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曲《摘荔枝》是一首調寄(荔枝頌)的反映時代新生活中,荔枝給人們...

2020-12-22 紅船先鋒隊

調寄:荔枝頌 填詞:梁啟 演唱:曹章玲

總策劃:高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高州市文聯

出品:國家級非遺高州市木偶戲傳習所 茂名市影視協會 茂南區少兒嶺南曲藝創作培訓示範基地

拍攝:茂名華睿文化傳媒

製作:我愛茂名

演出:國家級非遺高州市木偶戲傳習所、馮荃雯、潔雲、波波、春明、春娥、梁啟、郭毅

創作背景:

粵曲《摘荔枝》是一首調寄(荔枝頌)的反映時代新生活中,荔枝給人們新的幸福感的作品。

半個世紀多前由一代粵劇編劇泰鬥陳冠卿先生創作並由紅線女演唱的《荔枝頌》蜚聲海內外,長唱不衰,成為經典。但因改革開放,特別是時下新時期我國的經濟文化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我們茂名百多萬畝荔枝的生產更是呈現出一片大好的繁榮景象。現在的荔枝不僅美譽度燦爛,而且已為成時尚的旅遊項目。每年荔熟時節引來了不少海內外的嘉賓,客似雲來。平時紅男綠女,一家子或好友成群自駕遊到荔鄉,摘荔、爬樹、張嘴嘗果已成了最幸福的生活寫照。因此,該曲作者根據這些時代的新生活為題材,創作出《摘荔枝》。老曲新唱,歌唱現在荔枝給人們帶來美好的新生活和幸福感,希望大家喜歡!

------------------------------------------------------------------------

唱詞:

摘荔枝!

呼朋同奔果園去,

佳果豔香惹人迷,

放飛心中意,

歡笑漫天摘荔枝。

爬高去,

樹梢去,

一串串果放到食品袋裡。

這是桂味珍品,

靚荔枝,

嬌小嫣紅平添樂趣。

唱荔枝,

當年摘荔京都去,

喜得貴妃心自娛。

一詩傳頌千年盛,

脆美甜果天下奇。

展身手,

簇簇鮮荔,

攀高折枝,

亮響聲脆。

競將果實獻給美女,

香荔紅寄情意,

生活有若美虹霓。

牽手園中如夢美。

欣欣歡情,

笑問當初,

貴妃子,

紅塵啖荔幸福意,

身居帝伴,

怎可比,

我地綠女驕男,

摘荔枝。

唱荔枝,

冰箱之內來冰起,

清心甜蜜鮮味美。

玉環大姐,

嘆不如。

不如我地日子美。

今天我等,

將手牽,

上山摘果笑聲一路,

共抒豪氣。

同遊靚荔園,

心中萬千感受意最美,

盡享天公恩義賜。

摘荔枝,

看我們摘荔枝神馳!

摘荔枝!

———————————————————————————————

填詞:梁啟

退休新聞工作者,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廣東省職工藝術家。他長期從事粵劇編劇、曲藝創作,作品多次榮獲省文化廳金銀獎,並對粵西粵劇有一定的貢獻。同時,常有正能量曲藝視頻網上微信播放,受廣大觀眾好評。

演唱:曹章玲

原高州市木偶粵劇團團長、現高州市木偶戲傳習所所長、國家二級演員,國家級非遺(高州木偶)傳承人。曹老師唱功深厚,木偶表演傳承傳統絕技,曾十次率團赴省、港澳表演,受到海內外觀眾高度讚揚。

攝製:郭毅

茂名市影視協會副秘書長

茂名華睿文化傳媒公司技術總監

我愛茂名運營總監

參與攝製的《誰的青春不折騰》、《父親》、《那一年》、《再見,豬屎村!》 等網絡微電影分別獲得中國公益映像節優秀影片、美麗鄉村國際微電影藝術節優秀獎、最佳女配角、中國海尚電影節最佳編劇提名獎、 粵港澳微電影暨網絡大電影金種子獎優秀影片獎等獎項,微視頻《香噴噴的餵番薯》《高州傳統美食:錘砸籺》《茂名粵劇:弘揚冼夫人文化,傳承好心茂名精神》獲「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主辦的「廣東鄉村微視頻大賽」三等獎。

填詞梁啟、演唱者曹章玲、導演梁培茂合照

相關焦點

  • 摘荔枝、賞美景!到從化南平荔枝節裡感受鄉村振興新活力
    6月23日,在嫋嫋琴聲中,20餘位身著古典服裝的女子一展腰鼓,拉開了廣州從化南平荔枝節的序幕。舞獅、舞蹈快閃、粵曲、魔術等眾多與荔枝主題相關的表演,在趣味中展示了荔枝文化的深厚內涵。作為廣東省荔枝最晚熟區域,從化荔枝陸續開始上市了。今年從化荔枝產量預計為4萬噸,目前從化流溪桂味、錢崗糯米餈、井崗紅糯等優質荔枝已陸續成熟。
  • 《蟬鳴聲中啖荔枝》
    當你那酣沉的午覺被知了喚醒時,荔枝譜中,那名聲最大也相對早熟的妃子笑。便紅遍了大街小巷的商肆攤點,這個時候的荔枝,清甜中透著酸澀,鮮是鮮美,但還未佳處,只可當作嘗新。待到端午鑼鼓聲喧時,增城的糯米餈、從化的桂味,就會象胭脂水一般紅紅火火地湧向市場。
  • 吃荔枝必先了解的荔枝文化:離枝,荔枝和勵志
    從漢武帝的扶荔宮,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張九齡的《荔枝賦》,到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到蘇東坡的「日啖荔枝,不辭長作嶺南人」,到當代的紅線女一曲絕唱《荔枝頌》,楊朔的《荔枝蜜》、肖復興《荔枝》……自唐宋以下,文化名人留下的關於荔枝的詩詞等作品數不勝數,在水果中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 高清:「貴妃」現身永春摘荔枝 岵山500年「荔枝樹王」賣出省內最高價
    「荔枝認摘」活動吸引了各地遊客  2012年,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岵山晚荔」名稱,成為泉州市首個通過認定的荔枝新品種,當地把它打造成為岵山鎮的一張名片。  因為荔枝,永春岵山推出了一系列互動節目:第三屆中國·岵山荔枝文化旅遊節舉辦時間為6月14日—7月31日。
  • 愛荔枝的女孩不要貪吃哦!
    相信愛吃荔枝的女孩一定像荔枝一樣甜美、水靈…… 千百年來,人們描繪其形狀、歌頌其美豔,產生了大量荔枝題材的藝術作品,從宋代廣東畫家到民國嶺南畫派諸大家,荔枝畫作多不勝數,清代阮元題寫唐人曹夢徵遊荔園詩真跡,至今猶存,當代著名粵劇藝術家紅線女,
  • 2016廣州最早可以去哪摘荔枝 哪裡的荔枝最早熟
    【月底,去增城摘荔枝!】  「荔枝控」看過來!增城區仙村鎮竹園村荔枝島的「三月紅」荔枝現已比成人大拇指還要大,青黃嫩綠,預計在本月18日可採摘上市。荔枝島主幹道硬底化工程基本完成,在荔枝採摘季節,大家可以一邊騎單車遊荔枝島,一邊採摘品嘗荔枝。月底,@ 上小夥伴摘荔枝去吧!  交通推薦:由於地方較為偏僻,離得最近的公交站也有2公裡左右,建議自駕車去!增城區仙村鎮竹園村位置圖!
  • 荔枝穿越史——一顆荔枝背後的歷史餘韻
    白居易在一篇名為《荔枝圖序》的文章中寫道:「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所以,荔枝應趁著新鮮吃下才能品味其中美味。由於荔枝的保鮮時間不太長,所以古人就發明了三種保鮮的方法:第一是擇巨竹,開一小洞,置荔枝於竹節中,密封;第二是以蠟封荔枝蒂,浸於密水中;第三是將荔枝放入瓦壇中密封倒沉井中。
  • 荔枝季來了,摘果遊安排上!
    ,預計下周開始來摘最好。」記者在南沙區黃閣鎮的採荔人家果園看到,果園裡的部分荔枝樹上已經掛著紅色的果實,果農介紹,預計下周開始荔枝樹上的果子會大面積成熟,對於想要摘果遊的遊客來說,黃閣麒麟荔枝採摘遊計劃可以安排起來了。
  • 《廈門晚報》小記者:摘荔枝的收穫
    我們一大家子七個人,一起出發去摘荔枝了。滿山遍野都是荔枝樹,那一顆顆紅紅的荔枝就像一個個小小的紅燈籠,隱藏在綠葉叢中,被調皮的風姑娘一吹,左搖右晃,仿佛跳著豐收的舞蹈。 我在樹下穿梭,東張西望,媽媽在那兒喊:「來摘荔枝啦!」我們開始動手摘荔枝了,只見爸爸輕鬆地把一大串荔枝摘下來。我心想:這麼簡單的事我還辦不到?我立刻往樹上爬去,表弟還不到5歲,年紀小,個子小,他跟在我後面。
  • 深圳一公園荔枝成熟遭遊客瘋搶,公園的荔枝到底能不能摘惹爭議
    有的遊客攀爬到樹上摘荔枝;有的遊客將荔枝樹幹拉扯下來摘荔枝;還有的遊客通過搖樹、拿石頭瓶子等工具砸、弄斷別的樹枝拿樹枝打下荔枝......據公園的工作人員表示:「遊客瘋狂採摘荔枝,一方面給公園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荔枝樹和公園草坪、其他樹木、衛生等都遭到嚴重的毀壞;另一方面也給自身帶來了安全隱患,今年已經有5名遊客因摘荔枝摔傷或被樹枝砸傷。」
  • 荔枝,熟了!
    其實很容易理解,意為後來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送荔枝來了,這種強烈對比才更顯諷刺。我過去每一次讀這句詩句的時候,我有時候也在想,會不會,還有第三種解釋。3、在唐朝當時,有什麼什麼典故能證明當時人們對於這個吃荔枝事件的態度?除了著名的《過華清宮》。4、後世關於此事件的升級批判,填加了怎樣的感情色彩。
  • 荔枝的色彩
    荔枝因唐朝詩人杜牧的詩而聞名天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讀詩品不出荔枝的滋味,只有來到嶺南品嘗荔枝,才能真正讀懂荔枝的美。我青少年時期在家鄉北流的時候,荔枝常常大豐收,價格很便宜,盛夏的飯桌上常堆滿新鮮的荔枝,百吃不厭。姐妹們聚在一起,一頓荔枝下肚,就不再吃飯。一個荔枝季節下來,女孩們的臉也變得像剛剝開的荔枝一樣白裡透紅了。
  •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蘇東坡的荔枝情結
    這樣的逆境,不見得蘇東坡有多喜歡,但他一定很善於讓自己從這種痛苦中解放出來。不信的話,看看他的黃州之行吧。蘇東坡在被貶謫惠州之前,上一處貶地是黃州,不能籤署公文,俸祿又低的可憐。無所事事又囊中羞澀的蘇子,不是很快就適應並愛上了黃州的生活嗎?沒有吃的就帶著家人開荒種地,買不起牛羊肉吃,乾脆就自創出「東坡肉」這樣的美味佳餚。
  • 南國的荔枝,紅了
    南國熾烈的陽光,溼熱的風兒,也把那些密密麻麻掛在綠葉柔枝間的仙果兒——荔枝吹紅了。喜歡吃荔枝。茶几上那個透明的玻璃盤裡,盛著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鮮紅的荔枝,泡一杯胎菊,在氤氳著菊花的香氣中,剝一顆晶瑩剔透、凝若羊脂的荔枝放進嘴裡。
  • 荔枝長毛了?其實它是荔枝的哥哥
    」和海膽都能「稱兄道弟」那就是——越南紅毛丹荔枝越南紅毛丹荔枝這個醜萌的水果被稱為越南紅毛丹荔枝因其表面有很多軟刺不似荔枝扎手的小疙瘩紅毛丹從裡到外都是珍寶日常有腹瀉的小夥伴注意它的表殼也很有藥用價值把殼洗淨加水煎煮當茶飲,有效改善腹瀉每一種果實都有它獨特的營養成分紅毛丹也不例外果肉中富含葡萄糖
  • 易建聯宣布「退役」摘荔枝,後建聯時代廣東隊該何去何從?
    而在這麼關鍵的比賽中,身為」9號新秀「的易建聯居然「僅得」兩分,不免讓人聯想「荔枝佬」是不是因為之前休賽期摘荔枝太多萌發退役後去「種荔枝」的心思,現在一心想要給荔枝樹施肥,居然在總決賽取得這樣的「分數」?還好廣東隊的其他成員紛紛站出來,贏得了這場至關重要的比賽。
  • 南山荔枝去哪來摘?荔枝品嘗推薦
    古有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本就因疫情影響而錯過踏青,那麼夏季荔枝又怎能在錯過呢,沒有荔枝的夏天都是不完美的呢!南山荔枝中更為受歡迎的是桂味、糯米餈品種,不過這兩個品種成熟期較晚,大概於6月中旬到下旬成熟依今年的長勢情況,可以看出是個豐收年。
  • 五首荔枝詩詞,又到荔枝成熟時,清甜可口最相宜
    對於喜愛荔枝的人來說,美美地咬上這麼一口,便是人生無憾了,有如清風明月盈於懷中。2、古時候的詩人也有很多愛吃荔枝的,也曾寫過不少含有荔枝的詩作。今天選擇幾首,分享給同樣喜歡荔枝的你。這首詩是蘇軾被貶嶺南期間所作,詩中不僅沒有一絲頹唐和消極,反而十分地樂觀。詩人曠達的心境,十分值得我們學習。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唐·杜牧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 楊玉環只是吃了個荔枝,為何被後世謾罵千年?你看荔枝是咋運送的
    提及到楊貴妃和唐玄宗,只有少部分詩人會為他們歌詠一首愛情的讚歌,實際上很多詩人都將諷刺之情融入了描寫他們的筆端。楊貴妃擁有花容月貌,還善歌舞,常常和唐玄宗在梨園跳一支《霓裳羽衣舞》。除此之外,她也非常喜歡吃荔枝,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描寫楊貴妃為吃荔枝而讓給人快馬加鞭從南方送來的場景,以此來諷刺他們驕奢淫逸的生活。
  • 從楊貴妃鍾愛荔枝出發,淺析「荔枝道」的開闢及歷史意義
    楊玉環紅顏薄命,三十多年的人生中不乏悽苦,卻也擁有天下女人都夢寐以求的「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她之所以對荔枝情有獨鍾,與其跟隨父親在蜀州度過的童年時光有極大關係。雖然在十幾歲時到了洛陽投奔叔父楊玄璬,但愉快的童年卻是她短暫生命中最值得回憶的時光。楊玉環喜歡荔枝與其說喜歡荔枝本身的淡雅清香,不如說將荔枝寄託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