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了歷史,溫柔了歲月,歡迎來到「往古蹟象」,喜歡請關注我。
《背影》這篇文章是朱自清老先生的一篇優秀回憶類散文,也是中學生必讀的一篇優秀散文,主要是說了作者離開家鄉前往北京,父親送他去火車站的一些情節。
其中最感人肺腑的片段恐怕是父親在火車站為了給「我」買橘子,在月臺上爬上爬下時的背影了,這個情節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卻用著樸素的文字來刻畫最細膩的感情。
而在前些年,這篇優秀的散文曾被提議刪除,將其移除中學生語文課本中,這件事很快引起了光大網友的抨擊,文化自信可不是說說的,不能無腦的抵制我們的一些優秀文化。
一:背影的真實含義
《背影》這篇散文中,關於父親的那個背影語文老師說了很多,我也覺得好,可究竟好在哪,我並不太懂,隨著我慢慢長大了,我的父親年齡也逐漸大了,我才慢慢懂得。
就是這樣一個最簡單不過的意象,卻是我最難回答的問題,平時的我,大大咧咧,是從來不會注意這些的,因為我們向來對最關心自己的人反而給予關心最少。
在年前上山掃墓時,我緊緊跟在父親背後,此時的我才注意到原來父親的腰已經彎得這麼厲害了,平時對我說的腰疼我從來都不在意,此時我才覺得朱自清對父親背影的描寫是真的好。
那麼,就再來看看朱自清對父親背影的描述吧:
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二:被質疑的經典
經典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典,不是因為符合當時社會的現狀才被稱之為經典,他之所以能流傳下來,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為無論是什麼時候再來品讀經典,這些文章依然偉大。
朱自清的《背影》在一段時間內一直被人質疑,說應該將其移除中學語文課本,原因竟然是因為文章中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真是聽起來都讓人可笑。
前些年,甚至還有一位大學教授專門指出,要將其移除,原因之一是可能違反交通規則,誤導學生,原因之二是教授認為這篇文章只是一個小知識分子的無病呻吟。
難道,我們學習文章,學習經典就要因為這些可笑的緣由就要放棄麼,說起來還真是可笑,令人無語,就這樣一個體現平凡中父愛的偉大的素材和文章都被抨擊。
可如今,這篇《背影》自然還在中學語文課本中,說明大眾的眼光還是正確的,我們對背影中的父親還是認同的,文字的寡淡與否,也並不是評判一篇文章的唯一標準。
大眾對於背影裡的父親有極大的認同感。父愛是深沉的,也是寡淡的,就如同一袋橘子。
《背影》之經典,相信只要是在學生時代讀過的學子,都不會忘記吧,都會在心中留有一個位置吧!總會在某個瞬間,在某個場景,那個背影的情感突然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直擊心門。可惜了!
關注我,一起發現不一樣的世界!堅持每日更文,是我對讀者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