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十月懷胎的辛苦,只有經歷過的寶媽才最有體會。
為了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媽媽們都會盡心地保護好胎兒,採用健康的生活習慣,科學的胎教方式,來保障胎兒在孕期能安全地長大。
從懷孕開始到孕期結束,在整個孕期中,有幾個月份相對來說,是比較關鍵的。當然,胎兒在這個時期也是出現問題較多的。
孕期有個大家都默認的規矩:懷孕後前三個月不要把喜訊分享出去。看似迷信的說法,但實際上卻是因為在孕三個月,胎兒還不穩定,出現意外情況的機率相對較大。
為了避免「空歡喜」一場,所以才等到胎兒穩定了之後,再告訴別人懷孕的消息。
由此可見,在孕前三個月,是胎兒的發育關鍵期,一般出現流產、停胎、胚胎發育遲緩都在這個階段發生。
所以在這個階段,孕媽自然是要提高警惕的。
那麼除了孕前三個月,在之後的孕期裡,孕媽也要尤其注意一個階段,因為這個階段的胎兒,也很容易出現問題。
孕期這個月份,胎兒最「不穩定」,準媽媽要注意
大多數孕媽都知道在孕初期時,胎兒容易出現問題,所以會十分注意保胎。
等過了孕早期這個階段,孕媽們往往會放鬆警惕,但在懷孕8個月的時候,胎兒才是最「不穩定」的時候,準媽媽們千萬不能忽視。
1) 胎位不正
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的活動越發的頻繁,隨之就容易出現胎位不正的情況。
所以越到孕後期,孕期的檢查就越不能含糊,基本上在孕8個月,每2-3個星期就要去檢查一次,孕媽千萬不要覺得麻煩而偷懶。
2) 易發早產
孕8月是胎兒早產的高發期,特別是那些有過流產史,宮頸短而松的孕婦,更要提高警惕。
一般醫學上認為:早於37周出生的胎兒,都是早產兒。
早產兒的存活率是很低的,往往由於自身器官發育欠缺,尤其是肺部,更是和足月兒相差較多。
所以早產兒在出生後,往往會住在保溫箱裡,藉助儀器來生存。
3) 胎動異常
這個時候的胎兒,基本上都已經成型,而且也已經出現了胎動的狀況,孕媽們更是通過胎動來直接判斷胎兒的健康情況。
孕8個月的胎兒,由於體積變大,在子宮內活動難免會受到一些限制,很容易在活動的時候,出現臍帶繞頸的情況。
如果繞的圈數多,越繞越緊,那麼胎兒就很容易出現缺氧的狀況,胎動也會隨之變得急促起來。
所以在孕期,孕媽要養成數胎動的習慣,一旦發現胎兒胎動異常,要及時諮詢醫生。
4) 孕媽的情緒
懷孕8個月後,正式進入了孕期的末期,孕媽對於分娩開始產生了一系列的擔憂。
從擔心分娩方式,到擔心產後胎兒的護理,難免會產生焦慮的情緒。
這個時候,過多的負面情緒也引起宮縮,進而導致胎兒早產。所以這個階段,孕婦要調整自己的情緒,以正確的心態來迎接分娩。
孕期最後一個月,也不能忽視
在懷孕最後一個月,醫生都會建議孕婦一個禮拜去做一次產檢,很多孕婦覺得孩子快要出生了,覺得麻煩就拒絕去做產檢。
但這個階段也是危險最多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胎兒提前出生或者推後出生的情況,像胎兒宮內窘迫、羊水汙染、臍帶繞頸等併發症。
這個時候如果因為孕婦的大意而造成胎兒出現危險,到時候後悔也晚了。
寫在最後:
孕期無小事,建議孕媽在孕期一定要小心呵護自己和胎兒,尤其是在上面幾個比較關鍵的階段,這樣才能保證胎兒順利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