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寒冷時,必須保持棚舍內溫度在深夜時達到5℃以上。因此,棚舍四周除留出一定數量的窗門通風換氣外,可先用稻草圍嚴、圍實、封死賊風的進口,北牆要加雙層厚稻草,外面再圍上一層塑料薄膜,棚頂也要加蓋稻草。鴨子在吃飽後便洗理羽毛,待羽毛幹後,便尋找乾燥地方臥下休息,這樣更有利於養殖的提高。
一、補光照。冬季自然光照少,鴨腦垂體內分泌腺活動減少而導致產蛋率大幅下降,這就必須進行人工補充光照。一般要求每天的光照時間不能少於16小時。可在鴨棚內每30平方米麵積安一盞60瓦燈泡,燈泡離鴨背2米高,並裝上頂罩,早晚定時開燈。實踐證明,補光比不補光可提高產蛋20%。
二、、調整日糧保營養 冬季蛋鴨要抵禦寒冷,保持體溫,因此,要增加其日糧的能量濃度,適當增加玉米等能量飼料的比例,蛋白質飼料可保持在15%~17%。同時,要在其日糧中增加白菜、蘿蔔等青綠飼料的比例,以確定蛋鴨對維生素的需要,必要時可添加多維素進行補充。
三、、鴨床清潔乾燥。鴨子雖屬水禽,但怕舍內潮溼。要保持鴨舍清潔、乾燥、空氣清新。每晚鴨群進舍前,必須將糞便清除乾淨,重新更換乾淨、乾燥的墊草。如遇降溫,還必須及時加厚墊草。此外,鴨子有在草窩裡生蛋的習慣,除整個場地墊草外,還要在鴨舍的四角鋪上較厚的墊草,方便母鴨產蛋。
四、熱飼飲。冬季氣候寒冷,鴨子消耗熱能多。不但要供給充足的飼料,而且更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做到熱飼溫飲,精料必須用溫熱水調和,飲水也必須餵給溫熱水,其溫度以保持38℃左右最佳,切忌飲用冰雪水。
五、添夜食。冬季晝短夜長,且夜間氣溫較低,在夜間添餵一次溫熱飼料,不僅能增加蛋鴨營養,有利於鴨子禦寒,更可提高產蛋率10%以上。但夜間補料應當注意兩點:一是必須供給溫熱飲水,二是夜食中以玉米等高能量飼料為主,蛋白質不可過多。
鴨子喜歡在乾燥的草窩裡生蛋,因此在鴨棚四周還必須再鋪1層軟而短的幹稻草,這是冬季養殖鴨子的必備條件。在棚舍內四周產蛋區鋪10-20釐米厚的稻草或10釐米厚的細刨花。清晨收蛋時,把稻草撤出,待清除糞便後,在舍內再鋪上1層乾淨的稻草。這樣每天晚上鴨群回舍前,產蛋區再撒放一些新鮮稻草或細刨花保溫效果較好,又可節省人力。墊草墊料忌潮溼,否則蛋鴨易著涼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