建設工程項目。改造提升後的烈士紀念碑前廣場有1000多平方米,一次可容納3000人祭掃。

有的項目已經完成,而有的項目則在加緊建設。前天下午,記者來到紹興飯店改擴建提升工程(二期)項目現場,建築工人們正在位於府山北側的工地上緊張施工,烈日下不少人汗流浹背。這個融山水自然與古色古香院落於一體的古城文旅融合的標誌性項目建成後,有望成為古城內的「最美會客廳」。有文史專家表示:「坐落於古城區的核心地段,紹興飯店和越王臺、紹興博物館、範蠡祠等越子城古蹟相連,打造這樣一個『會客廳』,把府山山景融入其中,正是古城特色的體現。」

據悉,圍繞越子城歷史街區的打造,越王臺環境提升工程等幾個項目已經進入規劃階段,可以預見,接下來隨著一個個項目的逐步實施,越子城的顏值有望持續攀升。「2500多年的風雨滄桑賦予這座『越國小城』深厚的文化內涵。在保護利用建設過程中,應該遵循『保護優先、市民優先、生態優先』的原則,讓越子城真正成為古越文化的核心展示區、市民休閒生活的重要聚集區、文商旅融合示範區的新亮點,使其成為越城人精神和生活層面的文化聖地。」市名城辦相關負責人說。

相關焦點

  • 近兩千年的子城即將亮相
    記者從嘉城集團了解到,經過近三年的「精雕細琢」,子城遺址公園改造項目文物建築修繕基本完工,正在進行綠化鋪裝掃尾、設備安裝調試、全力推進陳列展覽和遺址展示等方面的工作,有望在2021年1月份完工開放。  近兩千年的子城即將亮相,你期待嗎?跟著記者的腳步先去看看吧。
  • 子城建築結構已完成,遺址修復進行時…
    子城遺址公園改造項目,就是其中之一,那麼,現在子城到底建成什麼樣了呢?我們去現場看看。 嘉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子城項目負責人楊炯介紹,他們現在在進行城牆復建,包括譙樓的城牆修復,1至4號營房的主體修繕,大堂的遺址展示的大棚這一塊也基本上都完工了。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進行鋪裝和綠化掃尾工作,還有一些安裝方面的調試。
  • 非遺「洋學徒」的中國年:對中國文化越了解越熱愛
    (新春見聞)非遺「洋學徒」的中國年:對中國文化越了解越熱愛中新社石家莊2月12日電 題:非遺「洋學徒」的中國年:對中國文化越了解越熱愛作者 李曉偉今年春節前夕,痴迷中國文化的他拜在河北省非遺項目「郭氏鐵板浮雕藝術」傳承人郭海博門下,成為一名「洋學徒」。春節期間,這對師徒也沒有閒著,「敲敲打打」和貼春聯、吃餃子一起,成了他們迎接新春的方式。「郭氏鐵板浮雕以手工錘鍛的方法,直接在鐵板上創作。」據郭海博介紹,創作一幅鐵板浮雕作品,要經過繪畫、拓印、背面錘鍛起凸、正面鏨陰紋、打磨、火燒等十幾道工序。
  • 關山月美術館的文化義工:越到節假日 工作越辛苦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關山月美術館的文化義工&nbsp&nbsp&nbsp&nbsp越到節假日工作越辛苦&nbsp&nbsp
  • 沐浴鄉情文化 爭做越賢少年 ——小越街道中學精心組織暑期「行走...
    師生們在春暉學堂參加鄉詩研學活動「小越文化積澱厚重,賢達能人輩出,歷史古韻悠長,讀懂鄉史、知曉鄉賢、踐行鄉情,是我們每個越賢少年的育德必修課。」校長黃文光對記者如是說。文化禮堂開設鄉情研學課近日,小越街道中學10餘名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組成的「行在田家」鄉情文化研學小隊來到小越田家村,開展「德善家風」主題研學活動。學生們進祠堂、訪故居,採擷宗祠善德楹聯,聆聽田家歷代義舉……學生們為當地一脈相承的崇德向善民風所感染。
  •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讓中日韓文化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在對話會上發表題為「讓中日韓文化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的致辭,以下是致辭全文: 讓中日韓文化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 ——在2019「中日韓名記者對話會」上的發言 站在新的起點上,推動中日韓文化合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中日韓「一衣帶水」的文化認同,凝聚成聯結三國人民的情感紐帶;挖掘歷史文化的深厚積澱,汲取親仁善鄰的古老智慧,以文化凝聚東亞,以文化增進共同體意識,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東亞方案。 推動中日韓文化合作,具有強烈的時代內涵。
  • 越富廣場人氣餐廳卡朋停業
    結業前,卡朋餐廳越富廣場店早早打出了停業通知。  信息時報記者 劉潤澤 攝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潤澤)近日,人民中路越富廣場內的卡朋西餐廳掛出結業通知,宣布於10月30日零點撤場,不少街坊表示惋惜。
  • 來武漢「古德寺」,花8元香火錢拜四面佛,越虔誠越靈驗
    其實小編在這裡告訴大家,武漢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武漢不僅有初中第一繁盛處的美譽,還留下了無數的古蹟以及西方元素的匯集,在武漢有一座佛教寺院,充滿了歐亞的建築風格,也是中國唯一具有如此風格的古寺。接下來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如此別致風格的古剎——古德寺。
  • 「川越景點」冰川神社:戀愛結緣聖地,日本的月老廟特色人形流
    今天走了一趟東京近郊埼玉縣的川越小江戶,不能錯過的景點除了到老街散步外,推薦絕對要走一趟擁有1500年歷史的「川越冰川神社」,這除了是保佑家庭的神社,最特別的就是這裡是良緣聖地,有日本其他神社都看不到的特色開運、結緣、求財方式,來一趟覺得超驚喜的!
  • 「五政」是越文化精神的特徵-光明日報-光明網
    越文化有哪些特徵?向來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門話題。但是,由於記載春秋時期越國的文獻資料過少,對于越文化的認識,多是停留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復仇雪恥層面上,除此以外,一無所知,很難全面且深層次地概述其文化的精神面貌。
  • 浪漫之城小江戶——日本埼玉縣川越市
    今天我們來介紹介紹川越市,作為約會地點之一也是很有人氣的地方。正因為離東京有些距離,川越躲過戰火、地震的摧殘,留下多棟歷史建物,將江戶風情完整保留,因此便贏得了「小江戶」的美稱,在日本年輕人及外國人之間都有著不小的人氣。
  • 有人說「文化程度越低,道德素質就越低」,此話有道理嗎?
    有著幾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和道德,是我們每一個華夏子孫的驕傲和自豪,而在社會生活中,由於出身家庭,成長環境,所受教育,社會閱歷等種種因素的影響,每一個人的文化程度和道德素質則不會是一樣的。那麼,有人說「文化程度越低,道德素質就越低」,此話有道理嗎?
  • 盤點|那些車迷心目中的中國賽車文化聖地
    讓這群享受速度與激情的人們有了屬於自己的聚集地,我們也稱其為「賽車文化聖地」,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在車迷心中國內的賽車文化聖地。 中國賽車的起源地 上汽國際賽車場
  • 越人合唱團「《不再猶豫》音樂試聽分享會」唱響灕江書院
    12月16日下午3點,越人合唱團「《不再猶豫》流行經典音樂試聽分享會」在灕江書院熱鬧唱響。60位來自各行各業的越人們,因為有著相同的音樂理念,熱愛歌唱的情懷而聚集在一起成立的越人合唱團,是近年來廣西本土合唱團中不可小覷的力量。指揮藍壯青認為:「活在世上的意義,無非是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能夠找到對的人,做一件大家都想做的事情,那樣的人生無疑是幸福的。
  • 北京這個全球有名的免費景點,越逛越糊塗,越糊塗越想逛
    北京這個全球有名的免費景點,越逛越糊塗,越糊塗越想逛,在我去過的所有觀光景點中,我不太清楚,但是中國的這個免費觀光景點看起來像霧一樣,有意思的是,如果我轉來轉去,不知道的話,我想走更多,這是北京798藝術街,798是中國最有名的藝術城市,即使不知道藝術,也有一點聽說過它的名字。
  • 南京與汶萊,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2019-09-07 08:03圖文來源:南京日報南京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訪問汶萊涉及南京相關事項南京與汶萊,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為貫徹落實好《聯合聲明》,把握好重大機遇,承擔好光榮使命,進一步深化南京市與汶萊斯裡巴加灣市在文化、教育、體育、旅遊、經貿、人力資源培訓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取得更多務實成果,為兩國元首決定建立的中文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貢獻「南京力量」,今年1月19日,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訪問汶萊涉及南京相關事項的工作方案》。
  • 書越讀越薄,人生越讀越厚
    文字有靈,每一本有字之書裡都蘊含著深意,它是一個人增加涵養的來源,書越讀越薄,知識就越讀越厚,人生的厚度便也在分毫之間慢慢積累起來。這其實就是因為一個初入職場之人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我們看見一個白領會讚嘆她很乾練,看見一個老總會讚嘆他很領導範,看見一個富有的商人會說他很貴氣,這一切的一切都來自於他們自身的氣場,而氣場的養成來自於環境,環境之下帶來的就是她們的人生閱歷,有什麼樣的閱歷能產生什麼樣的氣場,如果是一個精通四書五經,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我們會看到他身上的書香氣,如果是遊歷於世界各地,精通各國文化的人
  • 刪掉《背影》《牛郎織女》,語文教材越改越爛,我們的文化怎麼了
    一、北外教授建議刪刪掉教材,網友不樂意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不僅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學子,也讓不少外國人傾慕不已。因此,作為國人我們有必要傳播先輩遺留下來的傳統文化,比如說各個時代的詩詞歌賦,以及各代文豪的經典名著。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不少優良的文學教材卻面臨被刪掉的局面,比如說朱自清的《背影》。
  • 他心中的禾城文化地圖,請你來完善
    過去這裡有三塔塘、牌坊群、嶽王祠、茶禪寺等,不僅體現運河文化,也體現明代嘉興科舉文化的發達。崔泉森認為從現實角度上,三塔路紓解交通有必要,但從長遠角度這條路非常適合文旅,目前已有嶽王祠、血印禪寺、三塔、通越閣、西麗橋,「如果西麗橋東恢復通越門,就更有意思了。」 從百步橋到三塔,這是崔泉森設想的一條運河文旅之路,是運河文化的脈絡,也是嘉興城市千年文化的記憶。
  • [政策施行後跟蹤解讀]禾城文化復興,他們在行動
    嘉報《江南周末》自8月28日起陸續推出《聚民意,繪禾城文化復興圖》《給我三年,還你千年——禾城文化復興吹響集結號》,聚焦禾城文化復興行動。  《禾城文化復興三年行動計劃》共包含六大文化板塊,項目眾多。  如何將禾城文化復興行動與「品質嘉興」大會戰有機結合、互相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