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路旁的「竹筍」1斤15元,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城裡當野菜,價值大!
文:三農小七
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可見蘇東坡對於竹子是多麼的喜愛了。
作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畫的竹子也是非常出名的,成語「胸有成竹」就是出自他的典故。
竹子很多人都喜歡,而且它還會生長竹筍,竹筍也是一道非常美味的食材,蘇東坡也非常喜歡吃竹筍。
若走在山裡,走在農村,往往路旁也能看到很多的「竹筍」,這些竹筍有真有假,特別是一種長得胖乎乎的野草,它的嫩苗真的非常像竹筍,而這種路旁的「竹筍」,價格也挺貴的,1斤能賣15元,而且非常受歡迎。
01路旁的「竹筍」
這種路旁的「竹筍」,從外觀上可能還真的很難區分,而且它的內部也和竹筍一樣,有「竹節」一樣的結構,外面也有「竹筍一樣的竹節」,而且也有類似於「筍殼」一樣的葉片抱著地上莖。
這種類似「竹筍」的東西,其實叫「酸筒杆」,酸筒杆是一種蓼科虎杖屬的植物,屬於多年生草本。它的地下有宿根,宿根有根狀莖,根狀莖往往橫向生長,比較粗壯。
它的植株往往能夠長到成年人那麼高,也比較粗壯,類似於竹子,但是它沒有竹子那麼硬,而且分枝也很多。地上莖比較粗壯,空心,有縱稜,莖上有紅色或者紫色的不規則的斑點,包括形狀和排列都不規則。
酸筒杆的葉片呈寬卵形或者橢圓狀卵形,長度在5到12釐米之間,寬度在6釐米左右,最寬的往往接近10釐米。葉片沒有鋸齒,也沒有毛,新生芽非常粗壯,很像竹筍。
02酸筒杆曾是農村娃的零食
酸筒杆的外觀雖然很像竹筍,但是,它沒有竹筍那麼硬,而且很脆,輕輕一折就能折斷。折斷的酸筒杆,可以直接吃,可以刨開表皮像吃水果那樣吃。吃起來味道酸酸的,很好吃。
在以前,農村經濟條件差,很少有零食吃,也很少有零食賣。山裡的野果之類的,就是農村娃的零食。酸筒杆雖然不是野果,但是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零食,往往幾個小朋友一起趴在路旁的草地裡尋找酸筒杆的嫩苗當水果、零食吃,滿滿的回憶……
對於農民朋友來說,酸筒杆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豬飼料,割酸筒杆的嫩苗,稍微老一點的也可以,嫩葉也行,可以用來給豬當青飼料。直接投餵或者煮熟餵都是可以的,豬也愛吃,它還可以用來餵兔子,餵牛羊,餵馬等等,是很好的青飼料植物……
03城裡人把酸筒杆當野菜
如今,吃野菜也成了一部分城裡人的潮流,往往到處尋找野菜,而酸筒杆是他們最喜歡採挖的野菜之一。採挖到新鮮的酸筒杆之後,拿回家可以當野菜吃,而且吃法非常多。
可以用酸筒杆進行煎炒,也可以用來煲湯,還可以用來涼拌……而且,酸筒杆用來做泡菜更是美味,很多人喜歡用泡酸筒杆就著稀飯,饅頭,麵條等吃,味道酸酸的,非常下飯,非常開胃。
酸筒杆在國外一些國家被列為「外來入侵物種」,他們叫它「日本虎杖」,在原產地的我國,反倒是很少見到了,若見到,別輕易剷除哦。好好珍惜它,是一種價值非常大的植物,悄悄告訴你:酸筒杆的根莖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藥材哦,有的地方有人專門收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