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讓人出眾,讓人不斷走向成功!

2020-10-20 小道學宮


古往今來,成就大業,或在特定領域取得成功的人數不勝數,他們的成功從來都不是偶然,不僅需要有曠世的才能,更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還要有永不停歇的行動力。

那些名留青史的成功人士,雖然個性不同,興趣不同,取得的功績不同,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高度的自律。因為自律,使得他們比別人更容易走向成功。

雖然現在大眾對曾國藩的評價褒貶不一,但被許多人譽為「古今第一完人」的他,確實是一個把自律做到極致的人。如果沒有高度的自律,曾國藩也許改變不了他的人生;如果沒有高度的自律,曾國藩就那麼高的成就。

01、自律,改變人生

生活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自律的人必然出眾,不自律的人註定會被淘汰出局。一個連自己都管不住的人,憑什麼要求生活厚待你,憑什麼要求別人認可你,憑什麼讓大家信任你。

年輕時的曾國藩,其實和千千萬萬平凡普通的青年人一樣,既沒有定力,又沒有能力。不僅如此,他身上還有許許多多頑固的陋習:貪色、妄語、懶惰。怎麼看都是個資質平庸的普通人,註定成不了大器。

為了改正那些上不了臺面的陋習,曾國藩下定決心記日記。在日記中反省一天當中的過失,以此來警醒自己。這日記一記便是幾十年,與他寄給親人的家書一道,形成了內容豐富的《曾國藩家訓》,成為世人信奉的行為準則。

正是因為極致的自律,曾國藩最終實現了人生的逆襲。從原本天賦平平、無人看重的垃圾少年,變成權傾朝野的中興大臣,讓滿清朝廷及外國列強都不敢小覷的一方巨頭,更變成了世人眼中的「完人」。

可見,只要一個人能做到高度的自律,就必然能改變人生的軌跡,實現人生的突破。只有自律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才能讓生活朝自己事先設想的軌道運行。那些只知放縱自我的人,就只能在生活的泥沼中苦苦掙扎

生活是一場馬拉松,不在於誰起跑早,而是誰能堅持到最後。大多數人不是倒在終點線前,而是半途而廢,走到中途就已經停下了腳步。高喊著口號說要自律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夠做到自律的人卻很少。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拉開的。

02、越自律,越讓人佩服

我們都知道,一個已經養成的習慣,想要改變很難,甚至很痛苦,讓人坐立不安。但是,一個能自律的人,即使面對已經養成很久的習慣,他也能在特定的情況下,一下就中斷,而談笑風聲。

領袖是一個老菸鬼,菸癮之大,讓人驚嘆。在山城談判時,因為光頭不吸菸且討厭煙味,領袖在談判時始終未吸一支煙。這對一個老煙槍來說是多麼大的痛苦,也是多麼大的考驗。事後,光頭不得不佩服:領袖非一般人所及,從不抽菸這件小事可見出他的意志。

後來領袖生病,吸菸對他越來越不利。特別是生命最後兩年,領袖說戒菸,馬上就與煙一刀兩斷。即使忍得很痛苦,即使煙和菸具沒有收,即使有人勸他只要少抽點,領袖還是在他生命的最後兩年,再也沒有和煙打過交道。

一個自律的人,不僅讓身邊的人佩服,就是你的敵人也佩服,因為自律,你才有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因為自律,你才有超脫一般人的意志;因為自律,你才有成就偉業超凡脫俗的氣質。

縱觀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士,他們在生活中自律,在工作中自律。有時,即使是自己很喜歡的東西,也能強迫自己放下。自律,強大了他們的意志,讓他們更容易面對紅塵紛擾的誘惑。

自律的人,有了抵抗誘惑的侵擾的意志,一心向著目標前進,怎麼會不容易成功呢?我們都說,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才是本事。自律的人,就是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所以,他們讓人佩服。

03、自律,讓人更自由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的必要條件,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只有當你嘗試做到自律,在恰當的時間地點,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既不拖延,也不懈怠,你的生活才能真正受你支配。

如此來看,只有自律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一個不自律的人,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難免會有拖沓和怠慢的情況出現,如此必然會影響做事和與人交往的進度,從而身不由己地拖延自己的時間。

自律的人,每樣工作和每個時間都安排的妥妥噹噹,什麼時候做什麼,都有時間的安排和任務的規劃,讓自己在既定的程序下能完成一切。從而,就會有更多屬於個人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就像生活中,上班族上下班坐公交地鐵,自律的人按順序排好隊上下車,結果很快;而那些不自律的人,一窩蜂的往前擠,許多人堵的上不上下不下,結果反而更慢,而且耽誤了所有人的時間。

紅綠燈前如果人人自律,不僅道路更通暢、行車更自由,而且出現交通事故也更少。而人人都不自覺,只能讓交通更擁堵,行車更困難,並且行車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不知道下一秒誰會衝出來,或誰會撅你屁股。

放縱自我的人,得到的是暫時時間的寬裕,卻時不時的因為自己的放縱,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做那些曾經本該做好的事,最終的代價是慘痛的。一個自律的人,因為一切都有步驟,最終得到解脫,獲得更多的自由。

04、越自律,越幸福

人生是馬,自律是韁。不要韁繩,任由馬自由飛奔,必將偏離軌道,甚至會有粉身碎骨的風險。人生是舟,自律是水。以水推舟,方能自在揚帆,駛向自己人生價值的彼岸。

自律,讓人生更幸福。飲食上自律的人,身體好;運動上自律的人,身材好;時間上自律的人,精神好;脾氣上自律的人,人緣好;工作上自律的人,成就好。自律,更容易通向成功的彼岸。

相關焦點

  • 你有多自律,才有多出眾;世界正在獎勵自律的人
    01自律出眾;自律出局這兩天有一則新聞。在安徽宿州,有一位中職學校的體育特長生,今年夏天將迎來高考,但因為疫情他無法回到學校正常的鍛鍊。也有網友評價到:可怕的不是別人優秀,而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有一句話說:「自律出眾,不自律出局。」高考就像一座獨木橋,它看似考學生的成績,其實更像是一場優勝劣汰的大比拼。
  • 致孩子:自律者出眾,懶散者出局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自律,是走向成功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做一個成功的人,是每一個人心中的念想。沒有人喜歡失敗,因為失敗帶來的是生活的不圓滿,不管是事業的失敗,還是家庭的失敗,對人來說,都是一種苦痛。但人的成功不是說說就能成,也不是能夠一蹴而就。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自律。自律,是經常能聽到的一個詞。自律,念著也很容易,但是做起來並不容易。很多人的失敗,就敗在「自律」之上。
  • 時間是逆境中最好的救贖,人只有自律才能走向成功
    從某種角度來講,你的自律決定你的一生。無論是學校、職場、還是個人生活、生意,大凡有些成功的人,多半是自律的人,自律往往都是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你在小事沒辦法自律約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也很可能不約束自己。——沃倫·巴菲特。古代半個聖人王陽明也曾說過,要做事,首先要自律修身!
  • 女人這一生,越自律,越出眾
    而自律也可以是一把梳理三千煩惱絲的木梳,將你從蓬頭垢面中拯救出來,還你一個整潔精神的全新面貌。董卿就是一個極度自律的女人,很多人喜歡她身上那種不斷精進打磨自己的氣質,還有人喜歡她,就是因為她的極度自律。董卿身上有很多人都沒有的書卷氣,用「腹有詩書氣自華」來形容她再合適不過了。
  • 心理學:內啡肽讓人保持自律,自律讓人更快樂也更容易成功
    現代的人多愛跑步,而企業家往往都是頂級跑者或者自律達人。比如說跑馬的潘石屹。以及四點半起床訓練的科比。你想知道為什麼這些成功人士那麼喜歡跑步嗎?你想知道為什麼自律的人多容易成功嗎?Bear將從心理學角度為讀者們介紹內啡肽的合成機制以及痛並快樂著的科學解釋,並由此引進自律這個正向自虐。然後再講習慣養成分析如何自律,最後通過自證預言寫明自律的現實意義。
  • 心理學:內啡肽讓人保持自律,自律讓人更快樂也更容易成功
    現代的人多愛跑步,而企業家往往都是頂級跑者或者自律達人。比如說跑馬的潘石屹。以及四點半起床訓練的科比。你想知道為什麼這些成功人士那麼喜歡跑步嗎?你想知道為什麼自律的人多容易成功嗎?那些節制與堅持,幫助了自律的跑者們在一場又一場馬拉松精彩的表現。而賽場外的跑馬者往往也是成功而又目標的。前面不是說了嗎,長時間劇烈運動會分泌內啡肽,內啡肽有助於學習記憶,那麼長年累月下來,這群人在不斷地磨練中形成了堅毅的性格和積極地心態。因為,如果不夠努力和樂觀,你是沒法完成馬拉松的。
  • 教育篇丨自律者出眾,懶散者出局!(家長讀給孩子聽)
    有個高贊的回答戳痛了無數人:成為不了自己想成為的人,更不要談夢想的實現了。只會被迫的生活,而不是每天以一個好的狀態迎接生活的挑戰。現實就是如此,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父母要告訴孩子,這世上有個亙古不變的道理:「自律者出眾,懶散者出局」。
  • 致孩子:自律者出眾,懶散者出局!(家長讀給孩子聽)
    有個高贊的回答戳痛了無數人:成為不了自己想成為的人,更不要談夢想的實現了。只會被迫的生活,而不是每天以一個好的狀態迎接生活的挑戰。現實就是如此,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對於大多數人來,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經,努力讀書,是為了更接近夢想。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這世上有個亙古不變的道理:「自律者出眾,懶散著出局」。
  • 真正成功的人,往往能夠做到以下三點自律
    一個真正成功的人是對自己的言與行的約束,而無需外界強迫自己努力學習和奮鬥。一個積極主動的人總是會讓自己越來越優秀,而一個消極被動的人只會在虛度光陰裡變得更糟。成為自己一直都討厭的那種人。真正成功的人往往能夠做到以下三點自律。1.真正成功的人,能夠自律的處理自己的時間。
  • 你看到成功人士的光芒,卻看不見他們背後的自律!
    很多人會羨慕明星們健狀的身軀及出眾的演技,但很少有人知道明星們是如何通過自律,做到我們羨慕不已的優秀狀態。他們健壯堪稱完美身軀,是通過不斷的鍛鍊保養出來的。那些出眾的演出鏡頭,是通過一遍又遍反覆的拍攝直至完美。如:尊敬的張國榮先生就是一位極度追求完美的人。
  • 寒假開始了,告訴孩子:自律者出眾,懶散者出局!(家長讀給孩子聽)
    對於大多數人來,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經,努力讀書,是為了更接近夢想。寒假要開始了,父母要告訴孩子,這世上有個亙古不變的道理:「自律者出眾,懶散著出局」。現在混日子小心日子混了你很多孩子不喜歡學習,於是上課不好好聽講,作業不好好完成,考試只是為了敷衍父母。
  • 自律的人有多可怕,就會有多成功
    自律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而那些真正讓人變好的選擇,過程都不會很舒服。世界在不斷的變化,我們觀察世界的角度也在處於不斷地更新和調整中。所以,我們的人生地圖需要不斷修訂,才能使內容準確詳實。當我們不接受挑戰,不去思考改變的時候,我們就放棄了改變的可能。
  • 銷售人員自律很重要,做到這3點,你也可以是一個自律的人
    銷售人員自律很重要,做到這3點,你也可以是一個自律的人「自律」是一個讓人聽了就想吐,就噁心的詞。一講到「自律」接下來好像就是要喝雞湯了,要長篇大論講一些廢話了。但是平心而論來說,自律一直都是出現在別的成功人士分享經驗的口中或者是朋友圈的勵志文章裡,從來沒有真正自己近距離地去感受體驗過。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哪怕自律被無數人所詬病,所厭惡,那也是因為毒雞湯文化的殘骸才讓我們對自律產生了偏見。自律本身是一項優秀的特質,能讓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重要保障。就好像跟現在的金錢一樣,很多人認為金錢不好,將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都消磨殆盡了,敗壞社會風氣。
  • 家長和學生必讀:悟透了自律,出眾,悟不透,出局
    說到自律,大部分人可能認為自律就是自我約束,我個人不這麼認為,那麼自律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這個定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律後的結果都是成功的,我們通過幾個2020年的例子來看一下。前20名中有15人,700分以上衡中75人,佔全省69.44%。
  • 致孩子:自律者出眾,懶散者出局
    — 自律!很多人初始蒙臺梭利教育,第一感覺就是這種教育太崇尚自我,解放天性。也經常有家長提出這樣的問題:蒙臺梭利教育出來的孩子會不會太過自我?沒有規矩?一會兒幫孩子扇扇風,一會給孩子遞上盤水果,一會又糾正孩子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奶奶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在不斷的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理的,如果學習環境過於嘈雜、書桌書房擺放物品過於花哨、一次性給孩子的任務過多,經常被各種事情打斷,都可能造成孩子專注力的降低,自律也就更無從談起了。
  • 曾國藩:自律的人才能掌控人生
    「自律使我們與眾不同,自律令我們活得高級。也正是自律,使我們獲得更自由的人生。」大多數人對自由的定義存在誤解,認為自由就是隨心所欲,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在長期的散漫和毫無節制中,整個人自然而然陷入空虛,工作越來越敷衍,對生活越來越不認真,對自己的人生也會逐漸失去掌控。
  • 自律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二、自律孩子的主要表現 每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自律性強的孩子才能走向成功。門關上之後,三分之二的小孩把棉花糖吃了,5秒,10秒,40秒,50秒,2分鐘,4分鐘,8分鐘,有些小孩子堅持了十四分半,三分之一的四歲孩子就已經懂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則——「推遲享受」的自律能力,15年後沒有吃棉花糖的孩子全都成功了。這實驗結論表明即使是孩子也有自律精神。自律是孩子們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 自律的孩子自愛。
  • 越有這四個特質的人,越出眾,活得越高級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取得事業成功,擁有一個令人羨慕的人生。但想要事業有成,比普通人厲害,就必須先讓自己優秀起來。要想優秀,就要堅持養成一些好的特質。堅持下來,才能遇見更優秀的自己。研究發現,那些越成功,越出眾的人,在性格方面幾乎沒什麼共通的,但越有這四種特質。1高度自律。
  • 成功源於自律
    成功源於自律劉向軍一切真正的成功都源於自律。成功是難的,因為自律是難的。自律應該成為一個人的優良習慣。否則,他律者或許可以贏得眼前的一次小小的勝利,最終卻會輸掉整個人生。自律者之所以能夠自律,是因為他們心中不只有夢想,更有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