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非遺」細紋刻紙:看傳統雕刻技藝裡的曲直細柔

2020-12-22 皖忱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浩如煙海的文化長河中,細紋刻紙像一顆璀璨的明珠耀眼奪目。

細紋刻紙是剪刻紙藝術的一個門類,以纖細優美的造型與古樸粗獷的剪紙形成鮮明的對比,其刀法精妙,線條整齊流暢,在方寸之地表現大千世界。工而不膩,纖而不繁,紋樣細如髮絲。細紋刻紙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於元代,盛行於清代民國,傳承至今已有七百餘年歷史。

元寶山區細紋刻紙在繼承前人藝術成果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傳承有序、不斷發展之路。經過代代藝人的艱難傳承形成了自己獨特、成熟的風格:表現手法精雕細琢、表現題材包羅萬象、工具材料功能齊全。

細紋刻紙紙張主要採用宣紙、絨紙和彩光紙。主要工具是11度-30度角斜尖刀、圓口刀和打孔器,以及墊板、裝裱材料等。在赤峰市元寶山區,細紋刻紙的製作步驟分為5步:

1、構思起稿

2、按條理刻制

3、修改半成品

4、設色

5、裝裱

其表現的題材主要有花鳥人物、吉祥圖案、山水風景、歷史人物及事件、書法篆刻。作品分為單色、點彩、填色等形式。

元寶山細紋刻紙作品

元寶山區細紋刻紙的藝術特點鮮明、主題突出,萬刀不斷的結構令人印象深刻。圖案千變萬化,富於疏密、粗細、曲直、寬窄、剛柔等變化與對比,使紋樣輪廓清晰、形式優美,賓主分明,形象突出。構圖較傳統刻紙更加美觀多樣,構圖上吸收了大量的藝術元素,如西方繪畫的透視、明暗、結構;工筆國畫的線條;裝飾畫的色彩對比搭配;書法篆刻的氣韻、虛實、朱白的關係。繪製圖案更加注重寫實和圖案裝飾有機結合,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徵,大膽地取捨,使造型簡潔清晰。恰當的虛實對比,堅實、規整、流暢的線條,使作品獨樹一幟。

2

元寶山區細紋刻紙作品

元寶山區細紋刻紙融繪畫、詩辭、書法於一體,表現題材或展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或表現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進程,既具有耐人尋味的豐富內涵,又具有濃厚深沉的裝飾風格,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面貌,有較高藝術價值和市場空間。

但是隨著人們價值觀念的轉變,從事此項創作的人越來越少,很多老藝人已無傳承人,為了傳承此項技藝,我們把細紋刻紙引入小學課堂的藝術教育,編制了元寶山區細紋刻紙訓練教程,建立了專業的刻紙訓練教室和展室。多年來培養了兩百多名小學生,基本上掌握元寶山區細紋刻紙的技法。作品在元寶山區、赤峰市、自治區、國家各級美術作品展上都有展出和獲獎。現已創作作品七百餘件。

相信通過廣大青少年的學習和傳承,使元寶山區細紋刻紙的傳統技藝得以發揚光大,在此,也呼籲更多青少年朋友們加入到傳統技藝的學習中來。

來源:赤峰青年

相關焦點

  • 元寶山細紋刻紙:指尖上的藝術,繪出大千世界!
    細紋刻紙是剪刻紙藝術的一個門類,刀法精妙線條流暢,能夠在方寸之中表現大千世界,具有功而不膩、纖而不繁的藝術效果。早在元代大德年間就曾出現相關記載,民國時期更為盛行,傳承至今已有七百餘年歷史。而赤峰市元寶山區的細紋刻紙在原有的技藝基礎上,又形成了工藝精雕細琢,題材包羅萬象的獨特面貌。
  • 非遺故事之傳統九龍木雕雕刻技藝傳承人馬曉斌
    1994年至1998年就職於陝西省古代藝術品研製開發公司,研創了九鳳卓、龍鳳盤等以龍鳳為題材的雕刻藝術品。此後便定位於龍鳳文化的研究與創作。2004年3月至2006年4月和其父完成北京故宮太和殿13844條龍的修繕工程。2007年祖傳技藝「傳統九龍木雕雕刻技藝」列入陝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3月馬曉斌被陝西省文化廳授予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 【非遺故事】陝西白水縣:九龍木雕雕刻技藝
    10月4日,我來到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雷牙鎮雷牙村,拜訪了非遺項目九龍木雕雕刻技藝傳承人——馬曉斌。馬曉斌,藝名江龍,1971年生於陝西白水九龍木雕世家,從小受到家族藝術氛圍的薰陶,耳濡目染,深得其父馬金財言傳身教。
  • 刻紙龍燈:指尖上的鑿刻藝術
    公祭客家母親河大典刻紙龍燈展演 陳水木 攝彭坊村元宵遊大龍 陳道慶 攝不久前,《我們從古田再出發》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心連心」藝術團赴龍巖慰問演出——永定土樓分會場走進客家土樓,「長汀客家刻紙龍燈」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延玉等閩西老藝人帶著非遺技藝亮相央視舞臺,大放異彩。
  • 中國傳統技藝「徽州四雕」走出非遺產品傳承路
    中國傳統技藝「徽州四雕」走出非遺產品傳承路   中新社合肥2月3日電 題:中國傳統技藝「徽州四雕」走出非遺產品傳承路  中新社記者 吳蘭  磚雕,木雕,石雕,竹雕,被成為「徽州四雕」,始作於唐、宋,爭奇鬥豔數百年。
  • 非遺地圖 | 方寸之間雕刻大千世界,且看手藝人張志新的寫意人生!
    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
  • 熱烈祝賀我校南京非遺技藝職業體驗中心被認定為省級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
    8月17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江蘇省2019年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名單,莫愁中專南京非遺技藝職業體驗中心被認定為省級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 莫愁中專緊貼時代脈搏,積極響應國家振興傳統文化發展的號召建設南京非遺技藝體驗中心,依託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學院的辦學資源,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辦學、體驗經驗。
  • 猜燈謎 賞非遺 享美食 北白象元宵文化「大餐」亮點紛呈
    這場融入了傳統民俗、非遺文化、趣味遊戲等元素的元宵燈謎會,好看、好玩、好吃,讓前來參加的市民不僅飽了眼福、口福,更領略了北白象傳統民俗和非遺文化的魅力。九大宣傳巧融入活動現場,人頭攢動,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呈現出一派熱鬧的景象。「『劉備謝子龍,無奈舉阿鬥。』打二個字的足球比賽用語。」
  • 雕刻半生不「棄刀」,南安這位非遺傳承人有個心願……
    來看看這位非遺傳承人的雕刻人生。 *視頻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雕刻半生不「棄刀」
  • 33家民宿上榜我市首批非遺民宿創建名單
    月籠溪沙民宿裡體驗泰順提線木偶非遺表演。 (翁卿侖 攝)經民宿業主的陳述、專家組的評估,選定下垟大宅、聖井左舍、元覺花崗漁村、寒舍迴塘、迷途·七厝等33家民宿作為我市首批非遺民宿創建單位。非遺民宿是以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性傳播為核心,在設計、建造、經營管理與服務中,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態、技藝、觀念的展示和表達,為遊客提供獨特文化、情感、消費體驗的民宿。
  • 劍川木雕千年技藝雕刻時光
    彩繪木雕  2017年11月,在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和中央美院的支持下,大理傳統工藝工作站劍川基地和中央美院駐劍川傳統工藝工作站掛牌成立,以劍川木雕為依託,帶動全縣傳統工藝的振興。同時,結合大理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先後建成一批劍川木雕傳習所,為劍川木雕傳承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 寶慶烙畫裡的傳統技藝——唐文林寶慶烙畫亮相邵陽書裡書外
    走進湘中圖書城書裡書外,映入眼帘的竟是書架上掛滿著與眾不同的、全部帶有傳統文化底蘊的,帶有故事情節的,帶有地市色彩的《做豬血丸子》、《布袋戲》、《製作水車》等寶慶烙畫作品。給人以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哇塞!這就是負有盛名的「寶慶烙畫」 。真還從來未曾見過也。有特色,有看頭。
  • 吳川欲為雕刻木偶申報「非遺」
    文化主管部門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如何合理安排和解決好老藝人的生活保障和技藝傳承問題方面,在有限財力下,目前還比較困難。吳川欲為雕刻木偶申報「非遺」不過,許志明說:「目前,我們在積極想辦法解決。一是申請了民間老藝人扶助資金,該政策是廣東省文化部門出臺的,已於數月前填表並上交了資料,一同辦理的還有陶鼓製作等老藝人。
  • 關於命名2019年度連雲港市「市級非遺展館(廳)、傳承基地」的通知
    年度「市級非遺展館(廳)、傳承基地」申報命名工作的通知》要求,由各單位申報,經縣(區)審核,市局組織評審和公示,決定命名連雲港市非遺資料中心(海州五大宮調展示廳)、連雲港拓片展示館、連雲港淮鹽文化展覽館等60家非遺展館(廳)、傳承基地為「市級非遺展館(廳)、傳承基地」
  • 市民與非遺技藝零距離 杭州開設傳統手工培訓班
    今天記者從杭州市運河綜保委了解到,工美學堂將開設傳統手工培訓班,讓市民與非遺技藝零距離。  據了解,首期培訓班為手工盤扣製作培訓。別看只是小小的一顆扣子,它有二十多個品種,可為旗袍增色不少。培訓時間定於9月12日(周一),活動地點在拱墅區橋弄街6號(拱宸橋西)工美學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致電88197518報名。
  • 開學啦:小學生「非遺課堂」穿針走線學刺繡
    在去年和今年的上學期,廈門市好幾所中小開設了【非遺課堂】,結合各校的教學宗旨,豐富校本課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爭創辦學特色。集美後溪中心小學開展了【非遺課堂-穿針走線學刺繡】活動。三年級的孩子們拿起針線來不僅有模有樣,專注力也是非常的棒!男生也不輸於女生呢。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小學階段開設刺繡課。沒想到很成功。很多人覺得刺繡很難,小學生根本無法駕馭,萬一針扎了手怎麼辦?
  • 【品非遺】零距離體驗非遺技藝 秀湖國際非遺小鎮人氣旺
    【品非遺】零距離體驗非遺技藝 秀湖國際非遺小鎮人氣旺 2020-10-06 20:0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