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發熱時,是身體為了對抗疾病所表現出的生理防禦性反射,每次生病,都是病原體和機體的對抗過程,病癒後機體則會產生天然抗體,免疫力逐漸提升。
哪些原因容易引起孩子發熱?例如,冬天乾燥,易於病毒在空氣中傳播,是兒童呼吸系統疾病高發期。當孩子發熱時,關鍵看孩子精神狀態。如果發熱對孩子作息、飲食及精神沒有影響,不要急著給退熱藥。但是要密切關注,觀察以下幾個時期:
1、體溫上升期:產熱>散熱
小孩表現為畏寒、寒戰、皮膚蒼白、花紋,此期無汗、皮膚乾冷,整個過程約0.5~2小時,此時氧消耗過快,大腦皮層過度興奮容易誘發熱性驚厥,在三個階段中對機體傷害最大。此時應保持室內安靜,避免各種刺激;衣服要適當減少,千萬不能用衣被捂著。室內溫度維持在18℃~20℃左右為宜,避免空氣和空調氣流直吹患者。
大人也可以用手揉搓孩子的手足,促進血液循環,利於散熱。洗溫水浴,用溫水擦澡,主要在頸周(避免同時揉壓雙側頸動脈區)、胸、背、腋下、雙側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用冷袋或冷毛巾置於額頭或枕部,將腦部溫度降下來,減少腦部耗氧,保護腦細胞。但避免將冰袋直接接觸頸兩側、心前區刺激心臟大血管。
不用酒精擦浴,酒精揮發會帶走皮膚表面熱量,使皮膚血管收縮,不利於散熱。
2、發熱持續期:產熱≈散熱
當小孩皮膚潮紅而灼熱,呼吸和脈搏加快,唾液分泌減少,口乾舌燥,口腔自我清除能力減退,食物殘渣和奶漬易滯留在口腔,利於細菌繁殖引起口腔炎、齒齦炎等。應對措施:多飲溫水,或用棉籤溼塗口唇、清洗口腔及牙齦和牙齒。
3、退熱期:產熱<散熱
此時,應該給孩子補充水分或含人體必需的電解質溶液,也可服用新鮮果汁。如果體溫驟降,容易造成低體溫,此時可服用溫水,增加衣物保暖。
最後,如果小孩發熱不退超過3天;用降熱藥熱退後精神狀況差;伴有頭痛、嘔吐、暈厥、胸痛、胸悶、心慌、腹痛;嘔吐嚴重不能飲食,長時間少尿或無尿;伴有劇烈咳嗽不能緩解;懷疑存在心、腦併發症或急腹症時,應及時到專業的醫院就醫。
(鍾喜標 梅州市婦女兒童醫院小兒內科副主任醫師 )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繫mzrbw@meizho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