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吃螃蟹!35 所高校獲批開設「人工智慧」本科專業

2020-12-25 雷鋒網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公布 2018 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經申報、公示、審核等程序,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教學指導委員會評議結果,並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確定新增審批專業名單。根據通知,全國共有 35 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

獲批高校名單具體如下:

此外,與計算機學科相關的獲批專業尚有: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96 所高校獲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203 所高校獲批)「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25 所高校獲批)「機器人工程」專業(101 所高校獲批)「網絡空間安全」專業(25 所學校獲批)「物聯網工程」專業(14 所學校獲批)

從散落走向聚焦

由於人工智慧並非一級學科,且與計算機科學、控制學、軟體工程以及統計數學等專業具有高度關聯性,因此相關專業教學與科研活動在過去更多散落於其他一級學科當中,「存在著高開低走、碎片化、低水平重複的問題,嚴重阻礙了中國智能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和智能技術人才的培養。」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楊放春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此指出。

而隨著這幾年人工智慧的火熱,市場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倒逼人工智慧一級學科設置的提速。

去年 4 月 11 日,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裡提出 3 大類 18 項重點任務,除了引導高校不斷提高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與國際合作交流等能力,同時也強調人工智慧學科建設的迫切性:

(二)完善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體系8. 加強專業建設。加快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 版),推進一流專業、一流本科、一流人才建設。根據人工智慧理論和技術具有普適性、遷移性和滲透性的特點,主動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社會需求,積極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重視人工智慧與計算機、控制、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慧+X」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對計算機專業類的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專業進行調整和整合,對照國家和區域產業需求布點人工智慧相關專業。

《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節選內容

近兩年,以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為代表的一批高校前後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在人工智慧學科的建設上各自摸索出一條道路。以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為例,其在 2018 年開始設立人工智慧試驗班(在 2018 年的高考招生選拔 20 人,校內新生選拔 25 人,少年班選拔 10 人,共計招生 55 人),在課程設置方面涵蓋八大課程群:

人工智慧核心課程群具體課程:「人工智慧的現代方法 I」(問題表達與求解)、「人工智慧的現代方法 II」(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計算機科學核心課程群數學與統計課程群認知與神經科學課程群具體課程:「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基礎」、「人類的記憶與學習」、「語言與思維」、「計算神經工程」……人工智慧平臺與工具課程群具體課程:「群體智能與自主系統」「無人駕駛技術與系統實現」「遊戲設計與開發」「計算機圖形學」「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人工智慧倫理課程群具體課程:「人工智慧、社會與人文」、「人工智慧哲學基礎與倫理」……先進機器人學課程群具體課程:「先進機器人控制」、「認知機器人」、「機器人規劃與學習」、「仿生機器人」……科學和工程課程群

在西安交通大學原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看來,新一代人工智慧的發展需要腦科學、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信息科學等相關學科的實驗科學家和理論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尋找人工智慧的突破點,同時必須要以嚴謹的態度進行科學研究,讓人工智慧學科走在正確、健康的發展道路上。

「我們不能搞成千校一面,因為每一所學校的學科發展都有自己的歷史底蘊和教師專長,所以需要把歷史底蘊、教師專長和科研特點整合起來,就能設置出非常好的適合因材施教的課程體系。」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 雷鋒網

相關焦點

  • 35所高校獲批人工智慧專業!北航同濟在列,機器人大數據專業超百所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心緣智東西3月29日消息,今日,教育部官宣《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其中,國內35所高校獲得首批人工智慧專業建設資格,該專業將在2019年通過「自動化類」大類專業招生。
  • 本科就讀人工智慧專業,從此站上鄙視鏈頂端「聯想之星Think King」
    填報專業,需要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與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升級相關的專業,特別是人工智慧成了新興的熱門專業。那麼,人工智慧專業該如何報考?哪些高校開設了人工智慧專業?人工智慧專業到底學什麼?我們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 35所高校首設人工智慧本科專業
    根據通知,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人工智慧學制四年屬工科在首批獲得人工智慧專業建設資格的35所高校中,在京高校共4所,分別為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教育部的審批名單顯示,這些專業均屬於工學門類,修業年限為4年,並被特別標註為「新專業」。
  • 安徽三高校首批開設網際網路金融專業 獲批98個本科專業點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今年高考填志願的時候,省屬高校有更多的專業可以選擇。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16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我省共有34所本科高校(含獨立學院)獲批98個本科專業點。為了應對兒科醫生緊缺的嚴峻形勢,我省兩所高校新設兒科類專業,安徽中醫藥大學全國首創設置「中醫兒科學」新專業。
  • 近千所高校開設人工智慧、機器人學科,年薪50萬的專業如何教?
    作為人才輸出的重要基地,高校該如何培養人工智慧、機器人專業的人才?基於在人工智慧、機器人領域的完備產業生態,以及在教育賽道積累的豐富落地經驗,優必選科技為高校教育打造了「產品+課程+平臺+增值服務」整體解決之道。 11月8日,在長沙舉行的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上,一個和人一起隨著音樂「練瑜伽」的人形機器人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觀看。
  • 全國248所「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高校教育教學綜合排名一覽
    導讀:根據《教育部關於公布 2019 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2019 年全國 61 所高校獲批「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2018 年 101 所高校獲批「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2017 年 60 所高校獲批「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2016 年 25 所高校獲批「機器人工程
  • 人工智慧喜迎春天,全國35所高校獲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
    教育部不久前發布了《關於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根據通知,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那麼,什麼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發展前景怎麼樣?又有哪些大學開設了人工智慧這個新專業?帶著這些疑問,今天就由學穗網小編和大家一起揭開人工智慧的「神秘面紗」。什麼是人工智慧?
  • 躋身全國首批人工智慧專業建設高校名單中,交大和同濟靠啥?
    澎湃新聞報導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國首批35所人工智慧專業建設高校名單。其中,上海交通大學和同濟大學獲批新增「人工智慧」本科專業。人工智慧專業成為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下簡稱電院)在建的第10個本科專業,同濟大學「人工智慧」專業將於今年起招收第一批本科生。為何上海這兩所高校能夠躋身名單中?
  • 全國612所「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專業高校綜合排名一覽
    導讀:2020 年教育部公布全國 137 所普通高校成功申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專業。2019 年全國 203 所普通高校成功申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專業,2018 年全國 250 所普通高校成功申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專業。從 2015年~2019 年,全國 612 所高校成功申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專業。我國高校「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教育工作全面開花,穩步推進,目前正處於快速普及與高速發展階段。
  • 全國185所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高校綜合排名與相關專業介紹
    導讀:2020 年教育部公布《教育部關於公布 2019 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2019 年全國有 34 所高校獲批「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專業代碼 080907T,專業修學四年,頒發工學學士學位。
  • 蒜泥科技智庫觀察:盤點西安設有人工智慧本碩專業的高校!
    2018年,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慧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2019年,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得首批人工智慧專業建設資格。今年3月,教育部再次審批通過180所高校開設人工智慧專業。
  • 中北大學入選首批35所「人工智慧」專業建設資格
    29日獲悉,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經申報、公示、審核等程序,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教學指導委員會評議結果,並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確定新增審批專業名單,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
  • 教育部公布高校新增專業名單 大數據、人工智慧熱度高
    據統計,普通高校此次新增2072個本科專業,其中包括1831個新增備案專業和241個新增審批專業。新增專業中,熱度最高的當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全國共196所高校新增了該專業,山東13所高校位列其中。
  • 卡內基梅隆大學將開設美國首個人工智慧本科學位
    近日,卡內基梅隆大學(CMU)終於宣布將開設美國首個人工智慧本科學位。該校稱,該專業將在今年秋季對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學生開放。CMU人工智慧本科培養計劃的教學將在今年秋天正式開課。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將於今年秋天開設人工智慧本科專業,為學生提供更多知識,了解如何將大量數據轉換成可執行的決策。SCS 設立了美國大學第一個 AI 專業,這一舉措是對 AI 領域非凡技術突破和學生、僱主對 AI 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回應,旨在為 AI 領域培養人才。
  • 高校新增本科專業2311個,撤銷241個專業,這個專業成最大熱門!
    新增審批本科專業最多的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共新增14個小語種專業,且均為新專業。在這次新增備案本科專業中,最「熱門」的均與信息技術相關,其中,250所高校新增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60所高校新增了「機器人工程」專業。在新增審批本科專業中,也有18所高校新增了「網絡空間安全」專業,16所高校新增了「信息安全」專業。
  • 全國逾600所高校開設大數據專業:北大中科大復旦專業實力排名前3
    612所院校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專業2016年,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南大學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專業」本科專業首先獲得批准,成為全國第一批開設該專業的高校。到了2020年,開設該專業的院校已達612所,五年期間增長了203倍。
  • 湖北2020年6所本科大學新增人工智慧專業
    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在2020年的高考中,湖北省將新增6所本科大學開設人工智慧專業,並在2020年首次招生,在之前湖北省僅有一所本科院校設置了人工智慧專業,這也預示著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前景很好,值得考生報考。
  • 交大、同濟後復旦、上大將加入 上海人工智慧專業遍地開花
    近日,網傳上海2020年新申請的本科專業對外公示,復旦大學和上海大學新申請了人工智慧專業,加上2019年上海交大和同濟已成為人工智慧全國首批35所開設的高校,明年填報志願時,考生選擇的人工智慧專業高校將可能增至四所。
  • 人工智慧成今年招生「最火」專業 多所高校有動作
    已有35所高校新設置人工智慧專業今年清華新增了「人工智慧學堂班」,首批預計招收30人,北大也將在2019級正式啟動「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北航的人工智慧專業方向也在路上,每年計劃招收30名本科生。此外,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各大高校公布的自主招生簡章中,南京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也增加了人工智慧專業。
  • 安徽10所高校13個項目獲批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17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以及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安徽省新工科建設在國家戰略布局中得到重點支持。  為何要發展「新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