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這裡是訂書機Staple~
今天想聊一聊關於自律的那些事兒。
自律無疑是美好,上進的標配,賈伯斯也說,「你有多自律,就有自由。」 可為什麼你依舊是那個嘴上喊著自律,實際上間歇性躊躇滿志,三分鐘熱度的你呢?
勁兒還沒捂熱,人就先敗下陣了。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首先,總得弄清楚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可以玩手機三小時卻做不到看書三小時?
因為大腦會記住你的選擇。玩手機,玩電腦,你會興奮,你會高興,緊接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這種物質就像毒品一樣會使大腦上癮。
但是看書健身學習也會讓你興奮,也會分泌多巴胺,那為什麼你還是抵不住手機電腦的誘惑?
打個比方,刷手機打遊戲是每隔一分鐘給你一顆糖果,看書健身學習這些行為是每隔半小時甚至更久給你一顆糖。相比之下,大腦會如何選擇,當然是一分鐘一顆糖果了。
說白了就是即時滿足和延遲滿足的區別。人是有惰性的,刷刷手機,刷刷短視頻就能獲得愉悅的體驗,何樂而不為呢?
明白了成因,再說說說「方法」。
自律自律,說穿了就是在於一個律字。自律是適當延遲自己的滿足,是為了做出更利於自己的選擇。
1 順應自己的節奏
自律可不是讓你成天逼著自己做一些很難堅持下的事,那不僅會產生挫敗感,還會對身心造成傷害。真正的自律是在順應自己生活節奏的基礎之上,慢慢做出改變,讓你的大腦慢慢接受延遲滿足的快感。
好比說,你突然想放下手機好好學習英語,給自己定下一天背一百個單詞的目標,也許開始幾天,你還會被自己的「上進心」所打動,可是時間一長呢? 你開始發現每天背一百個單詞真的好難,堅持不下去了。挫敗感一來,啥滿足也沒有了。
倘若把每天一百個單詞變成每天比前一天多背10個單詞呢?看得到自身的進步,不是更加愉悅?
把戰線拉長,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來,一點點做出改變,讓你的大腦適應這種延遲滿足的模式。
2 發掘內心的欲望
自律的背後不僅僅是讓大腦記住延遲滿足這個選擇,更有來自內心欲望的推力。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欲望的動力強到無法想像。 你為什麼要吃飯喝水,因為你明白這是活下去最基本的行為;為什麼你要工作,因為需要獲得收入維持生活。
人是趨利向的動物,越是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才越會有動力。因而有了欲望,才會有持續的行動力。
不妨在一張紙上,寫下你最想完成的事,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讀研,瘦身等等你最渴求也最想完成的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給自己一個清晰的規劃,不再把想完成的事掛在嘴邊,而是真正落在實處。
所以,不妨經常問問自己,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我又怎該怎麼做才能實現我的目標?
自律啊,它不是逼著你去做各種「折磨」的事情,它更是一種大智慧,把自己放慢,學會延緩自己的滿足,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它也在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內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