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第四屆楚商大會在武漢召開。會上,馬雲被聘為湖北省人民政府經濟顧問。
在致辭演講中,馬雲表示,這是自己第四次來到武漢,每次到武漢都有感慨。「湖北在長江之中,浙江在長江之尾,同飲長江水。水是通的,思想經濟的交流應該更加流暢。」
除了怒誇湖北外,一向具有前瞻性的馬老師還對未來世界做出了三大判斷,極具思考價值。
▼
請在wifi環境下播放
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高主席,尊敬的書記、省長,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企業家朋友,大家上午好!
1、這個聘書讓我能夠有更多來湖北的機會
特別感謝湖北的信任,剛才那個聘書我認為是一個很大的信任,更是一份責任,我想我回去以後一定會好好思考、認真工作,不辜負這個信任。也感謝這個聘書讓我能夠有更多來湖北的機會。
每次來湖北楚國大地,我心裡還是像雷軍一樣,無比的澎湃和興奮。參加這次楚商大會,在今天,在我們都在擔心未來經濟的發展時,這樣的會議、這樣的交流顯得尤為重要。
2、分享一個故事談楚商和浙商的交流
這是我第四次來到武漢,每次來都有感慨。湖北在長江之中,我們浙江在長江之尾,我們同飲長江水,是一條江上的兩個地區。
古代的楚國和我們浙江一樣都是屬於平民的省份,所以我們非常注重行商。
昨天我在武漢大學聽說了浙江寧波的商人沈祝三的故事,特別的感動。他寧可傾家蕩產也要保障武漢大學校舍的建設,直到今天為止,武漢大學依然紀念他,依然記得他。
我想,這也許就是武漢大學誕生那麼多有情懷的企業家,支持幫助武漢大學發展的原因。
今天我們有46萬的浙商在湖北,創造了13000億的產值,帶動了135萬人的就業。
楚商也一樣,我們浙江有很多楚商在那創業,在那興辦企業。我們同飲長江水,水是通的,但是經濟、思想的交流應該更加通暢。
我今天是來向楚商學習,浙商一定要向楚商學習,楚商有韌勁,也有吃苦的精神,今天那麼多楚商聚在一起,我們不是來討論怎樣賺錢,而是交流想法、探討問題。
3、未來世界三大變化
今天的世界變得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大。天天學習未必能夠把握好未來,但是不學習,肯定會失去未來。未來世界有三個巨大的變化:
第一,世界格局的變革。大家都在關心中美貿易談判的達成,很多人覺得貿易達成了,鬆了一口氣,其實我覺得這是真正的變革的開始。
這份協議我認為不是為了保持過去,而是為了創造未來,這份協議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和美國,像巴西、澳大利亞、墨西哥、阿根廷,我們所知的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會受此影響。
這個協議的籤訂意味著過去的貿易模式的結束,新一輪的全球化正在形成,新的貿易形態、貿易規則、貿易機遇的出現。
這份協議也是真正標誌著世界將進入真正的新的貿易體系的重構,未來20年世界經濟會充滿各種難以想像的機遇和挑戰。
第二,技術的變革。每次技術革命基本都是50年,前20年是以技術公司為主,後30年是世界各國、世界各個企業利用好技術改變提升自己。
所以未來的世界各行各業都會被數字經濟所改變,不僅貿易規則要改,金融規則、物流規則的遊戲都會進入重構階段。
現代金融業是伴隨著跨國貿易起來的,我們知道滙豐銀行也好,花旗銀行也好,都是和跨國公司的貨櫃一起發展起來,貿易發生變化以後,金融行業一定會發生變化。
21世紀我覺得我們需要迫切找出適應21世紀的金融體系。
物流也是一樣,最新的數據,中國一年的包裹已經超過600億,佔了全球的一半,其實從今年開始,中國每年新增包裹運輸量已經超過美國一個國家的運輸量。
十年以前,中國物流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短短不到十年,通過市場的力量,民營企業的力量和技術的力量建立起全世界最強大、最先進的快遞物流系統。
未來,物流業不再是體力勞動,而變成腦力勞動。這些高效流動的背後是技術、是數據。物流的變革就是製造業的變革,物流的變革也是服務業的變革、產業鏈的變革。
現代的物流也好、金融也好、貿易制度的變革,我相信我們幾乎要明確,所有的生產方式在未來20年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今天坐在這裡的人,如果我們不學習,一定會失去未來。絕大部分坐在這個房間裡的人,20年以後你的企業是否還存在?5年以後,你的企業依然沒變化的話,那你一定做錯了。
第三,中國國內經濟結構會發生巨大變化。我們國家正在從出口轉向進口,從製造業走向服務業。以出口為主、以基礎設施投資為主的經濟模式必須、也正在向以內需為主的國家經濟模式在發展。
中國正在從出口型的國家變成消費型的國家,中國內需一直沒有被挖掘。這是一個百年不遇,也是千載難逢的金礦。
美國用3億人口撬動了全球的經濟,中國有14億人口,3億中等收入人群一定能夠撬動中國經濟,並且帶動世界經濟。
只有利用好14億人口龐大的消費力量,我相信這個世界才真正能夠體現出中國的價值、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當然,也有人說中國真正有消費能力的也就一兩億人,我個人覺得中國龐大的消費能力不是3億中等收入人群,而是10億普遍消費人群。
4、把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對立起來的時代必須要過去
投資是政府的強項,而消費是企業的強項,企業是大有可為的。我們不僅僅要發展實體經濟,我們更要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
而且我自己覺得,我們現在提得過多的實體經濟必須認真地定義。
實體經濟就是現代製造業加現代服務業,所有在座的企業家要清醒認識,我們不能把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對立起來,不能把製造業和金融業對立起來,不能把線上和線下對立起來,不能把服務業和製造業對立起來。
沒有金融的發展哪來的實體經濟的發展?線上線下根本就不存在,未來線上線下融為一體。何為製造業和服務業,未來沒有純的製造業,更沒有純的服務業。
我一直在講海底撈到底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海底撈就是一個強大的製造業,只是端上菜那一刻,它是服務業。阿里巴巴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我們是製造業,我們是製造數據、處理數據。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把自己所有的行業對立起來,製造業必須向服務業學習,服務業必須要有製造業的意識,線上企業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線下企業也不是落後企業。
這個世界沒有落後的企業,只有落後的你,只有不學習的你。
我們必須要堅持一點,在發展先進位造業的過程中必須淘汰落後製造業,我們真正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因為製造業過去解決了就業,未來靠服務業解決就業。
剛才劉永好講到了養豬,我們不能因為今天豬出現了問題,大力恢復養豬,再回到昨天環境的汙染。所以我覺得一哄而上,聽一就是一、聽二就是二的時代必須要過去。
5、企業家要有「三度」、「三觀」
現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我認為企業家要有「三度」和「三觀」,我在阿里巴巴內部,我在浙商一直這麼堅持,在這兒也跟各位楚商進行分享和交流。
「三度」就是要改變對世界的認識,打開自己看待問題的深度、廣度和角度。
「三觀」就是我們要有未來觀、全球觀,更要有全局觀。只有這「三觀」具備的企業才能活到明天。
未來觀就是要站在未來看今天,站在30年以後來看今天,別人有的事情我們要去做,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去做未來所需要的。
我們一直講,我們的科研彌補了俄羅斯、彌補了美國在這方面的空白,我們幹嘛要去彌補別人的空白,我們彌補的是未來的空白,要去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
絕大部分優秀的企業家基本上是問題導向,但基本上是今天的問題或者昨天的問題,但我們要解決未來的問題,只有解決未來的問題,我們才能系統性的解決今天的問題和昨天的問題。
全球觀是站在全球的視角看問題、看中國,我們很多人如果你的眼光只看到武漢,你最多是武漢的企業,你的眼光看到了湖北就是湖北的企業,你的眼光看向世界你就是世界級的企業。
今天的世界已經變得非常快速,馬可波羅花了八年時間從義大利走到了中國,今天8分鐘、8秒鐘通過網際網路你會來回義大利不知多少遍。
企業家要多出去走走,不一定出去一定要跟人做生意,而是打開視野;不一定要講外語,但是要理解不同的文化,全球化的眼光跟外語毫無關係。
毛主席不會講英文,尼克森不會講中文,但是他們兩個卻在40年以前做了人類最了不起的全球化的決定。
全局觀也是大局觀,不是只考慮自己的問題,而是要帶著系統的問題去思考。
怎麼看世界,怎麼看問題,最終會決定你的決定,決定你的企業是有全球觀的企業,做一個決定、一個戰略要讓客戶滿意,讓員工滿意,讓合作夥伴滿意,也要讓政府滿意。
所以今天雙贏已經不夠,網際網路是三個W,至少三贏,甚至要贏得競爭對手的尊重。
6、湖北未來要成為數字時代的樞紐
湖北不僅是過去的樞紐,要成為未來的樞紐。昨天晚上去了武漢大學,看了楚商的歷史介紹。
楚國重商,商、農、工、賈,商人是市民之首,是湖北的營商環境,所以湖北對商業的重視,對商人的重視,對營商環境的重視是有歷史的。
當然我們今天看到省委領導、省政府領導集體參與我們楚商大會,充分體現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對民營企業、對營商環境具體的行動和重視。
湖北還是中國最早承接工業革命、創辦實業的地方,中國最早的鋼鐵廠就在這出現。
湖北出人才,惟楚有才,湖北的人才說出來都是相當厲害。以前我見了湖北人是很嫉妒的,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什麼東西都敢拼敢想,不害怕。
我覺得湖北過去的歷史地位那麼重要,跟水有關係。過去,人們選擇在水路發達的地方居住,各種資源集中在這裡。
湖北自古九省通衢,無論是水運時代、公路時代、高鐵時代,都是交通必經樞紐,兵家必爭之地。
湖北未來要成為數字時代的樞紐,因為過去人們選擇水邊而住,未來的人們會選擇數據便利的地方來住。未來看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看用電量、用水量,而是看用的數據的量。
過去長江經濟帶是一江相聯,未來是數據相通、雲上互聯。我相信以後講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已經不是從人口、經濟總量,而是從數據量來判斷。
我最近看到了一封報告,數位化發展前三的城市是杭州、上海和武漢,杭州和武漢過去是二線城市,但現在看來很有可能是數字的一線城市。
我聽說武漢的數位化發展也已經進入了了全國前列,率先發布了電子醫保卡、旅遊年卡,全市的公交車能夠通過手機乘車,我覺得這些都非常了不起。
惟楚有才,湖北出人才,這是湖北最大的優勢,也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湖北有120多所高等學校,130萬的在校大學生。在武昌,說街上有10個人,8個是大學生。高校之多,高校畢業生之多,讓很多地方非常羨慕。
讓數據和數據處理能力成為年輕人所用、為創業者所用,就是創造更多的想法和創意。
我們必須讓年輕人能夠站在未來的角度,站在全球的角度、全局的角度與世界競爭、參與未來的發展,去引領和發現、創造新的需求。
再次感謝湖北,再次感謝武漢,再次感謝我們楚商的邀請,祝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