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關乎未來!清華教授批語文教材:刪除愛國名篇,增加外國課文

2020-12-12 名聯

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經濟快速發展,物質條件越來越充沛,人們漸漸開始意識到了精神上需求的重要性,也讓我們意識到了對於下一代和年輕人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外國留學生的不當言論和社會亂象,讓大家充分意識到了為什麼教育是百年大業,也為什麼是國家之本!哪怕現在世界是我們的,未來也終將會是下一代的,如果教育不好下一代,上梁再正下梁歪了也沒用,教育便是在潛移默化間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因此作為啟蒙教育的教材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講,這也是我們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主要原因,為了給下一代人傳遞正確和基本的價值觀和愛國主義觀念。

然而在時代的進步之中,教材內容也是推陳出新,不斷變化以此來適應時代的進步,或許教材內容的修改是經過教育部門再三權衡利弊做出的決定,然而有一些內容的刪減卻引起了社會大眾的討論和質疑,尤其是在我們這一代人成長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教材,《誰是最可愛的人》、《黃繼光》、《劉胡蘭》這些啟蒙了我們家國情懷的課文,對於我們這代人而言記憶猶新,影響深遠,內容記不住了卻一直都記住那種精神,也是我們萌生「愛國」主義萌芽的開始。

可是在新編的教材中被刪除了。教材增加了《愛迪生救母親》。清華大學王文湛教授就對此進行了痛批,先不提愛迪生救母親這件事情存在的非議,即便是增加這一篇課文,也不應該刪除掉愛國課文,這3篇課文啟蒙了多少人最基礎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對孩子因材施教愛國主義最好的內容,怎麼可以刪除呢?而且還是用崇洋媚外的內容替代,這是忘本!我們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已經連給孩子啟蒙都不行了嗎,得靠外國教材?

類似有爭議性的內容在課本之中還真不少見,,比如人教版四年級語文課文《中彩那天》,就是一個國外的故事。這篇課文講的是生活拮据的父親買了兩張彩票,其中代庫伯先生買的那一張卻中了一輛奔馳汽車。父親面臨道德抉擇,最終把獎品給了同事,課文表現了父親誠實有信的高尚品質。用中彩票的事情來弘揚外國人誠實守信的高尚品質,是想要從小就培養小孩子對外國的嚮往嗎?自己國家的文化和內容都沒有學明白,就開始嚮往外國的,這對於孩子的教育而言是本末倒置的,這些教材的動機實在是讓人難以不懷疑其本意,難道是準備從娃娃抓起?

還有S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的閱讀課文《彩票》。課文講的是發生在廣東省化州市一個在巨獎面前毫無貪心的彩票投注站工作人員林海燕的真實故事,讚揚她誠實守信的崇高品德。

網友認為這篇課文同樣存在有不妥之處。文章中寫道:小夥子經常光顧彩票站,而且一次就買了707元的彩票,最終他有幸中得518萬獎金。這樣的內容會傳遞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價值觀:一次買這麼多錢,這與一個賭徒有什麼區別。

賭博的危害就算是成年人都難以自抑,對於中大獎的誘惑和金錢利益,連大人們都趨之若鶩,用這種內容啟蒙孩子的教育,對小孩子的世界衝擊可想而知有多大,現如今隨著社會進步過快,孩子們受到的誘惑遠超我們那一代,要不然怎麼會頻出一些孩子各種充值遊戲花光父母積蓄的新聞呢?建立起孩子正確的金錢價值觀至關重要。

任何一個國家的教材都是國家之本,也是最能體現國家底蘊的東西,因為教材面對啟蒙的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是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和年輕人,是必將會取代我們成為社會主力的後浪,這也是教育的重要性,而如何培養好下一代,是社會永恆的話題,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語文教材中部分愛國意義的文章被刪除,清華教授痛心:崇洋媚外
    語文學科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課程,承載著我國傳統文化的重任,古詩、文言文、文學著作是我國優秀的傳統知識文化,彰顯著我國豐厚的文化底蘊,在文化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近年來語文教材的更新改編卻引來了很大爭議,清華教授王文湛對於語文教材中的一些改變表示非常痛心,直言:崇洋媚外。語文教材到底怎麼了引起如此爭議呢?
  • 語文愛國課文四篇被刪除,新增西方名人故事,清華教授:崇洋媚外
    語文課本是學生學習語文這門課程的重要載體。隨著教育的發展,國內的語文課本經過多次改變,很多語文課文被刪除,同時也有一些文章被收錄到語文課本中。語文課本的編訂並不是小事,關乎學生的素質教育。現如今語文課本有多篇愛國文章被刪除,收錄了西方的名人故事,清華教授也曾發表看法,認為這是崇洋媚外。哪幾篇愛國文章被刪除?
  • 新版語文教材被刪掉4篇課文,清華教授痛批:愛國情懷消失令人惋惜
    一、小學語文書籍刪減課文達四篇,清華教授出面痛批關注教育的朋友應該知道,從19年的秋季開始,全國的義務教育的書籍統一成了「統編本」的教學版,可能有的人還不太理解,這類版本是由教育部組織和編寫的,有語文、歷史、道德和法治三科教材。跟原版的區別是一年級的「統編本」只有37篇的課文,被刪減掉了四篇——《誰是最可愛的人》、《雷鋒日記》、《黃繼光》和《劉胡蘭》。
  • 刪掉語文課文就是給學生「減負」?清華教授怒斥∶教材越改越爛!
    由此可見語文這一科從古至今在學習者中的地位,但是隨著現在教材的不斷改版,語文課本中許多經典的課文都被刪除,那麼學生到底應該去學什麼呢?還記得在我們上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幾乎都是國內名人寫的。比如魯迅的散文、朱自清的《背影》等一些經典文學作品,讓小編至今記憶猶新回味無窮。尤其是朱自清的《背影》,即使如今細細想來也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 「愛國課文」下架4篇,語文課本新增西方名人,清華教授痛心疾首
    最基本的認字寫作除去不說,理解他人的意思也是語文能夠教給我們的。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語文課本不可能一成不變,總是在修訂,然而修訂的結果卻並不令人滿意。這次的語文教材改動,刪掉了原有的4篇愛國課文,卻又新增許多西方名人故事,引來不少爭論。被刪去的4篇課文有什麼?
  • 清華教授痛心疾首:語文教材越改越崇媚洋外,四篇課文無端被刪除
    而針對這4篇文章無端被刪除,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更是直接談了直接的看法,他痛心疾首地說:「有些語文教材越改越崇媚洋外了,一些愛國具有教育的文章不應該無端被刪除」。教材的優化是好的,說明了我們重視教育,而太多經典的文章被移除了語文教材,除了以上所說的4篇文章,比如大家熟知的魯迅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少年閏土》、《藤野先生》等也被刪除了,比如《陳涉世家》、《課間十分鐘》、《荷塘月色》、《孔雀東南飛》等文章被移除了語文教材,令人可惜啊。
  • 六個版本高中語文教材魯迅經典名篇未被大量刪除
    記者翻閱目前全國各地採用的6個版本高中語文教材目錄發現,絕大多數網上傳言被「刪除」的經典名篇依然在教材中。  文/本報記者黃茜、徐靜  阿Q、老夏、劉和珍……很多人在高中時代,通過語文教材認識了這些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並且終生難忘。如今卻有網友發帖稱,發現20多篇經典文章被語文教材刪除,其中包括魯迅的諸多名篇。
  • 語文教材愛國題材被刪,西方名人「上位」,清華教授:崇洋媚外
    只是在部分版本的教材裡,對這些做了刪減。  但是,那些對愛國題材「動刀」的人,刪完了這些之後,到底想把教材內容指引到什麼新方向上去?  西方的名人故事,給出了答案。    被增加的西方名人故事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個人英雄色彩強烈的父子情課文,在一段時間裡登上了部分版本的語文教材。  雖說後來因為與事實嚴重不符,被刪除了。
  • 語文書中愛國題材被刪減,新增西方虛構故事,清華教授表示不理解
    一、愛國題材遭到刪除,引發國民不滿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國民們進行學習的教材都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同時也是一份最能夠體現出一個國家的底蘊的東西,畢竟教材所面對的啟蒙對象,是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是必將會成為社會主力的國家的未來。這也正是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擁有好的教材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 語文教材刪除三篇經典文章,清華教授提出質疑,網友:支持
    這幾年隨著教育改革的變化,語文教材的很多內容都發生了變化,已經有很多之前大家認為非常經典的課文都被刪除了,而且這段時間還有專家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背影》了,目前還不知道清楚這篇課文還會不會被刪除。近日一個清華大學曾經負責教改的教授就表示非常的痛心疾首,因為課本中已經刪掉了《誰是最可愛的人》、刪掉了《黃繼光》、刪掉了《劉胡蘭》,而增加了《愛迪生救母》這篇課文。
  • 中小學語文課本被刪除課文大盤點,有你們的童年嗎?小心哭著看完
    清華教授怒斥語文教材:崇洋媚外《誰是最可愛的人》被刪除、《愛迪生救媽媽》入選教材後,清華老教授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直接批評語文教材:崇洋媚外!老教授的觀點很明確,入選《愛迪生救媽媽》等國外文章沒有問題,文章主旨本身值得孩子學習。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刪除那些有教育意義的文章,現在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崇洋媚外的作品,這是不對的。
  • 中國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原因盤點
    近日,中國語文教材刪除《史記》名篇《陳涉世家》引發輿論熱議,刪除原因有多種說法。綜合媒體2月26日報導,關於《陳涉世家》篇目被刪一事,「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認為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沒有任何背景考慮。溫儒敏表示:「學術性的東西,網上很多(人)搞不清楚。
  • 六省市高中9月啟用統編教材 語文一半課文是古詩文
    北京等六省市高中9月啟用統編教材共涉及三科 語文一半課文是古詩文 歷史加入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 思想政治增加國家安全相關內容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科的國家統編教材將於今年秋季學期即9月份起,率先在北京、上海、
  • 人教社回應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
    《陳涉世家》   稱「只是為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複」 歷史教材中仍有保留  教育  本報訊(記者  林豔)近日,有網友發現,最新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刪除了幾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文言文《陳涉世家》,「整個初中課本都沒有《陳涉世家》了」 ,這篇已陪伴國人近60年的課文,有很多令大家倒背如流的名句——「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全國六版高中語文教材調查:魯迅等經典未大撤退
    記者翻閱目前全國各地採用的6個版本高中語文教材目錄發現,絕大多數網上傳言被「刪除」的經典名篇依然在教材中。  文/本報記者黃茜、徐靜  阿Q、老夏、劉和珍……很多人在高中時代,通過語文教材認識了這些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並且終生難忘。如今卻有網友發帖稱,發現20多篇經典文章被語文教材刪除,其中包括魯迅的諸多名篇。
  • 部分小學語文教材引爭議:正面故事多換成外國小孩名字
    ……近日,部分學生家長和教育界人士就多地小學使用的語文教材提出質疑,認為「數十篇課文存在貶中崇洋傾向」。與此同時,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共12冊,在520餘篇選文中,涉及外國內容的只有80餘篇,約佔15%。
  • 《陳涉世家》確定從語文教材中刪除!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正常變動
    在這套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7-9年級中,魯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入選作品數量排在課文作家首位。   在2001年版的教材中,人民教育出版社把魯迅先生的《風箏》編入七年級上冊以「親情」為主題的單元。在十餘年的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反映,魯迅的《風箏》一文部分段落涉及的思想背景超出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理解力,影響到學生對主題的把握。
  • 北大教授談教材增減名家文章:魯迅部分作品太深
    中學語文課本為何調整魯迅作品?「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對包括魯迅多篇文章在內的名篇進行了調整,這引起一些讀者的質疑。對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執行主編溫儒敏近日解釋說,這是課程結構調整的需要,也是適應現在中學生的需要。
  • 小學語文教材引爭議:正面故事多換成外國小孩名字
    外國孩子十分優秀,中國孩子卻常常要為自己的行為臉紅;少年愛迪生還救過媽媽?學寫中國字,先認外國名?……近日,部分學生家長和教育界人士就多地小學使用的語文教材提出質疑,認為「數十篇課文存在貶中崇洋傾向」。 與此同時,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共12冊,在520餘篇選文中,涉及外國內容的只有80餘篇,約佔15%。
  • 中小學語文教材第七次「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語文教材「一綱多本」時代終結  近日,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部編版」教材全部修訂完成,將於今秋在400餘萬學生中投入使用。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  9月新學期開學,全國小學生和初中生將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從起始年級開始,各種版本教材將陸續退出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