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上調劑之路,收到五份複試通知,半個多月複試了四個學校,調劑之路精疲力盡,好在結果圓滿,付出還算值得。
我是kinni,本科是一所中部985院校,專業是小語種(但初試硬著頭皮考了英語),沒有基礎沒有實習經歷。一志願報考的是本校的新聞與傳播專碩,初試380+。當我知道分數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自己很危險了(畢竟今年神仙打架我打不過啊)。要不是因為學校劃線包括非全日制我連複試也許都進不了,感謝一志願給了我一次撞南牆的機會。
所以當我知道分數之後我就開始找搜集調劑信息了,報了學社的調劑班,認識了一群和我一樣的小夥伴。由於分數和本科出身都還算行,我總共收到五所學校的複試通知,包括一志願在內,兩所985,三所211,除去時間衝突的,總共去了四個學校面試,最終接受了南京師範大學的待錄取通知,這是我在調劑之路中最滿意的結果,不論是城市,專業排名,導師的研究方向我都很心水~
下面來講講我是如何能get這麼多學校的複試又如何在精疲力竭中被幸運之神眷顧的。
一、初試階段
那些實力up的跨考經驗我就不說了,我是個不愛學習的人,不愛學習的我覺得語言作為一種技能夠用就成,從小到大的學習都是被安排,跨考是唯一一次可以自我選擇的時候。可能有同學會問我為什麼初試不選考小語種,這裡主要有兩個原因:1.我的一志願只能考英語。2.考英語的話哪怕是走到調劑這一步也有較多選擇,而如果是考小語種,那調劑也只能去開設了小語種考試的學校,選擇面會大大縮小。我初試的英語成績並不好,但總之學英語這件事情不會虧就對了。
另外一點我覺得十分重要的是,搜集信息!考研的本質就是一場信息戰,從最開始的擇校準備,到備考過程中資訊,再到成績公布後的計劃,每一步都需要搜集很多信息。這無疑是會擠佔我們大把的學習時間,這時候前期的鋪墊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我自己是畢業之後才考研的,周圍沒有應屆考研的那種信息環境,所以要保證自己不遺漏關鍵通知,不錯過優質學習資源等,我加過很多學長學姐,關注過很多學界業界公眾號,和一同考研的幾個夥伴也都有在交流。初試的時候每周有半天時間用來整理各個公眾號推送的熱點和答題視角,把同一主題的歸納到一起。這確實是一件費時間的事情,但是自己整理一遍的效果比拿著手機看看的效果不知好到哪裡去了。
至於報班,我初試階段並沒有報過班。有人會問我,沒有基礎的跨考生不報班自己怎麼學?我覺得報不報班完全看個人,畢竟報班上課也是要付出時間和精力的,我對自己的自我認知一直都是上課的時候效率不高。我雖然沒報班,但我也試聽過很多機構的各種課,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和我一樣,是那種聽講就不能做筆記,做筆記就無法聽講的type,連看朱偉的戀戀有詞我都要邊看邊暫停做筆記。這一來二去,報班的成本於我而言其實是付出更多的時間,我覺得這樣的成本我付不起呀嗚嗚嗚本來就沒基礎,要補的東西可多了,不如專心把書搞明白。這時候可以藉助一些輔導機構的筆記,幫助我們理清什麼是重點。
階段性總結:
1.搜集信息的重要性是貫穿考研始終的!
2.報不報班看各自學習情況和習慣~
3.擇校很重要,能一志願上岸最好,那下面就可以不用看了~
二、複試調劑階段
從時間上來說,在去一志願複試之前,我就已經走上調劑之路了。這時候我不得不再次強調搜集信息的重要性!很多學校的調劑徵集是在正式的調劑系統開通之前,你還在過寒假吃喝玩樂的時候,有人已經開始報名了。在我收到的通知中,有三所學校都是在研招網調劑系統開通之前就發布了預調劑信息的。我就在半個多月裡,一個人拖著箱子,漂在各地,複試了四所學校。
最先接到通知的是一所東部211學校N大學,複試時間也很早,並且沒有和一志願衝突,所以立馬買了機票就去參加了。隨後接到一所西北地區985院校L大學的複試電話通知,但是很不巧,它和我的一志願時間衝突了,南牆不撞不甘心呀所以我放棄了L大學,去參加了一志願複試。很遺憾,綜合成績以不到兩分之差被拒之門外,倔強的拒絕了非全日制的調劑,然後繼續下一站。
然後我就來到南京師範大學,它也是在調劑系統開通之間就收集學生信息了,南師大的調劑是走高質量生源計劃,然後調劑公告上寫著「原則上只接受學碩」。有很多專碩的寶寶看到這裡就放棄了,但是填信息又不會佔用調劑志願,況且「原則上」這三個字真是十分靈性。果然,我接到了他的複試通知電話。南師大的專業排名B+,而且看了看官網導師介紹,有幾位導師的方向我很喜歡,抱著勢在必得的決心我來到南師大(也不知道哪來的自信,就好像命中注定一樣hhhh)。
南師大的出題風格跟我之前準備過的內容差別挺大,但不要慌,咱們調劑是不佔用一志願名額的,所以調劑的同學跟調劑的同學比就好,我沒見過的題他們肯定也沒見過(自我暗示法走天下)。面試部分佔比一般是比較大的,筆試能拉開的差距並不多。面試比較靈活,再進考場之前我還在背英語,沒想到老師一看我是小語種出身,直接叫我用小語種自我介紹,一瞬間我是有點懵的不過問題不大。接下來是專業問題抽題,在回答問題之前要在腦海裡有個樹形框架,我在抽到題之後主動問老師說「我能不能有半分鐘思考時間」,然後在這半分鐘打了腹稿,回答的時候也幾乎沒有卡頓,舉了很多例子和數據。看到有兩位老師在不停點頭,我心想自己應該表現的還不錯。可能是因為前幾次面試的經驗,也可能是老師很和藹,我感覺自己狀態挺好,沒有緊張。想告訴大家的是,面試的狀態很重要,在下面可以和小夥伴或者一個人對著鏡子多模擬幾次,練出感覺就不會太緊張啦~
然鵝,我的調劑之路還沒走完。這時候調劑系統已經開啟,保險起見一定要給已經面試過的學校留一個位置。因為調劑系統的鎖定時間最長為36小時,而招生單位發布調劑的最短時間為12小時,如果瞎填的話一不留神就會錯過自己符合的學校。我的三個志願填的分別是面試過的南師大,N大學,和即將要去面試的H大學。
H大學是一所中部師範類211,在他通知我面試的時候,前面我面試過的學校都還沒有出結果。我踩著H大學最低調劑線的分數,作為候補被臨時通知參加第二天的複試。我買了當天凌晨的機票,在機場過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趕去報到。其實在我收拾好東西準備出發的時候,南師大的成績出了,我看到自己在調劑的人裡排名第一,但是因為不是擬錄取結果,我還是不得不踏上這次行程。H大學筆試面試結束後,我的所有學校複試完了,真的精疲力盡,但同時也鬆了一口氣。當天,手機簡訊接到南師大發來的待錄取通知,我終於可以上岸了!
說說結果吧,N大學最早面試,卻始終沒有出結果,可能是學校沒有給新傳調劑名額。南師大,複試面試第一,綜合成績在調劑裡排第一,唯一一個專碩調劑上岸,已經擬錄取。H大學有10個調劑名額,我的成績排第四,但錄取只能接受一個哦~所以機會留了了別人。
階段性總結:
1.收集資料要趁早,招生單位的預調劑能填就填!
2.不要錯過任何一次機會!雖然到處趕場真的很累~
3.面試佔比往往是複試中最重的,所以面試狀態很重要,別緊張,有條理的來回答。
4.擬錄取出來之前其他都是浮雲,穩住,我們能贏!
三、回答問題階段
我身邊的好多朋友問過我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可能看完上面的內容也會出現這些疑問。
Q:本科985,研究生211,會不會有落差?
A:這個問題不好說。但是我是一個適應性很強的人,況且南師的專業排名地理位置都很不錯,最重要的是老師的研究方向我很喜歡,既能結合我本科專業,又能研究我感興趣的東西。落差什麼的無非就是標籤不一樣罷了,主要還是看自己接下來這兩年打算什麼過,有沒有足夠充實吧。
Q:複試了這麼多學校,看來調劑也不那麼難,甚至還可以挑選?
A:我真的要感嘆一句,調劑實在是太難了。看似有選擇,其實根本沒有,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每次機會。就拿我的經歷來說,說好有三個平行調劑志願,但是想要填的不知道招生單位什麼時候開,填了之後會被鎖定,這期間可能會錯過更好的學校。調劑遇到了複試時間衝突的兩所學校,不但相當於在黃金時間廢棄了一個志願,還必須要做二選一的抉擇。如果調劑複試成功,又必須及時接受待錄取,而各個學校複試時間不同,公布結果時間不同,想等結果都出來再選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每一次機會都要盡全力去把握,好好準備。
Q:本科好的去調劑很輕鬆,雙非的沒機會?
A:不得不否認本科好的小夥伴在調劑過程中會有一定優勢,比如可以走高質量生源計劃什麼的。但是今年調劑新出了政策,很多學校都是根據分數高低確定調劑複試名單,比如山東大學今年就只看分數和一志願,沒太看本科。所以出身985,211的同學沒什麼可得意的,雙非的同學也不必喪失信心。
Q:沒去一志願甘心嗎?為什麼不二戰?
A:恕在下直言,我已經是二戰了,雖然是相當於一戰的二戰。因為自己一戰的學校、專業和參考書都和這次不一樣,而且幾乎沒時間準備就稀裡糊塗去考場玩了一下。決定二戰很要勇氣,大概三四月份決定好學校,四五月忙著畢業論文,和研友在學校租房六七月正式進入二戰備考。二戰的優點是每天的時間很固定,作息非常規律。缺點是要面臨各方面的一些壓力。有些分數徘徊在邊緣的小姐妹問我到底要不要二戰,我覺得這得看你對讀研這件事渴望有幾成。作為一個跨考生,如果我不二戰,或者我不接受調劑,意味著我為跨專業做的一切準備無跡可尋。沒去一志願肯定是會有一點點不甘心的,但是我這種不愛學習的小孩真的已經盡力了,在考研這件事情上,我沒有任何遺憾。所以我當前的結果於我就是最好的結果。
Q:複試前要不要聯繫導師?
A:可以聯繫,但是不一定有用。如果簡歷沒有出彩的地方,或者用千篇一律的格式發給每一位老師,估計只會得到一些官方的回覆。我有聯繫過老師,都是在官網仔細看過老師的研究方向,找到老師的郵件,誠懇的把自己的現狀和問題告訴老師。一般以虛心求教的姿態給老師發郵件,老師還是會給出一些建議的。在我聯繫的老師中有兩位老師都非常熱心的幫助我,給我很長的回信,甚至是和我通過電話。其實發郵件最大的目的就是給老師留一個好印象。如果老師真的非常喜歡你,才可能會有更多的交流。
最後,我從來不是一個學霸,跨專業考研和調劑對我來說真是太難了。但我始終相信凡事都會有個交代,付出總是會有收穫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當下竭盡全力。
在這一路上有研友互相鼓勵分享信息,有好友陪伴和打氣,有爸爸媽媽的支持,還有一些老師的幫助,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也非常感激。
總之,調劑之路道阻且長,運氣和實力都要在線,祝願大家都能成功上岸!
更多新傳考研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傳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