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浩如煙海的文化長河中,細紋刻紙像一顆璀璨的明珠耀眼奪目。
細紋刻紙是剪刻紙藝術的一個門類,以纖細優美的造型與古樸粗獷的剪紙形成鮮明的對比,其刀法精妙,線條整齊流暢,在方寸之地表現大千世界。工而不膩,纖而不繁,紋樣細如髮絲。細紋刻紙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於元代,盛行於清代民國,傳承至今已有七百餘年歷史。
元寶山區細紋刻紙在繼承前人藝術成果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傳承有序、不斷發展之路。經過代代藝人的艱難傳承形成了自己獨特、成熟的風格:表現手法精雕細琢、表現題材包羅萬象、工具材料功能齊全。
細紋刻紙紙張主要採用宣紙、絨紙和彩光紙。主要工具是11度-30度角斜尖刀、圓口刀和打孔器,以及墊板、裝裱材料等。在赤峰市元寶山區,細紋刻紙的製作步驟分為5步:
1、構思起稿
2、按條理刻制
3、修改半成品
4、設色
5、裝裱
其表現的題材主要有花鳥人物、吉祥圖案、山水風景、歷史人物及事件、書法篆刻。作品分為單色、點彩、填色等形式。
元寶山細紋刻紙作品
元寶山區細紋刻紙的藝術特點鮮明、主題突出,萬刀不斷的結構令人印象深刻。圖案千變萬化,富於疏密、粗細、曲直、寬窄、剛柔等變化與對比,使紋樣輪廓清晰、形式優美,賓主分明,形象突出。構圖較傳統刻紙更加美觀多樣,構圖上吸收了大量的藝術元素,如西方繪畫的透視、明暗、結構;工筆國畫的線條;裝飾畫的色彩對比搭配;書法篆刻的氣韻、虛實、朱白的關係。繪製圖案更加注重寫實和圖案裝飾有機結合,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徵,大膽地取捨,使造型簡潔清晰。恰當的虛實對比,堅實、規整、流暢的線條,使作品獨樹一幟。
2
元寶山區細紋刻紙作品
元寶山區細紋刻紙融繪畫、詩辭、書法於一體,表現題材或展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或表現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進程,既具有耐人尋味的豐富內涵,又具有濃厚深沉的裝飾風格,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面貌,有較高藝術價值和市場空間。
但是隨著人們價值觀念的轉變,從事此項創作的人越來越少,很多老藝人已無傳承人,為了傳承此項技藝,我們把細紋刻紙引入小學課堂的藝術教育,編制了元寶山區細紋刻紙訓練教程,建立了專業的刻紙訓練教室和展室。多年來培養了兩百多名小學生,基本上掌握元寶山區細紋刻紙的技法。作品在元寶山區、赤峰市、自治區、國家各級美術作品展上都有展出和獲獎。現已創作作品七百餘件。
相信通過廣大青少年的學習和傳承,使元寶山區細紋刻紙的傳統技藝得以發揚光大,在此,也呼籲更多青少年朋友們加入到傳統技藝的學習中來。
來源:赤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