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拉麵到泡麵,中日韓歷史全在面裡-虎嗅網

2020-12-20 虎嗅APP


什麼是日本的國民美食?在中國,很多人都會覺得是「壽司」。然而,直到親自走到東京街頭你才會發現,拉麵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民美食。


每到黃昏或午夜,下了班的白領若不願去居酒屋縱樂,也不願回家烹飪,便會在街頭巷尾任何一家拉麵館「吸食」一碗拉麵。


大大小小的拉麵店遍布東京的街頭巷尾,比起我們的川菜館不遑多讓。人們愛吃拉麵並以此為豪,在橫濱,你甚至還能找到一間拉麵博物館,裡面各式各樣的湯麵不得令人驚嘆日本人對精緻食物的不懈追求。


據 2007 年的統計資料顯示,絕大多數日本海歸回國後最想吃的不是壽司,而是拉麵。拉麵成為日本人身份認同的主要食物,甚至是日本料理的代表菜,許多日本人都對此深信不疑。


▲日本日清杯麵博物館,在這裡你可以自己選擇原料做出一碗屬於自己的泡麵


拉麵是日本料理,還是國民美食?這似乎有點讓吃慣了刀削麵、陽春麵、蘭州拉麵和擔擔麵的我們有些無法接受。


畢竟在中國人的認知中,中國才是麵條的發源地,而日本在一百五十年前還是一個以米為主食的國家。但事實俱在:不到兩個世紀時間裡,拉麵被日本人成功改良,作為軟實力向外推廣,迅速風靡全球。


這不禁讓人好奇,拉麵日本化的過程是如何完成的?


為了解答這個疑問,《拉麵:食物裡的日本史》的作者顧若鵬梳理中日食麵的歷史,廣泛採訪喜劇演員、餐飲專家、娛樂經歷、拉麵店主、食客以及食物史學者,講述了一個有關食品與時代變革的有趣故事。


一碗熱騰騰的日式拉麵,它的原料麵條、肉以及各種調味料無不是日本與東亞各國政治、文化互相影響的結晶。


在明治時代之前,日本人很少吃肉,對於麵食更是興致淡漠,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走上國家轉型之路,伴隨著政治體制變革、新文化傳播與新商品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最終為拉麵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日式拉麵是怎麼來的?倘若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或許可以說是起始於江戶,推廣於明治,定型於大正,成功於昭和。


江戶幕府兩百餘年的太平歲月讓關東、關西發展出鹹淡不同的醬油口味以及質感不一的蕎麥麵與烏龍麵;到了明治時代,肉食習慣開始進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在以「文明開化」與「富國強兵」為國策的年代裡,吃肉意味著學習西方與增強士兵的身體素質。


在 1870 年,福澤諭吉在寫下《勸學篇》的同時還寫下了一篇《應吃肉》的小文,他危言聳聽地警告日本人,如果不吃肉,就會從地球上消失。1872 年,明治天皇在例行文書中昭告百姓,帶頭吃牛肉;同年,政府還告訴民眾,僧侶也可以食肉。食肉之風蔓延開來,為拉麵中的牛肉與肉湯帶來了機遇。


不過,若說對拉麵誕生影響最大的因素,應當是住在橫濱等地的中國人。


1884 年,北海道的城市裡出現了 「南京蕎麥麵」;1887 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開館,取名「四海樓」,他把當天剩下的食材與麵條、湯頭混在一起,發明了長崎名菜什錦麵。甲午戰爭前後,許多中國留學生東渡日本,生活在橫濱、東京、神戶、札幌以及長崎等地,人數眾多。


由於飲食習慣差異以及生活上的困難,不少中國人開設各式餐館,招攬食客。中式麵條營養豐盛,且價格不貴,大大地滿足了日本產業工人想要填飽肚子的簡單願望。


在明治時代,許多中餐混在西餐廳中與洋餐混合出售,如剛才提到的「南京蕎麥麵」就是誕生於函館著名西餐廳「養和軒」,這不禁讓人想到明治時代初年的社會氛圍——對外來文化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現在的四海樓


到了明治末年,一項重要的發明使得拉麵變得更加鮮美,這就是味素。1908 年由日本帝國大學教授池田菊苗研發出的這種添加劑無論是被加入肉湯還是調成清湯,都可以讓食物散發出一種鮮美的味道。


過去為了調製鮮味,家庭主婦需要熬幾個小時的高湯,現在只要一勺味素就可以解決令烹飪成本大大降低,從此風靡全球。許多人嘗試仿製味素,其中成功者當屬中國人吳蘊初。


1920 年代,吳蘊初對味素技藝進行破解,大獲成功,這就是現在中國人家庭裡常吃的味精的由來。吳蘊初獲得了發明的專利權,為此味之素還狀告吳蘊初侵權,但吳蘊初據理力爭,且以「國貨」作為宣傳口號,令對手頗為無奈。


到 1928  年,中國國內的味精產量已經超過了從日本進口的總量,中國味精成功打敗了日本味素,成為中國未來廚房調味品中的霸主。


大正時代是日本戰前最開放與祥和的時期,迅速發展的都市化進程讓夜生活變得更加迷人。工人、學生、都市白領們經常深夜回家,在路邊攤填飽肚子。各式「支那麵條」、「支那蕎麥麵」因此大行其道,成為尋常巷陌裡的平民美食。


1920 年代中日關係雖然逐漸轉冷,但是在日本社會卻興起了一波中國文化消費熱,人們對中國服飾、歌曲與美食的喜愛更甚以往,呈現出別樣的中日交流景象。谷崎潤一郎 1919 年在《朝日新聞》中大力稱讚中國食物,認為瀋陽餐館裡的菜比東京哪裡都做得好。


拉麵文化儘管在明治、大正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在戰前日本社會的主食依然是白米為主,只有有錢的人和軍隊士兵才吃得上精細的白米飯,村落裡的農民依然吃糙米粗糧。


隨著侵華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陸續爆發,日本社會的經濟基礎與糧食儲備更被逐漸掏空,日本人的飲食也被迫作出改變。


在昭和時期,軍國主義者堅信吃大米是大和民族身份體現的重要標誌。即便只吃白米會導致體內維生素 B1 缺乏,導致嚴重的腳氣病,也沒有什麼問題。


1936 年,日本運動員孫基禎在柏林奧運會上奪得馬拉松冠軍。日本當局不顧孫基禎實際上是個韓國人的事實,將運動員的好成績歸功於以大米為主食的飲食方式。對國民食物大米瘋狂信仰導致戰爭期間大米的徵收總量整整翻了四倍,本土老百姓必須節衣縮食才能支持前線軍隊的充分補給。在這種情況下,以面為主的替代性食物成為不少日本老百姓的生存口糧。


▲亞洲第一個奧運會馬拉松冠軍,52 年後,他終於可以代表本民族,高舉奧運聖火進入會場


1945 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帝國主義食物的形象也轟然崩塌。


由於與戰前所有的殖民地、佔領區脫離關係,日本頓失糧食進口渠道,加之過度消耗糧食,1946 年的日本社會餓殍遍地,以大阪為例,據統計,每月有 60 人死於飢餓。佔領軍和日本政府在治癒戰爭創傷的同時,更要想方設法緩解饑荒,不僅如此,更需要通過食物振奮國民精神。


1946 年,美國佔領軍決定將美軍多餘出的 750 萬磅小麥粉移交日本政府,這批原本準備送到菲律賓作為進攻日本本土的軍糧轉身一變成為戰後日本賑災物資。


糧食的緊缺與小麥粉的輸入深遠地改變了日本社會的飲食文化。各地麵包消費量顯著增長,連學校的夥食都用麵包來代替米飯。


不過由於日本家庭中普遍缺乏做麵包用的烤箱,以麵包為主食的習慣遲遲未能養成,到頭來麵粉依然是過剩物資。不但如此,由於戰後的麵粉是美國「施捨」給日本的重要物資,這一主食好像也帶著些許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意味。


在戰前,很多人相信是日本人所吃的食物塑造了日本人的性格,如果今後日本人全部都要吃麵包,是否意味著日本將被迫置於美國的經濟控制之下,而日本民族文化也將從此日漸消失?有人對此憂心忡忡,迫切需要新的飲食文化重建國家。


1958 年,在離大阪市不遠的池田市,一位破產商人發明出新的拉麵。它用塑膠袋密封,人們只要打開袋子,將麵餅放入碗裡,倒上開水,蓋上碗蓋,耐心等上三分鐘,再加上調料,就可以得到一碗鮮美的拉麵。


▲以安藤百福夫婦為故事原型拍攝的晨間劇《萬福》


這個商人就是安藤百福,而他的發明就是日後的御宅必備——速食拉麵。


安藤百福出生於日據時期的臺灣。1943 年,他被日本憲兵帶部入獄,後來又因涉嫌漏稅被駐日美軍投入監牢。出獄後的他一貧如洗,飢腸轆轆,在老家的小棚子裡將自己在臺灣中國人那裡學到的拉麵技藝加以改良。安藤百福在麵粉裡加入鹼水,使麵條更加筋道,又使生麵條油炸脫水,變成硬硬的麵餅。由於經過油炸,麵餅進入熱水後可以迅速軟化,變為原來的樣子,不會失去原有的味道。


為表達對中國與日本的敬重,安藤百福為自己的拉麵公司取名「日清」,這也就是今天日本最大的方便麵公司日清食品株式會社的由來。直到今天,日清拉麵依然是日本最好吃的方便麵,口味繁多的方便麵與十分魔性的宣傳廣告令人印象深刻。


▲日清拉麵與進擊的巨人聯動廣告


方便麵誕生於戰後日本經濟起飛的年代。農村務工人員大量湧入城市,城市人口越來越密集,生活成本日益增加。許多公司將男職員派到城市的周邊地區,開拓商機,形成了「單身赴任」的社會文化。在外工作的人獨自生活,很晚才回到家中,一碗便宜又好吃的方便麵成為了平日裡生活的首選。


簡單而便捷的烹飪也將女性從繁忙的家庭勞務中解放出來,做飯變得更加簡單,她們也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戰後巨大的社會變革中,拉麵象徵著一種新的社會意識,同人口增長與社會結構的改變同步發展,而在歷史的發展中,「中式麵條」逐漸隱去了身份,被日本民眾普遍接受為「國民美食」。


在歷史學研究中,飲食史很少是學界關注的對象。就連《拉麵:食物裡的日本史》作者顧若鵬本人,專攻方向也是日本戰爭審判與中日關係史。對於一般讀者來說,軍事、政治與人物才是歷史著作最為迷人之處,日常生活實在平常到平庸,毫無歷史書寫的價值可言。


然而布羅代爾卻在《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提出抗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像精英人物的決策一樣,對歷史的演進有著同樣重要的意義。日常瑣事連續發生之後,「經多次反覆而取得一般性,甚至變成結構。它侵入生活的每個層次,在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上刻下印記」。歷史的演變侵入人們的衣食住行,以至於造就了今天的社會文化。


方便麵不僅與日本社會的歷史變革緊密關聯,同樣也是經濟重新振作的中韓兩國的歷史縮影。


大約在安藤百福發明方便麵五年後,韓國三洋食品引入機器,開始在韓國生產三洋拉麵。1960 年代初的韓國同戰後的日本情況相似,經濟凋敝,政治混亂,樸正熙以軍事政變的手段掌權不到三年。


作為一個威權主義者,樸正熙深明糧食問題的嚴重性。在美國麵粉物資的幫助下,樸正熙政府在 1965 年制定「混麵粉獎勵政策」,鼓勵人們購買方便麵。幾年之間,方便麵銷量從 240 萬袋膨脹到 1500 萬袋,猛漲六倍,方便麵深入韓國民間。


1986 年,韓國食品中的美味——辛拉麵應運而生。韓國株式會社農心公司推出了「石鍋牛肉拉麵」,並以公司老闆辛春浩的姓氏將其命名為辛拉麵。在辛拉麵面世之前,韓國拉麵相對比較清淡,農心公司認為辣是韓國人最喜歡的味道之一,因此花費一年多的時間研發辣椒材料,歷經兩百餘次試驗最終製成辛拉麵。


▲韓國最好吃的方便麵,辛拉麵


辛拉麵推出於漢城亞運會和漢城奧運會之際,時任總統全鬥煥為了提振經濟、振奮民心,將辣味作為韓餐特色加以宣傳,作為漢城奧運會的贊助商之一,農心公司更是利用此次機會大賣辛拉麵。在當時,一碗方便麵的平均價格是一百到一百二十韓元不等,但是農心賣出的辛拉麵卻高達兩百韓元,是一般方便麵的兩倍,很多人都對辛拉麵持悲觀態度。但高價並沒有降低辛拉麵的銷量。


1980 年代末的韓國經濟剛好趕上了「低利息、低油價、低匯率」的三低繁榮期,隨著韓國逐漸走向民主化,人們的生活條件逐漸得以改善,消費模式也越來越高端化。因此,辛拉麵銷售額在一年之後增長了六倍,將三洋拉麵徹底擠出市場,成為韓國方便麵界的無冕之王。


在今天,韓國成為了方便麵的消費大國,人均年消費量達 80 袋,而日本僅有 40 袋。即便在今天的韓劇裡,你依然能夠感受到這份王者氣韻。


▲在《請回答 1988》裡,闔家吃麵是一件其樂融融的事


方便麵在中國的歷史同樣也與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的社會變遷息息相關。就在漢城奧運會開幕後四年,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加快了市場化進程,許多外商、外企紛紛投資中國。


80 年代末,臺灣油商魏應州四兄弟攜1.5億新臺幣來到大陸合資辦廠,由於不熟悉大陸的制度與經濟環境,很快虧損過半。1991 年的第一個季度,魏應州不光沒有掙錢,還倒賠了 2000 多萬。半年後,設在通遼的最後一個油廠也因虧本不得不關閉。兄弟四人四處周轉資金,試圖穩住投資人的最後信心。


1991 年,魏應州的四弟魏應行在大陸帶六桶臺灣泡麵出差旅行,在他泡方便麵的時候,車廂裡的人紛紛問他從哪裡買來的泡麵,怎麼聞起來這麼香。「大陸這麼大,坐火車的人那麼多,方便麵的市場該有多大!」從弟弟那裡得到情報的魏應州立即意識到,大陸的泡麵生意大有可為。那個時候,好一點的進口泡麵五到十塊一包,普通百姓根本消費不起。


1992 年,從臺灣再次回到大陸的魏應州連續考察內蒙、遼寧等省,他發現北方人口味偏重,因此研製出了紅燒牛肉麵,並將廠子設在天津。這家新創辦的公司就是後來康師傅方便麵的東家頂新食品公司。



1992 年 8 月,當中國隊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上勇奪金牌時,一袋不起眼的方便麵出現在商場裡的櫃檯上。和方便麵的鼻祖日清拉麵一樣,康師傅也是生逢其時。


1992 年剛好是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的那一年,「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定論剛落下不久,無數人便湧向東南沿海,尋找發展機遇。方便麵不單是火車旅途上的好夥伴,更是外來務工人員最初的營養快餐。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定價一塊九毛八,恰好滿足了當時的市場需求,銷量猛漲,不到兩年功夫就賣出了 2 億包。


康師傅的發跡令早就來到大陸的統一方便麵十分嫉妒,為了破局,在 20 世紀的最後幾年,他們改變營銷策略,將銷售對象轉移到青少年身上,推出了吃起來更加方便的乾脆麵。為了吸引眼球,統一相繼塑造出小浣熊、小當家等企業形象,並在乾脆麵裡加入集換式卡片,吸引更多青少年購買。


1999 年,統一授權廣告公司奧美,將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將和四大惡人繪成不同的人物卡,附贈在乾脆麵中,這項舉措迅速引發了一股乾脆麵集卡熱潮,場面之火爆,堪稱千禧之際的史詩級營銷。


▲當年的水滸卡有不少借鑑了同期的日本動漫,如上面這兩個人物就借鑑了侍魂中的造型(圖片來自知乎:黑龍子)


由於卡片設計精美,品質優良以及廣告宣傳,「買方便麵集水滸卡」透過口耳相傳在中小學生群體中廣泛傳播,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一夜之間,孩子們一包又一包的購買方便麵,個別人民幣玩家取卡棄面,與別的孩子進行交換。水滸卡的熱浪推動統一公司後續又出了三國卡、封神卡,最終徹底將康師傅所打造的「小虎隊」擠出青少年市場。


在少年們瘋狂地吃麵集卡過程中,統一方便麵銷量翻了 N 倍,據說,笑得嘴都合不攏的領導拿出當年賺到的利潤直接蓋起了一座辦公大樓。


康師傅與統一兩大方便麵巨頭繼續在 21 世紀互相爭奪著中國人的腸胃。當御宅、屌絲等亞文化興起之時,方便麵又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一碗小小的方便麵,凝聚了複雜的歷史變遷。誰說歷史離人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韓劇男女主離不開拉麵?
    ·韓國人:泡麵=拉麵 其實在中國,拉麵和泡麵還是很不一樣的。 我們覺得泡麵是速食產品,調料齊全,泡個開水就能吃,根本不用下廚房的那種。而拉麵是傳統菜餚,需要下廚放油放鹽,加肉加菜,代表之一:「蘭州拉麵」。
  • 辛拉麵、三養面、八道芝士面…泡麵達人網2019韓國方便麵十強,看看...
    3月初,泡麵達人漢斯裡納(Hans Lienesch)主持的「泡麵點評」網站The Ramen Rater,評出了2019他最推薦的香港地區十佳方便麵,詳情戳這裡。其實今年更早的時候,他還推出了一個2019韓國泡麵榜。
  • 中山北路竟開出「泡麵專門店」!50+種全球網紅泡麵!用高湯煮,還能加滷肉、海鮮各種料~
    美食街中山北路上開出了泡麵專門店!全球各地50+種面、150+種口味都包圓了!用高湯煮!還能加滷肉、青口貝等各種料!逼格高到讓你顛覆對泡麵的想像!代購都不一定能找全吧!滷味肉蛋套餐、雞絲套餐、全牛套餐海鮮套餐、拉麵用套餐小哥哥會根據你選擇的泡麵給你建議合適的套餐搭配~STEP2
  • 吃個泡麵再走?] 這話可不能亂說?!煮拉麵,先放麵餅? 還是調料?
    之前看愛的迫降,男二女二吃拉麵,在講這句話「라면 먹고 갈래? 吃個泡麵再走?」(下方視頻) 雖然是很簡單的一句話,但好像不單單是吃泡麵的意思!
  • 韓國辛拉麵怎麼煮好吃
    韓國辛拉麵和火雞面,是現在兩款非常火爆的食品,在國內也是非常的受歡迎。韓國辛拉麵怎麼煮好吃?農心辛拉麵和方便麵的區別?一起看下文。把面裡自帶的蔬菜包和料包灑進鍋裡。料包可以先只灑一半,吃的時候按口味添加。3.把麵餅放進燒開的水裡。咕嘟咕嘟。打一個荷包蛋,咕嘟咕嘟。沒有就不放。不過荷包蛋當屬所有4.煮泡麵的標配吧,吃了增加幸福感。5.把麵條煮得有點點爛最好,因為辛拉麵太勁道了,怕不熟。然後就可以吃了。
  • 何炅帶火的泡麵小圓餅,到底好吃不?
    在家宅了這麼久普通煮法的泡麵已經無法滿足我了!總結了10種明星同款泡麵從何炅、黃磊、李小鵬、張雲雷、王源、陳立農...再到韓綜裡的美食家決定親自試試它們到底好不好吃!姜虎東的五花肉蔥絲拉麵必備材料:辣味拉麵、蔥、肉片推薦指數:★★★★有沒有虎東東的粉絲!舉起你們的雙手!他在煮麵男裡,擱山頂煮的【五花肉蔥絲拉麵】令人印象深刻!需要準備的食材:辣味拉麵一袋、大量蔥(一整根)、蒜、五花肉或其他肉片。做法:①將大蔥切成細絲,蒜切片,肉片加料酒醃一下。②鍋內加油,炒肉和蒜片,然後加蔥絲翻炒。
  • 好吃不發胖的泡麵,才是吃貨女神的心頭愛!
    下面小煮子就給大家安利幾款泡麵中的王者,何為泡麵中的王者,當然就是好吃不長胖! 1:拉麵說日式豚骨面這款泡麵被稱為「家裡的拉麵館」,讓你在家裡就能輕鬆吃到一碗熱氣騰騰的正宗日式拉麵。他們家的麵條都是純手工製作,非油炸,根根彈力十足,再搭配大火熬煮12小時的秘制濃湯,健康低卡又美味,讓你滿足到飛起。
  • 國內最受歡迎的幾種泡麵,康師傅幾乎全攬,全吃過的是泡麵達人!
    國內最受歡迎的幾種泡麵,康師傅幾乎全攬,全吃過的是泡麵達人!泡麵是我們在生活當中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零食,其實有很多的人都把它當作主食來吃,因為吃上一份泡麵就能夠讓我們吃的特別的飽,而且旁邊的味道很不錯,尤其是現在我們都知道,所吃到的泡麵的種類變得越來越多了,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下國內最受歡迎的幾種泡麵,康師傅幾乎全攬,全吃過的是泡麵達人。
  • 如果中日韓三國人邀請你吃拉麵,把拉麵端出來,你接受誰的邀請?
    拉麵所以從發展歷史來看,中國拉麵的時間最早,緊接著是日本拉麵,最後才是韓國拉麵。,用薄切牛肉、白蘿蔔片、香菜、蒜苗掩蓋住麵條,最好早晨吃上一碗頭湯麵,能讓人從頭熱到腳。因為日本拉麵的味道濃厚,所以日本人經常將拉麵和白米飯配在一起吃,特別是吃到剩下拉麵湯的時候,加上白米飯,不僅下飯,而且能填飽肚子。吃拉麵的時候最好大口吃,發出聲音最好,這在日本人看來是拉麵很好吃的證明。
  • 網紅微波泡麵怎麼做 最好吃的微波泡麵製作教程
    網紅微波泡麵怎麼做 最好吃的微波泡麵製作教程時間:2018-03-01 22: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紅微波泡麵怎麼做 最好吃的微波泡麵製作教程 近日網絡上流行起來了很多泡麵的吃法,近日就有網友在網絡上推送了一個最火的網紅泡麵的吃法,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拉麵簡史-虎嗅網
    但我覺得一個月吃12碗拉麵這個數量已經不算多了,它也不過是比每隔幾天就莫名想吃的11份咖喱多了一點點而已。但你要是問到為什麼那麼愛吃拉麵,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是因為小時候看過的日本漫畫和熱血番劇?還是長大後沉迷的日劇?想必是一路成長所接觸到的日本文化,像拉麵一樣佔據了我的味蕾,於是身體本能地做出了選擇。
  • 泡麵品牌排行榜TOP10,先了解再去品嘗,趕緊收藏起來吧!
    泡麵品牌排行榜TOP10,先了解再去品嘗,趕緊收藏起來吧!MAMEE尤其是Mamee Chef咖喱叻沙味方便麵,這款泡麵憑藉其特殊的「Mi tarik」技術,模仿傳統手工拉麵製作的麵條,咀嚼麵條時咀勁很特別及相當有彈性。
  • 舌尖上的日本:最新十款日本拉麵名店泡麵開箱試吃大評比
    大家來日本自由行旅遊時,有沒有買過日本知名拉麵店聯名推出的泡麵呢?這小編」為大家精選了十款日本名店推出的泡麵,讓大家可以挑選自己喜愛的泡麵,帶回國內回味日本拉麵的美味!如果沒辦法去店面吃到正宗的一風堂拉麵也沒關係,這款泡麵讓大家在家也能吃到熱騰騰的一風堂拉麵唷!「樂吃購!
  • 可看可吃可玩的奇葩展覽 「孤獨的泡麵」展3月底揭幕-新世界,拉麵...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展覽有四大亮點:不僅可以一展盡覽國內難得一見的世界奇葩泡麵,大象、熊貓、老虎等動物拉麵,火影、銀魂動漫拉麵,2017日劇年度大獎的最佳新人獎吉岡裡帆代言的泡麵,飛魚面,顆粒面等。還喚起了大家的「拉麵」情懷,展覽現場展示了十餘個與泡麵有關的故事,也歡迎大家來現場寫下自己的「泡麵故事」。
  • 只想倚靠這碗美味泡麵度過餘生,男人什麼的不要了!
    拉王系列的拉麵的麵條普遍筋道,其賣相更像是一碗中式的麵條,綜合來看是一款可以被大多數人接受的好吃的泡麵~🍜NO.9🍜明星食品 一平夜店風味炒麵煮麵的過程中面裡的雞肉精華慢慢地滲出,然後出鍋再窩上一顆雞蛋,撒上蔥花,滿是雞肉鮮美的味道,也是很懷舊的吃法。
  • 方便麵食測評:黃小廚拌麵、康師傅牛肉麵、網紅拉麵……都不如泡麵
    在這段特殊的時期,與美食相關的一切都在求生欲下強硬轉型美食大號從成功「騙」我的錢到不成功至少還有廣東人吃不完入口的麻、辣、酸、鹹,都像在直接吃花椒、辣椒、醋、鹽混合的醬料…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胖崽每吃一口都差點要去「舉報自己」因為辣得不斷流鼻涕我這種吃過的麵皮數到2
  • 這麼多泡麵看得我流口水,過什麼七夕?「世界方便麵日」不香嗎!
    1958年8月25日,經過5年的調製,第一包始祖泡麵「雞湯拉麵」(Chikin Ramen)橫空出世,最初的售價為35日元。杯麵裡怎麼是叉子不是筷子?這要從杯麵的發明說起,這是百福在洛杉磯企圖開拓美國市場時的靈機一動!他把雞湯拉麵帶到洛杉磯的多家超市提供免費試吃,但當地人根本不知道這是啥,多數人直接把麵餅弄碎,用叉子扒拉著吃。百福發現還需要用「碗」和叉子來滿足市場。
  • 世界上最好吃的8款泡麵,絕對秒殺你的味蕾
    當然是泡麵,飢餓的時候一碗泡麵,真的是把小編迷得神魂顛倒,那一瞬間,什麼美食都敵不過一碗泡麵!泡麵真的是一種很神奇的食物,我們都知道它沒有營養,但一聞到它的香味還是難以壓抑住想馬上來一口的欲望,吃多了覺得嫌棄,但久了不吃又想念。
  • 在泡麵界,中國泡麵和日本泡麵大獲好評,看到印度泡麵:面目全非
    眾所周知,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於同一種食材的處理方法和烹飪方式是存在著極大的差異的,由於不同的地方歷史文化的影響,再加上美食是抽象的,沒有標準的概念。每個地方對於美味的詮釋和見解也就是不一樣的,由此這也形成了美食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 還在為泡麵小食堂裡如何選泡麵而煩惱嗎?最全的泡麵口味選擇指南
    網紅店泡麵小食堂最近可是大火了一把,如雨後春筍般都冒了出來,就連小編生活的四線城市都接連開了兩家泡麵小食堂,可是每次看到滿滿一牆的泡麵品種真的是無從下手,尤其是患有強迫症的朋友們真的是難過到不行,所以說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泡麵小食堂的泡麵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