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全國首批人工智慧專業建設高校名單中,交大和同濟靠啥?

2020-12-25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澎湃新聞報導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國首批35所人工智慧專業建設高校名單。其中,上海交通大學和同濟大學獲批新增「人工智慧」本科專業。
人工智慧專業成為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下簡稱電院)在建的第10個本科專業,同濟大學「人工智慧」專業將於今年起招收第一批本科生。

為何上海這兩所高校能夠躋身名單中?
上海交大電院黨委書記蘇躍增認為,上海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智能上海行動「AI@SH」口號響起,上海人工智慧產業蓄勢待發。
蘇躍增介紹,據相關報告顯示,全國已有1/3人工智慧人才集聚上海,上海的人工智慧核心企業已超過1000家,泛人工智慧企業超過3000家,人工智慧相關產業規模超700億元,位居全國第一梯隊。上海正致力於打造「徐匯濱江—漕河涇—閔行紫竹」人工智慧創新帶,上海交通大學的兩個主校區恰位於徐匯區與閔行區,坐落在這條AI創新帶上。上海已初步建成有全球影響力的AI生態圈。
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依賴於高端人才和頂尖創新思維。蘇躍增稱,上海交大聚集了一大批人工智慧領域頂尖學者,有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毛軍發,世界人工智慧領域知名專家、圖靈獎得主、中科院外籍院士John Hopcroft,歐洲科學院院士徐雷。

同濟大學也優勢明顯。
去年12月,依託同濟大學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成立。同時,同濟大學開啟建設「智能科學與技術」高峰學科,以「人工智慧+」賦予傳統學科新的發展動能,培養具有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交叉應用能力的優秀人才。
那麼,將要開設的「人工智慧專業」究竟學什麼?
交大方面表示,交大人工智慧專業將以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人文情懷和全球視野的人工智慧基礎研究拔尖人才和交叉應用高端人才為目標。
據蘇躍增介紹,人工智慧是個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從業人員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功底,學院除了開設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離散數學等工科專業通用數學課程外,還增加了隨機過程、線性優化與凸優化等課程,數學必修學分約佔專業教育必修課學分的30%。
此外,電院還會邀請企業師資開設「人工智慧前沿講座」課程。學生自大二開始就將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個性化培養。

同濟大學方面介紹,該校「人工智慧」專業將致力於培養掌握人工智慧領域基礎理論和方法,了解人工智慧及相關領域行業進展,能夠運用人工智慧的基本原理與方法,設計有效的工程技術解決方案並能從事開發應用。未來,能在中國人工智慧技術與產業發展中發揮領軍作用的社會棟梁和行業精英。


相關焦點

  • 交大、同濟後復旦、上大將加入 上海人工智慧專業遍地開花
    近日,網傳上海2020年新申請的本科專業對外公示,復旦大學和上海大學新申請了人工智慧專業,加上2019年上海交大和同濟已成為人工智慧全國首批35所開設的高校,明年填報志願時,考生選擇的人工智慧專業高校將可能增至四所。
  • 上海交大首批人工智慧本科生入學 準備好和「流利說」創始人做校友...
    成立於2012年的流利說致力於人工智慧+教育領域,並於2018年9月在紐交所成功上市。  「『有多少人工,才有多少智能』,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而人才培養需要教育先行。」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小康,今年3月在上交大人工智慧領域校友典型宣傳媒體通氣會上,強調高校在人工智慧產業人才培養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
  • 上海交大新設人工智慧專業助推智能上海發展
    數據顯示,全國已有1/3人工智慧人才集聚上海,上海的人工智慧核心企業已超過1000家。大學如何培養更多優秀的人工智慧領域人才?上海交通大學15日發布消息稱,今年該校新增設人工智慧專業,來培養人工智慧基礎研究拔尖人才和交叉應用高端人才。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國首批35所人工智慧專業建設高校名單,上海交大新增人工智慧專業,成為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在建的第十個本科專業。
  • 【特寫】在上海交大讀人工智慧將是怎樣一種體驗?
    騰訊研究院《2017全球人工智慧人才白皮書》顯示,全球AI領域人才約30萬,其中高校領域約10萬人,產業界約20萬人。全球共有367所具有人工智慧研究方向的高校,每年畢業AI領域學生約2萬人,但市場需求在百萬量級,人才缺口極大。今年3月29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國首批35所人工智慧專業建設高校名單,上海交大、浙大、同濟大學等高校在列。
  • 「特寫」在上海交大讀人工智慧將是怎樣一種體驗?
    今年3月29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國首批35所人工智慧專業建設高校名單,上海交大、浙大、同濟大學等高校在列。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上海交大、浙大等35所高校成為首批建設人工智慧專業的高校。上海交大新增人工智慧專業,成為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在建的第十個本科專業。
  • 35所高校獲批人工智慧專業!北航同濟在列,機器人大數據專業超百所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心緣智東西3月29日消息,今日,教育部官宣《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其中,國內35所高校獲得首批人工智慧專業建設資格,該專業將在2019年通過「自動化類」大類專業招生。
  • 35所高校首設人工智慧本科專業
    根據通知,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人工智慧學制四年屬工科在首批獲得人工智慧專業建設資格的35所高校中,在京高校共4所,分別為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教育部的審批名單顯示,這些專業均屬於工學門類,修業年限為4年,並被特別標註為「新專業」。
  • 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名單公布,哪些高校獲批?
    去年7月,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制定了《關於加強數學科學研究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確提出: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設立「數學與交叉科學」重點專項,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基礎數學中心,支持地方政府依託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建設應用數學中心。 據悉,國家應用數學科學中心定位為國家級科研平臺,含金量十足。
  • 同為工科佼佼者高校,東南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大誰更好?
    東南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大,這三所大學都是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同為國家首批985/211工程建設高校和「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也都是排名位列國內前20名以內的頂尖高校。
  • 新增人工智慧專業,上海交大電院「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格局再發力...
  • 上海交大發布2019年本科招生章程 新增人工智慧專業
    記者從上海交大招辦獲悉,今年上海交大整合各學科優勢,全面升級招生培養體系;新增人工智慧專業,「一體兩翼」電院航母重裝啟航;新成立海洋學院,助力海洋強國建設,做暢遊藍色空間的追夢人;醫學院聚集優質臨床資源,合力培養有靈魂卓越醫學創新人才。首創全新育人資助體系,基本助學金100%全覆蓋,力度位居全國前列。
  • 蒜泥科技智庫觀察:盤點西安設有人工智慧本碩專業的高校!
    人工智慧技術對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和科技進步起著重要作用,而人工智慧技術的創新離不開人工智慧頂級人才,人才是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因素。而高校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中扮演關鍵角色,是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的高地。近年來,我國在人工智慧學科和專業方面已加快推進,多層次地促進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體系的建成。
  • 中北大學入選首批35所「人工智慧」專業建設資格
    29日獲悉,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經申報、公示、審核等程序,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教學指導委員會評議結果,並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確定新增審批專業名單,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
  • 哪些高校藝術學學科入選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名單?
    「雙一流」建設以學科為基礎,對建設過程實施動態監測,實行動態管理。建設過程中,將根據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和自評報告,參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對建設成效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等情況,對實施有力、進展良好、成效明顯的,加大支持力度;對實施不力、進展緩慢、缺乏實效的,提出警示並減小支持力度。對於建設過程中出現重大問題、不再具備建設條件且經警示整改仍無改善的高校及學科,及時調整出建設範圍。
  • 青島五所高校躋身世界千強
    >  中國大陸多數高校的排名都在穩步上升,躋身世界前100強高校中大陸地區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入選,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也成功入圍世界前100強。山東此次有八所高校進入USNEWS世界最佳大學榜單,五所高校躋身世界千強高校行列,其中山東大學進入世界五百強高校名單。
  • 人工智慧喜迎春天,全國35所高校獲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
    教育部不久前發布了《關於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根據通知,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那麼,什麼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發展前景怎麼樣?又有哪些大學開設了人工智慧這個新專業?帶著這些疑問,今天就由學穗網小編和大家一起揭開人工智慧的「神秘面紗」。什麼是人工智慧?
  • 教育部公布高校新增專業名單 大數據、人工智慧熱度高
    教育部公布高校新增專業名單 大數據、人工智慧熱度高 原標題:   3月29日,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
  • 電子科學與技術:高校名單
    A-:北郵、復旦、上海交大、南大、浙大、西安交大。 名單如下: 2、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電由教育部直屬,為中電集團、西安市、國防科工委、陝西省與教育部共建高校,為1959年首批20所全國重點大學、入選首批
  • 高校人工智慧專業排行榜 2020全國215所高校人工智慧教育教學綜合實力一覽表
    2020年教育部公布全國180所普通高校成功申報「人工智慧」本科專業,2019年教育部公布全國35所普通高校成功申報「人工智慧」本科專業。我國高校人工智慧教育工作全面開花,穩步推進。但總體而言,我國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建設起步晚,底子簿,目前佔全國高校總量比例仍然較小,我國高校人工智慧專業本科教育處於起步和發展階段。
  • 重要名單!西安交大高居全國第6、中西部第1!
    國家科技獎勵和教育部研究成果獎勵是鼓勵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重要工作,也是衡量高校科研高度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近日,軟科發布了"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系列:重大成果排名",西安交通大學高居全國高校第6位、中西部地區高校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