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經濟快速發展,物質條件越來越充沛,人們漸漸開始意識到了精神上需求的重要性,也讓我們意識到了對於下一代和年輕人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外國留學生的不當言論和社會亂象,讓大家充分意識到了為什麼教育是百年大業,也為什麼是國家之本!哪怕現在世界是我們的,未來也終將會是下一代的,如果教育不好下一代,上梁再正下梁歪了也沒用,教育便是在潛移默化間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因此作為啟蒙教育的教材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講,這也是我們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主要原因,為了給下一代人傳遞正確和基本的價值觀和愛國主義觀念。
然而在時代的進步之中,教材內容也是推陳出新,不斷變化以此來適應時代的進步,或許教材內容的修改是經過教育部門再三權衡利弊做出的決定,然而有一些內容的刪減卻引起了社會大眾的討論和質疑,尤其是在我們這一代人成長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教材,《誰是最可愛的人》、《黃繼光》、《劉胡蘭》這些啟蒙了我們家國情懷的課文,對於我們這代人而言記憶猶新,影響深遠,內容記不住了卻一直都記住那種精神,也是我們萌生「愛國」主義萌芽的開始。
可是在新編的教材中被刪除了。教材增加了《愛迪生救母親》。清華大學王文湛教授就對此進行了痛批,先不提愛迪生救母親這件事情存在的非議,即便是增加這一篇課文,也不應該刪除掉愛國課文,這3篇課文啟蒙了多少人最基礎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對孩子因材施教愛國主義最好的內容,怎麼可以刪除呢?而且還是用崇洋媚外的內容替代,這是忘本!我們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已經連給孩子啟蒙都不行了嗎,得靠外國教材?
類似有爭議性的內容在課本之中還真不少見,,比如人教版四年級語文課文《中彩那天》,就是一個國外的故事。這篇課文講的是生活拮据的父親買了兩張彩票,其中代庫伯先生買的那一張卻中了一輛奔馳汽車。父親面臨道德抉擇,最終把獎品給了同事,課文表現了父親誠實有信的高尚品質。用中彩票的事情來弘揚外國人誠實守信的高尚品質,是想要從小就培養小孩子對外國的嚮往嗎?自己國家的文化和內容都沒有學明白,就開始嚮往外國的,這對於孩子的教育而言是本末倒置的,這些教材的動機實在是讓人難以不懷疑其本意,難道是準備從娃娃抓起?
還有S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的閱讀課文《彩票》。課文講的是發生在廣東省化州市一個在巨獎面前毫無貪心的彩票投注站工作人員林海燕的真實故事,讚揚她誠實守信的崇高品德。
網友認為這篇課文同樣存在有不妥之處。文章中寫道:小夥子經常光顧彩票站,而且一次就買了707元的彩票,最終他有幸中得518萬獎金。這樣的內容會傳遞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價值觀:一次買這麼多錢,這與一個賭徒有什麼區別。
賭博的危害就算是成年人都難以自抑,對於中大獎的誘惑和金錢利益,連大人們都趨之若鶩,用這種內容啟蒙孩子的教育,對小孩子的世界衝擊可想而知有多大,現如今隨著社會進步過快,孩子們受到的誘惑遠超我們那一代,要不然怎麼會頻出一些孩子各種充值遊戲花光父母積蓄的新聞呢?建立起孩子正確的金錢價值觀至關重要。
任何一個國家的教材都是國家之本,也是最能體現國家底蘊的東西,因為教材面對啟蒙的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是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和年輕人,是必將會取代我們成為社會主力的後浪,這也是教育的重要性,而如何培養好下一代,是社會永恆的話題,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