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走金秋 清華長庚普外科乳腺癌康復患者疫情後首聚

2020-12-12 瀟湘名醫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9月22日電(通訊員 趙培俍)金秋九月,天高氣爽,在公共活動還未全面恢復的「後疫情時代」,周末,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迎來了一批又一批渴望運動和健康的市民。在這一夥兒人中,有一群美女格外醒目:她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身著鮮豔的紅色T恤,三五成群在公園漫步,長長的隊伍就像一條紅色的絲帶,為藍綠色的公園抹上一縷柔情。

健步走隊伍進入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園

隊伍沿步行道健步走

她們很平凡,在家庭中,她們是奶奶,媽媽,女兒;她們又不平凡,因為她們都曾是與乳腺腫瘤鬥爭的當代花木蘭。這群特殊的美女有著共同的經歷——都曾是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普通外科羅斌主任醫師團隊治療的患者。這個團隊叫做「粉紅天使」,團隊成員在完成治療回歸各自平常的生活後,相約參加每年舉辦的活動,與昔日的「戰友」相聚。

這是一項叫「金秋健步走」的活動,是羅斌團隊為關愛患者、宣傳乳腺癌診治,為病友交流、傳遞健康而構建的乳癌防治專項活動之一。每年活動選在夏末秋初,組織曾經的「戰友們」沿奧森健康慢走,並利用休息之餘開展科普宣教、分享美食和各自的才藝,今年已是該系列活動連續舉辦的第6個年頭。每年活動,團隊都會為大家分發標誌性的文化衫,其Logo和顏色都是由羅斌親自挑選設計。今年選取了鮮豔的中國紅,象徵在不平凡的2020年中,中國人民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與對繁榮美好的期盼。

行進中的「紅絲帶「

「紅」與「綠」

最美的倩影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羅斌團隊取消了今年的科普文娛環節,但這絲毫未影響大家團聚的熱情。晨起九時,百餘號人準時齊聚奧森公園南門,大家開心地漫步在健步跑到上,像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有著道不盡的家常。羅斌醫護團隊一路上為各位參與者答疑解惑。在回憶中,有些病友發現自己乳腺癌已經治癒10餘年,並且堅持參加了每年的健步走活動,目前已經收集到了包括往屆活動「清華紫」、「生命綠」等在內的6套文化衫了。羅斌笑道,「明年好些人都能有一道彩虹啦,相信大家每個人將來都能收穫好多道彩虹,你們的人生將會更加絢麗多彩!」

圖6 第六屆金秋健步走全員合影

金秋健步走文化衫

與普外科「迷弟」劉安陽醫師合影

羅斌答疑

羅斌與「戰友們「」談笑漫步

劉安陽答疑解惑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普通外科羅斌在現場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普通外科團隊

【來源: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關心女性從關心健康開始
    &nbsp&nbsp&nbsp&nbsp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藺博):今年3月8日為國際勞動婦女節,又恰逢世界腎臟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當天為婦女們打造了一堂豐富的選修課,並發出號召「心疼自己從健康開始!」婦產科、普外科、腎臟內科10餘名醫師傾情出動,為女生們進行免費的健康諮詢。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康復醫學科淋巴水腫持續義診
    目前全球淋巴水腫患者約1.4-2.5億,其中乳腺、婦科腫瘤手術及放療是造成繼發性淋巴水腫主要原因。乳腺和婦科腫瘤淋巴水腫發生率分別約為56%和67%。隨著乳腺及婦科腫瘤患者生存率普遍提高,繼發性淋巴水腫發病率也逐漸增加,其對日常生活和功能造成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淋巴水腫會造成肢體腫脹,皮膚組織纖維化、僵硬,活動度受限,嚴重者還會造成肢體畸形和橡皮病。
  • 清華長庚醫院:人工智慧助力疫情防控|權威發布
    12日下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在北京疫情防控發布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該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科技運用與優化機制並重,疫情防控與醫療服務齊抓,臨床救治與科學研究同行,精準施策,科學防控,保障了醫院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有序開展,實現了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零感染。
  • 每一名患者就是一本教科書!記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院士
    我是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2017級肝膽外科的一名住培醫師,同時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老師的臨床博士後。2009年,我在清華大學讀本科期間,就不時聽聞董家鴻老師的故事。那時的男生痴迷於武俠,會把自己的武俠夢寄託於現實的外科學習中,於是便有人編纂出了「外科界的四大高手」:南陳,北董,東彭,西嶽。
  • ...老年健康 「膝」息相關——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康復醫學科秋季義診
    為了普及健康理念,更好的治療和預防慢性膝關節疼痛,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康復醫學科將於10月14日開展健康宣教和義診活動。屆時康復醫學科潘鈺主任將向廣大患者介紹膝關節疼痛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康復治療手段和自我管理方法。
  • 女性乳頭溢液莫忽視,有可能是乳腺癌
    近日,武漢亞心總醫院普外科為一名60歲女性患者施行乳管鏡技術,並揪出疾病「元兇」——乳腺癌。據悉,亞心總醫院自開展乳管鏡檢查以來,已成功診治多例乳管內腫瘤患者。60歲的王女士家住礄口,她近日發現內衣上有不明原因暗紅色液體,便來亞心總醫院就診。
  • 清華長庚醫院:堅持科學有效防控 保障正常醫療服務
    在7月12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董家鴻院士 介紹了疫情期間清華長庚醫院的防控工作情況。董家鴻 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黨委按照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在市衛生健康委和清華大學的領導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科技運用與優化機制並重,疫情防控與醫療服務齊抓,臨床救治與科學研究同行,精準施策,科學防控,保障了醫院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有序開展,實現了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零感染。
  • 清華長庚醫院已完成高校、社區核酸檢測7萬人次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7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9場新聞發布會。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介紹了該院主動參與社會防控的情況。董家鴻介紹,疫情發生後,清華長庚醫院、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第一時間組建並啟動抗擊新冠肺炎中國醫師協會遠程醫療隊,組織開展多學科遠程會診,向疫情嚴重地區捐贈自測評估系統、社區疫情智能防控系統、智能分診系統、智能輔助診斷系統、移動生理體徵監測系統、遠程集成協同醫療平臺、隔離病房消毒機器人共7項智慧醫療技術產品,在個人防護、社區管控、醫院救治、遠程醫療、康復照護五個環節為疫情防控提供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
  • 專家:中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超80%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教授近日在2020年全國抗癌達人風採大賽活動上表示,以乳腺癌為例,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值得慶幸的是,目前中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超過80%,乳腺癌已步入慢病管理的行列,如何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則尤為重要。
  • 廈門中醫院普外科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 守護患者健康之門
    廈門市中醫院普外科團隊為患者做手術。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曾昊然 通訊員 李琪彬)普外科,是一家綜合性醫院外科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胃腸道、膽胰、甲狀腺等身體諸多重要器官、臟器的疾病,都由普外科醫生為老百姓診治。廈門市中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廈門醫院)普外科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為廈門經濟特區守好患者的健康之門,做市民的健康衛士。  【案例一】  微創腹股溝疝修補 患者次日即可出院  26歲的劉先生性格開朗,平常喜歡應酬和社交。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院士:讓病人最大化獲益
    不斷壯大中的清華長庚醫院肝膽移植中心團隊 是你們帶來「生之光茫」 2020年之初,每一個人都身處疫情漩渦 一直以來,每周二的上午和周四下午,在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外科董家鴻專家團隊門診內外都是慕名前來看診的肝膽病患者,他們中很多都是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到這裡,56歲的老劉(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
  • 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開科 最遠輻射張家口、承德
    未來,清華長庚醫院將與120、999急救系統對接,打造「京北心腦血管疾病救治中心」,與京北地區76個社區進行對接,最遠輻射範圍將達到張家口、承德地區。  清華長庚醫院昨天宣布「神經內科」全面開科。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武劍介紹,醫院地處京北天通苑地區,是京北地區為數不多的公立大型三級綜合性醫院。
  • 怎麼健走最強身
    受訪專家:北京老年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 陳雪麗每天清晨或傍晚,總能在小區、公園中見到很多老人在健走。北京老年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陳雪麗介紹,健走可提高運動功能、平衡能力和心肺功能,對老人肥胖、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脂肪肝等病症有很好的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也有助於降低老年痴呆症的患病風險。但是,簡單易行不代表絕對安全,陳雪麗提醒,老人身體狀態與年輕人不同,要注意以下幾個細節。速度不宜快。老年人常伴有多種基礎病,身體狀態也隨增齡變化。
  • 2毫米纖維內鏡導管揪出「元兇」乳腺癌 醫生提醒乳頭溢液不可小視
    近日,武漢亞心總醫院普外科成功為一名60歲女性患者施行乳管鏡技術,並揪出疾病「元兇」——乳腺癌。據悉,亞心總醫院自開展乳管鏡檢查以來,已成功診治多例乳管內腫瘤患者。家住礄口的王女士今年已經60歲,細心的她近日發現自己的內衣上有不明原因暗紅色液體,遂來亞心總醫院普外科就診。亞心總醫院副院長、普外科主任李明傑教授仔細詢問了她的情況,並為她做了詳細檢查。
  • 保障正常醫療服務 清華長庚醫院上線「預檢+安檢」全自動系統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7月12日,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董家鴻介紹了該院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服務開展的有關情況。董家鴻介紹,在保證門急診和住院等基本醫療服務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的同時,清華長庚醫院制定並完善了產婦、新生兒、急性心梗、腦卒中、兒科、發熱門診等重點患者的預檢分診流程,並涵蓋所有臨床專科,在嚴格入院患者健康篩查的基礎上,保障了血液透析患者、腫瘤化療患者以及急診手術、限期手術患者的住院服務。
  • 乳腺癌患者常見飲食誤區,你真的知道嗎?吃錯了當心病再找回來
    吃素比吃肉更有利健康,乳腺癌患者拒絕一切肉類可行嗎?  目前沒有研究證明,純素食能明顯降低乳腺癌風險。  在癌症患者治療、康復和長期生存的過程中,適量的蛋白質攝入十分重要。魚、瘦肉、去皮的禽肉、蛋類等食物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同時可提供不飽和脂肪酸。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建180平方米核酸檢測實驗室 日檢測能力達5000個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董兆瑞)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黨委按照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在市衛生健康委和清華大學的領導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科技運用與優化機制並重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開診 首試醫管分治模式
    據介紹,患者掛號需先從取號機裡拿一個排號條,坐在候診椅上等待叫號,再到指定開放式的櫃檯前掛號即可。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擬任醫院執行院長的董家鴻介紹,醫院開業初期可承擔3000人次的門診量,開業半年後預計可達5000人次,並將會根據運營情況對醫院規劃作出調整。明年,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的二期工程將會動工。
  • 疫情期間,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門診、住院須知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嚴格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依法防控措施,疫情期間,為避免交叉感染,建議非緊急就醫患者暫時不要來院就診。來院就診患者,請您務必閱讀以下內容。
  • 準媽媽懷孕5個月發現乳腺癌 當心!妊娠期乳腺癌發病率在增加
    在綜合評價患者身體狀況及疾病情況後,立刻組織麻醉科、產科多學科會診,在妊娠狀態下對桐桐媽媽進行了全麻右乳癌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胎兒發育指標也顯示一切正常。孕28周後,桐桐媽媽接受了化療。最終在產科劉翠英主任的建議和監測下,足月剖宮產分娩健康女嬰一名,就是現在可愛的桐桐。梅玉主任團隊又對桐桐媽媽進行局部放療。目前,各項複查無異常,無明顯復發轉移徵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