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火熱的6月,高校招生季火熱來襲。在考生們選報大學時,校園的軟硬體條件是重要參考。作為大學校園裡最早形成、又最活躍的朋友圈,豐富多樣的學生社團,是學校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在我國,高校學生社團已有100多年歷史。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大學生社團,是1904年京師大學堂的抗俄鐵血會,當時的青年學生可以通過集會、演講、辦報、發傳單等方式抗議日本、俄國在我國東北發動戰爭。1919年「五四」前後,一大批現代意義的社團風起雲湧,這是「五四」新文化和民主愛國運動的直接產物。
發展到今天,高校社團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幾乎每位大一新生都經歷過大學校園各類社團盛況空前的招新活動,感受到演講與口才、校園文藝隊、足球隊等主流學生社團的魅力,也領略到一些「非主流」的戲曲、古琴等小眾社團自成一派的風景。
即日起,四川新聞網推出「高校風雲社團」系列特別策劃報導,一展省內高校那些與眾不同的學生社團的別樣風採。
西南交通大學校園大使潘貝貝正在為英國利茲大學語言教學中心主任Rupert-Herington做講解。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7日訊(記者 陳淋)全英最好的10所研究性大學之一的英國利茲大學的語言教學中心主任Rupert Herington前段時間拜訪西南交通大學。兩位為他做校園歷史文化講解的校園大使讓他印象深刻。這兩位校園講解員就來自西南交大最「高大上」和「國際範兒」的學生社團——校園大使團。
近日,校園大使團帶著他們的全新宣傳照,躥紅西南交大校園網絡平臺。其中,新加入的非洲留學生齊薩巴,成為一抹「亮色」。這個成員僅30人的學生社團,通校史、懂文化、講禮儀、形象好、英語棒。社團主要負責為西南交大的校外來賓、入校新生進行校史校情、景觀雕塑、校園文化的介紹講解工作。「介紹校園風景的你,也將是一抹亮麗的風景!」——這就是校園大使團的宣傳語,簡潔好記。
認識百年交大 首先得認識校園大使團
儘管在西南交大校園內,校園大使團僅成立2年,還是一個新興學生社團。但它所承擔的接待工作,已然讓這個團隊成為西南交大對外宣傳的形象大使。
22所高校專家學者代表團、28所教育部直屬高校領導、英國利茲大學語言教學中心主任Rupert Herington、中國桌球隊女隊、「校慶開放日」川內高中生交大行……過去3個月,這些高大上的校園接待講解工作,都由校園大使團承擔。
「西南交大的歷史底蘊和校園文化,在校園大使的講解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傳播。」現任校園大使團團長、機械工程學院2013級研究生李磊介紹,西南交大事實上是建校於1896年的百年老校,最初叫做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1900年遭到八國聯軍的破壞,1905年在唐山復校,1964遷至峨嵋,1989才落戶蓉城,在118年的辦學歷程中,歷經了18次選址辦學、9個辦學地點以及18次更名,始終秉承竢實揚華自強不息的交大精神。因此,學校希望組織這樣一支隊伍弘揚交大精神,傳播交大文化、展現交大風採。
招新條件嚴:愛校園、英語好、形象佳
「現在學校在大力推行國際化戰略,我們社團也在進行國際化與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李磊說,因此,這學期社團新招募一位留學生大使。「黑人同學齊薩巴來自尚比亞,是學校土木專業2011級留學生。新生入學時,他就作為留學生代表講話,學業出色。」李磊介紹,今年暑假,因為有國際夏令營的接待任務,所以這位黑人也成為首位外籍準大使。
實際上,由於社團職能的特殊性,校園大使團的招募也極為嚴格。據了解,校園大使團每年將會有春、秋季兩次招新工作,也會根據工作需求將會不定期進行補招工作。愛校園、普通話標準、英語口語好,同時女生身高160cm以上,男生身高172cm以上,且形象氣質佳,才有機會參加大使選拔。「校團委邀請相關老師聯合面試,確定人選。」李磊說道,「入團後,還會對新隊員進行2-3次講解考核,沒通過考核的大使,是不能做接待任務的。」
「接下來,我們還會在學校做一個語音導覽系統,這樣校外小團體也可以通過掃二維碼的方式,來了解交大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景觀。」李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