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既是孩子難得的輕鬆自由期,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讓孩子過一個快樂、充實而有意義的暑假,是老師的願望,也是家長的責任。
家有學生,父母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又該注重孩子哪些方面的教育呢?
資深教育專家提出以下9點建議,推薦各位家長收藏閱讀!
1
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
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睡眠影響著孩子的生長發育、身體健康。
與此同時,睡眠是否充足還將直接影響孩子的精神狀態和上課聽講質量。
因此,建議家長在晚上10時以前安排孩子入睡,儘早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另外,建議孩子中午適當午休,養精蓄銳以迎接下午的學習和運動鍛鍊。
2
早餐要吃飽更要吃好
很多孩子踩點起床,急忙洗漱收拾完,早餐要麼不吃要麼隨便應付幾口。
還有的孩子,喜歡吃路邊攤、小店製作的重口味食物,便要錢自行解決早餐。
其實上述兩種做法都不可取,家長一定要保證孩子早餐吃飽吃好。
建議讓孩子多吃高蛋白的食物(牛奶、雞蛋等),再備一些小麵包在課間補充體力。
3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上幼兒園時,各班除了班主任還配有生活老師,很多事情不用孩子親自做。
上小學後,孩子必須在很多事情上做到獨立,如按時上課、完成作業、整理收拾等。
在這些事情上,家長可以協助幫忙,可以教給孩子方法,但絕不能替代。
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自理能力,對他們來說將受益終身。
4
狠抓孩子的習慣養成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對此,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行為,及時糾正壞毛病、養成好習慣。
學習方面,孩子要養成課前預習、認真聽講、課後回顧、按時完成、重視糾錯的習慣。
生活方面,孩子應養成作息規律、文明禮貌、守時守約、注意衛生、堅持鍛鍊的習慣。
5
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
不論是聽課還是寫作業,孩子用眼的時間越來越多。
這時,家長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健康,提醒他們注意用眼衛生。
建議為孩子布置一個光線充足的學習環境,教給他們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並讓他們做到勞逸結合。
此外,家長還要嚴格管控孩子看電視電腦、使用手機的時間,以防近視。
6
學習上給予必要指導
中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孩子,正處於一邊學新知識一邊摸索學習方法的階段。
家長不僅要輔導具體的知識內容,更要在方法、技巧、思路等方面予以指導。
當孩子提出困惑/遇到難題時,家長不宜立刻告知答案,不妨帶他們一起思考。
此外,家長要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這會帶給他們信心和動力。
7
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
放假後,孩子的活動範圍變大,存在著很多潛在危險。
對此,家長要提醒孩子上下樓梯靠右慢行,室內不能追逐打鬧、嚴格遵守秩序等等。
夏天到了,家長還應重視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大人在場孩子才能下水,期間要緊盯孩子動向。
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孩子的健康十分寶貴,安全教育不能嫌煩!
8
多與老師溝通和互動
中小學存在一種現象:孩子怕老師而不敢交流,家長放心老師而不主動溝通。
要知道,要想家校共育獲得成功,學生、家長、老師三方互動是十分必要的。
為此,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向老師提問、與老師交流,並做到虛心接受批評。
家長自身也要多與老師聯繫,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和老師一起把孩子教好。
9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正在讀中小學的孩子,生活閱歷少,一遇到挫折很容易情緒失控。
作為家長,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
要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但不過分施壓或過度強調分數,避免造成心理負擔。
如果孩子出現急躁、焦慮、頂撞等狀況時,家長要及時溝通並予以開導。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業,孩子教育的成功,是父母事業上最大的成功。
以上9點建議,各位家長務必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