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一部哲學著作,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作者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摘自《百度百科》)。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讀,感悟頗多,特別是從為人處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方面去分析,啟發是很大的。為此,我專門把自己的心得製作成了一個專欄,即《31個道德經實用人際關係策略》,希望幫助到所需要的人。
一、專欄亮點
通過把《道德經》與現實的人際關係處理相結合,讓你在學習人際關係技巧的同時,品味《道德經》的智慧與博大精深,提升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能力,促進工作事業的發展。
二、針對的問題
1.對傳統經典學的少,也不知道怎麼學才會更有收穫;
2.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太複雜了,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才好;
3.想建立和維護有價值的人脈圈,但效果總是不好;
4.別人做事順風順水,自己卻總是不如意;
5.如果有一套實用的人際交往術就好了。
三、專欄設計思路
以《道德經》為依託,結合日常工作與生活的實際,通過經典解讀,問題分析,案例說明、方法闡述,讓你輕鬆掌握《道德經》的精髓,學會人際關係處理的技巧。
專欄分三大模塊,即「品、說、做」:
一是品,即品性修養,這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二是說,即如何表達,這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關鍵,話說得不對,關係就會緊張。
三是做,也就是行為方法,這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保證。
四、專欄大綱
第一模塊上善若水,品性的修養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共11個策略:居功不傲,先人後己,友愛守信,謙遜好學,保持本心,遵循規律,不卑不亢,按章辦事,誠樸厚道,寬以待人,以人為善。
第二模塊剛柔相濟,精準的表達是良好人際關係的關鍵
共7策略:把握分寸,得理饒人,真知灼見,委曲求全,以柔克剛,不說廢話,美言不信。
第三模塊進退自如,恰當的行為是良好人際關係的保證
共13個策略:審時度勢,去彼取此,寵辱不驚,兼聽則明,事不躬親,恰到好處,修煉內功,知雄守雌,發揚民主,自知之明,以退為進,平等相待,關注細節。
五、適合人群
1.想改善人際交往的;
2.希望有更好的人脈的;
3.初涉社會,還不知道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
4.想提升自我價值,讓自己更有影響力的;
5.想把人脈變成錢脈,擁有更多財富的;
6. 要改善與下屬之間關係的。
六、學習收益
1.明確人際交往的重要基礎與策略;
2.走出人際交往的誤區;
3.學會人際交往的有效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