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技館開展國際科學中心與科學博物館日活動

2020-12-22 金臺資訊

每年的11月10日是「國際科學中心與科學博物館日」,2020年是該紀念日設立的第五個年頭,安徽省科技館以「全民的科學中心」為主題在11月8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學活動,提升全民對科技工作的認知與熱愛。

11月8日上午,安徽省科技館「科普講堂」特別邀請到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3地質隊教授級高工、2020「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朱恆銀教授,為大家帶來《匠心鑄就夢想 奮鬥成就人生》的主題科普講座。

朱教授在講座上與大家分享了他與地質勘探的不解之緣,並告訴大家:「艱苦的環境,能夠磨鍊人的堅強意志,也是人生的精神財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走好人生道路的關鍵。

」以此勉勵同學們珍惜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努力學習,用知識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現場近百位學生、老師及家長為朱教授生動細緻的講授報以陣陣熱烈的掌聲。

省科技館精心準備的探秘機器人、廚房裡的科學、科學表演秀、動感電影體驗、地震掩埋體驗及展廳電磁主題線路參觀等科普項目也受到了廣大公眾熱烈歡迎,當天現場觀眾達千餘人次之多,大家熱情高漲積極報名,踴躍參與體驗這一場科普盛宴。(徐健)

相關焦點

  • 星際元國際教育Star Group攜手安大略科學中心為東莞科技館探客...
    ​10月30日-31日Star Group星際元國際教育攜手安大略科學中心走進了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採用探客工坊Tinkering shop® 課程,對館內科創展教輔導員開展了為期2天的探客教育培訓。由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展教部溫贊江部長,張羅強副部長帶領展教部輔導員和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活動,謝華館長出席了開班儀式。
  • 甘肅科技館科學實踐與體驗中心即將開放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孫理文/圖 2017年12月28日,集科普教育、科技交流、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甘肅科技館正式對外免費開放。近兩年的時間,甘肅科技館累計接待觀眾百餘萬人次,已成為我省重要的科普基地之一。日前,記者從該館了解到,為更好的突出科技館的科普和教育實踐以及互動作用,甘肅科技館科學實踐與體驗中心即將開放。
  • 中國科技館開展「國際志願者日」主題活動
    中國科技館於4日起以「志願服務,你我同行」主題,舉行線上線下志願服務、志願者座談、新隊員入隊等活動,迎接今年「國際志願者日」的到來。據介紹,12月4日,該館志願者們開展在線志願服務,助力脫貧攻堅,為革命老區山西省呂梁市臨縣高級中學附屬柏林苑學校和臨縣城莊鎮楊寨學校的學生們奉獻一場雲上科普活動。
  • 廣東科學中心有系列活動等您來參加
    為致敬廣大科技工作者廣東科學中心準備了科技館夜談直播+科學家紀錄片展播等一系列精彩活動而且"六一"國際兒童節當天廣東科學中心正常開放親們可以帶娃來過一個收穫科技知識的兒童節具體有哪些活動安排且讓小科為親們介紹一下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廣東科學中心積極響應中國科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博物館學會的號召
  • 中國科技館開展「12·5國際志願者日」主題活動
    12月4日,中國科技館的志願者們擼起袖子,舉行線上線下志願服務、志願者座談、新隊員入隊等主題活動,迎接第35個「12·5國際志願者日」的到來。1985年第四十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自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為「國際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志願人員日」,以敦促各國政府通過慶祝活動,喚起更多的人以志願者的身份從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事業。
  • 中國科技館老館變身北京科學中心,本周可預約參觀
    新京報快訊 (記者李玉坤)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科協了解到,本周六(9月15日),北京科學嘉年華將拉開帷幕,北京科學中心將正式開放。中心官網今天下午上線,市民可實名預約。北京科學中心位於北三環中路安華橋西北角,北京科學中心佔地5.7公頃,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在中國科技館老館基礎上裝修改造而成。中心共4座主體建築,常設「三生」(生命、生活和生存)主題展、兒童樂園館、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展示館、球幕影院、科技教育專區等。
  • 關於報送中小學生到科技館開展科學實踐活動有關情況的函
    科協普函條字〔2014〕6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科普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科普部:  為貫徹落實劉延東副總理在《聽取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情況匯報的會議紀要》(國閱201410號)中關於「豐富科技館活動內容,吸引更多中小學生到科技館開展科學實踐活動, 請中國科協會同教育部、財政部研究具體工作方案」的指示精神
  • 3M「科學總動員」系列活動在上海科技館啟動
    現場學生參與科學互動課堂8月15日,3M「科學總動員」系列活動在上海科技館啟動。此次活動是由3M發起的面向全社會青少年開展的系列創新科普活動,致力於通過互動科學課堂、動手實驗與多元體驗的融合,激發青少年探索未知的熱情,鼓勵其保持好奇心,積極思考,勇於實踐。
  • 「全民的科學中心」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進校園活動走進我區6所中小學
    11月11—12日,由中國科技館主承辦、寧夏科技館承辦的「全民的科學中心」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進校園活動在我區6所中小學順利開展。 本次進校園活動針對不同學校和受眾對象,開展科普講座、互動實驗、科普劇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教育活動,向中小學生講授科學知識和方法,培養科學思維與興趣,開拓知識面,鍛鍊動手能力,傳播科學火種,啟發探究科學的好奇心。
  • 全國科普日|「玩轉」科學
    科學具有神奇的力量,讓人產生無限的好奇和探知的欲求。家長和孩子們在科技館、博物館等科普場館和各種科普活動中學習科學知識,了解地球上的千千萬萬,體驗宇宙的無窮無盡,探索生命的奧秘,感受科技的魅力。2020年9月19日開始,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各地開展,快走進你身邊的科普場館,與科學零距離接觸,盡情「玩轉」科學吧!
  • 中國科技館「科學之夜」活動簡介
    一、活動總體情況為拉近公眾與科技的距離,引導公眾感受科學的趣味性、觀賞性,培養公眾熱愛科學、傳播科學、享受科學的精神風尚,中國科技館擬在全國科普日期間開展「科學之夜」大型活動。二、活動時間「科學之夜」活動擬於9月17日至24日19:00—21:00在中國科技館舉行,因「科學之夜」活動覆蓋全國科普日、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中秋節等重要時間點,為配合相關內容,8天活動期間將擬定不同主題、面向不同觀眾群體、展現不同科幻角色,並邀請神秘嘉賓前來助陣。
  • 對話|清華為何建設科學博物館,這個時代為何需要科學博物館
    12月17日,由北京博物館學會與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與科學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在清華科博臨時展出地點——清華大學人文樓舉辦。研討會上,與會者對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備兩年來的實踐、專業策展設計等展開探討,並對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發展現狀、特別是科學博物館的建設展開研討。
  • 嶽陽市科技館「科普之夏」親子活動走進博物館、檔案館
    在嶽陽市科技館展廳,現場氛圍熱烈,不時發出陣陣歡呼聲和掌聲……科技輔導員正在為孩子們表演「法老之蛇」「海底火山」等科學實驗,孩子們被神奇的化學現象深深地吸引,他們細心地觀察,努力探知科學的奧妙與神奇。這是由嶽陽市科技館主辦的「科普之夏」親子活動第二場以「歷史與未來」主題,邀請25組親子家庭走進市博物館、市檔案館和市科技館,感受歷史的記憶,體驗科學的魅力。
  • 第五屆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14日亮相
    新華網重慶10月12日電 10月14日-16日,第五屆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將在重慶舉辦,本屆活動有哪些令人期待的亮點呢?   據了解,開展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科技館活動進校園」工作,發揮不同類型科普場館的教育服務功能,提高科普場館業務人員開發並組織實施優質青少年科學教育項目的質量和水平,搭建各類科普場館間學習交流平臺
  • 觀看科普表演劇 體驗特色科學活動 省科技館為青少年送上科普大餐
    觀看科普表演劇,走進科學實驗室體驗特色科學活動……8月24日,記者從省科技館了解到,為豐富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公眾科學文化生活,激發青少年兒童「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2020年陝西省科技活動周期間,陝西科技館特舉辦一系列科普活動,為青少年送上科普大餐。
  • 探秘科學,預見未來——長興煤山鎮中心幼兒園開展全國科普日活動
    為深入全面做好科普日宣傳工作,該園充分利用科普日啟動儀式、校園廣播、電子屏、發放宣傳冊、張貼科普日主題海報等多種途徑和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的面向教職工、家長、幼兒進行宣傳,提升科普日的社會知曉度,營造廣泛動員、全園參與的良好氛圍。
  • 省科技館舉辦暑期「科學大課堂」活動
    8月8日和8月9日上午,省科技館在B館報告廳舉辦2020年「科學大課堂」活動。本次「科學大課堂」活動主要面向小學二至四年級學生,課程主題為「物體的運動」。本次活動以親子參與的方式開展,共接待學生和家長近260人次,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熱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得到了學生和家長們的一致肯定
  • 吳國盛 | 芝加哥科學工業博物館:全美硬體最好、最氣派的科技館
    我和華中師範大學的趙老師(她正在美國訪學研究兒童科學教育)一起參觀了芝加哥科學工業博物館(簡稱科工館)。這個科工館給人總的感覺,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叫做高大上(高端大氣上檔次)。不誇張地說,這是我看過的硬體條件最好、最氣派的科技館,規模在西方國家也能名列前茅。科工館現址建成於1893年,為這一年的世界哥倫布博覽會而修,當時稱美術宮(The Palace of Fine Arts)。
  • 當科學與藝術同框,他們走進了科學博物館……
    在中國,科學博物館發展至今已有近30年的時間,期間呈現出一些普遍性問題,如科學博物館同質化現象嚴重;展示忽略人文和藝術,為科技而科技,與日常生活脫節;過於強調動手而忽略動腦引導等。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原副主席、清華大學科技傳播與普及研究中心主任徐善衍先生認為,這些問題也恰好說明中國科學博物館的發展,應該過了國內外彼此學習模仿的階段,到了特色建館的時候了。
  • 【視頻】縣民族中學校師生到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開展求真科學活動
    ,培養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樹立科技強國的遠大理想,7月24日至28日,鹽源縣民族中學校119名師生到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開展求真科學活動。,及部分專家參加活動。、中國電信西部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得以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