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理由: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2020-12-10 七月荒唐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字精煉優美,畫面感強,通篇抒發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之情, 此文以情感人,是那個年代寫照,用散文形式記錄了朱自清在心中對父親送站時的回憶,字字透著父子間默默不語又沉甸甸的愛。

《背影》那一篇課文我至今記憶猶新,90年代出生的我依稀記得「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樣寫實的課文一定要學,百善孝為先,父親對我們是一座大山,父親漸漸老去之後,我們呢,是不是應該用自己的肩膀為父親付出,讓他們能安享晚年。這篇文章全文都是朱自清先生對父親的愛,下筆精妙,字字戳心。即使過去了十多年,我還記得,甚至還記得插畫。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於1925年創作的,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在幾十年後,一北外大學教授卻建議課本將《背影》這篇散文刪除。

北外丁副教授曾公開表示,他建議刪除教科書中的《背影》一文,他還給出了自己的理由。首先,《背影》中的父親很顯然違反了交通規則。在眾目睽睽之下跳下月臺,越過鐵路去買橙子。這種行為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

其次,那個臃腫的「父愛背影」只屬於朱自清,是朱自清本人的「無病呻吟」,充其量可以看作杜甫詩中「翡翠蘭苕上」般的小品,難登大雅之堂。

其實,世上沒有盡善盡美的人和事。雞蛋裡挑骨頭,這種對人對事的態度未免太苛刻。平心而論,《背影》這篇散文寫出了真情實感,對學生的親情教育無疑具有積極的正面導向作用。

反而,丁副教授的思想應該反思,在那個混沌的特殊年代,哪還有什麼交通規則;為了生計、疲於奔波,哪還有條件注重形象,至於父子之情豈有虛偽之嫌?

朱自清是紀實,教授覺得他違反交通規則,可以拿這篇文章從遵守交通方面批評朱自清的父親,但是對於用動作描寫父愛如山,時光荏苒,這個就得大家好好學習,所以,刪掉文章無疑掩耳盜鈴,既虛偽,也沒教育意義。

父親把長大的兒子當小孩般呵護,詮釋的父愛每個娃都能感受到,並投射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且幾代人都在品讀,已成共同話題。這樣的文筆哪裡還有更甚一籌的例子。

時代背景,不能用現代的標準去評判

時代背景,不能用現代的標準去評判,更不能抓住文章一點去否定,既要真情實感,真實的,才打動人。古今中外名著,都有時代,國情,民族風俗,難道都要否定,書都白讀了?

從一個「刪」字可見自古而然的文人相輕……我堅信一代文豪的經典之作,不論是「風吹」還是「浪打」,一定會經久不衰,永遠傳承下去的!

歷史名篇中有些雖然已不符合現代的理念,但它保留了那個時代的風貌,記錄了那個時代的思想痕跡,只要教師在講授時能指出這些不合時宜之處即可。我們學習的目的,是理解它的思想感情和寫作方法,又不是把它當作行為的指南。

經典作品都有其所屬的時代背景,例如,出師表在三國時期,自不會表現有現代人的自由民主。《背影》出自民國時,鐵路哪裡會像現在這般規範發達!若按某教授所論,因現在提倡環保,戰爭自然是不環保的,現在是民主集中,是不是不符合這一觀點的都應該一一清除出教科書?……想想都讓人覺得滑稽。

這篇《背影》,同學們一般都是在中學時期學的,就我而言,當時預習的時候看了沒什麼感覺,不就是一個當爸爸的給自己孩子買橘子的事嗎,可是課堂上老師講解完就知道這文章難能可貴之處了。即便許多年後再讀一遍,當日情景歷歷在目。隨著年齡的見長越發覺得這篇文章的寶貴。

魯迅的文章不合時宜刪去了,魏巍的最可愛的人拿掉了,再把朱自清從教材中趕走,到底要培養什麼樣的學生?魯迅的文章如同標槍,分析抨擊無不精彩。魏巍通過戰爭實事來描寫志願軍戰士怎麼就把他的文章去掉了呢?朱自清,一位有氣節的文人,寧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有誰沒挨過餓的,餓的滋味好受嗎?漫長無力一點一點感受生命流逝。為什麼要把他的文章拿掉呢?

相關焦點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這是朱自清在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講述的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時,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 這篇課文影響了無數人,朱自清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子的愛完全表現了出來,打動了無數人。然而,如此經典的一篇散文,卻有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掉,這是為何呢?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理由: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
    然而,如此一篇「至真至切」彰顯父愛的文章,為何被大學教授丁啟陣贊同從教科書中刪除呢?從他自己的文章來看,他贊同從教科書中刪除朱自清的《背影》有三個理由。一、贊同刪除《背影》的理由2003年9月12日,中國青年報披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並未入選粵教版中學生教材。其原因是有七成中學生認為朱自清的父親買橘子時,沒有遵守交通規則,形象也不夠瀟灑,沒有美感。於是,為了尊重學生的意見,這篇名作落選了。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
    而此前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又被刪除,引起了大家的一番談論,據說這還是一個大學教授給的建議,其理由有如下幾條。一個教授居然能把這種理由作為一篇經典課文從教材中刪除的理由。對於這個理由,教授說到:說得更明白一點,朱自清父親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因為,他的行為有可能觸犯他人的利益,造成火車無法正常行駛,破壞火車站的秩序,影響他人的正常旅行。
  • 大學教授提議: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建議課本刪除《背影》
    只要是上過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這篇文章主要是講朱自清,從南京回北京上大學的時候。父親送他到火車站,並替他買橘子的故事。文字最感人的一段是,朱自清的父親為了買橘子艱難爬上月臺,這一段充分的體現出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
  • 北京某教授建議把朱自清《背影》從課本中刪去,理由違反交通規則
    昨天是朱自清逝世72周年,距離朱自清的散文《背影》1935年問世至今已有75個年頭。北京某大學教授建議把朱自清《背影》從語文課本中刪去,理由只是因為裡面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其背影符合中國人「審美病態」……原來,最早在《語文建設》上有一篇孫紹振教授的文章《〈背影〉的美學問題》。文章中孫教授對朱自清的名文《背影》非常推崇。
  • 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理由是無病呻吟,而且違反了交通規則
    導語: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理由是無病呻吟,而且違反了交通規則。說到朱自清,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了,他的代表作為《春》《背影》等,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而且朱自清的《背影》,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因為我們在上中學的時候都有學習過這篇文章。而且大家都很清楚,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而且這篇文章就是為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存在的真情,也就是父子關係中最真誠、最動人的天倫的覺醒。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原因:父親翻月臺違反交通規則
    然而,曾有一位大學教授卻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他建議刪除《背影》,因為文中的父親違反了交規。兩個教授的對臺戲2010年,《語文建設》第6期刊載了孫紹振教授的《<背影>的美學問題》,它以一個背景故事引入的——2003年,武漢一家晚報報導,一所中學裡,中學生不喜歡《背影》,因為文中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形象又很不瀟灑」。
  • 大學教授建議從課本中刪除《背影》,原因很簡單:朱自清父親違反了...
    相信很多人對於中學課本上朱自清的文章《背影》非常熟悉吧,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在1925年寫的一篇回憶性的散文,內容是講述自己離開南京到北京上大學的時候,父親送他到火車站的場景,照顧自己並去買橘子的一件事
  • 某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竟然是朱爸爸違反交通規則
    中國現代散文家朱自清,關於他的回憶性散文《背影》,最近有媒體平臺爆料稱,某大學教授認為該作品應該刪除,原因竟然是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說實話,筆者看到這條消息,第一感覺是驚呆,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 大學教授建議課文刪除朱自清《背影》,原因朱自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凡是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過朱自清的《背影》這篇課文,這篇經典的課文傳承了幾代人的書本上,朱自清用最簡單樸素的語言描述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
  • 大學教授建議課文刪除朱自清《背影》因為朱自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凡是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過朱自清的《背影》這篇課文,這篇經典的課文傳承了幾代人的書本上,朱自清用最簡單樸素的語言描述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然而就是這樣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最近卻突然火遍全網,不是因為感動其內容,而是因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大學教授認為
  • 因朱自清父親違反交通法規,專家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背影》
    朱自清近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建議將朱自清的《背影》從課本從課本中刪除,而理由很奇葩:因為朱自清父親違反了交通法規,因此該專家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背影》。且不論這篇文章如何,單就從歷史的角度,該教授已經脫離了歷史實際。作為一個現代人,以現代人的標準去規定古人,簡直就是笑話,這就好比,孫子給祖宗定家法,讓祖宗遵守孫子定的家法一樣胡鬧。朱自清的父親擅自攀登月臺,按照現在的交通法規,確實是違反了,但是就當時而言,這簡直就不是一件事。
  • 專家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背影》,理由: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
    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看到這段文字,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它就是摘選自現代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這是他於1925年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主要敘述的是他離開南京前往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時所發生的一些動人心弦的故事!
  • 專家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近兩年,我們的教科書發生了很多變化,最顯著的特點是,不少經典的作品從教科書中被刪除了。同時,還有個別篇目,也被專家建議刪除。這種情況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專家給出了他們的理由。1、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講述的是,他離開南京去北京讀書時,他的父親在浦口火車站送他的情景。作者的父親和很多中國父親一樣,不會說煽情的話,所以這場送別很簡單,也很平常,但一個平常的細節,將父親對兒子的愛細膩的體現了出來。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只因父親買橘子違反規則?可笑!
    近日,北京玩國語大學副教授丁啟陣發文建議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從初中語文教材中移除,此言一出,頓時引起大家關注,且來看看這位丁教授認為《背影》要移除的理由,看看這麼一篇經典之作到底有什麼「硬傷」。
  • 教授:從課本中刪去朱自清《背影》,文章不美還違反交通規則
    但有一些人,甚至有一些教授,則找出《背影》中所謂的各種問題,提出應該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從初中課本中刪除。當然,也有很多專家、教授持反對意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孩子們說先生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事情的起因,要從2003年說起。
  • 教授建議刪除教科書中的《背影》?因為朱自清的父親做了這事?
    講述了作者離開南京去北大時,父親把他送到浦口火車站照顧他上車,給他買橘子的故事。這篇課文影響了無數人。朱自清用平實的文字充分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感動了無數人。然而,有大學教授建議刪除這樣一篇經典散文。為什麼?筆者注意到,早在2003年,武漢某晚報就有這樣一篇報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中學生投票測試中得票率很低。
  •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朱自清父親翻月臺違法
    在中國的九年義務教育之中,朱自清的《背影》是必修課程。這篇文章已經傳承了幾代人,朱自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孤身一人奔赴遠方的遊子與父親離別之時的場景,一篇散文,卻引發了人們內心的感情開關。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朱自清的《背影》也承受了諸多的爭議。更有甚至建議相關部門刪除《背影》,其中又存在著怎樣的原因呢?
  • 專家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專家教授說出理由,被網友反駁
    《背影》是很多人上學時,就最為喜歡的文章之一,人們慢慢長大了,真正為人父母之後,才徹底明白朱自清的《背影》,感嘆道是文章精品中的精品。然而,有一位專家,叫丁啟陣的教授,卻建議將《背影》從課本中移除,其發表了一篇博士論文,題目叫做《我贊成把朱自清〈背影〉從語文課本中刪去》,一時間引起了輿論譁然。
  • 朱自清《背影》曾被建議刪除,原因竟是因作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背影》這篇文章是朱自清老先生的一篇優秀回憶類散文,也是中學生必讀的一篇優秀散文,主要是說了作者離開家鄉前往北京,父親送他去火車站的一些情節。而在前些年,這篇優秀的散文曾被提議刪除,將其移除中學生語文課本中,這件事很快引起了光大網友的抨擊,文化自信可不是說說的,不能無腦的抵制我們的一些優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