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只讀一本書,你會選擇哪一本?
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德經》。
這不僅因為,它是暢銷兩千年的「古代奇書」,被譽為「萬經之王」。
全書僅僅5126個字,可研究它的書籍少說也有5000萬字。
還一路暢銷到國外,據說德國每3個家庭中,就有1個家庭擁有它。
更是因為,我發現,自古以來,那些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皆把《道德經》列為必讀書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稱其為萬物之根,帝王之師,臣民之寶;
魯迅曾說,不讀這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馬雲行商數十載,只有《道德經》從未離身,他說,古聖人完全能解讀今天的人心;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更把《道德經》作為生命之書,30歲後的處世參考;
幹什麼成什麼,狀態越來越好的馬東,也是《道德經》的受益人。
近兩年綜藝辯論類節目《奇葩說》爆火,創始人馬東也被更多人認識,但在此之前,他被熟知的身份卻只是知名相聲演員馬季的兒子。在《奇葩說》之前,他一度消沉無助,是千古奇書《道德經》讓他迅速走出困境。
「流水不爭先,無為而無不為。」正是這句話讓他平靜內心,漸漸不再抱怨,而是專心打磨節目,等待機會。
終於,《奇葩說》一經推出就成為現象級網綜,第一季結束時總點擊率更是高達2.6億!
更重要的是,無數人開始真正了解到馬東這個人,了解到他的才華,馬季兒子的標籤也逐漸代之以央視著名主持人、製片人的頭銜。
聰明又受歡迎的人
都在從《道德經》中取經
他說,接觸《道德經》越早,吃的虧越少
《道德經》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不管是馬雲還是白巖松,但凡讀過的人都對它評價極高:「《道德經》智慧終身受用」,「在逆境時一定要多看看《道德經》,很有幫助」。
就像他們說的,《道德經》雖全文只有5126個字,卻講透了在中國社會生存,受用一輩子的處事智慧。
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找到解法:20歲,剛出來工作,它說「居善地,心善淵」,人要找準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
30歲,你不知道是該抓事業上升期,還是該趕緊生孩子?它說「事善能,動善時」,合理把握時機,全力以赴;
40歲,不會交際,把生活過得一地雞毛,它說「大方無隅,大器晚成」,不要急功近利,有大成就的,往往是立志而能堅韌專注的人;
《道德經》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就放大10倍、20倍。
人生的選擇若對了,一步順、步步順!
只可惜,這樣一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流傳千年的智慧汪洋之書,讀懂它的人真是少之又少!畢竟,它離我們太久遠了,老子用詞又極其玄奧,雖然只有5126個字,讀來也並非易事。
所以這次,我們特意請來了名嘴馬東、演員陳數的《道德經》引路人——黃明哲教授。
他研究《道德經》近30年,大半輩子和國學《道德經》打交道,這本經書,早已融入了他的骨血、他的生活。他的解讀別具一格、通俗易懂,讓你從家庭、工作、生活、婚姻、人性、人際,方方面面去體悟《道德經》的智慧,擁有得道不碰壁的人生。
聽他講十分鐘《道德經》
勝過自己盲讀十年
黃明哲是誰呢?
他是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國內知名的道文化研究專家,現任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副教授。
見過黃教授的人,對他的第一印象都是幽默風趣,能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深入了解才知道,他曾專研數千本國學著作,如《易經》、《曾國潘》、《鬼谷子》等,深諳說話之道、識人之術,怪不得說話時能旁徵博引。
但他最有研究的是《道德經》,至今已研究二十餘年。
說到研究《道德經》的初衷,黃明哲坦言,不只因為這本書說透了最稀缺的人生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講透了人性。談到夫妻相處,它說「以天下之至柔,騁天下之至堅」,懂得「智慧式示弱」,小事上不爭輸贏,兩口子能和睦得多;
講到孩子教育,它說「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學會「榜樣教育」,與其一味管教,不如做孩子的榜樣;
聊起人生活法,它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在浮躁的當下,學會「遠離垃圾快樂」,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在黃明哲教授看來,這些都是經世致用的道理,字字珠璣,發人深省。
由此,研究《道德經》的20餘年間,他運用《道德經》理論,取之於書,用之於生活,終成實踐。
黃明哲教授在圈內名氣日盛:
他撰寫的《黃明哲正解道德經》、《中國古老文化尋蹤》等多部著作,被很多學子奉為大學必讀。
他每開一場講堂也都座無虛席——上至名人大咖、大學教授、企業高管,下至街邊攤販、小區居民,都趕來聽他一席話。他在喜馬拉雅開設的國學專欄,更是一上線就獲得了300萬+收聽量……
如果你要問,黃明哲解讀的《道德經》到底有什麼不一樣,能在全網不斷風靡,讓人聽了10遍,20遍,30遍都不過癮?
陳數說:「黃明哲的聲音給了我安定的力量和奇妙的信心。」
三聯周刊副主編李菁說:「明明有些事情特別煩惱,可一聽完黃教授的講解,就有一種瞬間豁然開朗的感覺。」
馬東更是感嘆:「黃明哲的解讀接地氣,對新潮流很了解,在浮躁的當下,我總能從中收穫寧靜。」
黃明哲講《道德經》讓人上癮的,是他對裡面每一句話那入木三分的人性解讀,不是乾巴巴地講原文,而是用現實中的大量案例去詮釋其中的智慧,讓你一聽就懂,聽完就能用。
他論述「不爭「思想時說,「不爭才是有福氣的」,工作中是不能跟領導爭功勞的,聰明的人會把功勞讓給領導。
他解讀「柔弱」時說,婚姻生活中不能太剛強或太柔弱,而是要以柔化剛,遇事不鬧,不討人情。
他說,信老子的人心胸都很寬很寬,因為他沒有這麼多欲望。現代人一切執念的根源在於欲望太深,常榮辱若驚,患得患失。
無數人從他解讀的《道德經》中取到了自己的「真經」,解開了人生的困境。
若覺人生迷茫
便來讀一讀《道德經》
在生活、感情、人際各方面都能得天之助
小林是一家小公司的中層領導,最近他發覺自己在工作上逐漸力不從心:下屬越來越難管了,距離感也越來越強…
這些都讓他頭疼不已!無意中點開了《道德經》,想著聽一下靜靜心,沒想到卻聽上了癮,還意外地找到了破局之法。
因為黃明哲教授在解讀《道德經》時,正好提到了識人之術: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話說得太好聽的人,反而不可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喜歡爭論的人,行動力一定很差;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有知識的人,從來不賣弄;
……
誰可用,誰不可信,一眼就看穿。
懂得識人善用和管理之道後,小林工作做得越來越順利,不僅下屬們越發配合他的工作,團隊的業績更是突破季度新高~
忙工作忙孩子,像陀螺似的轉個不停;夫妻間關係緊張,一言不合就會吵架;婆婆來帶孩子,總嫌她不夠賢惠能幹…
實在是過夠了這樣的日子,她冷靜下來,意識到關鍵在於老公,要想辦法爭取到「豬隊友」的支持與配合。
可如何緩和夫妻關係呢?思文犯了難…
不忍看她自我苦惱,黃老師給她講了《道德經》中「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的道理。意思就是呢,生活不是比賽,無需事事爭個對錯輸贏,首先,心態要平和,懂得退讓與示弱,你就贏了一半。
明白了這點後,思文想到老公下班也很累,抱怨、吵架沒用。不如順著他的性情,以柔克剛引導他分擔家務、參與育兒。
沒過多久,老公體會到她做家務帶孩子的辛苦,終於懂得體貼心疼老婆了,下班後也會主動幫忙,連婆婆對她的態度也轉變了很多。
殊不知,讀懂《道德經》,天下任我行。
這是因為《道德經》作者老子,一生從不說教,只實實在在告訴你,人生該往哪裡走。
它是方法書、智慧書,更是一盞明燈,指引了中國人2000年的方向。
讀《道德經》的人,不會焦慮、迷茫,因為裡面的每一句,都講透了中國人的人性,作為處世參考,極為好用。你會很容易從中找到最正確的選擇,讓自己變得更從容、睿智、篤定,那種狀態甚至還會影響孩子,這便是最好的家風和教養。
就連高考、公務員國考命題,也對它情有獨鍾。有遠見的父母,早就帶著孩子讀《道德經》了。
可是到了30、40、50歲,你讀不讀《道德經》,願不願意讓自己走好未來的每一步,就看你現在的選擇。
古文看不懂,沒關係!
市面解釋太龐雜,無從證偽,也不要緊!
現在,特意為你請來了這位30年專業研究+40年深厚人生閱歷的國學大師,用「故事案例+人生智慧」的方式,將《道德經》81章,5000多字的真諦與你娓娓道來,讓你只用耳朵聽,就能「取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