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隨著教育改革的變化,語文教材的很多內容都發生了變化,已經有很多之前大家認為非常經典的課文都被刪除了,而且這段時間還有專家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背影》了,目前還不知道清楚這篇課文還會不會被刪除。近日一個清華大學曾經負責教改的教授就表示非常的痛心疾首,因為課本中已經刪掉了《誰是最可愛的人》、刪掉了《黃繼光》、刪掉了《劉胡蘭》,而增加了《愛迪生救母》這篇課文。
首先《愛迪生救母》這篇課文之前就引發過討論,這篇文章的真實性就值得懷疑,而且咱們中國還缺少救母這樣的題材嗎,沉香救母、李逵救母哪個不比這個課文強。就為了讓大家知道愛迪生這個人物就把這篇課文加進去了。最關鍵的是為什麼刪除《誰是最可愛的人》、《黃繼光》、《劉胡蘭》這些經典課文,在現在的小學生中間說起這兩個人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了,這些革命先烈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事跡已經只能夠從很少的讀物中才能夠找到了。
如果連我們的下一代都不知道,我們國家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那麼他們怎麼會愛自己的國家。於是這幾年來每年教改對語文教材做出改動都引起非常大的爭議,當然有部分人表示時代在進步,如果一味的只是停留在過去不是好事情,我們要與時俱進。可是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應該刪除這些經典的文章,它們之所以經典是因為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刪除這些東西無疑就是忘本。
從一定程度上說語文教材體現了國家的教育意義,體驗國家對人才培養規格的要求。而刪除這些課文很大程度已經說明了問題,現在少數人已經把教育的初衷變了。為什麼現在留學生中出現了很多像許可馨之類的人物,還是因為教育少了。當課本上沒有這些內容之後他們更多知道的人物是愛迪生而不是黃繼光、劉胡蘭了。當然我們不否認愛迪生對整個世界的貢獻,但是相比之下黃繼光和劉胡蘭才是我們更應該記住的人。
而這次有些專家建議刪除《背影》這篇文章時,給出的理由是其中父親穿越軌道違反了交通規則,會給咱們國家的學生造成誤導。還有魯迅先生的很多文章都已經漸漸被刪除了,原因是封建社會已經離我們很遠了,現在的學生已經不懂得這些了。所以有這些可以看出現在語文課本的教育已經非常缺失時代感了,缺少歷史感了,更多的已經是一些毫無歷史背景的空洞文章了。
這也就很好理解現在的學生對於國家的歷史知道的非常少了,而這些課本對學生的教育意義也已經完全達不到了,甚至與一般的讀物差別不大,至於教育意義就非常少。語文課本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意義,失去教育意義的文章再美也是空洞無味的。所以這位清華的老教授看到這些現狀之後非常痛心,因為刪除的不只是文章,更是刪除了對學生最好的教育時刻。
而這次疫情已經炸出了很多人的真實想法,而這些人中幾乎都是老師和學生,這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所以我們非常有必要加強對老師和學生的教育了,必須讓這些經典的課文回歸教材,讓我們青年一代的孩子懂歷史、尊重歷史。而這個時候光靠歷史書是不能夠讓學生印象深刻的,只有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作家寫的文章才能夠學生時刻牢記。
家長可以選一些比較好的讀物,讓孩子真正懂得那個時候老百姓的生活場景,他們才會明白今天的生活非常不容易。
而《少年讀魯迅合集》則是收錄了魯迅先生一些比較經典的文章。
而且很多的專家在後面都會有註解和解讀,讓這些經典文章更容易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