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向學生內心投射一束暖光,高校心理諮詢應做得更好

2020-12-11 齊魯晚報網

最近,又有多起大學生輕生事件登上熱搜榜。許多人疑惑,這些學生有沒有去過學校的心理諮詢室求助?高校的心理諮詢該如何為學生提供更切實有效的幫助?媒體近日深入高校採訪得知,一方面,有些學生寧肯「自己扛」,也不願求助心理諮詢中心,而有些高校的心理諮詢中心則人滿為患,排不上隊;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心理諮詢中心存在關愛學生與保護隱私之間界限不清的問題。

高校心理諮詢中心就在學生身邊,應該春雨潤物地幫助學生,但如果把握不好分寸,使解決問題的機構成為一個問題,未免讓人遺憾。

青春是美好的,但在成長過程中也會受到各種心理陰霾的影響。走出去了,會朝著更高的人生目標前行;而一旦走不出去,很可能會發生青春折戟的慘劇。

慘劇發生令人痛惜,而在這些不幸事件的背後,是更大數目的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問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12億10至19歲青少年群體中,約20%存在心理健康問題,10至19歲青少年群體遭受的疾病和傷害中,約16%由心理健康問題引發。

這也意味著,作為青年學子集中的地方,紓解青年的心理問題,高校責任重大。切實做好抑鬱症篩查,並在保護好學生隱私的前提下適度介入、積極幫助,把一束暖光打進學生內心,高校顯然還需更系統化、更人性化、更讓學生有安全感的專業舉措。

這中間,主要問題在於如何保護學生的隱私。一般而言,目前高校有著較為嚴密的學生管理制度,除了心理諮詢中心會做科普、講座、培訓以及幹預以外,輔導員也會對學生主動關心和幫助。但是,如果掌握不好分寸,就會適得其反,心理疾病沒有得到救治,反而加劇負面情緒的增長。

作為心理諮詢的職業倫理,保密原則十分重要。當然,保密也有例外情況,如已出現過激行為,就需要交由精神科醫生醫治。一旦高校心理諮詢機構出於免責的考慮,把原本應該保密的心理諮詢內容,透露給其他老師、同學甚至家長,或者讓輔導員「重點關注」,就將關愛異化成了幹擾,將幹預演變成了盯防。不僅不會幫到學生,反而會產生新的對抗。事實上,部分高校心理諮詢中心無人問津,學生寧可自己扛也不願前來諮詢,也與保密性做得不夠好有一定關係。

當下,高校心理機構若想真正發揮作用,首先要提高專業化、規範化水平,要按照專業機構的制度規範來建設高校心理諮詢機構,不要把學生的心理諮詢煮成一鍋雞湯。無論是專業人才還是工作規範,都要與專業機構接軌。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就要求,加大對重點人群如青少年的幹預力度,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等等。此外,還要切實做好保密工作,在生命權、知情權和保密性之間做好平衡,尊重每一名心理出現陰霾的學生。

(作者 龍之朱,摘自「光明網」)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向學生內心投射一束暖光,高校心理諮詢應做得更好
    許多人疑惑,這些學生有沒有去過學校的心理諮詢室求助?高校的心理諮詢該如何為學生提供更切實有效的幫助?媒體近日深入高校採訪得知,一方面,有些學生寧肯「自己扛」,也不願求助心理諮詢中心,而有些高校的心理諮詢中心則人滿為患,排不上隊;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心理諮詢中心存在關愛學生與保護隱私之間界限不清的問題。
  • 高校心理諮詢:有些學生不願求助專業機構 有些則需預約排隊
    因為本身患者的自我認知就出現了問題,沒有旁人幫助,恢復得就比較慢。」 記者採訪發現,在面對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時,許多學生擔心自己的心理問題會被告知學校,進而被告知家長。在某高校校園論壇上,有學生提問:心理諮詢之後,會不會通知輔導員和導師說這個學生有心理問題。另一位學生回答道:「講實話,對保密性不要有期待,親身經歷。因為這個問題,我曾經受到挺大的打擊。
  • 高校心理諮詢,敲開這扇門難嗎
    在為這些戛然而止的青春長嘆一聲時,許多人疑惑,行至崩潰的邊緣,他們有沒有去過學校的心理諮詢室求助?而高校的心理諮詢又該如何為學生提供更切實有效的幫助?連日來,記者深入學校,採訪了部分學生和相關專家。記者採訪發現,在面對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時,許多學生擔心自己的心理問題會被告知學校,進而被告知家長。在某高校校園論壇上,有學生提問:心理諮詢之後,會不會通知輔導員和導師說這個學生有心理問題。另一位學生回答道:「講實話,對保密性不要有期待,親身經歷。因為這個問題,我曾經受到挺大的打擊。但是心理諮詢還是可以做的,只看你更想恢復心理健康,還是更注重私密。」
  • 學科學的全息繪畫投射理論,做專業的繪畫投射分析師
    · 如何能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一幅畫讓你迅速讀懂別人,也讀懂自己繪畫投射測驗是一種主觀心理測驗方法,能透過繪畫投射出的信息,繞過人們的心理防衛,揭示人們的內心潛意識。【全息繪畫投射分析】專業人才測評標準制定者、首席專家,構建了一套科學完善的【全息繪畫投射分析】培養體系,有多年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近年來已將繪畫投射測驗分析成功應用於司法部監獄服刑人員改造、人員篩查,以及心理諮詢、家庭教育、婚戀匹配、人才測評、職業規劃等領域。
  • 抗抑鬱「靠自己」不在少數 高校心理諮詢需醫教結合
    原標題:有的學生不願意求助,有的學生卻「排不上隊」——高校心理諮詢,敲開這扇門難嗎近段時間,又有多起大學生輕生事件登上熱搜榜。在為這些戛然而止的青春長嘆一聲時,許多人疑惑,行至崩潰的邊緣,他們有沒有去過學校的心理諮詢室求助?而高校的心理諮詢又該如何為學生提供更切實有效的幫助?
  • 心理投射——「世界是我們內心的投射」
    「投射」是心理幹預中關注的重點,作為一種原始的防禦,諮詢師通過識別投射,從而理解來訪者行為背後的焦慮和痛苦。「投射」的定義:人際中的很多誤解、偏見、衝突都源於投射,如果對這些投射一無所知,那就會被無意識帶著走,活在自以為是的世界中。
  • 投射效應:你眼中的世界,就是內心的世界
    投射效應: 你眼中的世界,就是內心的世界 文 | 包楚婷 「投射效應」,是指我們傾向於將自己身上的某些特質投射到他人身上,我們會將自身所持有的某種態度在不知不覺中投射到他人身上,覺得他人應該和我們持有同樣的態度
  • 投射認同:對心理治療技術與訓練的反思
    我強調容器中充滿活力的重要性,這是由小組主持人在她敏感地反映投射材料時所激發的。這個觀察讓我意識到,在心理治療訓練中識別和命名發生的投射性認同,並思考處理它們的恰當方法是多麼重要。這樣的實踐可以增強心理治療學生對這種複雜現象的理解,可以應用於工作和推進治療與他們的客戶。
  • 生命所有的結果都是潛意識的投射
    萬一離了,還可以做朋友、做夥伴。投射,一種將自身擁有的想法、感受、特質或行為歸於他人的心理過程。我們會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強加於他人之上。而這與我們傳統文化所強調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恰恰是背道而馳的。投射更多發生在無意識層面,意識層面一般是非常難以讓人覺察的。
  • 打通高校心理諮詢與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但仍面臨著如何打通「最後一公裡」的難題。部分群體因為主動游離於心理諮詢服務的半徑之外,因而更加難以識別和幹預。而打通高校心理諮詢與服務「最後一公裡」,首先需要構建師生育人共同體。構建高校心理育人共同體,要提升高校心理諮詢與服務工作教師的配置比例。
  • 心理諮詢,更是一份助力成長
    作者一葦(原創)濱州一葦心理諮詢2020-08-17 13:16心理諮詢,是看見,是關注,是傾聽,是探索與分析,更是一份助力成長……直到一天,閨蜜告訴我:「謝謝姐,我最幸福的事是身邊有位心理諮詢師」。閨蜜的話,才真正契合對「心理諮詢的客觀認知」。
  • 專業 | 全息繪畫投射分析專業技能證書課程
    · 如何能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一幅畫讓你迅速讀懂別人也讀懂自己 繪畫投射測驗是一種主觀心理測驗方法,能透過繪畫投射出的信息,繞過人們的心理防衛,揭示人們的內心潛意識。通過畫樹,不僅可以考察一個人的成長曆程,也能夠反應一個人對成長的感受,樹木的繪畫投射測驗能更深層地觸及人的心靈和潛意識。 本課程是全息繪畫投射分析的證書班,提供三種班型供做選擇!帶你體驗、感受繪畫投射測驗的魅力!讓你也能夠通過一棵樹讀懂別人!
  • 房樹人測驗在高中校園心理諮詢中的運用
    筆者在多年的心理諮詢中發現,很多高中生難以進入諮詢狀態,總是隱藏自己最關心、最困擾的事情,喜歡繞圈子,在諮詢過程中心理防禦現象比較普遍。心理投射測驗能巧妙避開來訪者的防禦心理,通過畫像呈現出來訪者的內心狀況,幫助諮詢師分析判斷來訪者的癥結所在,從而快速有效地發現問題。
  • 專家:高校學子心理幹預應該加強團體諮詢
    專家:高校學子心理幹預應該加強團體諮詢 2008年10月31日 10:22 來源: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發表評論   本報訊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發生學生砍殺教授的悲劇後
  • 重磅來襲 | 全息繪畫投射分析專業技能證書課程
    >做專業的繪畫投射分析師 · 身為心理諮詢師,有沒有一種方法能更快速、便捷地了解來訪者當前的困擾? 一幅畫讓你迅速讀懂別人也讀懂自己 繪畫投射測驗是一種主觀心理測驗方法,能透過繪畫投射出的信息,繞過人們的心理防衛,揭示人們的內心潛意識。
  • 小學生心理諮詢專題
    80年代中期,一些文化學者、教育學者、醫學工作者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編寫了一批普及性的心理衛生著作。80年代後期,心理諮詢的神秘感終於被打破,湧現出一批心理衛生、心理諮詢理論家和實踐工作者,高校的心理衛生和心理諮詢工作逐步走上正規。與此同時,在高校接受了心理學基本知識的師範大學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開始了小學生的心理諮詢工作。
  • 【元璽課程】HTPC房樹人繪畫心理投射分析技術(初級班)招生報名
    我到底適合啥工作?
  • 不應被心理脆弱概括的群體:4000萬學生與「卡頓」的心理幹預系統
    事實上,早在 2000 年後,一些高校就已經開設心理諮詢室,如今,許多高校的心理危機幹預系統看似也一直處於運作中。近期,偶爾治癒訪問了一些進入高校心理幹預系統的學生、參與的老師、心理諮詢師,以及一些游離徘徊在系統外部的學生。
  • 潛意識投射:這些圖片,可以猜到你內心的秘密
    但也許你也猜到了,這種遲到其實是她內心的聲音。儘管理性告訴她,這個男生很優秀,「我應該喜歡他」,而且女生也跟從了理性的聲音做了選擇。只是她的潛意識,試圖告訴她一個真實的答案——「我不喜歡他」。對待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一樣的態度和感受——這就是投射。投射就是把我們的內心世界,混亂複雜,而又有很多防禦,投放到現實世界上。通過去分析投射出來的信息,我們可以探知你的內心。知乎答主「好像一隻手」分享了自己一次做小學老師實習的經歷。
  • 孩子遇到心理困擾,又不願意做心理諮詢,怎麼辦?
    ……  這種情況在心理諮詢中很常見,不僅僅是孩子,有些成人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在生活或工作中遭遇了一些打擊後非常痛苦,甚至已經出現了情緒問題,周圍人看著特別著急,建議他尋求專業幫助,但本人卻不願意,搞得身邊人難受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