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而群居,我們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要與其他人打交道,想要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如魚得水,就要處理好自己與身邊人的關係。
掌握成年人處理人際關係很實用的三大法則,或許對你把握好自己與身邊人的關係有用。
01
第一法則: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法則
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缺點,如果你總是盯著別人的瑕疵不放,你們的關係肯定好不了。
反之,學會為人處世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法則,多看別人的優點,你就會發現,越看別人就越順眼,就能與人處好關係,就懂得用人所長。
北宋文學家蘇軾非常喜歡談佛論道,和佛印禪師的關係很好。有一天他登門拜訪佛印,問道:「你看我是什麼?」,佛印說:「我看你是一尊佛。」
蘇軾聽後感覺飄飄然。佛印問蘇軾:「你看我是什麼?」蘇軾想為難一下佛印,就說到:「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聽後默然不語。
蘇軾回家後很得意地向蘇小妹吹噓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話噎住了佛印禪師。蘇小妹聽了直搖頭說: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萬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別人也是一坨屎。
如果你與人相處,看到的都是別人的缺點,做的是指責別人的不足的事,那麼也會映射出你的滿身缺點。
而你和別人相處,看到的都是別人的優點,做的都是對別人優點誇讚的事,那麼你身上都是優點。
一個優秀的成年人在為人處世的時候會很好的使用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的原則,主動選擇多看別人的優點,少看別人的缺點,這點很重要而且對彼此都好。這麼做不僅能讓彼此的關係更好,還能促使你加速成長。
02
第二法則:不揭人短、不害別人法則
有句老話叫:交淺言深。不要張口就說,也不要什麼都說,尤其是不要提及別人的短處。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留下一些遺憾和脆弱的傷疤,經不起別人的觸碰。對任何人來說,被戳中短處,都是不可容忍的。
人要臉,樹要皮,臉面不容踐踏,尊嚴不容侵犯。揭人短處,等於傷人尊嚴。打人不打臉,罵人別揭短。
生活裡,很多人就以為跟別人關係好,於是就不分地點和場合的揭別人的短處,以為這其實沒什麼。私下裡開一些玩笑有些是可以的,但當著眾人的面,多少會讓人難為情。而一個有教養的人,從來都不會讓人感到不舒服,或難為情。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人際關係裡,你不想被人揭短,當然別人也不想要被別人揭短。自己怕出醜,當然別人也怕出醜。
一個聰明的成年人,定然會儘量避開他人的隱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應當不去打聽,即使知道了,也不應到處說。
03
第三法則:低調處事法則
俗話說的好,一個人越炫耀什麼,內心便越缺什麼。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若你總是喜歡炫耀,別人就會反感,從而遠離你。
那些懂得不以炫耀的方式來取悅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有修養,也是最值得交往的人。
越有修養、格局越大越優秀的人,就越是會低調處世,不炫耀自己。
生活中,那些真正的高手,從來不會鋒芒畢露,大肆炫耀自己,而是在擁有實力的同時,會保持低調。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做人與做事,千萬別太過分炫耀自己。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風飄雲彩過,水退石頭出,自己有幾斤幾兩,心裡要有數。
古人有云:「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生活需要低調,為人處世更不可不低調,低調代表著成熟和理性。低調往往既是修為越高的表現,同時又是自信的體現,而自信源於內心和實力。
在低調的成年人看來,低調做人能使自己站得更穩,看得更遠。山不言其高照樣聳立,人有本事不張揚既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良好的修養。
朋友們,一個優秀的成年人,一定要懂得在人際交往的過程將心比心、不揭人短、低調處事的三大法則。它們能使你交到更多優秀的同伴,收穫更多的福氣和財運。
與朋友們共勉。
作者:收穫閱讀。
關注我,看更多收穫好文章。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