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消費券拉動經濟,發揮「乘數」效應是關鍵

2020-12-11 億歐網

編者按: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吳懟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今天,你領券了嗎?

新冠疫情防控局勢漸穩,社會經濟回暖迫在眉睫。據美團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全國生活服務業商戶復工率已達77.4%,全國餐飲商戶復工率達到83.0%,但消費復甦率與商戶復工率之間,仍存在較大剪刀差。

為促進消費復甦,提振民眾消費信心,各地政府陸續祭出消費券「大招」,以期重振因疫情受阻的線下消費。種類繁多、覆蓋面廣闊的消費券一時成為社會焦點。

但只靠發消費券,就能刺激大眾的消費熱情嗎?

什麼樣的消費券,可以真正成為當下消費熱情的「催化劑」?

過往的拉動內需歷史上,消費券都起過什麼作用?

消費券的作用,乘數效應說了算

消費券,即是政府通過定向的消費補貼,目的是促使消費者走出家門、走進商鋪,把錢花出去,藉此刺激社會消費。

對它,杭州人民並不陌生。

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席捲之下,杭州眾多外貿企業倒閉、工人失業,消費信心受創,市場消費一度陷入冰點。國民經濟統計數據顯示,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在2009年首次出現下跌,跌幅為1.5%。

為此,杭州市在2009年分兩階段、三批次發放了總額9.1億元的消費券。在第一階段的發放中,消費券可適用於大型商超、家電零售商、電影院和旅遊行業商戶等。雖然政府努力加大對本土家電品牌產品的財政扶持,希望更多的消費券流向本土品牌家電產品,但最終仍有約80%的消費券流向採購食品飲料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上。

生活必需品實際上並未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杭州消費券的發放,反而讓居民將原本用於購買必需品的錢轉為儲蓄,反向擠壓了消費需求。

消費券使用領域的錯判,讓拉動消費的效果大打折扣。

這是因為這些消費券起到了「替代效應」,卻沒有發揮「乘數效應」。而「乘數效應」又是消費券得以發揮提振消費復甦作用的核心原則。

在宏觀經濟學理論中,「乘數效應」是指經濟活動中某一項變量的增減,通過連鎖反應而引起經濟總量的變化,乘數效應越大,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越強勁,而乘數的大小則與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成正比。

顯然,生活必需品品類的消費,並不具備這樣的推動力和影響力。

無獨有偶,在距杭州發放消費券的10年前,1999年,日本也曾遇到過這樣的難題。

為應對泡沫經濟和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日本發放了6194億日元地域振興券。由於未對使用範圍進行約束,民眾們用消費券購買了大量生活必需品,有6成以上的消費券直接被轉化成了儲蓄,其消費券效果可想而知。

時間到了2020年,特殊時期消費券重出江湖,中國更是湧現了不少新的形式。政府牽頭,網際網路平臺協同一起發放消費券,助推全域消費振興。以銀川一家餐飲店的實際發券感受為例,我們發現一些不同。

御上夏川日式料理店是銀川市第一批堂食開業的餐飲店,加入了興慶區政府和美團聯合推出的「安心消費節」後,老闆只是簡單地在老客微信群、朋友圈「安利」電子消費券,沒過幾天,他發現單日營業額開始破千。

這其中的天差地別,其實只是一個小小的行業選擇所導致的。

選對發放行業,消費券才能成為真正的「促活神器」

3月以來,銀川、南京、長沙等地方政府聯合美團推出了「安心消費節」,給消費者發放超700萬元餐飲電子消費券,吸引消費者外出就餐,這一舉措,旨在促成包括餐飲業在內的多端上下遊行業一同迎來復甦的局面,只因餐飲行業屬於產業鏈上遊帶動作用強、橫向關聯行業多的行業品類。

正如「安心消費節」的發券原理,除了餐飲業外,政府在發放優惠券時也多是建議選擇產業鏈上遊帶動作用強或橫向關聯行業多的品類,如旅遊、住宿、健康醫療、休閒娛樂、出行等。帶動的行業越多,引起的「乘數效應」越明顯,消費券發放的效果就越好。

2009年杭州第一階段消費券的發放效果,就給當時的杭州上了一課。在其第二階段發放旅遊消費券時,根據杭州市旅遊委員會的數據統計,每張面值10元的旅遊消費券,政府支出5元,能夠拉動的消費達到289元,涉及餐飲、交通、零售等相關行業。

在如何發放消費券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人們發現,不止聯動行業多,餐飲、旅遊行業的消費彈性也很大,不像生活必需品一樣,可以帶來很好的消費增長。美團數據顯示,作為本輪安心消費券投入最早的城市,銀川興慶區在電子消費券上線72小時,參與活動商家交易額比未參與活動商家的周同比高出409個百分點。來自美團點評的銀川整體城市餐飲訂單交易額周同比增長655.53%。上線至今,銀川興慶區累計有超過4萬名消費者領取了消費券。

除了銀川,安心消費節中越來越多的參與城市也將迎來這樣的共贏局面。

「刺激終端消費→促進企業擴大再生產→企業用工增加→居民收入提升→進一步增加消費」,消費券促進這樣的良性循環不斷增長,從而推動經濟運行重回正軌。

從平臺選擇,到票面設定,每一步都事關消費券使用效果

消費券只有被花出去,才能真正起到促進消費的作用。

發放時選擇能夠帶動消費的商戶,引導與商家促銷相結合,可以更大程度地影響消費信心,消費券的發放效果也會快速增長。類似美團這樣的生活服務領域平臺,具備與商戶地面聯動能力,在發放消費券的同時,還可以鼓勵商家讓利,讓消費者獲得更大的實惠,提升消費券的拉動效果。

位於銀川興慶區的餐飲商家吉吉烤肉近期的營業數據證明了這一點。在開業的第一時間,吉吉烤肉就加入了「安心消費節」。從3月21日到3月25日,開業的四天內,門店裡80%的客人都在使用消費券進行結帳。原價158的套餐,為了吸引客流,吉吉烤肉又給套餐打了6.9折,消費者到店吃飯使用了40元的消費券,最後套餐的價格為69元。營業沒幾天,餐廳營業額已恢復至疫情之前的60%,遠超店鋪預期。

除此之外,消費券的使用規則和設定期限也值得注意,不同的設定就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銀川市興慶區政府與美團派發500萬元餐飲類電子消費劵中,消費券面額就分為三種:滿200元減60元、滿100元減40元、滿50元減20元。領取後,消費券會自動記入消費者的美團帳戶,線下消費直接抵扣;消費券的使用期限為7個自然日,7日內未使用即作廢。

搭配現金及設定期限,有利於刺激消費在短時期出現高峰,並便於監管使用範圍、防止偽造與濫用等違規行為。在生活服務類數位化平臺上進行發券,可以實現發券效果的透明和可回溯,不僅便於政府更高效便捷地派發消費券,還可以讓消費券使用去向更透明。

消費券的發放促進了「疫後重建」,帶動了供給側、生產端的擴張,拉動企業擴大再生產,進而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在鏈條反應下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形成增加消費力的良性閉環。

後疫情時期,多方促活消費需求升溫,仍是重中之重。現今,消費券模式在小試牛刀之下,已取得初步成績。未來,政府與平臺、商戶之間還需深度聯手,加速撬動消費市場,解除當前消費市場凍結的燃眉之急,打贏拉動消費內需的「持久戰」。

相關焦點

  • 發揮乘數效應 帶動經濟復甦!專家看好「武漢消費券」
    武漢消費券將於明天與廣大市民見面。為什麼武漢要發放消費券,相關規則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今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貿易專家黃漫宇教授接受武漢廣播電視臺記者專訪時認為,消費券將有效發揮乘數效應,帶動武漢經濟復甦。
  • 專家:消費券發放需警惕行政壟斷 發揮乘數效應成關鍵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多地發放消費券,發揮乘數效應成關鍵專家認為,消費券應主要發放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警惕行政壟斷●研討會嘉賓董超(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所長)相較於直接發放現金,消費券更能直接地轉化為實際消費。不過,消費券究竟應該怎樣發放才更公平、最大化激發乘數效應,值得深入探討。在此,4月5日新京報舉辦以「最大化激發消費券乘數效應」為主題的線上學術研討會,圍繞消費券發放的背景、特點,如何通過與平臺結合,來發揮消費券最大化的乘數效應及發放公平性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 拉動消費乘數效應的點有哪些
    一發了之的做法,最有可能帶來消費的替代效應,更難顧及消費的公平和市場的效率。最近,一些地方在促進消費中,充分發揮了數字經濟的獨特作用,利用大數據平臺,將消費券投放至可以形成乘數效應的消費領域,精準到點,投放成鏈。
  • 消費券的乘數效應是怎麼回事
    名詞解釋:  乘數效應  在經濟學中,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更完整地說是支出/收入乘數效應,是宏觀經濟學的一個概念,是指支出的變化導致經濟總需求與其不成比例的變化。 例如當市道好時,政府投資或公共支出擴大、稅收減少,對國民收入有加倍擴大的作用,從而產生宏觀經濟的擴張效應。
  • 專家談武漢消費券:能最大程度發揮乘數效應,帶動經濟復甦
    武漢市商務局(後簡稱W):前期充分考慮老年人群體以及搶券速度問題,設置了以下保護機制:一是覆蓋面廣,投放數量大,周周都有消費券投放,基本不會出現秒光現象;二是消費券設置了封頂限制,每人在同一企業所屬平臺上搶到的「武漢消費券」,每月累計核銷總額不超過100元,整個活動(兩期內)累計核銷總額不超過200元,達到上限的用戶不能再參與搶券;三是不會進行搶券操作的老年人可以讓子女、親友代搶。
  • 消費券釋放乘數效應 數據顯示9成受益商家為中小微商家
    而公開資料顯示,杭州、鄭州等發放消費券的城市呈現線下客流回暖的現象,有的已經釋放出10倍以上的「乘數效應」。支付寶披露數據稱,全國已有超千萬線下商家受益於消費券,其中9成以上為中小微商家。遇上「長假經濟」,消費券釋放乘數效應資料顯示,清明小長假前兩日,黃山風景區日接待遊客達到2萬人,景區出現客流早高峰。在杭州,銀泰百貨杭州區域9家門店整體客流迎來兩位數增長。西湖銀泰副總經理曹銘良表示,針對第二期杭州消費券,銀泰百貨拿出10億元優惠讓利給消費者,努力恢復消費信心。
  • 全力發揮消費拉動經濟的「乘數效應」
    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杜絕麻痺思想、懈怠情緒,慎終如始、一以貫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進一步鞏固我市疫情防控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果,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要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拿出切實可行的實招硬招,把資金用在保基層、保民生等重點領域。
  • 消費券以「乘數效應」激活消費潛力
    近日,北京市經信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與美團共同啟動了「安心消費節」,以線上補貼拉動線下消費的方式,通過發放消費券、為商戶提供補貼等舉措,推動各地復工復產和消費回補。同時,此類活動也在南京、銀川、長沙等地開啟。
  • 浙江杭州2億元消費券乘數效應凸顯:11天撬動22億元消費
    為刺激消費,中國多個城市在3月末開始發放消費券。浙江省杭州市是較早發放的城市之一。目前,杭州消費券在提振消費方面的「乘數效應」已經顯現。來自杭州商務局的數據顯示,從3月27日起,截止4月6日,11天內,杭州消費券已兌付金額為2億元左右,由此帶動的消費金額達到了22.26億元。杭州市商務局副局長朱錚說:「我們也沒有想到會帶來這麼大的消費量。我們通過消費券,讓更多的人走出家門去消費,從而拉動我們消費市場全面復甦。」
  • 消費券如何撬動宏觀經濟大勢?後疫情時期的消費刺激、經濟增長與...
    從乘數效應角度來看,消費券將成倍地拉動經濟增長,而根據消費理論,消費券對擴大消費和拉動經濟的作用有限。但越來越多的文獻表明,普惠型消費券具有與大規模稅收返還相似的功能,對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大於擠出效應,能夠在短期內顯著推動總需求擴張和拉動經濟增長。
  • 發揮「雙創」與「網際網路+」的乘數效應
    如何發揮創新創業與「網際網路+」集眾智的乘數效應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拓寬市場主體發展空間,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實施意見》的提出,各項「雙創」政策開始落地,引發更多青年開展創業活動。實現創新創業與「網際網路+」集眾智的乘數效應必須要擴大市場主體的發展空間,給予其更好的發展環境。
  • 香帥數字經濟工作室的研究認為:消費券的發放力度還遠遠不夠
    報告指出,2010年之後,中國經濟開始逐步向消費驅動、服務業驅動的方向轉型。2019年,消費在中國GDP中的佔比已經高達55%。消費涉及到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和文化娛樂等行業,容納了數以千萬計的小微商戶及數億中低收入人口的就業。可以說,消費興則經濟興。因此,當前重中之重就是迅速提振消費、儘快促進服務業恢復元氣。
  • 消費券:如何才能有效拉動內需?
    疫情期間,拉動中國經濟引擎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成為經濟領域的領跌板塊。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表示,2020年一季度,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需求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帶動經濟出現負增長。其中,最終消費支出拉動GDP下降4.4個百分點;資本形成拉動GDP下降1.4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淨出口拉動GDP下降1個百分點。
  • 乘數效應
    乘數效應是凱恩斯經濟學派的重要概念,為擴張性財政政策奠定了理論基礎:當面臨經濟衰退時,政府可以加大政府支出力度,藉助乘數效應將經濟拉回正軌。然而,乘數效應的神奇作用受到不少經濟學家的嚴重質疑。他們有時將其嘲諷為「破窗經濟」——一個人在打破了商店的窗玻璃後逃走,店主只好花錢購買玻璃,結果玻璃店老闆得到一筆收入,而他又會將收入的一部分用於食物購買。
  • 魯政委 | 消費券:如何用需思量
    這樣的設計意在使地方政府僅動用少量資金即可撬動更多的銷售額,發揮消費券的槓桿作用。 第二,許多消費券限定消費項目。比如濟南市發行的消費券僅限於文旅消費;河北省發放的消費券僅能用於體育項目。通過限定消費項目,地方政府可以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實現定向補貼。 第三,消費券需在領用後一段時間內使用。各消費券使用時間從1個星期到1個月不等。
  • 消費券背後的乘數效應,基於日本消費「世代變遷」的啟示
    3)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快速膨脹,財富效應最大化下的泡沫世代展現出高物質欲望,同時,團塊次代少年沉溺於父母支持,也陷入高消費的瘋狂。2005 年以後,日本消費社會轉變為寬鬆世代的自我充實的簡約、高性價比消費為主的消費形態。
  • ...帶薪休假」發展「夜經濟」 消費券使用期間鄭州餐飲營業額提升...
    河南出臺措施鼓勵發行消費券近日,河南省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市場擴容提質的若干意見》,提出鼓勵發行消費券、落實「帶薪休假」、鼓勵發展「夜經濟」、打造中原餐飲品牌等十條意見,加快振興消費市場。據大河網記者了解,河南省鄭州市、三門峽市已經率先行動。
  • 代表委員熱議:消費券發揮撬動作用,帶動中小企業發展
    對此,兩會期間,在新京報舉辦的全國「兩會經濟策」系列中,眾多代表委員熱議「消費券——助力消費復甦 拉動中小企業發展」。關於本輪發放消費券呈現哪些新特點,取得了哪些成效,以及如何保障消費券發放公平性,成為專家們的熱點話題。
  • 用稅收乘數效應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4426億元的個人所得稅減稅金額,直接拉動居民消費收入增長16.2%,讓廣大城鄉居民對減稅改革真正有了滿滿的獲得感。紅利成績單所折射的,是稅收乘數效應對激發消費市場活力的重要作用已初見成效。這對用好稅收乘數效應調控手段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具有可供複製推廣的重要示範意義。消費市場的活躍程度,直接取決於居民消費能力的大小。
  • 央視財經評論:發揮五萬億美元乘數效應 為全球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建議: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各國應該聯手加大宏觀政策對衝力度,防止世界經濟陷入衰退;要實施有力有效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促進各國貨幣匯率基本穩定;要加強金融監管協調,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穩定;要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