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理由: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

2020-12-10 弋說歷史

「憶昔當殘臘,還家雪正飛。三年無一字,不忍見鴻歸。」

這是明代詩人周玉如在《憶父》一詩中所寫的詩句。通篇讀來,其字裡行間所蘊含的父子之情令人雙目盈眶。

談起父愛這個話題,歷史上有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動容,或以詩詞吟詠,或以文章頌傳。每每讀之,便忍不住渾然落淚。而眾多跟父愛有關的詩詞文章之中,現代作家朱自清所作的散文《背影》更是因編入初中教材的緣故而廣為人知。

《背影》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在1925年所寫的回憶性散文,而文中的內容背景,則是1917年冬季。文章通過描寫父親「背影」的平凡以及生活的清苦,在字裡行間透露著父親對兒子的寵愛。

然而,如此一篇「至真至切」彰顯父愛的文章,為何被大學教授丁啟陣贊同從教科書中刪除呢?

從他自己的文章來看,他贊同從教科書中刪除朱自清的《背影》有三個理由。

一、贊同刪除《背影》的理由

2003年9月12日,中國青年報披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並未入選粵教版中學生教材。其原因是有七成中學生認為朱自清的父親買橘子時,沒有遵守交通規則,形象也不夠瀟灑,沒有美感。於是,為了尊重學生的意見,這篇名作落選了。

隨後,孫紹振教授在自己的文章中對中學生的理由進行了反駁回應。他認為「父親」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實乃是對兒子愛的一種體現。「父親」越是不遵守交通規則,越是忘記自己身處險境,就越能體現對兒子的感情至深至切。

同樣,「父親」形象越是不瀟灑,沒有美感,越是表明「父親」不關注自己,越能表明「父親」是將精力放在了兒子身上,越能體現父愛。倘若「父親」格外注意自己的儀表,瀟瀟灑灑的去買了橘子回來,就無法體現父愛了。

對此,丁啟陣教授則予以反駁,他認為若是要體現「父親」對兒子的父愛,絕不單單是只能以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蹁跚步態方式表現出來。譬如說,「父親」還可以繞遠路、上下臺階來展現自己的辛苦,甚至可以累出心臟病等等,用另外的角度來表現父愛的深沉。

同理,丁啟陣教授認為「父親」買橘子時的動作不夠瀟灑,美感不足也不是唯一能夠體現父愛的方式。他和中學生觀點一致,認為「父親」可以更瀟灑、更利落的將橘子買回來,從「父親」原本節儉清苦這個角度,用瀟灑、大方這樣的反差來體現父愛更有詩意一點。

除此之外,丁啟陣教授認為朱自清從大學畢業之後,輾轉杭州、溫州、上海等地頻繁找工作,有很大可能是因父親納妾造成家庭清貧的緣故,他認為朱自清《背影》裡面所展現的父愛並不真實。

因此,丁啟陣教授認為《背影》不過是小知識分子的無病呻吟,並且贊同從教科書中刪除朱自清的《背影》一文。

那麼,對於丁啟陣教授的觀點,網友們又是如何評論呢?

事實上,眾多網友對此時的看法真的是褒貶不一。

二、網友評論

丁啟陣教授贊同刪除《背影》的理由中,認為朱自清父親穿過鐵路,攀爬月臺去買橘子的行為違反了交通規則,很有可能造成火車無法正常通行。如此,在教育中學生的過程中,可能會給學生傳達一些「錯誤」的觀念。

後來,網友們對於丁啟陣教授的觀點,一直是爭論不休。支持丁啟陣教授的一方網友,認為他表達的觀點很有道理,覺得違反交通規則這樣的行為,在當下這個時代確實不適合展現給中學生。因為中學生世界觀和價值觀還未成熟完善,而《背影》這篇文章很有可能引導中學生犯錯,走上「違反」交通規則的不歸路。

當然,有更多網友對丁啟陣的觀點進行了反駁。他們認為一方面,在1917年那個時代,文章中父子惜別的南京江北浦口火車站,一天並沒有多少火車出行。而且在那個年代,交通規則也極不完善,火車速度也很慢,月臺上人來人往也很混亂。因此,不能用現在的交通規則往那個年代去套。

另一方面,這篇文章核心主旨是要讓中學生感受到父愛的偉大,讓中學生明白平凡之中能見真愛的道理。因此,這是一篇能夠培養中學生愛心發育的經典散文。若單從交通規則這個角度來學習這篇文章,實在是過於「幼稚可笑」。正是因為這兩方面的原因,有很多網友不贊同丁啟陣教授的觀點,並且認為他太矯情了。

既然雙方觀點不一,網友們的說法也是褒貶皆有,那麼,朱自清的《背影》到底有沒有從教科書中刪除呢?此種傳言由何而來呢?

事實上,對於此事,很多出版社都沒有發出要刪除《背影》的聲音,這篇文章依舊是初中課文。這種傳言其實一開始是媒體誤傳。

三、刪除《背影》系誤傳

自丁啟陣教授發文稱讚同從教科書中刪除朱自清散文《背影》,從而引發網友爭議之後,南京大學的中文系教授王彬彬曾發出道歉信,為之前因自己的文章導致「朱自清《背影》因違反交通規則被移除腳踩」的誤傳而道歉。

王彬彬教授曾經在課堂上聽到學生說《背影》已經不在中學教材中的事情,隨後在語文研討會上向各地的語文教師求證。其中,有些老師對此事作了正面回應。於是,王彬彬教授就直接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提及的內容是要讓《背影》回歸中學語文教材。

等這篇文章一出來,《背影》被中學語文教材刪除的傳言就傳開了。於是,孫紹振教授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隨後,丁啟陣教授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然後,就是廣大網友之間的爭論了。

後來,北京青年報記者曾向人教社求證,被負責人明確告知「刪除朱自清的《背影》」的確是誤傳。並且表示,像《背影》這樣的經典之作,不可能因為「交通規則」就被刪除的。而王彬彬教授在發文道歉之餘,還表示自己的主張是希望《背影》留在中學語文教材上的。

現如今的話,若是要知道朱自清的《背影》有沒有被中學語文教材刪除,其實去翻一翻八年級語文上冊就知道了。結果很明顯,《背影》這篇課文依然在中學語文教材當中。

結語:

對於學生,尤其是中學生來說,學習語文就是學習生活,學習做人。那麼語文教育則必然離不開教生活,教做人的範疇。於是,好的語文教師和好的語文讀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語文教師在給學生講解《背影》這篇文質兼美的名篇時,應該用自己的思維來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中學會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學會理解父母等人生道理。

就如同《背影》這篇文章一樣,或許學生的閱讀思維太淺,提出違反交通規則這樣的觀點。但作為教師而言,應該真正把握文章的核心主旨,將其中展現的做人道理教給學生,而不是跟著學生的思維來考慮它是否應該被刪除。

如此一來,教師教給學生的就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一種體會情感的眼光和方法。便是如此,學生在以後的生活當中,才能更好的觀察和思考。而這,正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最大意義。

參考資料:《背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理由: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字精煉優美,畫面感強,通篇抒發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之情, 此文以情感人,是那個年代寫照,用散文形式記錄了朱自清在心中對父親送站時的回憶,字字透著父子間默默不語又沉甸甸的愛。《背影》那一篇課文我至今記憶猶新,90年代出生的我依稀記得「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樣寫實的課文一定要學,百善孝為先,父親對我們是一座大山,父親漸漸老去之後,我們呢,是不是應該用自己的肩膀為父親付出,讓他們能安享晚年。這篇文章全文都是朱自清先生對父親的愛,下筆精妙,字字戳心。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這是朱自清在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講述的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時,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 這篇課文影響了無數人,朱自清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子的愛完全表現了出來,打動了無數人。然而,如此經典的一篇散文,卻有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掉,這是為何呢?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
    而此前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又被刪除,引起了大家的一番談論,據說這還是一個大學教授給的建議,其理由有如下幾條。一個教授居然能把這種理由作為一篇經典課文從教材中刪除的理由。對於這個理由,教授說到:說得更明白一點,朱自清父親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因為,他的行為有可能觸犯他人的利益,造成火車無法正常行駛,破壞火車站的秩序,影響他人的正常旅行。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原因:父親翻月臺違反交通規則
    然而,曾有一位大學教授卻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他建議刪除《背影》,因為文中的父親違反了交規。兩個教授的對臺戲2010年,《語文建設》第6期刊載了孫紹振教授的《<背影>的美學問題》,它以一個背景故事引入的——2003年,武漢一家晚報報導,一所中學裡,中學生不喜歡《背影》,因為文中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形象又很不瀟灑」。
  • 大學教授提議: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建議課本刪除《背影》
    只要是上過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這篇文章主要是講朱自清,從南京回北京上大學的時候。父親送他到火車站,並替他買橘子的故事。文字最感人的一段是,朱自清的父親為了買橘子艱難爬上月臺,這一段充分的體現出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
  • 大學教授建議課文刪除朱自清《背影》,原因朱自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凡是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過朱自清的《背影》這篇課文,這篇經典的課文傳承了幾代人的書本上,朱自清用最簡單樸素的語言描述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
  • 大學教授建議課文刪除朱自清《背影》因為朱自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凡是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過朱自清的《背影》這篇課文,這篇經典的課文傳承了幾代人的書本上,朱自清用最簡單樸素的語言描述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然而就是這樣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最近卻突然火遍全網,不是因為感動其內容,而是因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大學教授認為
  • 專家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背影》,理由: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
    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看到這段文字,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它就是摘選自現代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這是他於1925年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主要敘述的是他離開南京前往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時所發生的一些動人心弦的故事!
  • 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理由是無病呻吟,而且違反了交通規則
    導語: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理由是無病呻吟,而且違反了交通規則。說到朱自清,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了,他的代表作為《春》《背影》等,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而且朱自清的《背影》,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因為我們在上中學的時候都有學習過這篇文章。而且大家都很清楚,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而且這篇文章就是為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存在的真情,也就是父子關係中最真誠、最動人的天倫的覺醒。
  • 北京某教授建議把朱自清《背影》從課本中刪去,理由違反交通規則
    昨天是朱自清逝世72周年,距離朱自清的散文《背影》1935年問世至今已有75個年頭。北京某大學教授建議把朱自清《背影》從語文課本中刪去,理由只是因為裡面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其背影符合中國人「審美病態」……原來,最早在《語文建設》上有一篇孫紹振教授的文章《〈背影〉的美學問題》。文章中孫教授對朱自清的名文《背影》非常推崇。
  • 因朱自清父親違反交通法規,專家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背影》
    朱自清近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建議將朱自清的《背影》從課本從課本中刪除,而理由很奇葩:因為朱自清父親違反了交通法規,因此該專家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背影》。且不論這篇文章如何,單就從歷史的角度,該教授已經脫離了歷史實際。作為一個現代人,以現代人的標準去規定古人,簡直就是笑話,這就好比,孫子給祖宗定家法,讓祖宗遵守孫子定的家法一樣胡鬧。朱自清的父親擅自攀登月臺,按照現在的交通法規,確實是違反了,但是就當時而言,這簡直就不是一件事。
  • 朱自清的《背影》被移除初中教材?理由:違反交通規則
    這種從平凡的小事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背影》這篇散文也被編入了初中教材。為何建議從初中教材移除?然而,這樣一篇歌頌父愛的作品,卻被一些人要求從初中教科書中刪除。而大學教授丁啟陣也贊同這個提議,為何?從丁啟陣教授的角度來分析,他贊同從教科書中刪除《背影》的理由頗令人出乎意料。
  • 大學教授建議從課本中刪除《背影》,原因很簡單:朱自清父親違反了...
    相信很多人對於中學課本上朱自清的文章《背影》非常熟悉吧,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在1925年寫的一篇回憶性的散文,內容是講述自己離開南京到北京上大學的時候,父親送他到火車站的場景,照顧自己並去買橘子的一件事
  • 某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竟然是朱爸爸違反交通規則
    中國現代散文家朱自清,關於他的回憶性散文《背影》,最近有媒體平臺爆料稱,某大學教授認為該作品應該刪除,原因竟然是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說實話,筆者看到這條消息,第一感覺是驚呆,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只因父親買橘子違反規則?可笑!
    近日,北京玩國語大學副教授丁啟陣發文建議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從初中語文教材中移除,此言一出,頓時引起大家關注,且來看看這位丁教授認為《背影》要移除的理由,看看這麼一篇經典之作到底有什麼「硬傷」。
  • 教授建議刪除教科書中的《背影》?因為朱自清的父親做了這事?
    講述了作者離開南京去北大時,父親把他送到浦口火車站照顧他上車,給他買橘子的故事。這篇課文影響了無數人。朱自清用平實的文字充分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感動了無數人。然而,有大學教授建議刪除這樣一篇經典散文。為什麼?筆者注意到,早在2003年,武漢某晚報就有這樣一篇報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中學生投票測試中得票率很低。
  • 中學生課文《背影》被建議刪除,因父親違反交規,家長懟大學教授
    上面那句話出自中學生課文,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篇散文,朱自清的《背影》中父親為兒子送行時,父親對兒子說的話。關於這篇課文,最近是否需要從中學生課文中刪除的爭議又多了起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一位中文副教授丁教授就是建議刪除的代表之一,他是中國文學方面的專家。
  • 專家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近兩年,我們的教科書發生了很多變化,最顯著的特點是,不少經典的作品從教科書中被刪除了。同時,還有個別篇目,也被專家建議刪除。這種情況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專家給出了他們的理由。1、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講述的是,他離開南京去北京讀書時,他的父親在浦口火車站送他的情景。作者的父親和很多中國父親一樣,不會說煽情的話,所以這場送別很簡單,也很平常,但一個平常的細節,將父親對兒子的愛細膩的體現了出來。
  •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朱自清父親翻月臺違法
    在中國的九年義務教育之中,朱自清的《背影》是必修課程。這篇文章已經傳承了幾代人,朱自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孤身一人奔赴遠方的遊子與父親離別之時的場景,一篇散文,卻引發了人們內心的感情開關。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朱自清的《背影》也承受了諸多的爭議。更有甚至建議相關部門刪除《背影》,其中又存在著怎樣的原因呢?
  • 朱自清《背影》曾被建議刪除,原因竟是因作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背影》這篇文章是朱自清老先生的一篇優秀回憶類散文,也是中學生必讀的一篇優秀散文,主要是說了作者離開家鄉前往北京,父親送他去火車站的一些情節。朱自清先生與他的妻子一:背影的真實含義《背影》這篇散文中,關於父親的那個背影語文老師說了很多,我也覺得好,可究竟好在哪,我並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