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消費券發放需警惕行政壟斷 發揮乘數效應成關鍵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多地發放消費券,發揮乘數效應成關鍵

專家認為,消費券應主要發放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警惕行政壟斷

●研討會嘉賓

董超(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所長)

●研討會嘉賓

於鳳霞(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討會嘉賓

依紹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市場流通與消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研討會嘉賓

朱克力(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研討會嘉賓

黃晉(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競爭法中心副主任)

●研討會嘉賓

馬亮(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

目前,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國各省市都推出消費券用以提振疫情後的消費恢復。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3日,全國已有30餘個地區發布相關政策。相較於直接發放現金,消費券更能直接地轉化為實際消費。

不過,消費券究竟應該怎樣發放才更公平、最大化激發乘數效應,值得深入探討。在此,4月5日新京報舉辦以「最大化激發消費券乘數效應」為主題的線上學術研討會,圍繞消費券發放的背景、特點,如何通過與平臺結合,來發揮消費券最大化的乘數效應及發放公平性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消費券可以限定用途,釋放消費潛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前的消費市場遇冷,消費券成為各地政府刺激消費復甦的首選方式。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所長董超認為,消費券一方面可以在短期內直接刺激消費增長,具有乘數放大效應,促進居民消費潛力釋放;另一方面,消費券可以指定用途,對特定的領域形成拉動的作用,比如發放鄉村旅遊、餐飲、本地生活服務的消費券等。同時,也可以針對貧困人口等特殊人群發放消費券,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對穩定就業、推動復工復產,都有積極作用。

相較於給居民發放現金,消費券會更有利於刺激消費。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於鳳霞表示,政府通過發放消費券,引發總需求擴大,進一步擴大再生產,帶動企業用工增加,再帶動居民收入提升、增加消費,形成良性循環。

如果政府發現金,可能會流入到儲蓄裡,也可能用於其他用途,如支付房貸甚至是投資,並且也不會全部進入到地方政府預期的產業。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馬亮則認為,消費券有使用截止日期,所以對拉動消費見效很快。而且通過平臺發放的消費券都可以限定用途,精準施策。同時,它會起到明顯乘數效應,消費者為享受補貼,也會不斷增加消費。

借平臺發放消費券,精準評估發放效果

這一輪消費券發放,大多數地方政府都選擇了和平臺企業合作,並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近期各城市地方政府聯合美團推出「安心消費節」。來自美團的數據顯示,電子消費券上線72小時,銀川市參與活動商家交易額比未參與活動商家的周同比高出409個百分點。

對於地方政府與平臺合作的好處,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克力認為,通過平臺發放消費券,可以消除一些弊端。過去紙質消費券不僅發放效率低、匹配度低,還容易產生一些道德風險。通過與平臺結合,可以藉助大數據提高效率和精準度,把這些弊端降到最低。

而針對今年消費券發放對象和發放方式呈現出的新特點,董超則指出,消費券應主要發放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如餐飲、旅遊業和本地生活服務,及疫情後消費需求增多的行業,如體育健身、教育和智能設備,激髮長期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

消費券通過平臺企業發放,有實現更多可能的空間。馬亮認為,一方面,平臺擁有大數據優勢和算法支持,可以實時追蹤消費券的使用時間、地點和方式,政府可以藉此不斷優化和調整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把拉動消費的任務交給平臺,平臺可以設計不同的消費券使用方案,同時也便於政府更精準評估政策實施的效果。

消費券發放應向非剛需領域傾斜

消費券可以與不同平臺合作,發放到不同行業領域,但也有不少應該注意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競爭法中心副主任黃晉表示,政府要與平臺結合發放消費券,因為政府的大數據分析能力有限,因此要找有能力、有經驗、多場景的綜合服務類平臺,通過大數據模型,將消費券的設計更加細化,引導促進受疫情影響的非剛需行業消費。

對於剛需和非剛需問題,黃晉也表示,像疫情期間的口罩和酒精屬於剛需產品,而我們這次發放消費券應傾向於非剛需行業和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如餐飲行業、文旅、本地生活服務等,他們具有較長產業鏈,橫向關聯行業較多,可以帶動鏈條性消費復甦。

■ 焦點議題

消費券發放不可迴避「公平」

消費券通過平臺發放具有很多好處,那麼如何保障平臺間公平競爭,形成良性的政企合作,成為本次研討會的一個焦點。

依法發放消費券,營造公平環境

消費券發放不但要有效率、有效果,更要保證公平性。對此,黃晉表示,發放消費券是財政支出,其實是一種補貼。作為政府補貼,政策實施一定要合法合規,要注意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在使用平臺進行發放時,不能隨意指定哪家平臺做這個事情。

發放消費券是政府行為,能否依法依規,促進市場的公平競爭,也是反映地方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黃晉指出,根據2020年1月1日實行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規定,要求行政機關進行公平競爭審查。如果地方政府發放消費券濫用行政權力,如不經任何程序指定哪家平臺,就明顯違反公平競爭原則和反壟斷法等相關法律要求。因此,政府行為要依法依規,考慮公平,不能只與一些大的平臺合作,也要考慮到中小平臺,政策制定要考慮覆蓋面和受益的廣泛性。

呼籲出臺消費券相關指導性意見

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應對疫情,起初出臺政策從簡從權,忽視了很多問題,這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但與會專家認為,疫情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消費能力的釋放可能在四五月份才能真正到來,可以預見會有更多的地方推出消費券,因此,下一步消費券的發放就需要考慮規範。

對此,馬亮呼籲,針對消費券發放,有關部門應出臺一些指導性的意見進行監管和規範,地方政府再跟進,從而避免一些亂象。通過政策自上而下的規範,地方政府的相互學習,既可以規避法律風險問題,還可糾偏各地方實施過程中不規範的行為。

平臺資源各異,地方莫單一選擇

由於各個平臺領域不同、服務資源不同,用戶群體特徵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地方政府需要避免合作平臺單一化。於鳳霞表示,不同類型的平臺,都有獨特的優勢,比如支付類平臺覆蓋面廣是它們的優勢,但與地面商戶的聯動方面相對弱一些。綜合類的生活服務平臺,它們與線下商戶聯繫比較緊密,消費場景較為豐富。因此,地方政府應充分評判不同類型平臺優勢,充分發揮其互補作用。並且如果只選擇某一類平臺,也會增大不法分子在技術上作弊和鑽空子風險。

消費券也應注重發給小微商家

消費券發放公平性的另一面既要保證大企業和小企業公平地發放,同時抗風險能力較差的小微企業、商家也不應被忽視。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市場流通與消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依紹華認為,此次受疫情衝擊最大的是小微商家。地方政府可以重點向其發放消費券,通過打折促銷方式,或者直接給消費者發放針對某些小微商家的消費紅包,幫助他們儘快恢復活力。通過補貼小微商家方式,可以使消費券惠及到更多人群,刺激消費。

新京報記者 王春蕊

相關焦點

  • 用消費券拉動經濟,發揮「乘數」效應是關鍵
    消費券的作用,乘數效應說了算消費券,即是政府通過定向的消費補貼,目的是促使消費者走出家門、走進商鋪,把錢花出去,藉此刺激社會消費。對它,杭州人民並不陌生。生活必需品實際上並未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杭州消費券的發放,反而讓居民將原本用於購買必需品的錢轉為儲蓄,反向擠壓了消費需求。消費券使用領域的錯判,讓拉動消費的效果大打折扣。這是因為這些消費券起到了「替代效應」,卻沒有發揮「乘數效應」。
  • 發揮乘數效應 帶動經濟復甦!專家看好「武漢消費券」
    武漢消費券將於明天與廣大市民見面。為什麼武漢要發放消費券,相關規則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今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貿易專家黃漫宇教授接受武漢廣播電視臺記者專訪時認為,消費券將有效發揮乘數效應,帶動武漢經濟復甦。
  • 消費券的乘數效應是怎麼回事
    名詞解釋:  乘數效應  在經濟學中,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更完整地說是支出/收入乘數效應,是宏觀經濟學的一個概念,是指支出的變化導致經濟總需求與其不成比例的變化。 例如當市道好時,政府投資或公共支出擴大、稅收減少,對國民收入有加倍擴大的作用,從而產生宏觀經濟的擴張效應。
  • 專家談武漢消費券:能最大程度發揮乘數效應,帶動經濟復甦
    楚天都市報記者 周丹 通訊員 高祥勇4月19日,消費券正式與武漢市民見面。武漢為何要發放消費券?相關規則如何出臺?怎樣才能高效搶券?老人不會搶券怎麼辦?18日,武漢市商務局和相關專家,對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釋答疑。
  • 消費券釋放乘數效應 數據顯示9成受益商家為中小微商家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消費券釋放乘數效應 數據顯示9成受益商家為中小微剛剛過去的小長假,多地商家和景區出現消費回暖。在此背後,消費券已成為諸多省市提振消費的「標配」。而公開資料顯示,杭州、鄭州等發放消費券的城市呈現線下客流回暖的現象,有的已經釋放出10倍以上的「乘數效應」。支付寶披露數據稱,全國已有超千萬線下商家受益於消費券,其中9成以上為中小微商家。
  • 消費券以「乘數效應」激活消費潛力
    近日,北京市經信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與美團共同啟動了「安心消費節」,以線上補貼拉動線下消費的方式,通過發放消費券、為商戶提供補貼等舉措,推動各地復工復產和消費回補。同時,此類活動也在南京、銀川、長沙等地開啟。
  • 拉動消費乘數效應的點有哪些
    一發了之的做法,最有可能帶來消費的替代效應,更難顧及消費的公平和市場的效率。最近,一些地方在促進消費中,充分發揮了數字經濟的獨特作用,利用大數據平臺,將消費券投放至可以形成乘數效應的消費領域,精準到點,投放成鏈。
  • 多地發放消費券:專家建議打好「組合拳」
    為了抓住假日經濟效應和推動「疫」後經濟的復甦,多地近期陸續發放消費券。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超過40個城市和地區發放消費券,發放金額超過50億元。這一份份消費券,能否在假日期間「券」動消費者、「券」動消費復甦、高漲?
  • 消費券背後的乘數效應,基於日本消費「世代變遷」的啟示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國各省市陸續推出消費券用以提振疫情後的消費恢復。消費券的發放實現了政府、網際網路平臺、消費者與商家多方之間的合作共贏,也為各地企業和城市數位化轉型升級提供了積極助力。中長期宏觀視角下,消費的影響因素主要是收入、物價及人口結構。
  • 發揮「雙創」與「網際網路+」的乘數效應
    【關鍵詞】創新創業   「網際網路+」   乘數效應【中圖分類號】D82    【文獻標識碼】A《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中強調,要推動「雙創」政策落地,創設「雙創」示範平臺,構建「雙創」良好生態,發揮創新創業和「網際網路+」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促進社會就業,推動形成「雙創」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 魯政委 | 消費券:如何用需思量
    這樣的設計意在使地方政府僅動用少量資金即可撬動更多的銷售額,發揮消費券的槓桿作用。 第二,許多消費券限定消費項目。比如濟南市發行的消費券僅限於文旅消費;河北省發放的消費券僅能用於體育項目。通過限定消費項目,地方政府可以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實現定向補貼。 第三,消費券需在領用後一段時間內使用。各消費券使用時間從1個星期到1個月不等。
  • 浙江杭州2億元消費券乘數效應凸顯:11天撬動22億元消費
    為刺激消費,中國多個城市在3月末開始發放消費券。浙江省杭州市是較早發放的城市之一。目前,杭州消費券在提振消費方面的「乘數效應」已經顯現。杭州市政府在3月27日至5月31日期間,將面向在杭人員發放總額為5億元的消費券,目前,消費券已經發放了兩期。5億元消費券中1500萬元用於困難群眾的消費補助,剩餘4.85億元用於電子消費券發放。同時,商家匹配優惠額度11.8億元左右,預計杭州消費券實際總額將達16.8億元。
  • 代表委員熱議:消費券發揮撬動作用,帶動中小企業發展
    對此,兩會期間,在新京報舉辦的全國「兩會經濟策」系列中,眾多代表委員熱議「消費券——助力消費復甦 拉動中小企業發展」。關於本輪發放消費券呈現哪些新特點,取得了哪些成效,以及如何保障消費券發放公平性,成為專家們的熱點話題。
  • 南京發放3.18億消費券,到底是什麼操作?
    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買東西的時候,「購買消費券」可以抵扣一定的金額,功能與現金一樣,但是不能兌換成現金。消費券一般也會有一定的使用範圍和使用時限,而且時限也會比較短。 04 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想,那不就是白給我錢去買東西嗎?聽起來像是白送商品給我,怎麼拉動經濟呢?
  • 香帥數字經濟工作室的研究認為:消費券的發放力度還遠遠不夠
    報告牽頭人、香帥數字經濟工作室創始人,原北大光華金融系博士生導師唐涯認為,提振消費不能「一鍋端」,應根據不同的地區及行業差異施策,除加快服務業數位化轉型外,還應在重點疫區之外的省市大規模發放消費券。3月以來,全國多地通過支付寶等數字平臺推出超百億消費券,拉動效應明顯。截至4月16日,杭州消費券乘數效應10.7倍,鄭州消費券乘數效則高達14.1倍。
  • 省政府發放5000萬元消費券,怎麼搶看這裡
    4月29日上午9:00開始, 第一期5000萬元消費券將在「多彩寶APP」開搶,領到消費券的消費者可以直接用支付寶到線下門店消費使用。日前,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多彩貴州促消費百日專項行動方案》,通過「多彩寶APP」發放多彩貴州消費券,在餐飲、購物、新購汽車加油等領域消費時抵扣相應費用,提振市民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增長。
  • 一線調研:看安徽各市發放的消費券如何「四兩撥千斤」
    近期,各地接連向市場投放消費券,以期釋放因疫情而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恢復市場繁榮。小小的消費券,能否「四兩撥千斤」發揮大作用?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槓桿效應,商家消費者雙受益「前段時間搶的券你用了嗎?趕緊用!」「我點了外賣,用了100減20的券,2斤多的香辣小龍蝦才花100元,真划算!」5月12日,合肥市民何青青激動地在辦公室分享自己的用券體驗。
  • 重慶發放1.19億元消費券,等你領!
    重慶發放1.19億元消費券,等你領!今(4)日,「重慶六六數字消費節」活動新聞通氣會發布消息,支付寶將聯合重慶商家,在重慶發放超億元消費券。6月6日至6月12日,每天上午10點,重慶市民可以上支付寶搜索「消費券」,一鍵領取價值85元的消費券禮包,每天限量20萬份。
  • 廣發信用卡投入千萬補貼發放消費券助力消費復甦
    隨著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多城市和企業通過發放消費券等方式,促進各行各業全面復甦,推動消費市場逐步回暖。 日前,廣發信用卡在全國範圍內推進商圈「飯票」惠民活動,累計投入超千萬元為消費者提供餐飲類消費券,旨在提振消費信心、拉動消費增長。
  • 2020年省考面試之熱點—消費券從工資扣?
    3.以犧牲部分群體消費自由甚至生活便利為代價,派發所謂的消費券,暴露出對市場經濟理解不夠透徹的 形式化傾向。——分析為了讓消費券發揮更大作用:一、政府發放消費券不能 「大水漫灌」,而需要精準設計,可以對消費券的適用範圍有明確限定,傾向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受損較大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