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所高校開設人工智慧、機器人學科,年薪50萬的專業如何教?

2020-12-10 騰訊網

新智元報導

編輯:衛民

【新智元導讀】目前,人工智慧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產業規模上千億,但人才缺口卻超過500萬。作為人才輸出的重要基地,高校該如何培養人工智慧、機器人專業的人才?基於在人工智慧、機器人領域的完備產業生態,以及在教育賽道積累的豐富落地經驗,優必選科技為高校教育打造了「產品+課程+平臺+增值服務」整體解決之道。

11月8日,在長沙舉行的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上,一個和人一起隨著音樂「練瑜伽」的人形機器人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觀看。

就連「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也能配合得天衣無縫。

這個能會跳舞能對話,踢足球和走草地都不在話下的機器人名叫Walker,是優必選科技研發的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

本次展示,留心的觀眾會發現,除了部分服務和陪伴功能,Walker還多了踢足球、走不平整路面等功能展示,這正是因為Walker還是優必選科技重磅推出的針對高校教育場景的綜合科研平臺。

Walker順利通過不平整路面

基於對高校教育的深度理解,優必選科技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量身打造了人工智慧&機器人高校教育解決方案,並在這次高博會上全新亮相。

這套通過實踐精心打磨的方案覆蓋前沿技術研究、實驗實訓教學、行業落地及生態鏈搭建等層面,通過領先的技術及豐富的智能新載體,賦能AI創新型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和輸出。

優必選科技高校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齊建偉

優必選科技高校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齊建偉表示:「優必選人工智慧&機器人高校教育解決方案,是從產業人才需求和高校培養AI人才的需求點出發,可以針對高校綜合科研、實驗教學、產業實訓及科創教育四個方向定製實效型解決方案。」

這也讓現場交流的很多院校老師和產業夥伴感受到了高教改革的信心,也看到了切實可落地的教育解決方案。

1500億產業規模,500萬人才缺口,AI人才培養「正當時」

在上周剛剛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人工智慧排在了未來需要重點發展的幾項前沿科技之首,可見其在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要性。

實際上,早在2017年7月,國務院就已經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確立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將人工智慧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除了中央層面的支持外,多個地方政府也圍繞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更為具體的扶持和補貼政策。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20年,就已經有包括北京、山東、廣東、福建等在內的10多個省市發布了人工智慧重點政策。

政策的大力扶持也促進了產業的迅速發展。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達到216.9億元,同比增長52.8%,2020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

數據來源:艾媒諮詢

產業的大發展帶來了對人才需求的激增,工信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人工智慧人才的供求比例為1:10,人才缺口超過500萬。與此同時,高校順應產業發展需求,紛紛開設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等相關專業。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全國共有249所本科院校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215所本科院校開設人工智慧專業,171所高職院校開設人工智慧技術服務專業,大批中職院校開設服務機器人裝調與維護專業。

部分開設人工智慧專業的高校

齊建偉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有科研能力及實踐經驗的人工智慧企業應該義不容辭地貢獻自身力量,優必選高校教育事業部的成立並非偶然,而是公司發展的必然結果,可謂「正當時」。

他表示,「目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還處於早期的快速發展階段,對人才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我們與高校一起培養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人才一定是有必要且負責任的,因為學科方向以及整個人工智慧產業的體量包括未來趨勢是相對明確的。」

產品+課程+平臺+服務,打造高校教育生態圈

人工智慧、機器人課程到底該怎麼學?

齊建偉認為,人工智慧、機器人課程的學習不同於傳統的應試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產業去培養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基於在人工智慧、機器人領域的完備產業生態,以及在教育賽道積累的豐富落地經驗,優必選科技為高校教育打造了「產品+課程+平臺+增值服務」整體解決之道。

優必選高校教育綜合科研解決方案

針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綜合科研需求,優必選高校教育開放了Walker機器人、UBT-Master 機器人運動中控、大扭矩及高精度伺服驅動器等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形成綜合科研解決方案,助力前沿技術突破創新。

UBT-Master 機器人運動中控

優必選力控伺服驅動器

以Walker科研平臺為例,它包含標準硬體、仿真平臺以及配套軟體服務。標準硬體平臺開放了大量的傳感器接口和控制接口,方便高校及科研機構進行開發。

仿真平臺開放Walker核心數據和模型,讓科研人員專注於軟體算法開發。Walker綜合科研平臺降低了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的科研入門門檻,讓高校和科研機構能夠在世界頂尖的人工智慧和人形機器人平臺上開展科研。

高博會主辦方現場採訪優必選 Walker 科研平臺

在優必選科技與清華大學的合作中,雙方於2016年成立了智能服務機器人聯合實驗室,專注於人形機器人前沿技術研發,2017-2019年,雙方聯合組成火神隊(Hephaestus),用Walker機器人平臺參加全球影響力最大、綜合技術水平最高、參與範圍最廣的專業機器人競賽RoboCup,連續三年獲得人形機器人Adult Size組技術挑戰賽亞軍。

針對高校實驗實訓的需求,優必選高校教育的核心產品包括教學 & 產業應用創新平臺 Cruzr、AI 實驗實訓平臺、人工智慧 & 機器人教學平臺 Yanshee、人工智慧教學及工具套件 AI box、創意開源機器人教學平臺 uKit Explore、人形機器人教育平臺悟空等。

教學 & 產業應用創新平臺 Cruzr

人工智慧 & 機器人教學平臺 Yanshee

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上,優必選科技針對本科、高職、中職等不同院校新開設的人工智慧、機器人相關專業,設置了包括專業核心課、專業基礎課、專業選修課以及實踐課在內的完備課程體系,同時配備了相應的教材,助力不同階段的學生學習。

優必選高校教育的校企共建人才培養體系

比如在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優必選科技與校方合作展開了服務機器人裝調與維護(人工智慧應用)專業的建設,共建了機器人協同創新基地和產學實訓基地,開展師資培訓、競賽指導、拓展在校學生升學及就業綠色通道,高效助力院校培養實用型人才。

齊建偉表示,優必選高校教育一方面以多樣化的人工智慧平臺和機器人為載體進行實驗教學,針對專業知識領域或綜合應用實驗教學需求,培養複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以深耕行業應用的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為載體進行產業實訓,推動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促進如商業服務、安防巡檢、智能製造、人工智慧教育等行業的AI應用型人才培養。

另外,優必選科技還提供了高含金量的特色增值服務,包括認證服務、競賽組織、師資培訓、社區交流,打造實效型高校教育生態,深入推動產學研融合。

其中,備受矚目的是優必選科技參與了教育部第四批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工作,目前已獲公示2項服務機器人領域1+X證書:服務機器人應用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服務機器人實施與運維職業等級證書。

這也意味著,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熱門專業知識,還有機會獲得教育部認可的「資格證書」,為就業多一層保障。

提升人才競爭力,OBE模式精準對接產業人才需求

人工智慧、機器人行業已經成為高校學生就業的熱門選擇之一。招聘網站的信息顯示,從事人工智慧、機器人相關工作的高校畢業生,月薪平均30K,能力強的年薪甚至高達50萬。

儘管給出了高薪待遇,但企業在招聘相關人才時仍然面臨著招不到滿意人才的難題。

一方面,這是因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速度跟不上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數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往往和企業的用人需求缺少精準對接。

針對這些行業現狀,優必選高校教育採取了多元化的人才培養體系,根據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需要,助力高校培養藍領人才、應用人才、算法人才、科研人才四個不同層面的 AI 人才,既滿足產業眼前發展的人才需求,也為長遠發展儲備人才。

齊建偉指出,目前這四部分人才都相應缺乏,而且這四個層面的人才缺一不可。短期內先要補足數字藍領和應用層面的人才,對於長期的戰略部署來說還需要側重科研和算法人才的補足。基礎技術突破才能讓我國在人工智慧方面形成相對其他國家的戰略優勢,要想長期處於優勢地位還需科研和算法人才的突破。

優必選科技在人才的培養上採取了基於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從人才的出路去反推人才的培養,對每一位學生的就業負責。

「高校人工智慧&機器人的人才培養一定要緊盯出口,和產業、就業相結合,否則就是對培養的人才不負責任。」齊建偉說。

為了讓學校、老師和學生能夠更好地檢驗知識和技能水平, 優必選高校教育秉持「課證產研」與競賽融合的理念,推出涵蓋職業院校及本科院校的校級、省級、國家級及國際級機器人競賽,將賽事與課程、證書、產業和科研結合,以「課程+競賽」檢驗教學實踐成果、以「證書+競賽」實現職業技能檢驗、以「產業+競賽」深入行業,創新創業、以「科研+競賽」實現開放共贏,助力行業科研發展。

目前已經與廣東省教育廳、湖南省教育廳、世界人工智慧大會、IEEE、卡耐基梅隆大學、等合作舉辦了各類型賽事。

六大核心技術+教育先發優勢,構築堅實護城河

作為K12人工智慧教育賽道的領跑者,優必選科技能否同時做好高校人工智慧&機器人教育?

齊建偉認為,優必選科技布局高校教育領域,一方面是出於外生性的產業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內生性的要求:優必選科技在做高校教育業務的同時,會更加了解高校以及行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以高校人才培養需求為依託,也會更好引導中小學學生如何學習人工智慧,因此,高校與K12的打通是相輔相成。

「高校教育不僅完善了優必選科技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教育生態鏈,還承載了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地。」齊建偉說。

優必選科技教育品牌總經理樂嘉林認為,「人工智慧&機器人企業進入教育行業,把握好教育的本質和特色是放在第一位的。」優必選科技為高校教育賦能,用與時俱進的技術和產業生態去和高校一起培養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的人才,而不單是做一個供應商的角色。

基於這樣的理念,優必選科技提供的是和高校課程體系相匹配的整套人工智慧&機器人培養建設方案,而不是零碎的知識點或者單一的硬體設備。

目前,優必選科技推出了涵蓋小學、中學、高校各階段的貫通式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教育解決方案,已在國內落地近2000所中小學,並與清華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南京曉莊學院等國內外多所高校開展了師資培養、協同育人等多種形式的合作。

除了和高校共建人才培養方案,優必選人工智慧&機器人高校教育解決方案對行業而言也是一個開放的生態體系。

齊建偉認為,良性的競爭可以更好地促進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人工智慧及機器人企業大多深耕某個細分領域,各有所長。而像優必選科技這樣,在高校教育上可以提供語音交互、運動控制、定位導航、機器視覺、機器學習、感知與傳感器圍繞人工智慧&機器人六大核心技術、同時匹配相關的軟硬體平臺這樣全鏈條能力的企業確實不多。

結合豐富的落地經驗,以及對教育行業的深入認知,這些綜合能力構築了優必選科技在高校教育領域的護城河。

齊建偉表示,一旦確定要投入教育,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斷優化與長期投入,未來優必選科技將繼續與全球高校和科研機構展開深度交流與合作,推動產業發展,培養有社會責任擔當、兼具人工智慧核心素養的AI創新型人才。

相關焦點

  • 35 所高校獲批開設「人工智慧」本科專業
    根據通知,全國共有 35 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獲批高校名單具體如下:此外,與計算機學科相關的獲批專業尚有:「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96 所高校獲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203 所高校獲批)
  • 35所高校獲批人工智慧專業!北航同濟在列,機器人大數據專業超百所
    此外,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最新名單,還有101所高校獲批「機器人工程」專業,96所高校獲批「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203所高校獲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25所高校獲批「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25所學校獲批「網絡空間安全
  • 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新工科「大火」,看企業如何賦能高校教育
    高校人工智慧教育如火如荼背後,也面臨著教學和實驗實訓資源匱乏的問題近年來,我國正在大力推進高校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專業,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印發的《關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通知中還列出了培養新一代人工智慧人才的意見。
  • 35所高校首設人工智慧本科專業
    根據通知,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人工智慧學制四年屬工科在首批獲得人工智慧專業建設資格的35所高校中,在京高校共4所,分別為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教育部的審批名單顯示,這些專業均屬於工學門類,修業年限為4年,並被特別標註為「新專業」。
  • 人工智慧專業畢業生年薪80萬!考哪些大學哪些專業能站在風口?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提出,完善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體系,完善學科布局、加強專業建設、教材建設、人才培養,推動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繼2017年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設立人工智慧學院之後,2018年,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一批高校也紛紛設立人工智慧學院或研究院。
  • 人工智慧考研專業就業怎麼樣 哪些院校開設人工智慧專業
    ,中公考研小編整理了「人工智慧考研專業怎麼樣 哪些院校開設人工智慧專業」相關資訊,一起關注一下吧~人工智慧專業是中國高校人計劃設立的專業,旨在培養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應用型人才,推動人工智慧一級學科建設。2017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成立人工智慧技術學院,這是我國人工智慧技術領域首個全面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學院。
  • 冰雪運動,小語種和人工智慧等專業人才稀缺,年薪最高可達30萬元
    學前教育,人工智慧,大數據,新能源,冰雪運動和小語種等專業的人才需求缺口也很大,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可以參考一下!冰雪運動,小語種和人工智慧等專業人才稀缺,年薪最高達30萬元,你會報考嗎?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社會對學前教育教師素質的要求也提高了。
  • 2019高考:人工智慧專業全新登場,填報AI類志願如何選擇?
    高三一年緊張的備考狀態告一段落,學生和家長們又投入到選擇專業的忙碌中。隨著眾多高校「以AI之名」特設專業,今年高考學子們又多了一項新鮮的選擇。在AI技術浪潮改變的求職市場的時代,如何明智地選擇大學專業,成為能把握良機的有準備的人?面對眾多高校開設紛繁多樣的AI類專業,又當如何謹慎地做出選擇呢?
  • 你離百萬年薪,只差一個人工智慧專業!
    摘要:近幾個月,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天津大學等多所高校紛紛宣布成立人工智慧學院,人工智慧越來越多地進入高等教育。、天津大學等多所高校紛紛宣布成立人工智慧學院,人工智慧越來越多地進入高等教育。
  • 人工智慧、機器人、晶片、量子計算,這些尖端專業 未來出路會很牛...
    今年國內38所大學以人工智慧專業開始招生先說說人工智慧。從幾位高校老師口中得知,今年,很多重點大學要開設人工智慧專業。浙大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吳飛教授說,人工智慧這兩年很火,但之前,國內沒有高校在本科階段設人工智慧專業(美國目前也只有卡內基梅隆大學在2018年9月設置了人工智慧專業)。 而今年,國內有38所985、211高校,開始以人工智慧專業招生了。
  • 人工智慧成今年招生「最火」專業 多所高校有動作
    已有35所高校新設置人工智慧專業今年清華新增了「人工智慧學堂班」,首批預計招收30人,北大也將在2019級正式啟動「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北航的人工智慧專業方向也在路上,每年計劃招收30名本科生。今年4月,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高潤生在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慧學院成立大會上透露了一組數據:目前,已有35所高校新設置人工智慧專業,新增101所高校設置機器人工程專業,新增96所高校設置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有50所高校把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納入「雙一流」培養方案,31所高校自主成立人工智慧學院,24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慧研究院。
  • 浙大新增機器人工程、人工智慧專業:今年招生,導師陣容強大
    浙江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機器人本科教學的高校之一,從2002年起浙大就建設了機器人科教實踐基地,並從2006年開始機器人課程體系建設。2016年,浙大在竺可楨學院開設智慧機器人交叉創新班,進行多學科交叉複合培養模式的拔尖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
  • 人工智慧走俏 法國這些高校專業可供選擇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與人工智慧息息相關。巨大的就業前景吸引了許多學生瞄準了這一屬於未來的行業,並選擇相關專業就讀。除了專門的人工智慧學院,法國還有哪些高校開設與人工智慧相關專業?想要就讀這一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法國《歐洲時報》對這些進行了詳細說明。 就讀前提:紮實的計算機與數學能力 在法國,除了微軟公司開設的人工智慧學院,許多名牌學院和大學都已開設相關課程。
  • 人工智慧喜迎春天,全國35所高校獲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
    教育部不久前發布了《關於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根據通知,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慧新專業建設資格。那麼,什麼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發展前景怎麼樣?又有哪些大學開設了人工智慧這個新專業?帶著這些疑問,今天就由學穗網小編和大家一起揭開人工智慧的「神秘面紗」。什麼是人工智慧?
  • 北京大學開設「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機器人特長生」保送北大
    就當下時代趨勢而言,人工智慧領域已成為社會乃至國家探討的熱門話題,「爆款」專業非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莫屬。在第六屆中國機器人教育行業高峰論壇上,北京大學指出將設立「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熱門新貴「機器人工程」專業「機器人專業」是泛指,本科專業準確的名稱是「機器人工程專業」,這個專業將是北京大學首次開設。本科專業與機器人高度相關的還有自動化專業,很多高校開設有與機器人相關的專業。
  • 廣東多所高校新增「新工科」專業,培養複合型人才
    各高校也紛紛響應,大力開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機械設計製造等 「新工科」專業建設。羊城晚報記者留意到,今年廣東多所高校新增「新工科」專業,涵蓋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相關專業,或在「新工科」專業增加了招生數量。此外,課程設置體現多學科交叉特色,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培養實踐能力強的複合型人才。
  • 中國高校人工智慧專業綜合排名榜單
    隨著AI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人工智慧也成為高考志願選擇中最炙手可熱的「火爆」專業。允能智庫從國際影響力、科研實力、人才輸出、創新活力四大維度對中國72所新設人工智慧專業的高校進行綜合排名,深層解讀中國高校人工智慧專業的真實水平與發展潛力。人工智慧(AI)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 中國高校人工智慧專業綜合排名榜單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將完善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體系作為三大任務之一。隨著AI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人工智慧也成為高考志願選擇中最炙手可熱的「火爆」專業。允能智庫從國際影響力、科研實力、人才輸出、創新活力四大維度對中國72所新設人工智慧專業的高校進行綜合排名,深層解讀中國高校人工智慧專業的真實水平與發展潛力。
  • 清華設人工智慧學堂班 北大籌建機器人專業
    小編了解到,清華今年開設人工智慧學堂班,北大重點籌建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  清華:智班今秋開始招收本科生  開放日當天,清華人工智慧學堂班(簡稱「智班」)宣布成立。成立智班是清華在人工智慧整體學科布局上的重要舉措,既是對清華乃至國家在人工智慧領域優化科技創新體系和學科體系布局的積極響應,也將進一步拓展清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學科格局。
  • 收藏 | 頂尖985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和對口院系詳解
    那麼與人工智慧對口的專業有哪些呢?​人工智慧卻是一門交叉性學科,需要綜合的知識體系,比如計算機、大數據、信息與通信工程、自動化等等。目前人工智慧相對比較厲害的,基本上是頂尖985院校特別是其中的一些工科牛校!本文看一下當下的高校中,在這一領域有獨特優勢的幾大高校以及各自的對口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