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哲道德經完整版

2021-02-08 自娛自學

如果人生只讀一本書,你會選擇哪一本?


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德經》。


這不僅因為,它是暢銷兩千年的「古代奇書」,被譽為「萬經之王」。


全書僅僅5126個字,可研究它的書籍少說也有5000萬字。


還一路暢銷到國外,據說德國每3個家庭中,就有1個家庭擁有它。

更是因為,我發現,自古以來,那些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皆把《道德經》列為必讀書籍: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稱其為萬物之根,帝王之師,臣民之寶;


魯迅曾說,不讀這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馬雲行商數十載,只有《道德經》從未離身,他說,古聖人完全能解讀今天的人心;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更把《道德經》作為生命之書,30歲後的處世參考;


幹什麼成什麼,狀態越來越好的馬東,也是《道德經》的受益人。

近兩年綜藝辯論類節目《奇葩說》爆火,創始人馬東也被更多人認識,但在此之前,他被熟知的身份卻只是知名相聲演員馬季的兒子。


在《奇葩說》之前,他一度消沉無助,是千古奇書《道德經》讓他迅速走出困境。


「流水不爭先,無為而無不為。」正是這句話讓他平靜內心,漸漸不再抱怨,而是專心打磨節目,等待機會。


終於,《奇葩說》一經推出就成為現象級網綜,第一季結束時總點擊率更是高達2.6億!


更重要的是,無數人開始真正了解到馬東這個人,了解到他的才華,馬季兒子的標籤也逐漸代之以央視著名主持人、製片人的頭銜。

聰明又受歡迎的人

都在從《道德經》中取經

他說,接觸《道德經》越早,吃的虧越少


《道德經》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不管是馬雲還是白巖松,但凡讀過的人都對它評價極高:「《道德經》智慧終身受用」,「在逆境時一定要多看看《道德經》,很有幫助」。


就像他們說的,《道德經》雖全文只有5126個字,卻講透了在中國社會生存,受用一輩子的處事智慧。

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找到解法:

20歲,剛出來工作,它說「居善地,心善淵」,人要找準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


30歲,你不知道是該抓事業上升期,還是該趕緊生孩子?它說「事善能,動善時」,合理把握時機,全力以赴;


40歲,不會交際,把生活過得一地雞毛,它說「大方無隅,大器晚成」,不要急功近利,有大成就的,往往是立志而能堅韌專注的人;


《道德經》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就放大10倍、20倍。


人生的選擇若對了,一步順、步步順!

只可惜,這樣一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流傳千年的智慧汪洋之書,讀懂它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畢竟,它離我們太久遠了,老子用詞又極其玄奧,雖然只有5126個字,讀來也並非易事。


所以這次,我們特意請來了名嘴馬東、演員陳數的《道德經》引路人——黃明哲教授。

他研究《道德經》近30年,大半輩子和國學《道德經》打交道,這本經書,早已融入了他的骨血、他的生活。


他的解讀別具一格、通俗易懂,讓你從家庭、工作、生活、婚姻、人性、人際,方方面面去體悟《道德經》的智慧,擁有得道不碰壁的人生。

聽他講十分鐘《道德經》

勝過自己盲讀十年


黃明哲是誰呢?


他是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國內知名的道文化研究專家,現任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副教授。

見過黃教授的人,對他的第一印象都是幽默風趣,能引經據典侃侃而談。


深入了解才知道,他曾專研數千本國學著作,如《易經》、《曾國潘》、《鬼谷子》等,深諳說話之道、識人之術,怪不得說話時能旁徵博引。


但他最有研究的是《道德經》,至今已研究二十餘年。

說到研究《道德經》的初衷,黃明哲坦言,不只因為這本書說透了最稀缺的人生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講透了人性。

談到夫妻相處,它說「以天下之至柔,騁天下之至堅」,懂得「智慧式示弱」,小事上不爭輸贏,兩口子能和睦得多;


講到孩子教育,它說「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學會「榜樣教育」,與其一味管教,不如做孩子的榜樣;


聊起人生活法,它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在浮躁的當下,學會「遠離垃圾快樂」,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在黃明哲教授看來,這些都是經世致用的道理,字字珠璣,發人深省。


由此,研究《道德經》的20餘年間,他運用《道德經》理論,取之於書,用之於生活,終成實踐。


黃明哲教授在圈內名氣日盛:


他撰寫的《黃明哲正解道德經》、《中國古老文化尋蹤》等多部著作,被很多學子奉為大學必讀。

他每開一場講堂也都座無虛席——上至名人大咖、大學教授、企業高管,下至街邊攤販、小區居民,都趕來聽他一席話。

他在喜馬拉雅開設的國學專欄,更是一上線就獲得了300萬+收聽量……


如果你要問,黃明哲解讀的《道德經》到底有什麼不一樣,能在全網不斷風靡,讓人聽了10遍,20遍,30遍都不過癮?

 

陳數說:「黃明哲的聲音給了我安定的力量和奇妙的信心。」


三聯周刊副主編李菁說:「明明有些事情特別煩惱,可一聽完黃教授的講解,就有一種瞬間豁然開朗的感覺。」


馬東更是感嘆:「黃明哲的解讀接地氣,對新潮流很了解,在浮躁的當下,我總能從中收穫寧靜。」


黃明哲講《道德經》讓人上癮的,是他對裡面每一句話那入木三分的人性解讀,不是乾巴巴地講原文,而是用現實中的大量案例去詮釋其中的智慧,讓你一聽就懂,聽完就能用。

 

他論述「不爭「思想時說,「不爭才是有福氣的」,工作中是不能跟領導爭功勞的,聰明的人會把功勞讓給領導。


他解讀「柔弱」時說,婚姻生活中不能太剛強或太柔弱,而是要以柔化剛,遇事不鬧,不討人情。


他說,信老子的人心胸都很寬很寬,因為他沒有這麼多欲望。現代人一切執念的根源在於欲望太深,常榮辱若驚,患得患失。


無數人從他解讀的《道德經》中取到了自己的「真經」,解開了人生的困境。

若覺人生迷茫

便來讀一讀《道德經》

在生活、感情、人際各方面都能得天之助


小林是一家小公司的中層領導,最近他發覺自己在工作上逐漸力不從心:下屬越來越難管了,距離感也越來越強…


這些都讓他頭疼不已!無意中點開了《道德經》,想著聽一下靜靜心,沒想到卻聽上了癮,還意外地找到了破局之法。


因為黃明哲教授在解讀《道德經》時,正好提到了識人之術: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話說得太好聽的人,反而不可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喜歡爭論的人,行動力一定很差;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有知識的人,從來不賣弄;

……


誰可用,誰不可信,一眼就看穿。


懂得識人善用和管理之道後,小林工作做得越來越順利,不僅下屬們越發配合他的工作,團隊的業績更是突破季度新高~

忙工作忙孩子,像陀螺似的轉個不停;夫妻間關係緊張,一言不合就會吵架;婆婆來帶孩子,總嫌她不夠賢惠能幹…


實在是過夠了這樣的日子,她冷靜下來,意識到關鍵在於老公,要想辦法爭取到「豬隊友」的支持與配合。


可如何緩和夫妻關係呢?思文犯了難…

不忍看她自我苦惱,黃老師給她講了《道德經》中「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的道理。


意思就是呢,生活不是比賽,無需事事爭個對錯輸贏,首先,心態要平和,懂得退讓與示弱,你就贏了一半。


明白了這點後,思文想到老公下班也很累,抱怨、吵架沒用。不如順著他的性情,以柔克剛引導他分擔家務、參與育兒。


沒過多久,老公體會到她做家務帶孩子的辛苦,終於懂得體貼心疼老婆了,下班後也會主動幫忙,連婆婆對她的態度也轉變了很多。


殊不知,讀懂《道德經》,天下任我行。


這是因為《道德經》作者老子,一生從不說教,只實實在在告訴你,人生該往哪裡走。


它是方法書、智慧書,更是一盞明燈,指引了中國人2000年的方向。

讀《道德經》的人,不會焦慮、迷茫,因為裡面的每一句,都講透了中國人的人性,作為處世參考,極為好用。


你會很容易從中找到最正確的選擇,讓自己變得更從容、睿智、篤定,那種狀態甚至還會影響孩子,這便是最好的家風和教養。


就連高考、公務員國考命題,也對它情有獨鍾。有遠見的父母,早就帶著孩子讀《道德經》了。


可是到了30、40、50歲,你讀不讀《道德經》,願不願意讓自己走好未來的每一步,就看你現在的選擇。


古文看不懂,沒關係!


市面解釋太龐雜,無從證偽,也不要緊!


現在,特意為你請來了這位30年專業研究+40年深厚人生閱歷的國學大師,用「故事案例+人生智慧」的方式,將《道德經》81章,5000多字的真諦與你娓娓道來,讓你只用耳朵聽,就能「取真經」。

相關焦點

  • 黃明哲正解道德經 道德經講解視頻全集
    所以這次,我們特意請來了名嘴馬東、演員陳數的《道德經》引路人——黃明哲教授。他研究《道德經》近30年,大半輩子和國學《道德經》打交道,這本經書,早已融入了他的骨血、他的生活。他的解讀別具一格、通俗易懂,讓你從家庭、工作、生活、婚姻、人性、人際,方方面面去體悟《道德經》的智慧,擁有得道不碰壁的人生。
  • 黃明哲 金融街道德經 德經第一講
    黃明哲博士,道文化專家。潛心研究道德經多年,參考歷代帝王詮釋,參同現代領導學要義,獨創道德經現代解讀。
  • 華嚴經:華嚴經讀誦完整版
    很多正在修行華嚴經的師兄們很想把華嚴經讀誦完整版下載到手機上,因為自己的時間受到了外界因素的限制,只能用手機看。問我把華嚴經讀誦完整版下載到手機上學習會不會減少福報,我們在這裡給各位師兄解釋一下,把華嚴經讀誦完整版下載到手機上是不會影響我們的修行的。
  • 一起來聊《道德經》之《道德經》是怎麼來的
    或者認為《道德經》無為而治,消極避世,啥都不做,也不爭取,一切。順其自然就好當然,真正的《道有經》不是這樣的,至少老子原本的意思不是這樣的,至於能從這本經中悟出什麼樣的智慧,就因人而異了。《道德經》其實是一本非常接地氣的書,而「道」,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玄乎。我們都知道《道德經》是老子他老人家寫的,與其說是老子寫的,不如說是老子編輯的,因為道德經的大多數內容來自「金人銘」。為什麼說《道德經》大多數內容來自「金人銘」呢?
  • 《道德經》:上等人的智慧,其實就在於這3點,讀後醍醐灌頂
    我們也可以拿石頭和水去對比,在《道德經》中也形容大道的智慧和水的狀態是一樣的柔軟,遇到堅硬的東西就可以躲避,能夠順流而下,這就是一種智慧。或許這三點,正是老子所說的"為而不爭",當我們把《道德經》中的這樣一種智慧,應用到我們生活中的時候,也同樣適用。
  • 道德經清心寡欲的句子
    ——老子《道德經》2.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道德經》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道德經》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 《道德經》之問:什麼是「道」?看《道德經》到底是什麼
    一提到《道德經》,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那句循環洗腦的「道可道,非常道」。儘管《道德經》家喻戶曉,聞名中外,還被許多人稱作「萬經之首」,但是真正了解它的人卻很少,而理解甚至領悟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這是很可惜的,《道德經》裡蘊藏著華夏民族的智慧精髓,這對於當下、未來的中國以及世界都是有必要意義的。
  • 道德經心得
    這,就是偉大的《道德經》。這部經典,產生於人類第一次軸心文明期。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這個時候,整個世界都是「群星璀璨」。在這個時代裡面,印度有釋迦牟尼,西方有蘇格拉底。中國有孔子、老子。老子據說誕生在公元前585年左右,每年的農曆2月15號據說是老子的聖誕日。釋迦摩尼誕生在公元前565年左右,孔子誕生在公元前551年左右。
  • 道德經解讀
    」道德經」第一次看到這本經書之時應該是我十五六歲的時候,通過朋友張氏看到的,當時我年紀還小,不懂得學習的重要性,閱讀這部經文之時是在韓國初遇異類
  • 學習《道德經》體會
    通過老師半個月對《道德經》的養生的講解,拉近了《道德經》與我們之間的距離。
  • 道德經的作者究竟是誰?
    《道德經》是老子所著,老子是人不是神!為什麼人們要將一個人撰寫創作的作品無限放大為天地宇宙無所不包的「道」呢?為什麼人們在閱讀了《道德經》這部經典之後忽略了人的存在呢?難道說《道德經》不是老子這個人的思想和智慧的結晶嗎?
  • 感悟《道德經》
    修道就是幫助人去掉不自然的私心妄欲,使人符合自然之道,即人心退位,道性當家。道之性,法於自然,「常清常靜,無為而無不為。」那麼如何才能與道的清靜、無為、自然相符呢?課誦《道德經》,可以曉自然之心,與清靜相感,明修道之路,得以復元陽之性。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
  • 《道德經中的修持法》
    一、緣起二、我讀《道德經》三、我學《道德經》四、我注《道德經》五、我抄《道德經》六、我講《道德經》(從2004年到2020年此前,16年中我講過8次《道德經》,這是第9次)七、我解《道德經》(體、相、用)八、我題《道德經》九、我說《道德經》分三部分:(一)、《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英文譯文
    【老朋友】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 道德經教你報怨以德,疏解情緒還十分正能量
    我們認為,《道德經》主要是一個有關社會和政治的學說,它回答了春秋戰國時代天下為什麼會大亂以及如何才能使天下由大亂變為的大治的問題。但《道德經》所包含的道理具有普遍的意義,它對於這些問題的解答不僅適用於古代社會也適用於未來社會,所以我們將《道德經》所包含的原理看作是人類如何進入大同社會的法則。
  • 戰國版道德經出土,字數不到如今的一半:道德經作者或非老子一人
    迄今為止,道德經一共有三個版本,即傳世版道德經,帛書版道德經,楚簡版道德經。上世紀七十年代,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老子》(《道德經》)帛書,分甲本與乙本,內容更為古樸,由於帛書是在馬王堆三號墓中出土,而三號墓主利蒼之子利豨死於公元前168年,屬於西漢初年,與老子相隔300餘年,因此人們相信帛書版道德經最接近老子道德經原版,道德經謎團基本被解開。
  • 【聖安宮】《道德經》第一章
    美國學者麥可·哈特在評述老子《道德經》時指出:「這本書雖然不到六千字,卻包含著許多精神食糧。」荷蘭萊頓大學教授施舟人肯定道學「對西方文化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能使西方文化得以更新的動力和活力的源泉。」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翰·高認為《道德經》「是一本有價值的關於人類行為的教科書。」
  • 為什麼要學習《道德經》
    推薦了古書《道德經》。為什麼是《道德經》。因為這本書是一本價值觀極其正的書,確實牛逼,很多大佬都是對這本書倒背如流,從這本書汲取了大把精華。比如《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主編吳伯凡、新東方英語創始人俞敏洪對於《道德經》,在文章中或者演講中信手拈來,也強烈推薦大家要背下來。
  • 學習道德經的心得體會
  • 《道德經》難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