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鮮活作文素材|人民時評10月硬核摘抄50句與微時評17則

2020-12-20 大大大課代表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個月的精華內容,有硬核摘抄,有微匯總。涵蓋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有態度有觀點有文採,目的是方便同學們摘選取用,積累鮮活素材,養成關注社會、關注時政的良好習慣。

文末有完整電子版領取方式:

人民日報時評10月硬核摘抄

1、《掬水月在手》:她站在那裡,就是一首詩。喜愛古詩詞的人,可能都聽過這個名字——葉嘉瑩。這位「詩詞的女兒」,一生讀詩、釋詩、寫詩、講詩,與詩歌結下百年情緣。

2、讓更多人從一首詩、一闋詞、一篇文章中汲取文化養分、人生智慧、美好品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將成為更多人生命的指路明燈,滋養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心靈。

3、對企業而言,不是把商品加個連結再吆喝兩聲就能高枕無憂,背後的供應鏈、產業鏈和服務鏈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對主播來說,顏值和言值不再是唯一的「KPI」,把路過的觀眾轉化成忠實的消費者,靠的是業務能力而不是坑蒙拐騙。

4、什麼才是「年輕有為」?那定是念好實踐之書,譜好為民之歌,把才智揮灑在祖國大地上。

5、白衣執甲,逆行而上,以勇氣和辛勞詮釋了醫者仁心,用擔當和奉獻換來了山河無恙。新時代中國女性可親、可敬、可愛,她們在熱血奮鬥中怒放生命,在應對挑戰中成就不凡。

6、美育絕不是「無用」,而是實實在在的「大用」。當美育的種子播進每個幼小的心靈,一朵朵美好的青春之花終將綻放於中華大地。

7、「流量至上」「眼球經濟」等傳播邏輯的盛行,為充滿對抗和極端情緒化表達的網絡暴力提供了天然土壤,甚至導致一些平臺為了賺取流量和眼球,而與「施暴者」形成了某種默契乃至合謀,對網絡暴力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8、除了法律,我們也需共同建立一種適用於網絡這類匿名空間的新的文明規則,越是在「陌生人」面前,越要儘量保持理性和節制;越是在追求流量的網絡時代,越要保持一定的審慎和寬容。(蘇砥)

9、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如果我們彼此之間無法最大限度地傳遞善意,那麼這一分鐘的「施暴者」,下一分鐘,就可能變為「受害者」。

10、從危舊故宮轉為平安故宮、數字故宮、學術故宮、活力故宮,壯美的紫禁城已經隨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歷史進程煥發新生。

11、張金哲的修身之道非常簡單:「一生努力,兩袖清風,三餐飽暖,四鄰寬容。」其中,他最看重的是「一生努力」,努力做一個好人,努力做一個好醫生。

12、「一個文明的社會,一定是對所有公民都抱有溫情和善意的社會」。推動解決老年人智能技術應用困難,是社會發展應盡之責,也是時代進步題中之義。

13、「為了祖國人民的和平,我們不能後退一步」,這種血性令敵人膽寒;「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這種氣魄讓天地動容!

14、用胸膛堵槍眼,以身軀作人梯,把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踩在腳下;抱起炸藥包、手握爆破筒衝入敵群,讓「絞殺戰」「細菌戰」化為齏粉;忍飢受凍絕不退縮,烈火燒身巋然不動,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

15、70年過去了,時光的流逝並沒有漂白那段記憶,反而讓抗美援朝的每一個細節、故事、人物都更加刻骨銘心、歷久彌新。我們用各種方式回到歷史,回到記憶深處,為的是追溯來路、找尋初心。

16、記憶的坐標有多麼清晰,前進的腳步就有多麼堅定。

17、「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戰旗豔如新?英雄的傳人擎起了它。」

18、當今世界,還有人在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極端利己主義,在搞訛詐、封鎖、極限施壓,在搞我行我素、唯我獨尊,在搞霸權、霸道、霸凌的行徑,背離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人間正道。

19、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尤須牢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警訓,重溫「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格言,實字當頭、以幹為先,努力出實招、幹實事、創實績。

20、彩虹和風雨共生,機遇和挑戰並存,這是亙古不變的辯證法則。

21、當中秋與國慶「同框」,人倫親情與家國大愛相融,更讓人有家國之思、感家國之情。

22、慎終如始、再接再厲,思想上不麻痺,防護上不大意。

23、一個國家的發展,越在風急雨驟時,越能展現底氣、成色。

24、糧食,它既是一種實物存在,但同時也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一種希望,它是人們對基本生存條件的信心,對自己的明天仍能擁有平凡小確幸的信心。

25、從黃色汙染到「金色利潤」「綠色效益」,糧食加工業轉型升級仍大有可為。

26、鼓勵消費不等於鼓勵浪費。厲行節約與擴大內需並不矛盾。

27、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新時代的英雄史詩必將由我們續寫。

28、每一次對英雄的緬懷,都是精神的洗禮;每一次對紅色故事的回眸,都是信念的傳承。

29、從一點一滴做起,把小事當大事幹,踏踏實實把本職工作做好。思鄉是本能,堅守是責任,在崗一分鐘,盡職六十秒。

30、家國一體、家國同心,既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深層邏輯,也是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內在支撐。

31、你我向上,家國向前。

32、節日是時間的坐標,為美好的未來吹響奮鬥號角。共賞中秋圓月,共護祥和中華,千百年來早已融入中國人的血脈基因。

33、守望相助,一縷陽光也將照亮心扉;同心協力,一點火光也能溫暖靈魂。

34、殷殷之情俱系華夏,寸寸丹心皆為家國。

35、每一個為國捐軀的生命背後,都有不應被遺忘的英勇故事;每一個埋骨他鄉的忠魂之中,都獵獵燃燒著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沒有比魂歸故土更好的告慰,沒有比銘記傳承更好的延續。碧血千秋,英雄不朽;山河無恙,吾輩自強!

36、事實上,在分工高度專業化的現代社會裡,沒有一個崗位可以簡單勝任。對於畢業生而言,只要是理性的自主選擇,只要能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就不存在大材小用的問題。

37、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家國」既是我們奮發進取的方向坐標,更是我們攻堅克難的信心所系。

38、電影藝術來自於人民,服務於人民。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才能創作出人民認可、無愧於時代的藝術作品。

39、刑法只是兜住了底線,要想更好解決未成年人犯罪問題,避免未成年人誤入歧途,需要家庭、學校、相關部門各司其職,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40、走過「萬水千山」收穫錦繡繁華,無限美好仍需「跋山涉水」來繪就。

41、一趟愉快的出行,既是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行程,也是體現綠色、低碳、環保等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的過程。

42、從「天妒英才」的隕落,到更多普通人的崩潰,無數悲劇都在說明,抑鬱症絕不是一時一事的困頓,而是難以克服的精神疾患。

43、物質的洪流漫過心靈的堤防,容易使我們忘記了仰望星空,忘記了默觀內心,忘記了真正的幸福。

44、每個人都希望能獲得他人的認可,但在令人驚豔的朋友圈背後,細水長流的物質生活、有情飲水飽的精神慰藉,恐怕才是情理之中的生活常識。

45、移花接木的「名人」語錄,到真假難辨的「明星」代言,再到泛濫成災的「李鬼」帳號,「假靳東們」為何能大行其道,到處招搖撞騙?這與平臺審核與監督責任的缺失有很大關係。

受文章排版影響,學姐只能給大家分享一部分資料,需要全部電子版

私信【語文25】,就可以領取完整版了~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8月時評精華摘抄50金句,絕佳作文素材!畫龍點睛之筆
    在高考時,語文這一學科想要得到提高,就必須要從作文下手,那麼如何才能讓語文作文脫穎而出呢?小學姐認為作文的素材很重要,你的素材新不新穎,和你的主題搭不搭,絕對影響你的作文整體讀感!今天小學姐就來和大家分享人民日報8月的時評精華摘抄金句!放到作文裡,絕對是畫龍點睛之筆!
  • 最新時評硬核摘抄50句,精短,乾貨!
    高考閱卷老師喜歡新的深刻的熱點素材裡的金句。下面這些金句是小編整理的近3個月來的大報時評金句,見解獨到,擲地有聲,用到作文中會增色不少。哲理性時評金句1.與其被衝擊,不如去衝浪。10、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11、多經歷「風吹浪打」,多捧「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不斷砥礪鬥爭精神,在遊泳中學會遊泳,在鬥爭中學會鬥爭。
  • 2021高考作文時評素材:中國「新四大文化」輸出,螺螄粉位居榜首!
    你的語文學伴,每天17
  • 作文時評素材|高中語文最新時事熱點素材!清晨打卡
    距離高考還有288天,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學長整理了近期的時評素材,上期傳送門:作文時評素材| 高考評分、榮譽勳章、不禮讓救護車、摘並蒂蓮、被退學…打卡~ 你的作文素材又豐富了!如果有為語文成績所煩惱或者其他科目煩惱的小夥伴們,想要提高成績,現在私信:【衝刺高考】即可領取2020年最新的高考重點、考點以及全課程難點解析,助力你解決備戰高考各類難題,例如《生物高頻考點》、《英語八種常考語法》、《
  • 作文素材∥人民日報時評九月硬核摘抄50句,濃縮精華!
    人民日報9月微時評彙編1、增強「四個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實現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需要億萬人民把家國情懷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銘刻於骨、融化於血,轉化為我們每個人的行動。秉持家國情懷的赤子之心,每個人前進的腳步,就一定能疊加成國家的進步;每個人創造的價值,就一定能匯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
  • 高考資料庫VIP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人教版)高分作文經典開頭50條高分作文擬標題套路,抓住閱卷老師眼球必備!40秒改一篇高考作文?閱卷老師到底在看什麼?帶你揭秘主持人大賽高考作文素材——常用古詩文高考作文萬能結尾50篇,準高三必備語文作文你一定會用到的100句名言警句8個作文常考話題素材,考試高分必備2020年高考作文圍繞二十個熱點備考,不失半壁江山抗擊疫情寫作素材100句!
  • 2020年高考:時評文章閱讀方法,高考作文提分技巧
    2020年高考:時評文章閱讀方法,高考作文提分技巧距離2020年高考越來越近了,在家如何閱讀時評文章提高高考作文分數,高三學生關心的話題。有的同學很少讀時評文章,寫出的作文缺乏時代氣息,沒有思想深度,考試分數分數很不理想;有的同學多了很多文章,卻對時評文章全盤照搬,考試分數提升不大。時評文章與高考作文有聯繫,有區別,我們需要學習時評優點,避免不足,才能在高考作文寫作中獲勝。
  • 高考語文,寫好時評,與時俱進,夯實作文高分的牢固基礎
    高考作文,特別是有些高分作文,其精髓部分,越來越像時評。學會時評寫法,會讓高考作文更具時代性,更有思辨性。語文和社會現實的聯繫越來越緊,高考作文命題走向也和時事越發緊密。從今年備考就能看出,聲稱押中高考作文的個人或機構都不少,而且也是真的押中主題。
  • 25個高考作文熱點話題(好題與時評)
    人民日報系列時評:青春篇(值得印發)2020屆高三湘豫名校12月大聯考作文資料2020屆高三名校月考作文資料:致敬大師,放飛青春(如何寫好發言稿)  7、教育(相關近義詞:學校、家庭、社會)  《為科學素質教育添新綠》《校園文化,點亮青蔥年華》《更好的教育築就更好的中國
  • 最新人民時評精批細品——這篇高考作文,你給打幾分?
    一篇倡導真意為文、說理中肯辯證、文理綿密的時評文——這篇高考作文,你給打幾分?(設問入題,振起全篇) 作者:石羚,人民日報評論2020年8月4日 點評:徐小平>總評:這篇時評對浙江卷這篇非議頗多的滿分作文可謂給出了一個辯證中肯的評價
  • 高考作文輔導206:時評類作文寫作「四步五字法」
    時評類作文寫作「四步五字法」時評類作文是針對現實生活中的新聞事件人物或社會現象,直接表明態度、發表看法、闡述觀點的文章,分時事評論、時政評論兩類。時評的重要特徵是「評」,就事論事、就事說理,「敘事」為「評論」服務。要求觀點鮮明、說服力強,語言富有理性又充滿激情。
  • 寫作素材 |2021屆作文材料+經典時評作文素材
    【借鑑點】舊瓶裝新酒,素材運用見新意。所謂舊瓶,就是指舊材料、老材料,這類素材既「熟」又「俗」,很容易拉低作文的水準。因此,在備考過程中,老師一般會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準備新穎的素材,殊不知將已經掌握的素材進行改造,舊瓶裝上新酒,也不失為一種另闢蹊徑的創新法。舊例翻新,可以從角度以及語言方面著手。比如這段材料講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事例,本是老生常談,但卻讓人耳目一新。
  • 高考作文:給中等生最新媒體時評疫情素材,不如給一個議論文模板
    最近,偷懶君看到頭條上關於媒體時評的疫情素材特別多,很多都是分享給高考的學生,助力2020年高考。但,針對高考路上的中等生,僅僅豐富的素材是不能完成最終的衝刺,說白了就是不能給作文提分。針對這些中等生,偷懶君決定給他們提供一個高考作文模板,希望在最後的衝刺中能起到實實在在的作用。
  • 時評作文不會?安排!寫作技巧+高考滿分作文模板+熱點話題集錦
    很多同學最近都說高中語文作文的時評作文不會寫~寫不好~得不到分數,怎麼辦?學姐呢~今天分享的就是近幾年時評作文的考點考向,包括怎麼寫才可以緊扣主題!時評作文這裡穩穩拿高分!時評寫作具體技法1、引述事件,簡明扼要——口才是第一要點時評類文章,在開端處必先引述新聞事件,這是寫作的根源所在,理論所在。
  • 【作文指導】時評類作文如何寫?理性愛國
    新聞事實是時評成敗的關鍵,是時評可信性的源泉。 2、應時而作(時效性)。應時而作,體現了時評對新聞事件的敏銳反應能力。 3、憑理而斷(評析性)。憑理而斷,指的是對新聞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斷。2、評論一般可分為就事論事和就事論理兩類。
  • 2016年高考作文熱點素材(下)
    我們是全國第一個免費每日推送高考作文素材的微信公眾號、第一個第一年開通就押中高考
  • 2016年高考作文熱點素材(上)
    我們是全國第一個免費每日推送高考作文素材的微信公眾號、第一個第一年開通就押中高考
  • 2020屆高三備考 | 高考作文20個熱點話題與精彩標題集錦(附時評與作文,值得印發收藏)
    人民日報系列時評:青春篇(值得印發)2020屆高三湘豫名校12月大聯考作文資料2020屆高三名校月考作文資料:致敬大師,放飛青春(如何寫好發言稿)  7.教育(相關主題:育人、學校、家庭、社會)  《為科學素質教育添新綠》《校園文化,點亮青蔥年華》
  • 【作文熱點話題】傾力整理!2020高考作文20個熱點話題與精彩標題集錦(附時評與作文,值得印發收藏)
    人民日報系列時評:青春篇(值得印發)2020屆高三湘豫名校12月大聯考作文資料2020屆高三名校月考作文資料:致敬大師,放飛青春(如何寫好發言稿)  7.教育(相關主題:育人、學校、家庭、社會)  《為科學素質教育添新綠》《校園文化,點亮青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