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掉《背影》《牛郎織女》,語文教材越改越爛,我們的文化怎麼了

2021-01-10 萌孩控

近年來,各大教育機構和學校都打著「得語文得天下」的口號,力爭語文高分在高考中佔據的絕對地位。相比較以往老師學生都把重心放在數學和英語上,如今回過頭重視語文確實令人驚喜和贊同。

但在這良好情形之外,對於語文教材的改版更新,大眾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一、北外教授建議刪刪掉教材,網友不樂意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不僅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學子,也讓不少外國人傾慕不已。因此,作為國人我們有必要傳播先輩遺留下來的傳統文化,比如說各個時代的詩詞歌賦,以及各代文豪的經典名著。

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不少優良的文學教材卻面臨被刪掉的局面,比如說朱自清的《背影》。

前段時間,網絡流行一個話語梗,叫作:「我買幾個橘子去,你站在這裡不要動。」如果你沒有學過這篇文章,或許這裡邊摻雜的真情很難感受得到。眾所周知,在語文教材中描述父愛的文章屈指可數,而《背影》則是其中的精髓之一。

如今這篇有強烈真情實感的文章,卻被北外教授提議刪除!而理由格外奇葩,竟是因為違反交通規則。

確實,在《背影》中父親為了給兒子買橘子,結果跨越欄杆翻越月臺,這的確是不良的交通行為。但僅僅因為舊社會不完善的道路交通而提議刪文,未免太過小題大做。而且對於青少年的教育問題來說,文章正確的情感導向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

此外,除了《背影》提議被刪外,還有《牛郎織女》也面臨被刪的情況。用專家的話說,牛郎織女的愛情不適合中小學生,容易引起孩子早戀的傾向。為此,網友回懟說:「一篇民間傳說故事就能引起早戀,乾脆社會男女出門隔層布最好,太封建!」

對於教材被刪的行為,也有學者提出不同態度。在他們看來,這些帶有民族特色的文章最值得被傳遞,而不是引發那些崇洋媚外的課文,否則只會讓教材越改越爛,而我們的文化也會慢慢失去中國特色。

二、優質教材被刪,我們的文化到底怎麼了

1、《陳涉世家》被刪

作為中國歷史的第一書,《史記》絕對在二十四史中排名第一,其中大家學習過的《廉頗藺相如列傳》、《項羽本紀》、《陳涉世家》等都較為有名。但在最新的教材中,卻發現《陳涉世家》的身影已被刪除。對於被刪除的理由,專家表示歷史教材中已有秦末農民起義的內容,刪文則是為了避免內容重複。但不得不說,《陳涉世家》裡的名句「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等卻已經成了絕唱。

2、《孔雀東南飛》被刪

《孔雀東南飛》算得上是古代最長的一首敘事詩,和北朝民歌《木蘭詩》合稱為「樂府雙璧」,堪稱為樂府詩的巔峰。可如今教材中早已刪除《孔雀東南飛》,起因則是認為篇目太長加大學生的背誦難度,而且男女主人公的愛情親情太過負能量,也不符合當代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對於學生學習古詩文並沒有實際性幫助。

3、《誰是最可愛的人》被刪

在我們小時候,學過名叫《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文章,這是軍旅作家魏巍描繪的戰場上最真實的記事文,並且上面還記載了戰士英雄的名字。可如今,這篇文章不僅面臨被刪,還經歷過英雄名字被刪的事跡,而對方給出的理由則是「尚在人世」。難道僅僅因為「活英雄」依然健朗,就不配存在於教材中嗎?最可愛的是,文章被刪後取而代之的是《愛迪生救媽媽》。

三、傳統文化,應該世人被重視

回想當年我們上學時的場景,最喜歡的歌曲就是國歌,而且唱起來人人激情昂揚。可現在的孩子,手機裡放置的全是日韓流行歌曲,走哪都哼哼唱唱,唯獨唱起國歌時低頭又小聲。

要知道,這些傳統文化都應該被發揚光大,而不是只重視孩子的卷面分。要知道,如今大眾的美好生活全是先輩用自己生命創造而來,所以我們應當奮勇向前猶記歷史。

相關焦點

  • 刪掉語文課文就是給學生「減負」?清華教授怒斥∶教材越改越爛!
    由此可見語文這一科從古至今在學習者中的地位,但是隨著現在教材的不斷改版,語文課本中許多經典的課文都被刪除,那麼學生到底應該去學什麼呢?還記得在我們上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幾乎都是國內名人寫的。比如魯迅的散文、朱自清的《背影》等一些經典文學作品,讓小編至今記憶猶新回味無窮。尤其是朱自清的《背影》,即使如今細細想來也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 清華教授痛心疾首:語文教材越改越崇媚洋外,四篇課文無端被刪除
    而針對這4篇文章無端被刪除,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更是直接談了直接的看法,他痛心疾首地說:「有些語文教材越改越崇媚洋外了,一些愛國具有教育的文章不應該無端被刪除」。就在前段時間,北京外國語大學某副教授建議從語文教材中刪除朱自清的文章《背影》,他認為朱自清的父親穿過鐵道為孩子買橘子違反了交通規則,會給學生帶來不好的示範作用;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網友的反對,更多網友直言:「按照教授的如此邏輯,那《三國演義》、《水滸傳》更應該從語文教材中刪除,它們有太多的打打殺殺的場面更容易讓孩子學壞」。
  • 新版語文教材被刪掉4篇課文,清華教授痛批:愛國情懷消失令人惋惜
    一、小學語文書籍刪減課文達四篇,清華教授出面痛批關注教育的朋友應該知道,從19年的秋季開始,全國的義務教育的書籍統一成了「統編本」的教學版,可能有的人還不太理解,這類版本是由教育部組織和編寫的,有語文、歷史、道德和法治三科教材。跟原版的區別是一年級的「統編本」只有37篇的課文,被刪減掉了四篇——《誰是最可愛的人》、《雷鋒日記》、《黃繼光》和《劉胡蘭》。
  • 課改配套教材中曾被刪掉 桂林山水重上新教材
    本報訊(記者邱浩)陳淼的《桂林山水》、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作為當代散文、詩歌的典範編入了我國的中小學統編教材,幾十年來深深地影響著我國幾代人。遺憾的是2001年全國進行課程改革後使用與課改配套的教材中刪掉了這兩篇課文。欣喜的是,經過我市努力爭取,這兩篇課文目前已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出版社重新編入小學、中學新教材。
  • 「中國大學的教材,真的越編越爛了」
    「教材編得好還是爛,重要嗎」當然,我們大可不必就此下結論,英文教材一定比中文教材好,同時也不能忽視這樣的教材,能做到「兼具專業性和科普性」,內容足夠詳實,課本也足夠厚。但這些教科書未必能適應國內高教的水土。教材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正在扮演一種什麼樣的角色?
  • 西徵原創丨溫立三被從語文教材編委名單中刪掉,喜憂參半!
    7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和北京習風堂聯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傳播好思想」官方微信公眾平臺(思想火炬),發布消息《大快人心:溫立三被從語文教材編委名單中刪掉》。
  • 中國大學的教材,真的越編越爛了
    「教材編得好還是爛,重要嗎」大學的教材的浪費,其實不單體現在購買上。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編輯出版系對廣州大學城10所高校的600名在校生做過與高校教材有關的調查,其中關於教材使用情況的一項結果顯示,不同專業的學生,使用教材的頻率各有不同。
  • 熱議 一線教師批語文教材選文落伍 你怎麼看?
    他認為,語文教材文章應該怎麼選,是要看教材當前的培養目標、培養哪些技能而定的。  勞凱生強調,語文教材文章應該怎麼選,是要看教材當前的培養目標、培養哪些技能。  事實上,語文教材應側重經典性還是當代性,一直以來都是難解的話題,而如何選用合適學生理解和思考的選文,更是讓人們久久爭論。
  • 「中國大學的教材,真的越編越爛了」-虎嗅網
    有不完全數據統計,國內有500所左右的本科院校,主要採取所有教材均採用學生自主購買,或部分教材統一採購,專業課教材自主購買這兩種購書模式。從總體上看,自主購書是當下高校中較為普遍的存在。所以,怎麼樣找到自己需要的教材,也成了學生自己的任務。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刪除古詩江蘇明年也要改,但古詩不會刪掉
    昨天有報導稱,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去古詩,課文篇目也有減少,識字量和寫字量都不同程度減少。而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江蘇的一年級語文課本將從明年秋季學期開始改,難度也會降低,但不會刪除古詩部分。  此外,蘇教版的小學三至六年級數學,都用上了新改版的課本,難度降低;五六年級的英語教材也變臉了,增加了童話和環保板塊,課文也變短了。
  • 高中課本刪掉魯迅著作、《背影》《孔雀東南飛》惹爭議
    而本報記者從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處了解到,廣東今年的語文教材也有改動,依然保留魯迅作品,但是把《藥》換成了《祝福》。文/本報記者李穎、武威遭遇「大撤退」網友為魯迅叫屈很多網友認為,刪除大量經典作品無論對於老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都不利。
  • 課文刪掉經典古詩文等於斷了文化基因
    聽說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門課標是全國統一,他說,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9月9日新華社報導)  總書記說的課文刪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是指前不久上海的消息。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語文課本中的《背影》
    最近,北京外國語大學丁教授發表公開言論,建議刪掉語文課本中朱自清的《背影》。說這篇文章不痛不癢,上不了儒雅大堂,而且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這是在誤人子弟。
  • 大學教授要求語文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是朱自清父親的二個舉動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非常經典的散文,是我們學習的語文課本中老師讓我們必須背誦的一篇文章,文章講述的是令人非常感動的父子之情,文章中令人影響深刻的一段就是老父親送兒子去車站並替兒子買橘子的片段。有人對這篇文章大唱讚歌,也有一位教授卻認為語文課本應該刪除《背影》這篇文章,這麼好的散文,為什麼要刪除呢?2003年的一篇報導,稱中學生最不喜歡的一篇文章就是《背影》,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朱自清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而且形象還不瀟灑。為什麼說他違反交通規則呢?
  • 語文教材刪除三篇經典文章,清華教授提出質疑,網友:支持
    這幾年隨著教育改革的變化,語文教材的很多內容都發生了變化,已經有很多之前大家認為非常經典的課文都被刪除了,而且這段時間還有專家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背影》了,目前還不知道清楚這篇課文還會不會被刪除。近日一個清華大學曾經負責教改的教授就表示非常的痛心疾首,因為課本中已經刪掉了《誰是最可愛的人》、刪掉了《黃繼光》、刪掉了《劉胡蘭》,而增加了《愛迪生救母》這篇課文。
  • 從「xiá」字的讀音,到「背影」和「故鄉」,童年經典還有多少
    朋友問我,孩子背誦「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這裡的」斜「字,究竟怎麼念?以前讀書的時候,我們都把「斜」字都念成「xiá」,然而現在,老師告訴我這字念錯了,得念「xié」,說是為了不和正確讀音混淆。
  • 統編教材改了什麼?課怎麼上?( 小學語文)
    02內容簡介語文教科書是面向成長中的青少年的具有奠基作用的精神讀物。2019年秋季開始,全國所有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教材統一更換為統編教科書。統編語文教科書受到專家學者、教研人員和一線教師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對一線語文老師來說,教材改了什麼,如何用好新教材,課要怎麼上,才能凸顯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一個重要課題。為了準確了解一線教師在使用新教科書中的問題,我們進行了多輪專題調研,通過現場聽課、座談交流和在線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獲得了一線教師新教科書使用的第一手材料,組織專家和名師製作了這套教學資源。
  • 語文教材刪掉了《陳涉世家》?人教社回應:避免交叉重複
    人民網北京2月25日電 日前,有網文稱「新版語文教科書刪掉了課文《陳涉世家》」,引發網友熱議。2月25日晚,人民教育出版社發布消息,針對《陳涉世家》未選入新編語文教材進行了相關說明。 人民教育出版表示,《陳涉世家》是原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選文。
  • 朱自清《背影》因「違反交規」被逐教材系誤傳
    朱自清《背影》因「違反交規」被逐教材系誤傳 2014-05-19 14:44:23因為一直以來它作為中學語文課本中的一篇必讀篇目,被奉為經典之作。但是最近兩天,一篇名為「朱自清《背影》因違反交規被逐出教材」的網文,被多家網絡媒體轉載。  《背影》怎麼會和違反交規扯上關係呢?報導稱,發文的教授認為散文中,父親為兒子買橘子,跨過鐵路,爬上月臺,可能造成火車無法正常行駛,破壞火車站的秩序。所以已將《背影》一文從教材中刪去。  後經證實,這篇報導不實。
  • 讓《背影》回到教材:中學課文的審核尺度令人遺憾
    數年前,第一次面對那些剛剛搖完的頭,我追問道:你們都進了大學了,怎麼從來沒有被文學感動過?從小學到高中,你們的語文課本上,就沒有一篇課文感動過你們嗎,例如,你們讀朱自清的《背影》,難道就沒有一點感動?此話一出,學生更茫然了。他們普遍不知道《背影》是個什麼東西,但有一個學生緩緩地對我說,《背影》早從中學課本上撤掉了。我問為什麼,學生答曰:「違反交通規則。」這回輪到我一臉茫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