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課異構研討課視頻(一)《Is your memory on line?》教學設計展播及專家點評

2021-02-15 翼課網

《Critical Reading,Creative Thinking

—Is your memory on line?》閱讀課教學設計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平崗中學 賴萍

本課教學內容為Is Your Memory Online, 課型是第一課時的閱讀課。文章講述的是在網際網路普及後,人們開始提出疑問使用網際網路搜索信息後人類的記憶能力是否會減弱。哥倫比亞大學Betsy Sparrow教授通過實驗得出結論:人類在使用網際網路獲取信息後,記憶能力並沒有下降,相反,交互記憶能力變強,人類改變的只是記憶的方式而已。

本篇文章共計424詞五個自然段,脈落清晰,每一段都有明確的中心句且段落與段落之間有明顯的過渡句。雖然文章篇幅適中,話題貼近生活,容易引起讀者共鳴,但詞彙與語言對於高二升高三的學生有一定難度。

 此次公開課為借班上課,根據對學生的了解,筆者認為這篇閱讀材料長度適中,挑戰在於在詞彙與語言偏難的前提下對文章主旨大意的理解;同時鑑於學生對批判閱讀接觸較少,如何調動學生在閱讀文章時主動思考,開展適度的思維訓練,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是教學設計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從閱讀技巧滲透、文本處理、思維品質培養三個方面著手:

1. 閱讀技巧滲透

本文為一篇科普文,文章脈落清晰,結構嚴謹,首尾呼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適合學生通過常見的幾種閱讀技巧快速獲取文章主旨大意和結構的好文章。

 此外,作為一節批判閱讀課,教會學生學會分辨文章中作者的觀點,他人的觀點和隱藏的觀點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也是本課最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

2. 文本處理

由於文章部分語言詞彙偏難,在為學生提供閱讀材料時,筆者在原文中對可能影響學生理解的生詞提供了中文注釋,並在整篇文章後附了一個word bank就一些生詞提供了音標和注釋以減輕學生在看到文章時有可能出現的焦慮,促進學生對文章信息的吸收和理解。本篇文章的話題科技對人類的影響也將是本節課批判閱讀教學中學生output的話題,為了確保學生輸出的流暢性,本節課不再面面俱到,不講解文章的語言詞彙結構而側重讓學生體驗文章在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他人的觀點時語言上的差異。

3. 思維品質培養

美國語言教師培訓專家們一致認為,在語言教育過程中重視發展學生的思辨能力將有伴隨終生的效益。本文由於是科普文,文章有極佳的邏輯性和條理性, 是幫助學生思維訓練的好材料。在獲取文章大意時,由學生通過使用八種常見的thinking map(思維地圖) 中的brace map(括號圖) 歸納和梳理文章結構,初步訓練學生使用思維地圖。Thinking map 是David Hyerle博士在1988年開發的一種用來進行建構知識,發散思維,提高學習能力的一種可視化工具。它提供了一套視覺模式進行思考,從而促進學生思考神經網絡的發展,提高大腦不斷認知和建構知識信息的能力,更突出培養學習者獨立遷移思考的能力。(王彩琴 2014)。此外,在總結部分,筆者還將向學生示範如何使用mind map(思維導圖) 對所學的閱讀技巧進行總結和梳理。與thinking map不同的是,mind map 呈現的是一個思維過程,學習者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理清思維的脈絡,並可供自己或他人回顧整個思維過程。儘管兩者在用途上有所差異,但均可用於培養提升學習者的發散性思維。(2004,趙國慶)

王篤勤教授指出,閱讀教學目標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學習閱讀(learn to read),二是閱讀學習(read to learn), 學生在初級階段側重學習閱讀,而隨著能力的發展閱讀學習的成分又要超過學習閱讀。(2012) 本節閱讀課的教學目標將從這兩個維度描述:

學習閱讀:

● 學生將利用文中關鍵詞完成一個thinking map 來獲取文章的大意。

● 學生將通過微課學習如何在文章中辨別作者的觀點,他人的觀點和隱藏的觀點。

閱讀學習:

● 學生將學以致用,找出文章中作者的觀點和他人的觀點。

● 學生將就「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influence Internet has on people’s memory?」這一個話題組織和表達自己的觀點。

● 學生的將通過學習微課等方式訓練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 學生將通過閱讀與作者溝通並通過思考產生思維的碰撞,體驗什麼是真正的閱讀。


Step I Lead-in

Activities:

● start the class with a picture of a man who has no hands and interact with students through asking questions.

● show a video of a story of a brain wave painter.

● raise a question for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設計說明] 通過播放一個一分鐘視頻講述一個因事故失去雙手的人在34年後通過腦電波完成作畫實現夢想的故事來導入本節課的話題: 科技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最後提出問題: Technology has really influenced people's life, but is it always good? 然後通過Today we are going to read a passage and see the influence the Internet has on people's memory自然銜接,激發學生對本節課所學文章的興趣。

Step II Main idea

Activities:

● review how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a passage.

● get the topic sentence and key words of each paragraph.

●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through completing a thinking map.(見附表一)

附表一


 [設計說明] 首先複習獲取文章主旨大意的閱讀技巧即文章題目、段落中心句和關鍵詞為下一步快速獲取文章段落大意做鋪墊。而學生只有掌握整篇文章大意後方能在後面的環節中找出文章中的不同觀點並表達自己的觀點。

Step III Two micro lessons

Activities:

● Introduce how to find out the author's opinion, other people's opinion and hidden opinion in a passage through 2 micro lessons.

1)The author’s opinion often comes with these words: I believe/think/you must/I mean/  

 what I have to say is that/ what I mean is… it doesn’t mean…      

2)Other people’s opinion often comes with these words: According to, it is said/advised/ 

believed that/say/point out…

● students finish the learning plan while watching the micro lessons.

● check with students to see if they have grasped the information.

[設計說明] 考慮到要在短時間內教會學生如何找到文章中的三類觀點,還要求學生能夠有效區分事實和觀點這兩個概念,教學容量較大,筆者選擇了使用配樂微課的方式。心理學研究認為,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時間是10分鐘內。而微課可以把教學重點、難點等內容製造出精彩的片段,短小而精悍。「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運用,實現對課堂知識的再現和回顧。」(李燕興,2014)。 本節課中的兩個微課時間均控制在兩分鐘之內,每頁PPT顯示的內容少而精,配樂歡快,微課結束後配以學生轉述信息、回答問題、選擇填空和進行匹配等活動展示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Step IV Practice

Activities:

● look for a sentence of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a sentence of Betsy Sparrow’s opinion in paragraph 5.

● ask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answers and explain why.

The Author’s opinion:

    This doesn’t mean we are becoming either more or less intelligent, bu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   the way we use memory is changing.

Betsy Sparrow’s opinion:

  According to Sparrow, we are not becoming people with poor memories as a result of the   

  Internet.

[設計說明] 學以致用,學生將前一個環節兩個微課所學的如何找到文章觀點的方法運用到本課學習材料中,找到並體會作者的觀點和他人的觀點在語言表達上的差異。而最重要的是,學生在找到文章中的觀點後理解文中觀點,為下一步中有意識地形成自己的觀點做鋪墊。

Step V Speaking-individual work

Activities:

●students are prepared to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on a topic: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influence Internet has on people’s memory?

● offer guidelines for students to follow:

1)Before reading this passage, I believed that …

2)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I find it….now...

3)I agree with Sparrow’s idea that…because...

4)I don’t agree with Sparrow’s idea that …because

 [設計說明] 夏谷鳴教授在他的《批判性思維閱讀的啟示》中曾以一篇講喬治華盛頓的文章為例講了如何上一節批判閱讀課。本節課中的使用的guideline即改編自夏教授的reading for critical thinking:

a)What did you think of George Washington before reading this passage?

b)What do you think of George Washington now after reading this passage?

c)Did the author give enough reasons to support his conclusion?

d)If not, what information seems to be missing or lacking from the author’s argument?

為了確保每一位學生在該環節都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筆者將全班分成五個四人小組,每個小組完成四句話,小組中每個同學只需完成其中一句即可。任務簡單,組內分工明確,確保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並為下一步的短文輸出做準備。

Step VI Speaking-group work

Activities:

● students organize and express their opinions on the same topic into a short passage.

● offer a guideline for students to follow:

Before reading this passage, I believe that …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however, I find it….I support Sparrow’s idea that…because… but I do have some doubts because… In conclusion…

[設計說明] 本環節是對上一環節的補充和升華,從一個句子的表達到組織成一篇小短文,任務難度上升,對學生而言有挑戰,但是小組內由於上一環節每一位同學都已經熟悉了其中一句話的表達,小組合作和筆者guideline的提供為學生搭建了腳手架,穿越「最近發展區」就不再是難事。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在兩者或者更多者合作解決問題時,通過參與者的積極參與、共同合作,獨立解決問題能力較差的學習者的水平,在成人的指導下或與能力較強同伴的合作中可以得到提高。(王篤勤,2012)

Step VII Summary

Activities:

● students try to summarize the skills learned in class orally.

● demonstrate how to draw a thinking map to make a summary for students to follow when doing homework. (附圖一)


 附圖一

 [設計說明] 在一節課的學習後通過提問 What have we learned today? 引導學生口頭總結出今天所學的內容:How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a passage 以及 How to find out opinions in a passage. 最後在總結細節時通過課件一步步展示用於總結所學內容的mind map,向學生做出如何用mind map梳理所學知識的示範,為完成課後練習做準備。

Step VIII Homework

Activities:   

● explain the homework which focuses on consolidating what students have learned in class.

● show the assignments one by one:

1.finish and review the in-class learning plan.

2.write a composition and share your opinions.

3.Learn another reading skill- the use of transitional sentences through a micro lesson online and draw a mind map to summarize the skills learned in the micro lesson.

[設計說明] 家庭作業其實是對課堂所學內容的總結與延伸。學生經過一節課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如何用一篇小短文表達個人的觀點,為此筆者設計了一篇類似高考的作文訓練供學生課後形成文字。而通過網絡學習另一種常見的閱讀技能-過渡句的微課並要求學生使用mind map 來總結所學內容則是一種延伸。

上完本節同課異構課後,筆者對本節課有以下幾點思考:

在一個對批判閱讀並不熟悉的班級開展教學,如何做到讓學生面對陌生的學習環境及學習內容能將學習焦慮降到最低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難點。筆者首先從本節課的目標設置上,利用教學課件向學生展示教學進程。在開始上課之前在大屏幕上顯示:Today we are going to Experience real reading --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author through reading 並在課堂結束時呼應:what is real reading like? We communicate with the author through finding out opinions and expressing ourselves. And in this way we will be able to experience critical reading and creative thinking. 此外, 在每一個環節,都有明確的交待下一步的學習任務,讓學生知道要做什麼。課件在每個環節提示:First, we are going to try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a passage; Then, we are going to learn to find out opinions in a passage; Last, we are going to express our opinions on a topic freely. 最後,在最有難度的表達學生觀點的部分,做好腳手架,利用guideline幫助學生克服表達自己的心理困難。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不僅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前和課下的。在本節課中,筆者充分利用了前置性學習作為跳板,幫助學生在課前利用網絡微課自學越過了課堂學   習中可能遇到的障礙。

 所謂前置性學習,就是一堂課開始之前,學生自己摸索、理解的自學過程,也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環節。前置性學習充分到位,課堂上學生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難點,進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韶小軍,2012)

本課由於是借班上課,師生之間彼此並不熟悉,前置性學習就顯得尤其必要。為了確保課堂教學環節的順利進行,確保學生有足夠的相關背景知識儲備,筆者共準備了兩個微課供學生在上課之前通過網絡學習:

 How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a passage?

 How to draw a brace map?

第一個微課通過舉例向學生介紹了三種常見的獲取文章主旨大意的方法即文章的標題、段落中心句和關鍵詞。第二個微課首先向學生介紹了八種常見的thinking maps, 並著重舉例介紹了如何使用文章中的關鍵詞來完成一個brace map的製作。這也是本節課中為什麼學生的thinking map 完成速度讓在場聽課教師訝異的秘籍所在。此外,有了教育雲等雲端存儲方式的存在,學生還可以課下在網絡上繼續點擊課上學習的兩個微課,將課堂延伸到教室外。

3Critical Reading,Creative Thinking

在新課程的修訂中,思維品質被提出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大組成部分之一。王薔在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第19次學術年會上指出可以「通過以語篇為載體,在理解和表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通過感知、獲取、分析、概括、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幫助學生在分析上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需要無數個英語課堂中的無數次思維活動和語言實踐,這也對我們新時代的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說對於學生而言是critical reading, creative thinking,恐怕對於資訊時代下的英語教師而言就是critical thinking, creative teaching。

這節同課異構課的教學材料文章語言難度不大,但是傳遞的隱藏信息很深刻——我們是否能夠適應當今的資訊時代。賴老師的這節批判閱讀課帶領學生閱讀文章的同時也讀出了其傳遞的言外之意,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他們學習了如何利用 thinking map 梳理文章並通過微課學會了通過了解文章的觀點後形成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地提出質疑或者表示贊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培養。在這節課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一開始就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學習和鞏固一環扣一環,學生通過有效的小組合作達成的觀點表達更是讓人驚豔,是一節精彩的以學生為本的閱讀課。

更多精彩

請持續關注翼課網

----往期熱門精選--

2016中考口語考試接近滿分!她的終極秘籍只有兩點

2016高考英語全國卷大數據分析報告與高效能備考解讀

信息化課例視頻丨《the secret of the Giant Panda》視聽說教學片段

視頻+PPT分享丨穆肅:大數據支持下的智慧教學

夏谷鳴「同課異構」教學設計及課件大公開!

魯子問:構建有效且不迷失的外語學習空間(內附PPT及課題研究建議)

回復關鍵字【兆義走筆】丨查看往期兆義走筆欄目精彩合集,閱讀劉兆義老師隨筆文章

回復關鍵字【中考英語】丨查看中考英語常見考點匯總,把握中考英語核心乾貨

回復關鍵字【英語教師】丨查看有關英語教學和英語教師教育的論文、實驗報告和書評等

回復關鍵字【思維導圖】丨查看於玲老師團隊精心製作的中考英語核心考點微課及思維導圖等  

相關焦點

  • 相山區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開展「同課異構,深度教學」研討活動
    12月16日,相山區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開展「同課異構,深度教學」研討活動。在古城路小學錄播室,來自淮海路小學的秦宇老師和二實小鳳凰城分校的費珍珠老師,做了精彩的授課,授課的內容是部編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的《筆算除法》。
  • 同課異構展風採,齊心協力謀發展——化學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
    2020年12月18日下午在蘭州西北中學舉行了化學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我校全體化學教師前往西北中學聽課交流學習。授課者分別是蘭州西北中學李彥蓉老師、我校徐知麗老師,課題為《鐵的重要化合物》。本次活動包括兩個環節:課例展示與交流研討,活動旨在通過片區同兄弟學校共同研討,加強對化學新教材、新課標的研究,以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為指導來落實高效課堂。
  • 同課異構,同氣同心——三年級美術同課異構教學研討
    12月23日,桃李園小學部綜合組的兩位美術老師就《好看的農民畫》一課開展了「同課異構」教學活動。兩位老師一起商定課程內容及教學重點,分別制定獨特的教學思路,通過不同的藝術展示手法為師生們呈現了精彩的課堂教學。民間藝術之美,值得我們用崇敬的眼光去欣賞,更值得我們用心去傳承,而把民間藝術介紹給孩子,也是一份責任。
  • 示範引領 攜手共進—楊富強工作坊開展「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
    龍小枝頭臘梅俏,研討之花香滿園。12 月6日上午,經開區實驗小學楊富強校長攜工作坊十餘人來到龍背中心小學開展「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同時,參加此次研討活動的還有龍背中心小學10 餘名語文老師。雷青燕老師的課堂活潑靈動,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流程,通過讀一讀、演一演、比一比,帶領學生感悟四季的美麗。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學生們天真的答語,逗得在場聽課老師忍俊不禁,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感悟了新知。實驗小學秦西茸老師的課,引發在座聽課老師諸多思考。識字、寫字教學是低段的重要任務,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如何落實這項任務?
  • 【長郡湘府&雅禮融城】智慧課堂展風採,同課異構促成長
    課後的交流研討分別在我校校史館一、二樓進行,英語組的交流研討由我校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陳磊主任主持,政治組的交流研討由我校主管教學副校長周珍躍主持。英語同課異構評課交流中點評老師這樣說到,課堂教學能夠以學生發展為根本出發點,利用101平臺布置前置學習任務,讓學生上傳作文,結合希沃的小遊戲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完成了相應的教學任務,很好的體現了信息技術服務於課堂的實用性。
  • 道德與法治學科「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展示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指出要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引導教師深入理解學科特點、知識結構、思想方法,科學把握學生認知規律,上好每一堂課。
  • 石獅市高一年英語同課異構研討活動在我校舉行
    10月21日下午,石獅市高一年英語學科同課異構研討活動在石獅三中錄播室舉行。本次活動是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對新教材的文本進行「概要寫作」教學,石獅市高一年級全體英語老師和石獅市餘信路高中英語名師工作室、王珍高中英語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參加了這次活動,共有56人。
  • 同課異構 攜手成長|諾亞舟元迪洪雅幼兒園教學交流活動
    同課異構 攜手成長 | 諾亞舟元迪洪雅幼兒園教學交流活動繪本《誰咬了我的大餅》「同課」出精彩「異構」促成長在課堂活動中老師們獨具創意,或在教室裡實踐活動,拉近師幼距離,或設計新穎趣味的猜謎遊戲,讓孩子們玩中學。
  • 同課異構 攜手成長 | 諾亞舟元迪洪雅幼兒園教學交流活動
    同課異構 攜手成長 | 諾亞舟元迪洪雅幼兒園教學交流活動繪本《誰咬了我的大餅》「同課」出精彩「異構」促成長在此次「同課異構」活動中,老師們呈現的不僅僅是一堂堂生動的課堂,我們看到的也不僅僅是課堂的設計和銜接,每一句對幼兒的回應,每一個不經意的動作,都引發了我們太多的思考
  • 六盤水市直屬高中教育集團英語學科開展高二年級「同課異構」 教學研討活動
    「同課異構」 教學研討活動。本次活動分為觀課、說課、評課研討、總結四個環節,同課異構的內容為:外研版必修五Module2 A Job Worth Doing詞彙課。第一環節,六盤水市第二實驗中學鄧珊老師、六盤水市第三中學唐麗霞老師分別執教Module2 A Job Worth Doing詞彙課。第二環節,六盤水市第二實驗中學鄧珊老師、六盤水市第三中學唐麗霞老師分別對執教內容進行說課。
  • 「有效教學」引領教研 「同課異構」助推質量
    為進一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中營小學與高梁小學聯合承辦,在後河七所學校,40餘名老師的參與下,開展了「同課異構」教學研討交流活動。西陽學區黨總支書記、學區主任擺陸拾,學區幹事楊福寶參加了活動。本次教研活動,兩所學校組織了一年級語文、三年級數學、四年級英語三科「同構異課」教學活動,分別由馬娟娟、舍小明、李燕、普傑、陳寶玉、郭敏六位老師授課。
  • 同課異構展風採 校際交流促發展
    在崆峒區教育局教科所的統籌安排下,我校與平涼三中、花所中學、大寨中學於11月23日開展了城鄉結對幫扶共同研討為主題的」同課異構」活動。在本次活動中共有語文、數學、英語、化學、生物和地理六門學科的十二名本校、外校老師參與其中,向鐵中的學生們展現了精彩紛呈的課堂。
  • 同課異構學數學,集體研討求發展
    為了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促進教師間交流協作,發展優質教學,近日,橫塘崗初中組織了同課異構教學活動,並進行評課。在10號和11號上午,七年級數學老師高曙、丁為慶就《有理數的減法》分別展開教學,數學小組各位成員到場觀課並點評。兩位教師教學各有特色,根據學生情況因材施教,給大家展現了優質的一堂課。
  • 同課異構、樂活課堂
    貴州省小學美術鄉村名師高紹靜工作室編 二0一九年十二月七日同課異構、樂活課堂——上課、聽課、說課、議課活動12月6日,貴州省小學美術高紹靜、雷偉鄉村名師工作室與湄潭縣教研室開展《省級鄉村名師工作室研修團隊教師教研常態化實踐研究》同課異構課題活動在湄潭縣浙大小學順利召開,並舉行了浙大小學貴州省小學美術高紹靜、雷偉鄉村名師工作室基地學校授牌儀式。
  • 三校聯盟同課異構 集思廣益合作共贏
    為進一步加強兄弟學校間合作交流,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和教科研水平共同提升,10月24日上午,廬江中學、湯池中學和白山中學「三校聯盟」在廬江中學開展了同課異構第一次活動
  • 同課異構曬教學 集體慕課促成長 - 今報網 東方今報官方網站 河南...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龔豐碩 通訊員 馬銥林 李超 圖文為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鄭州市管城回族區灕江路小學於12月1日開展了語文教師「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學校領導及全體語文教師參與了此次活動。
  • 長沙縣第二中學:開展語文同課異構研討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吳利平)11月5日下午,長沙市一中周玉龍名師農村工作站長沙縣第二中學站「老課文新理念」同課異構活動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長沙市一中周玉龍名師農村工作站於10月28日正式成立。此次同課異構活動,拉開了工作室教研活動的序幕。同時,此次活動也是《湖南教育》策劃的「老課文新使命」系列活動之一,雜誌編輯陳敏華、熊妹、李薇薇全程參與並認真學習。
  • 東莞市李煊名師工作室同課異構活動在長安中學舉行
    為給青年教師搭建一個交流、展示的平臺,促進中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的引領和輻射效應,5月25日上午,東莞市李煊名師工作室在長安中學開展了主題為古詩詞欣賞的同課異構活動第一階段,由長安中學語文科組長劉昌波老師和東莞實驗中學鍾培旭老師先後在錄播室上了一節辛棄疾詞作品欣賞的公開課。兩位老師精彩的課堂演繹、紮實的教學基本功,不同的教學風格贏得了在場領導和老師的一致稱讚。劉老師教學語言精煉,板書講究,教學內容設計合理,注重將課堂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給學生充分展現自己、說出自己想法的機會,師生互動積極。
  • 刷新語文課堂|小學語文同課異構教研活動
    同課異構展風採   同課異構一般指同樣的內容,由不同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和理解,自己備課並上課。由於教師不同,採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不同,這就構成了同一內容用不同的風格、方法、策略進行教學的課。       小學部此次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凝聚著老師們的專業和智慧,精彩紛呈。       同樣是教《我是蘋果》這篇課文,G2D王靖琳老師特地去超市買了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帶到教室,右手舉著問大家:「小朋友,這是什麼?請用一句話描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