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運正式啟動 黃旭華、曾慶存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20-12-16 界面新聞

2020春運正式啟動,鐵路售票已超4億張

自2019年12月12日鐵路春運售票開始以來,鐵路部門已累計售票4.12億張,平穩度過節前售票高峰。售票量最高日發生在1月3日,售2月1日(正月初八)的票,全渠道售出1637萬張,其中鐵路12306網售出1443萬張,佔全渠道售票88%。詳情點擊>>

黃旭華、曾慶存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1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詳情點擊>>

受賄超1.2億元,原國家質監總局副局長魏傳忠受賄案一審開庭

2020年1月10日,湖南省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原會長魏傳忠受賄一案,湖南省郴州市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魏傳忠及其辯護人到庭參加訴訟。詳情點擊>>

操場埋屍案」二審:杜少平維持死刑原判

2020年1月10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杜少平等人故意殺人案及其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進行二審宣判,依法裁定駁回杜少平、羅光忠等8名被告人的上訴,全案維持原判,核准對羅光忠的死緩判決,對杜少平的死刑判決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詳情點擊>>

大連黑導遊逼遊客掏錢拒退還,官方:行拘10日並處200元罰款

針對網傳「黑導遊逼遊客掏錢並拒絕退還」事件,大連市文化和旅遊局2020年1月9日晚通報稱,涉事者為無證導遊,已被行政拘留10日並處200元罰款。詳情點擊>>

12306監控中心首次亮相:餘票實時顯示,「刷票」秒速識別

12306系統由國鐵集團下屬公司鐵道科學研究院(下稱鐵科院)開發運營。春運開啟首日,鐵科院新落成的12306客票系統監控中心也首次向媒體開放。詳情點擊>>

美媒解析「飛彈擊中烏航客機」視頻,伊朗:這是心理戰

當地時間1月9日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紐約時報》先後公布了一段據稱可能捕捉到是伊朗飛彈擊中烏航波音客機瞬間的視頻。

這段長約10秒的視頻是從地面拍攝的。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原本漆黑一片的天空中突然閃現一道強光,隨後有兩個發光物體朝相反方向飛去,其中一個瞬間黯淡,另一個則向前飛了大約5秒後逐漸沒入夜空。詳情點擊>>「

多國情報認定伊朗誤擊落烏航客機,美加烏波音受邀參與調查

據知情人士證實,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已同意參與調查,但代表可以在美國制裁伊朗的背景下做些什麼目前還不清楚。詳情點擊>>

相關焦點

  • 2020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公基知識點:2019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20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公基知識點:2019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計劃報考2020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的考生們已經在備考階段了,在備考的同時大家一定要把握好知識點的輕重,因為三支一扶考試內容涵蓋面廣,涉及到時事、政治、法律、經濟、管理、扶貧、科技、人文
  • 訪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慶存
    來源:新華網新華網北京1月10日電 題:科研報國永不悔 攀上珠峰踏北邊 ——訪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慶存新華網記者 陳聽雨2019年12月30日,北京正是數九寒天。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一間普通的會議室,座無虛席。
  •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這才是我們要追的星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1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986年底,兩鬢斑白的黃旭華再次回到廣東老家,見到93歲的老母。他眼含淚花說:「人們常說忠孝不能雙全,我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 歷屆「最高獎」給了誰
    中新網1月10日電 綜合消息,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潛艇專家黃旭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共同榮獲本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人獎金800萬元人民幣。
  • 科技股有猛料: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 涉及這些股
    今天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除了評選出兩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外,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還評選出了296個獲獎項目和10名獲得國際科技合作獎的外籍專家。獲獎項目團隊中,青年人才漸漸成為生力軍,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也顯著加強。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 得主800萬獎金要交稅嗎?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據央視新聞報導,經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三級評審,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兩名廣東籍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獎作為全國科技界的的重磅獎項,一直受到各界關注。
  • 中國核潛艇之父、天氣預報奠基人分別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15人,歷年人數最多。他們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恭喜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曾慶存院士是國際數值與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他首創半隱式差分法,為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兩大標誌——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他曾被世界衛生氣象組織授予國際氣象科學最高獎——「國際氣象組織獎」。
  • 上海52項重大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上海52項重大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經國務院批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合計308項(人),曾慶存院士、黃旭華院士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上海市共有52項牽頭或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佔全國獲獎總數的16.9%,連續18年獲獎比例超過10%。52項獲獎項目中,上海市牽頭完成26項,佔上海獲獎項目總量的50%。
  • 「天氣預報之父」曾慶存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遙感衛星行業迎突破
    來源:一財網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研究員和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研究員一同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曾慶存的學術貢獻以數值天氣預報為代表。
  • 獎項「瘦身」、優中選優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呈現新特點
    央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記者朱敏 夏震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這幾天,有兩位老人刷屏了朋友圈,他們就是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我國核潛艇先驅者之一的黃旭華院士和我國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院士。
  • 訪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一生痴愛核潛艇 樂在...
    1月10日,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他頒發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和獲獎證書,緊緊握住他的手,溫暖赤子的報國心。對於問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黃旭華直言「沒有想到」:這個獎代表的是個人科學技術水平達到了最高境界,雖然是獎勵給我個人,但更重要的是給我們船舶人,給和我們有關係的協作單位。「在核潛艇研製過程中遇到那麼多挫折,項目上馬下馬,我都沒有動搖過。
  • 最高榮譽 | 交大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校友黃旭華院士...
    頭條新聞今天上午(2020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習近平為最高獎獲得者頒獎。
  • 船建學院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造船系校友黃旭華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今天,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船建學院科技成果「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實現了交大辦學歷史的新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院士,是船建學院1949屆造船系的校友,與特等獎項目都來自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集中體現了船建學院在學校指導下,不斷加強學科建設、持續提升創新能力、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經濟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 科研報國永不悔 攀上珠峰踏北邊——訪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新華網北京1月10日電 題:科研報國永不悔 攀上珠峰踏北邊 ——訪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慶存新華網記者 陳聽雨2019年12月30日,北京正是數九寒天。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一間普通的會議室,座無虛席。
  • 國家科學技術獎出爐 上海在自然科學獎上有新突破
    國家科學技術獎最新出爐,上海這兩方面有新突破剛結束的2019年,從航天事業再到深海探索,我國的科技創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合計308項(人),授獎總數比2018年增加23項。
  • 每日一詞∣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the State Preeminent Science...
    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向核潛艇設計師黃旭華和大氣物理學家曾慶存頒發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20年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根據最新發布的《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規定「國家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
  • 致敬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重到可以為之遠離家鄉、荒島求索,深藏功名三十載;重到從一窮二白中「頭拱地、腳朝天,也要把核潛艇搞出來」;重到年過九旬仍不甘退休,誓要再幹好多年……1月10日,黃旭華,這位共和國的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了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
  • 2019年度「國家三大獎」揭曉,湖南大學強勢崛起,全國第4
    2019年度「國家三大獎」即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已經揭曉。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評審一次,根據《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三大獎每授獎總數超過300項。經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三級評審,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5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62項;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5項:特等獎3項,一等獎22項(含創新團隊1項),二等獎160項。
  • 速讀長三角:2019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上海52項成果獲獎
    點擊查看 上海上海52項成果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
  • 2000-2019年雙一流大學獲國家科技三大獎數量排行,這是硬實力!
    全國雙一流大學2000至2019年獲得國家科技三大獎數量排行榜,這是一個含金量很高的榜單,它是一所大學科研實力的體現,是一所大學的硬實力。在盤點這下榜單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何為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與高校科研成果密切相關的三大獎又是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