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顏春豔
◎星沙時報記者 李俊偉 嚴丹
今年8月1日至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強調倡導和推進全社會支持母乳餵養,保障兒童健康,同時減少母乳代用品的消費和使用,從而減少相關生產和消費環節對地球資源的消耗和汙染。
「世界母乳餵養周」將至,本報特邀長沙縣婦幼保健院相關專家,細說「愛的餵養」那些事。
孩子第一口奶一定要是母乳
近日,長沙縣婦幼保健院接到一位新手媽媽的求助,她一個半月大的寶寶一個月期間體重才增長了三兩,遠低於正常水平,並且還出現了大便帶血的情況。經進一步問詢與診斷得知,該媽媽因為母乳不夠,給小孩餵了牛奶,而小孩又對牛奶過敏,這才導致這些症狀的出現。醫院相關專家對寶寶進行了治療並對該媽媽進行了乳腺疏通,讓她恢復到正常產乳量,解決了寶寶後續的母乳餵養問題。
「這種由於缺乏母乳餵養而導致寶寶出現身體異常的病例我們經常遇到。」長沙縣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王芾告訴記者,「寶寶缺乏母乳餵養,會造成很多不利影響。可能導致寶寶胎便遲排並發新生兒黃疸;因嗜食奶粉過量而引發肥胖;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引發過敏、溼疹、哮喘,腹瀉等其他症狀。」
「初乳非常重要,孩子的第一口奶一定要是母乳。寶寶六個月內,媽媽一定要堅持純母乳餵養,對孩子的一生都有益。」長沙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張桂英介紹,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有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母乳中含有抗體,可增加嬰兒抗病能力、預防過敏,促進嬰兒腸道的發育,降低成年後代謝性的疾病的發病率;母乳餵養還可促進嬰兒神經系統發育。此外,堅持母乳餵養,對媽媽也大有益處。可以促進產婦子宮復舊,減少產後出血,加速子宮恢復;有助於產後瘦身,促進體型恢復,具有生育調節作用;還能減少婦女乳腺癌卵巢癌的發病率,減少骨質疏鬆的風險。
調整餵養姿勢可科學緩解不適
雖然大家都知道母乳餵養的益處,但在實際餵養過程中,媽媽們的身心均會遇到不少困難與挑戰。
「有的媽媽一旦出現乳量不夠的情況就會很焦慮,擔心孩子餓著,擔心自己身體出問題。然後就陷入誤區,急著給孩子餵牛奶,急著給自己補身體。」王芾道出了媽媽們常見的心理誤區,「新生兒的胃口其實很小,哺乳期的媽媽們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越焦慮反而越會導致產乳困難,大補更是會導致乳腺堵塞影響產乳,只要調整好心態,按醫生的建議做好調理,一般都能達到滿足寶寶需求的乳量。」
「餵」愛堅持不易,在餵養過程中,媽媽們經常會出現乳頭疼痛、乳頭皸裂、乳腺腫脹、乳腺阻塞等不適症狀。對此,張桂英分享了科學緩解的妙招。「哺乳過程中出現乳頭疼痛,可能是因為餵養姿勢不對,應改善銜接的姿勢,讓嬰兒含接良好乳頭,疼痛的感覺就會減輕;出現乳頭皸裂的情況,就要注意不要用肥皂擦洗乳頭,防止因乳頭乾燥加重皸裂,同時,乳汁內富含維生素E,每次餵哺後擠出一些乳汁塗在乳頭乳暈上,能有效促進乳頭恢復;若乳腺管未通暢,出現乳房腫脹的情況,可用包菜、土豆片、海帶冷敷於乳房上,行乳腺疏通手法按摩。如果症狀比較嚴重,請及時就醫。」
溫馨提示,長沙縣婦幼保健院盆底與產後康復中心成立於2011年10月,科室擁有產後多功能康復儀、盆底功能篩查儀、盆底功能治療儀、中藥燻蒸儀、雷火灸治療儀等多種康復設備,結合手法按摩和中醫治療手段,為媽媽們提供健康保障服務。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前往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