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取得新進展

2020-12-16 瀟湘晨報

11月13日,宿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技術審查評審會在安徽省地震局召開,區域安評報告順利通過專家評審。評審會的完滿結束標誌著宿州市區域性評價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省地震局震害防禦處處長凌學書主持會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斌教授等9名專家出席會議進行報告評審。專家通過聽取匯報,查看紙質報告等方式對區域安評報告進行專業、詳細的審查,並提出相關審查意見。項目施工承擔單位——安徽省地震工程研究院代表對專家的意見表示全盤接受,認真細緻積極整改。

宿州市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侯鳳俠代表市級主管單位對項目的跟蹤服務和現場監管的進行了全面的匯報,並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法律法規及省地震局對市級地震部門加強區域安評監管工作的意見,加強全市另外5處區域安評項目的跟蹤服務和監管工作,切實發揮市地震局的職能作用,保證在宿的區域安評項目又快又好的完成。

參加評審會的還有:省地震局震防處副處長宋曉燕、省地震工程研究院院長戚浩、宿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代表及有關人員等。

【來源:安徽省地震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河北舉行《河北省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政策吹風會
    首先,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同時也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省防震減災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今天的發布會,主要是為大家介紹我省推進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有關情況,並重點就地震局、政務辦、住建廳、自然資源廳、應急廳5部門聯合印發的《河北省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進行解讀。
  • 赴安定市考察學習開發區工業園區區域性統一評價試點工作的報告
    現簡要匯報如下:一、安定市開發區、工業園區區域性統一評價試點工作進展情況安定市開發區、工業園區區域性統一評價試點工作共有十項,於2019年10月份開始啟動,在今年一季度省政府督查前,此項工作進展緩慢。今年3月份後,孝感市政府加大督辦力度,安定市政府迅速提速,要求2020年6月10日前完成園區內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礦產壓覆、文物保護、地質災害危險性、地震安全性、氣候可行性、洪水影響等專項評價評估。6月30日前完成水資源論證、節能評估等專項評價評估。
  • 地震安全性評價的重要意義
    除重大建設工程外,所有建設工程,必須按照國家頒布的地震烈度區劃圖或者地震動參數區劃圖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並根據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結果,確定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
  • 蘭山完成18.94平方公裡木業產業園區域性評估評價
    9月30日上午,從蘭山區行政行政審批服務局傳來好消息:截止目前,該區區域評估評價取得重大成果——順利完成臨沂西城18.94平方公裡的木業產業園區域性評估評價。「11項區域性評估評價指標中,蘭山區正在做且出成績的有10個,其中環境影響、節能、地震安全性、地質災害危險性、水土保持、水資源論證、交通影響7個評價已經完成,壓覆礦產資源、防洪影響、考古調查勘探和文物影響3項評估,隨著全區首批集體土地集中入市將在10月中旬實現,屆時將有效破解項目供地難、手續多、建設慢等問題,大大降低企業綜合成本。」
  • 玉樹地震十年來青海省防震減災工作進展
    此外,還制修訂了《青海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青海省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管理辦法》《西寧市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依法規範監測預報、震害防禦工作。二是成立防震減災執法檢查機構,開展經常性防震減災執法檢查。
  • 葛店開發區區域性統一評價讓項目提前「起跑」
    本網訊(記者吳軍 通訊員李棚成)日前,葛店開發區完成了光電子信息產業園3690.95畝的區域性統一評價。項目落地開工,對企業和政府而言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近年來,葛店開發區堅持把市場評價作為第一評價、企業感受作為第一感受,大力弘揚服務企業「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針對企業項目落地中存在的專題評價多、成本高、耗時長等問題,葛店開發區率先在光電子信息產業園開展區域性統一評價。此次開展區域性統一評價耗資不菲,首批試點的光電子信息產業園耗資300餘萬元。
  • 安徽省際「斷頭航道」新汴河航道整治取得重要進展
    新汴河航道為皖蘇省際航道,安徽段全長111.2公裡,與江蘇洪澤湖相連,由於船閘年久失修以及配套建設滯後航道多年斷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新汴河航道整治工作,已將其列入我省打通斷頭路「10313」行動計劃,實行省市聯動,現已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一是注重統籌聯動。
  • 宿州市財政局開展2020年度民生工程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
    今年以來,宿州市33項民生工程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精神,持續推進以績效目標為導向、以第三方評價為手段、以結果運用為保障的民生工程績效管理體系建設。2020年12月22日,宿州市財政局召開市級民生工程第三方績效評價培訓會,專題研究和部署開展今年民生工程市級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對今年實施的6項民生工程開展績效評價,確保各項惠民政策精準落地、惠民績效鞏固提升。以基礎工作為前提,有序組織開展。
  • 中國將完成2021-2030年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確定工作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地震局局長鄭國光7日透露,2020年,該局將強化全國震情監視跟蹤與趨勢研判,充分吸收中外先進理論和新技術,聯合地震系統內外相關單位,完成2021-2030年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確定工作。
  • 科學家們提出新的「測量地震」方法,地震大小存在區域性?
    本文由作者「環球科學貓」原創,百家號獨家內容在科學中,目前地震的測量方法十分的單一,都是在每次的地震爆發之後,基本的儀器才可能真正的發覺到,根據科學最新研究報告稱,一種可應用於大地震的地震能量釋放新測量方式被開發出來,它提供了一種地震斷裂複雜度的測量方法,可以更好地捕獲可能具有相似大小的事件沿斷層滑動的量和持續時間的變化。
  • 高質量推進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取得新成績
    5月15日上午9時,昆明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市長王喜良代表市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達6475.9億元,增長6.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6289元和16356元,分別增長7.7%和9.8%。全市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高質量推進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取得新成績。
  • 景縣供電公司紮實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
    為進一步強化安全管理常態機制建設,結合當前開展的安全大檢查活動,景縣供電公司突出「嚴落實、嚴查評、嚴整改」,切實找準漏洞隱患,強化預控防範,確保安全性評價不走過場。    明確分工嚴落實。為加強對安全性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在成立領導小組的基礎上,該公司根據業務工作實際,分專業設立7個查評小組,並結合日常工作,將查評項目分解到部門、班組及供電所,明確專人負責,並利用領導小組成員深入班組、供電所督導檢查、召開專題會議等形式,及時發現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重點督促指導查評依據、標準和方法的規範執行和全面落實。    找準不足嚴查評。
  • 合力完成區域性統一評價工作認真做好服務企業「店小二」
    樊城分局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改善工作方法,加強思想站位,切實把區域性統一評價這個有利於企業,有利於加強樊城經濟實力,有利於激發招商引資熱情的好事辦好。在區行政審批局的牽頭下,樊城分局與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合力完成兩個批次的「項目化」區域性統一評價工作,按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完成了礦產壓覆和地質災害危險性兩個評價專題,成果統一入庫,達到了襄陽市信息系統建設工作的要求。
  • 電力企業安全性評價的推廣與應用
    它是一門新興的軟科學,仍處於自我完善和發展階段,但其評價方法的科學性及有效性,已受到世界發達國家的重視,日益得到廣泛應用。近年來,電力系統相繼制定了發供電企業、電力施工企業安全性評價標準,正逐步推廣與應用。在國電華中分公司的部署和領導下,在益陽電廠工程進行了電力施工企業安全性評價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廣生堂脂肪肝新藥研發取得重大進展
    近期,該研發項目在肝纖維化逆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GST-HG151 在臨床前多個動物種屬中均展示高於 90%(最高口服生物利用度近 100%)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在多個短期評價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或肝纖維化動物模型中均展示了統計學意義上顯著的抗纖維化效果。同時,在多個短期評價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或肝纖維化動物模型中均展示了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 洞頭縣供電公司認真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
    中電新聞網訊 通訊員 黃昭團 陳洲 報導今年以來,國網洞頭縣供電公司按照第二輪安全性評價以及第二輪複查評專家組的整改建議,以「貴在真實、重在整改」的原則,落實安全性評價整改工作,組織人員認真紮實開展第三輪安全性評價自查工作。
  • 宿州市2020年水利薄弱環節建設性治理民生工程績效評價自評報告
    為加強宿州市水利薄弱環節建設性治理民生工程項目績效管理,提高項目效益,宿州市水利局對水利薄弱環節建設性治理民生工程實施效果進行績效自評,根據水利薄弱環節建設性治理工程績效評價的有關規定,形成本自評報告: 一、 績效評價工作情況(一)績效評價目的
  • 關於地震災害預防
    2008年10月25日下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舉行分組會,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修訂草案)》,發言摘登如下:黃智權委員說,草案第4章第34條涉及到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問題,該條第2款「確定抗震設防的要求」和「審定建設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這兩個內容的次序應該顛倒一下,首先是確定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然後對需要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建設工程審定其安全性評價報告
  • 中國科大在源無關量子隨機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我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源無關量子隨機數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該團隊的王雙、韓正甫等人針對源無關量子隨機數系統中測量設備的實際特性展開研究,提出了測量端由於探測器後脈衝、探測效率不匹配、探測器對光源分布敏感等特性所帶來的安全性問題,並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 華西亞高山植物園杜鵑資源搜集取得重要進展
    在功能重建與設施重建並重的原則指導下,在加速推進基建工程的過程中,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四川都江堰華西亞高山植物園杜鵑資源搜集取得重要進展。「5·12」汶川特大地震後,華西園已於2008年和2009年兩次組織實施野外植物資源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