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

2020-08-24 時香聞書

近些年來語文教材改革,很多的經典課文都從書中消失了,前者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藥》以及《故鄉》相繼被&34;人教版語文課本,之後《賣油翁》又因其中的一句&39;解牛&39;斫輪&34;被刪減。而此前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又被刪除,引起了大家的一番談論,據說這還是一個大學教授給的建議,其理由有如下幾條。

1.違反交通規則

是的,沒錯,違反交通規則。一個教授居然能把這種理由作為一篇經典課文從教材中刪除的理由。對於這個理由,教授說到:

說得更明白一點,朱自清父親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因為,他的行為有可能觸犯他人的利益,造成火車無法正常行駛,破壞火車站的秩序,影響他人的正常旅行。

咱們且不說這個理由有多麼的荒謬,就是這個行為是否真的違法恐怕也有待商榷吧,因為當時的交通規則可能與現代是不一樣的,不知道教授有沒有細細的考究過這個方面。

2.父親的行為沒有實用價值,舉動不夠&34;

教授認為朱自清父親為他買橘子的行為,從實際的實用價值來看完全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文中對於父親行為的描寫也不夠&34;,他說:

這讓我想起了魯迅所批評的國人對於傳統的審美觀:&34;(魯迅《熱風·隨感錄三十九》)我認為,這是一種病態的審美理論。

能夠搬出魯迅先生作為自己的論據,不得不說教授真的是學富五車。

3.文章境界不高

教授在文中寫道:

朱自清的文章,不過是一個身心皆不健康的小知識分子的無病呻吟,境界不高。充其量,也就是杜甫所說的&34;的小品,而不是&34;的大作。

也就是說在教授的眼中,朱自清的文章其實不過是&34;們的矯揉造作而已,難登大雅之堂。

對於教授觀點的反駁

坦白的說,對於教授的這些理由,我的第一反應是想到了一種叫&34;的動物。其提出的幾樣觀點說實話,我沒有一條是同意的,下面咱們來逐一的進行反駁。

首先說違反交通規則的事。前文說了,朱父的行為本身到底是不是違法行為,這個是有爭議的,因為民國時期的各種法律法規,還有人們的道德標準、行為規範都是與現代不一樣的,不能把現代的標準脫離時代硬扣到上個世紀的背影裡。

第二點那就是這篇文章的主旨是在講父愛,是為了讓人們從中學會感恩,這才是主要的。看一篇文章為什麼要砍掉主幹而只要枝葉呢?

第三點就算是朱父真的違反了交通規則,那麼至於因此而將其刪除嗎?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會接受各種法律法規的教育,而且能夠學習到《背影》這篇文章的那基本都是初中生了,已經十幾歲了,此時的他們已經基本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難道會因為一篇文章就被&34;,而去模仿著違反交通規則嗎?如果真能做到,那麼家長還有老師們就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了。

然後第二點說朱父的行為沒有價值,舉動不夠&34;。

經歷過異地上學的朋友,應該很多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吧。在臨走的時候,父母大包小包的給自己帶上各種吃的,雖然都是一些不怎麼值錢的東西,雞蛋、牛奶、麵包等等。帶這些東西有意義嗎?反正已經給了足夠的生活費了,孩子完全可以自己買,至於親自帶上嗎?又沉又累的。

如果按照教授的觀點,那麼所有父母的行為都是沒有價值的,可是這裡面蘊含的是父母對於孩子的關心與愛,是濃濃的親情。

而至於動作不雅觀,不瀟灑的事,我不想做過多評價,有句話說你是什麼人,眼睛裡看到的就是什麼世界,這個事情就是一種見仁見智的事情。

第三點關於文章的境界。我不知道這位教授有多高的水準,竟然能夠說出這種話,朱自清先生那可是近代知名的愛國文人,在近代那種大師雲集的時代都沒人說過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境界低,教授您居然敢開此&34;,說出如此驚世之語,真的不怪網上噴您,因為您實在是&34;。

愛國文人朱自清

我不知道教授說出此等觀點到底是出於什麼動機,真的是覺得此文該刪嗎?我想是不是因為教授對於朱自清先生還不是很了解,應該不會吧?但不管是什麼理由,我都覺得,藉助這個機會,國人真的該好好的認識一下朱自清先生,認識他的文章。

朱自清,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實秋,後改名自清,字佩弦。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成立&34;代表作家。

1922年與葉聖陶等創辦了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刊—《詩》月刊,倡導新詩。1924年,出版詩文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開始創作散文,同時致力於古典文學研究。&34;慘案後,他撰寫《執政府大屠殺記》等文章,聲討軍閥政府暴行。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

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校南遷,任西南聯大教授。1946年10月返回北平,受校方委託主編《聞一多全集》。同時積極參加各項民主活動。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

先生一生所著良多,而最為人稱讚的還是先生的民族氣節,就連我們的開國偉人都說:

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可是這麼一位有著崇高民族氣節的&34;,居然被說成了&34;,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筆者認為一篇文章是否經典,是否有價值,不能去拘泥於&34;這樣的細節,這是在上綱上線。文學的意義是在於引人共鳴,啟發情感。從這一點來看《背影》完全做到了。

1928年,朱自清的弟弟把《背影》給父親過目,當時朱父已經行動不便,他戴著老花鏡一字一句地讀著兒子的文章,結果潸然淚下。連父親也被《背影》感動了。這足以說明《背影》確實是一篇經典。

不只是《背影》,還有《荷塘月色》、《匆匆》等文章也都是朱自清先生的經典,裡面有著先生對於親情、對於社會的思考,是中國現代散文早期的傑出代表作,被收錄在《朱自清全集》中。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思想需要與時俱進固然是不假,可是那些&34;的東西是不能被拋棄的,沒有根哪來的枝幹,沒有&34;又哪來的&34;呢,想要發展必須先要繼承。

想要閱讀朱自清先生文章的,可以從下方連結處獲取。

相關焦點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這是朱自清在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講述的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時,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 這篇課文影響了無數人,朱自清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子的愛完全表現了出來,打動了無數人。然而,如此經典的一篇散文,卻有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掉,這是為何呢?
  • 大學教授提議: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建議課本刪除《背影》
    只要是上過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這篇文章主要是講朱自清,從南京回北京上大學的時候。父親送他到火車站,並替他買橘子的故事。文字最感人的一段是,朱自清的父親為了買橘子艱難爬上月臺,這一段充分的體現出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理由: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字精煉優美,畫面感強,通篇抒發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之情, 此文以情感人,是那個年代寫照,用散文形式記錄了朱自清在心中對父親送站時的回憶,字字透著父子間默默不語又沉甸甸的愛。《背影》那一篇課文我至今記憶猶新,90年代出生的我依稀記得「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樣寫實的課文一定要學,百善孝為先,父親對我們是一座大山,父親漸漸老去之後,我們呢,是不是應該用自己的肩膀為父親付出,讓他們能安享晚年。這篇文章全文都是朱自清先生對父親的愛,下筆精妙,字字戳心。
  • 大學教授建議從課本中刪除《背影》,原因很簡單:朱自清父親違反了...
    相信很多人對於中學課本上朱自清的文章《背影》非常熟悉吧,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在1925年寫的一篇回憶性的散文,內容是講述自己離開南京到北京上大學的時候,父親送他到火車站的場景,照顧自己並去買橘子的一件事
  • 大學教授建議課文刪除朱自清《背影》,原因朱自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凡是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過朱自清的《背影》這篇課文,這篇經典的課文傳承了幾代人的書本上,朱自清用最簡單樸素的語言描述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
  • 某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竟然是朱爸爸違反交通規則
    中國現代散文家朱自清,關於他的回憶性散文《背影》,最近有媒體平臺爆料稱,某大學教授認為該作品應該刪除,原因竟然是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說實話,筆者看到這條消息,第一感覺是驚呆,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原因:父親翻月臺違反交通規則
    然而,曾有一位大學教授卻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他建議刪除《背影》,因為文中的父親違反了交規。兩個教授的對臺戲2010年,《語文建設》第6期刊載了孫紹振教授的《<背影>的美學問題》,它以一個背景故事引入的——2003年,武漢一家晚報報導,一所中學裡,中學生不喜歡《背影》,因為文中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形象又很不瀟灑」。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理由: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
    一、贊同刪除《背影》的理由2003年9月12日,中國青年報披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並未入選粵教版中學生教材。其原因是有七成中學生認為朱自清的父親買橘子時,沒有遵守交通規則,形象也不夠瀟灑,沒有美感。於是,為了尊重學生的意見,這篇名作落選了。
  • 大學教授建議課文刪除朱自清《背影》因為朱自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凡是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過朱自清的《背影》這篇課文,這篇經典的課文傳承了幾代人的書本上,朱自清用最簡單樸素的語言描述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然而就是這樣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最近卻突然火遍全網,不是因為感動其內容,而是因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大學教授認為
  • 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理由是無病呻吟,而且違反了交通規則
    導語: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理由是無病呻吟,而且違反了交通規則。說到朱自清,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了,他的代表作為《春》《背影》等,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而且朱自清的《背影》,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因為我們在上中學的時候都有學習過這篇文章。而且大家都很清楚,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而且這篇文章就是為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存在的真情,也就是父子關係中最真誠、最動人的天倫的覺醒。
  • 專家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近兩年,我們的教科書發生了很多變化,最顯著的特點是,不少經典的作品從教科書中被刪除了。同時,還有個別篇目,也被專家建議刪除。這種情況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專家給出了他們的理由。1、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講述的是,他離開南京去北京讀書時,他的父親在浦口火車站送他的情景。作者的父親和很多中國父親一樣,不會說煽情的話,所以這場送別很簡單,也很平常,但一個平常的細節,將父親對兒子的愛細膩的體現了出來。
  • 北京某教授建議把朱自清《背影》從課本中刪去,理由違反交通規則
    昨天是朱自清逝世72周年,距離朱自清的散文《背影》1935年問世至今已有75個年頭。北京某大學教授建議把朱自清《背影》從語文課本中刪去,理由只是因為裡面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其背影符合中國人「審美病態」……原來,最早在《語文建設》上有一篇孫紹振教授的文章《〈背影〉的美學問題》。文章中孫教授對朱自清的名文《背影》非常推崇。
  • 朱自清《背影》曾被建議刪除,原因竟是因作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背影》這篇文章是朱自清老先生的一篇優秀回憶類散文,也是中學生必讀的一篇優秀散文,主要是說了作者離開家鄉前往北京,父親送他去火車站的一些情節。而在前些年,這篇優秀的散文曾被提議刪除,將其移除中學生語文課本中,這件事很快引起了光大網友的抨擊,文化自信可不是說說的,不能無腦的抵制我們的一些優秀文化。
  • 因朱自清父親違反交通法規,專家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背影》
    朱自清近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建議將朱自清的《背影》從課本從課本中刪除,而理由很奇葩:因為朱自清父親違反了交通法規,因此該專家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背影》。且不論這篇文章如何,單就從歷史的角度,該教授已經脫離了歷史實際。作為一個現代人,以現代人的標準去規定古人,簡直就是笑話,這就好比,孫子給祖宗定家法,讓祖宗遵守孫子定的家法一樣胡鬧。朱自清的父親擅自攀登月臺,按照現在的交通法規,確實是違反了,但是就當時而言,這簡直就不是一件事。
  • 大學教授要求語文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是朱自清父親的二個舉動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非常經典的散文,是我們學習的語文課本中老師讓我們必須背誦的一篇文章,文章講述的是令人非常感動的父子之情,文章中令人影響深刻的一段就是老父親送兒子去車站並替兒子買橘子的片段。有人對這篇文章大唱讚歌,也有一位教授卻認為語文課本應該刪除《背影》這篇文章,這麼好的散文,為什麼要刪除呢?2003年的一篇報導,稱中學生最不喜歡的一篇文章就是《背影》,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朱自清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而且形象還不瀟灑。為什麼說他違反交通規則呢?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只因父親買橘子違反規則?可笑!
    近日,北京玩國語大學副教授丁啟陣發文建議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從初中語文教材中移除,此言一出,頓時引起大家關注,且來看看這位丁教授認為《背影》要移除的理由,看看這麼一篇經典之作到底有什麼「硬傷」。
  • 教授:從課本中刪去朱自清《背影》,文章不美還違反交通規則
    父愛如山,每次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生活中,也能感覺到父親對我們的愛,是如山般的愛,但總感覺表達不出來。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將父愛如山刻畫的入木三分,這就是小編喜歡朱自清先生《背影》的原因。
  • 大學教授要求刪除《背影》,只因父親買橘子違反規則?
    我與父親不想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朱自清先生擅長寫散文,人文風景、習俗傳統,以及世間情感都能化作他筆下婉轉深刻的文字,他的文章更是可圈可點,成為一代人的記憶和流傳的佳作。其中尤其出名的就是被編為語文課本必學的《背影》。
  • 教授建議刪除教科書中的《背影》?因為朱自清的父親做了這事?
    講述了作者離開南京去北大時,父親把他送到浦口火車站照顧他上車,給他買橘子的故事。這篇課文影響了無數人。朱自清用平實的文字充分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感動了無數人。然而,有大學教授建議刪除這樣一篇經典散文。為什麼?筆者注意到,早在2003年,武漢某晚報就有這樣一篇報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中學生投票測試中得票率很低。
  •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朱自清父親翻月臺違法
    在中國的九年義務教育之中,朱自清的《背影》是必修課程。這篇文章已經傳承了幾代人,朱自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孤身一人奔赴遠方的遊子與父親離別之時的場景,一篇散文,卻引發了人們內心的感情開關。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朱自清的《背影》也承受了諸多的爭議。更有甚至建議相關部門刪除《背影》,其中又存在著怎樣的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