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輸送清潔電力175億千瓦時,內蒙古錫盟五站五線工程投運

2020-12-25 澎湃新聞

每年輸送清潔電力175億千瓦時,內蒙古錫盟五站五線工程投運

修治國、陳曉東/央視新聞

2020-12-22 14:11

央視新聞12月22日消息,今天(22日)上午7時41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清潔能源特高壓外送匯集工程全面投產併網。該工程為當地36個風電場提供穩定的電力外送通道,每年可增加風電清潔能源外送175億千瓦時。

在經過連續2天調試後,今天上午7時41分,錫林浩特市寶利根500千伏變電站正式併網投運。至此,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清潔能源特高壓匯集外送「五站五線」工程全面完工,投入使用。錫林郭勒盟當地36個風電場生產的風電,通過新建的5座500千伏匯集站和1600千米輸電線路,接入錫盟至江蘇、錫盟至山東兩條特高壓通道,實現清潔能源高效外送。

錫林郭勒盟具有豐富的煤炭和風力資源,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但過去受電力外送通道不足的限制,大量風電能源無法實現有效輸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19年4月國家電網在錫林郭勒盟的錫林浩特、正藍旗、阿巴嘎旗等8個地區陸續投資建設了5項500千伏輸變電工程,該工程總投資45億元,為錫林郭勒盟36個風電場提供穩定的電力外送通道,每年可向華北及山東地區地區輸送清潔能源175億千萬時。每年可節約標煤燃燒53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700萬噸,將對京津冀魯江蘇等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和電力能源保障,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該工程建成後,錫林郭勒也將成為我國首個交直流混聯、風火打捆外送的特高壓清潔能源送出基地。國網蒙東建設分公司項目管理部負責人林洋介紹,五站五線工程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腹地,為保護草原生態,工程施工期間多採取水磨鑽、風鎬等人工採鑿方式,減少了大型機械對草原生態的擾動。此外為保證工程進度,建設人員克服了嚴寒冰雪等惡劣天氣,用不到20天的時間,對新修建的5座匯集站和1600千米的輸電線路進行了集中驗收和投產。

目前內蒙古已建成6條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電力外送能力達7900萬千瓦,其中,特高壓外送能力5300萬千瓦,位居全國首位。

(原題為《每年輸送清潔電力約175億千瓦時!內蒙古錫盟「五站五線」工程正式投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清潔電力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電從空中走」 錫林郭勒盟每年外送清潔電力175億千瓦時
    12月22日上午7時41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清潔能源特高壓外送匯集工程全面投產併網。該工程為當地36個風電場提供穩定的電力外送通道,每年可增加風電清潔能源外送175億千瓦時。
  • 蒙東信通公司:新能源匯集「五站五線」工程成功打通「神經脈絡」
    蒙東信通公司:新能源匯集「五站五線」工程成功打通「神經脈絡」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14
  • 山東電力行業2014年度十件大事揭曉 交易電量78.18億千瓦時
    其中,山東電力直接交易首次達成有效交易電量78.18億千瓦時、錫盟-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省政府出臺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等重大事件備受關注。  1.電力直接交易首次達成有效交易電量78.18億千瓦時  5月28日,我省電力直接交易試點合同電量在完成交易申報和審查後正式確定,共有35家電力用戶與28家發電企業達成有效交易電量78.18億千瓦時,平均降價幅度1.5分/千瓦時,降低用戶用電成本約1.2億元,為全省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穩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
  • 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回線加強工程投運
    本報蘭州12月22日電(記者付文)甘肅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回線加強工程日前正式投運。該工程起於敦煌、止於白銀,是繼西北聯網第一、第二通道工程和甘肅首條特高壓直流800千伏祁韶(酒泉至湖南)之後,連接甘肅省河西新能源基地與中部負荷中心的又一條清潔能源輸電大通道。
  • 山東「五交四直」特高壓全面投運 「外電入魯」接納能力超2700萬千瓦
    本報濟南1月4日訊 7點58分,山東—河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環網工程臨沂—石家莊段正式投運,標誌著「十三五」期間山東「五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圓滿完成。至此,山東電網接納「外電入魯」能力超過2700萬千瓦,將為我省城鄉電力可靠供應、新舊動能轉換注入「綠色引擎」。
  • 途經四川等地的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張建鏵 攝據了解,此次開工建設的白鶴灘—江蘇工程是中國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是促進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重大清潔能源項目。工程起於四川涼山州布拖縣,止於江蘇省蘇州常熟市,途經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5省(市),線路全長2087公裡,新建白鶴灘、虞城2座換流站。
  • 3億千瓦時雲電即將入瓊,有力支撐海南自貿港建設!
    3億千瓦時雲電即將入瓊海南全年計劃受入雲南清潔水電15億千瓦時從6月起,雲南清潔水電再次通過500千伏海底電纜送入海南,當月購入電量約3億千瓦時,今年雲電入瓊序幕拉開。今年6—11月,海南計劃受入雲南清潔水電1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50%。圖片來源:海南電網今年受入電量預計同比增長50%2019年6月,海南電網公司首次購入雲南清潔水電,去年累計受入10億千瓦時,有力支撐海南自貿港建設。
  •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 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白鶴灘—江蘇工程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是促進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重大清潔能源項目,是國家電網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又一創新型工程。工程起於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止於江蘇省蘇州常熟市,途經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5省(市),線路全長2087公裡,新建白鶴灘、虞城2座換流站。
  •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智慧能源系統,優化電力生產和輸送通道布局」「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我國已向國際社會作出了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明確了我國能源轉型的方向。
  • 國網甘肅電力外送電量突破443.64億千瓦時
    443.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2%,新能源發電量134.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57%,全年外送電量將超過520億千瓦時,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電力抗疫」是今年電力工作的主題,為積極應對疫情對「三華」地區經濟的影響,以馳援湖北為抗疫主戰場,累計外送華中電量250.79億千瓦時,為復工復產,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了外來電力供應的堅強支撐。為積極爭取青豫直流甘肅外送份額,整合甘肅能源資源,力保甘肅輸電收益最大化,7-11月底,經青豫直流增加甘肅外送電量11.3億千瓦時。
  •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工程(松江段)前期建設工作啟動
    這條跨越四省的線路建成後,能源資源富集的陝北每年將向湖北直輸440億千...其中,當日光伏發電量為0.53億千瓦時,風電發電量為0.49億千瓦時。截至1...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208/637295.shtml 12月3日18時30分,內蒙古錫林郭勒白旗500千伏輸變電工程順利安全投運。
  • 寧電外送十年 突破4100億千瓦時
    2010年11月28日,世界首個±660千伏電壓等級的直流輸電工程——銀東直流輸電工程(寧夏寧東-山東青島)建成投運,將寧夏的能源資源以直流輸電形式「打捆」送到華東地區,開創了寧夏電力大規模外送的先河,打通了我國「西電東送」的北通道,也開啟了山東電力大規模接收外電的新紀元。
  • 寧電外送10年突破4100億千瓦時
    11月28日,國網寧夏檢修公司銀川東換流站站長鄒洪森向記者介紹,10年來,寧夏累計外送電量突破4100億千瓦時,為寧夏當地創造各類經濟效益超826億元,直接和間接增加就業崗位3.8萬個,在保障華北、華東地區電力需求的同時,加快了寧夏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
  • 迎峰度冬 祁韶直流累計送電突破600億千瓦時
    紅網湘潭縣分站訊(記者 何新聞)12月入冬以來,省內電力負荷攀升迅速,電力供應形勢緊張,全省最大負荷達到3093萬千瓦,並超過冬季歷史記錄。位於湘潭縣射埠鎮的祁韶直流韶山換流站曾擁有多項世界之最,承擔著湖南近五分之一的輸電任務,目前換流站採取多種措施助力全省迎峰度冬保電工作開展。在直流韶山換流站國網湖南檢修公司運檢人員正在對24臺極l高端換流變設備進行紅外線測溫,全面認真檢查冷卻器風扇是否正常運行等工作,並做好檢查記錄。
  • 國務院國資委:在內蒙古設子公司940戶,資產達1.1萬億
    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企業在內蒙古設立子企業多達940多戶,資產總額1.1萬億,2016駐內蒙古央企營業收入3900多億... ...國家電網公司認真貫徹中央部署,大力推進特高壓、智能電網、清潔能源等技術發展,有力支持了火電、水電、風電基地建設,有力保障了電力遠距離、大規模、高效率送出,為國家能源戰略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2014年第一條特高壓工程開工建設開始,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內蒙古建設和投運的特高壓已達6條。
  • 統計局:7月發電量6400.2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5.7%|電力下午茶(2018年...
    電改冀北2018年第二季度直接交易完成情況:120戶低於考核率 偏差考核均價69.39元/千千瓦時冀北電力交易中心日前發布了《關於冀北地區2018年第二季度直接交易完成情況的通報》,2018年二季度冀北地區參與直接交易用戶217家,累計交易電量67.65億千瓦時,結算電量64.12億千瓦時,完成率94.8%。
  • 溪浙直流特高壓工程大負荷試驗成功,投運在即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6月23日訊,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6月20日溪洛渡左岸-浙江金華 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為期兩天的雙極大負荷及過負荷試驗圓滿成功,送端最大負荷達到840萬千瓦,工程投運在即。
  • 雲貴互聯通道工程提前竣工投產 每年可向省外增送雲南水電60億千瓦時
    雲貴互聯通道工程 楊兵 攝雲南網訊(記者 賀凱 通訊員 辛鎮瀚 楊兵 劉天宇)6月11日,世界首個兩端改三端±500千伏直流工程——南方電網雲貴互聯通道工程順利竣工,並一次性實現三端雙極投產,比計劃時間提前19天投產,標誌著雲南與貴州兩省形成電力互聯互濟綜合體
  • (經濟)寧東—山東直流輸電工程外送電突破2000億千瓦時
    新華社銀川12月19日電(記者於瑤)跨高原、越黃河,從大漠深處到黃海之濱,作為世界首條±660千伏電壓等級直流輸電工程,寧東至山東直流輸電工程開啟了我國「西電東送」的北通道。截至目前,外送電量累計突破2000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