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澤沃商務遊學考察組織,國內某製鞋公司董事長餘總攜公司領導層赴歐洲考察製鞋設備之行啟程……
本次考察目的主要有幾點:
一、拜訪歐洲知名製鞋設備公司,希望工業自動化設備入駐公司新區,解決公司目前生產和用人等瓶頸問題;
二、探尋德國工業4.0根源,學習世界行業領頭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和了解其發展動態;
三、解密隱形冠軍企業的成功秘訣,並嘗試接洽合作的可能性;
四、放鬆身心,為老員工一年的辛勞給予慰藉。
首站城市——下薩克森州首府不萊梅。早在公元8世紀,不萊梅即已建城。現在,不萊梅人口約66萬,它是德國不萊梅州的州府、第二大港口城市、第五大工業城市和西北部的中心。1260年不萊梅加入漢薩同盟,中世紀後期與漢堡、呂貝克等幾個重要的漢薩城市控制著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的商業通道 。歷史悠久的古城自然就孕育了很多優秀的企業。
1.德世馬製鞋機械製造有限公司(KLCKNER DESMA)
德仕瑪公司是擁有70多年的歷史的隱形冠軍企業,特殊機械行業的領導者。他們的設備應用在150多個國家,為很多知名鞋企提供製鞋設備,其中鞋品類型涉及安全鞋、商務皮鞋、運動鞋等,服務的大型知名企業不得不提的有ECCO、adidas、NB、PUMA……
中午德仕瑪公司的chef對我們的到來也表示很高興,並且特意以個人理解的「中餐理念」為大家準備了豐盛的午餐。席間大家拋開公務的事情,輕鬆的聊起了日常……
此次德仕瑪的參訪暫告一段落,但是客戶提到雖然目前看到的設備很先進,可是沒有看到它們運作起來,略顯可惜。於是我們澤沃立即與蘇林根地區的百年製鞋企業Lloyd 相關負責人取得了聯繫,並且很快對方同意我們一行人第二天到工廠參觀,並且兩位也會全程陪同、翻譯。大家對於聽到這個好消息,開心的鼓起掌來。
2.LLOYD公司的奧萊工廠
第二天一早考察團一行人早早的趕到了蘇林根,剛好看到了LLOYD公司的奧萊工廠店,對「德國製造」的品質的讚賞驅使大家在商場內做了小範圍的調研。提前觀賞到了百年老店對於品質和款式的追求,後面深入到工廠內部(嚴禁拍照),看到了工人在高端的設備前,嫻熟的操作和流程化的進展。在流水線前,客戶也和LLOYD的負責人做了簡單交流,能夠看到歐洲廠區內和自家工廠用著不同數量的設備和人員,德賽一行人看起來有些小興奮。
3.手工製鞋品牌公司Vickermann&Stoya
第三天一早,我們乘車前往溫泉之鄉,德國億萬富翁集合地——巴登巴登,如此高貴和富有之地,各種配套服務自然也就更加的個性化、定製化。今天拜訪的手工製鞋品牌公司Vickermann&Stoya就是一個做高定的小型創業公司。此次接待我們的是公司創始人,身高2米的Matthias非常和藹,他給我們介紹了公司目前已經上線的一款APP,經過了2年的研發,目前已經很成熟,並且開玩笑說,想要將這個AP賣個阿迪達斯來賺錢。這看起來是一款簡單的手機應用,但是後續的服務必須依靠專業的鞋匠來完成,因為除了基礎數據外,還需要很多積累的經驗來定製鞋子。目前店內有6名鞋匠,每天只能製作出來一雙鞋,這包括了從原材料的選定,皮料的剪裁、打磨等工序。一年也就只能做得出300多雙鞋子,那麼您能猜到一雙鞋的定價大概是多少嗎?
Matthias還向大家展示了店裡很多稀有的動物皮,並且解釋了為了充分利用一塊皮料,哪些部位適合製作什麼,比如雨傘柄、腰帶、手套……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詮釋了什麼叫做「奢侈品」,不單是物品本身的價值高,而是匠人用心的投入製作和創意才成品的「奢侈」所在。
4.皮梅森測試與研究中心PFI Germany
此次拜訪的PFI研究所,得到了其研究所下屬的ISC培訓中心的所長Ronny女士和她的同事的熱情接待。PFI分為檢測中心和ISC培訓中心,檢測中心主要有三大板塊業務:化學檢測、物理檢測和微生物檢測。其中化學和物理兩方面比較容易理解,在製鞋行業也有很廣泛的應用,微生物檢測比較針對於一些特殊職業或者場所,比如醫生、廚師和廚房等對衛生要求高的。培訓中心成立於1956年,提供整個製鞋設備的應用,操作人員的培訓,以及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阿迪達斯每年都會有人員到這裡來進行培訓。目前整個研究所屬於一個非盈利機構,主要成員是德國鞋具皮具協會、皮爾馬森斯市政和20幾位「無條件」贊助商。當然,研究所的檢測數據等,也會無條件的公示給這些單位,他們也會基於這些數據進行深度的研發和探索。
夜宿在德國的鄉村民宿,別有一番風味,廣闊的空間,清澈的天空,芳草青青的綠地,幾位領導說相約明早晨跑,把這幾天吃的肉好好消化一下!如此自律的企業領導難怪會有如今好的發展,小編就不陪著跑了,畢竟每天同時過著德國和中國時間處理工作不好受……
5.RING公司
本次接待我們的是在職45年之久的Willibald Kiefer和也在這家公司任職的他的兒子Pascal Kiefer。Willibald主要從事製鞋機械製造和銷售工作,同時也是皮革處理方面的專家。他向我們展示了公司目前的主要投入市場的幾款應用廣泛的機型,並且還有一些創新方面的設計,比如可以從側面打開進行清洗的冷定型機等。RING同時也是我們第一天拜訪的DESMA公司某些設備機型的供應商。廠區內陳列了很多即將運往下周的米蘭展會的機型,也有一部分設備是專門為阿迪達斯設公司計的。Willibald很耐心的給大家展示了一些機型的運作模式,又帶我們去了兩家客戶廠區參觀,一個是安全鞋生產商,一個是特殊材料研究院。
6.TRUMPF
1923年成立的通快公司,業務板塊主要有兩大方面:機械製造和雷射機器製造。本次接待我們的高大帥氣的Weiler先生,帶我們參觀了園區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幾處建築,並且自豪的說,這是我們公司獨立設計的,而且也曾獲獎呢!於是大家趕緊拿出手機,實景全景各種角度拍起來。準備回到國內建設廠區的時候,能夠找到些靈感……
除此之外,Weiler先生也帶我們參觀了許多大型自動化設備和3D列印成品。尤其3D列印出來的產品的精密度,很讓人大開眼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前往3D列印設備存儲區的時候,經過了通快公司的內部餐廳,環境很優雅,和國內很多優秀企業的餐廳相比起來會更寬闊一些,設計感十足。Weiler的同事說這裡的食物口感也不錯哦,小編弱弱的看了眼價目表,和國內同類企業餐廳比起來價格嘛…略高。
7.寶馬汽車總部
衝壓車間的模具均是寶馬公司自己製作(但由於模具體量過大,生產車間設立在慕尼黑附近的一個城鎮),所以除了為自己公司生產的汽車衝壓板材之外,還承接其它車企的衝壓工作。這裡有500名左右的員工,24小時工作,3班倒,幾乎全年無休,包括周末。可想而知,在這麼發達的德國能夠實行這樣的制度,足以說明汽車的需求量之大。
最後來到的總裝車間裡,工人就多了起來,因為每一臺汽車都是定製化,不能夠完全由機器來控制了。寶馬公司2018年一共生產了20萬臺汽車,其中只有2臺車是一樣的。這也解答了前面說到的問題,可能您看到的馬路上外觀相似的兩臺車,內部裝置卻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如果問價格嘛,自然就沒辦法說出來了。
從寶馬公司參觀過後,各位領導紛紛感嘆德國人的智慧!剛好和去年在日本豐田汽車看到的流水線有了一個小對比,希望今後製鞋也可以實現這樣機械高度的定製化,以前是想不到,現在直接從「不敢想」跨到「可以考慮下了」。
8.Franka Emika
午餐過後,考察團一行來到了一家慕尼黑的新興創業公司——Franka Emika,它是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獲得了庫卡機器人公司投資的公司。它致力於打造低成本的工業協助機器人(cobot),此次我們主要了解的機械手臂panda的應用場景和她的厲害之處。
本次有幸見到了公司的創始人兼CEO飛利浦先生和公司全球客戶總監(中文名太湖),飛利浦先生在2017年11月曾獲得了 「德國未來獎」的殊榮,並得到了德國總統的親自授予獎項的榮譽。(「德國未來獎」是一個不能申請,只能由德國權威機構提名,而且每個權威機構只能提名一個名額的獎項。)但是Franka Emika是歷屆以來唯一一個被三家機構同時提名的企業!
以上內容由上海澤沃國際(www.vastwo.com)Even 原創作品供,嚴禁轉載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