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中關村論壇「腦科學與未來」平行論壇精彩預告!
一、論壇主題:腦科學與未來社會二、時間地點:2019年10月17日(周四)14:00中關村展示中心會議中心圓明廳三、議題簡介:21世紀是大腦競爭的時代,腦科學成為當前國際科學前沿的熱點領域
-
中國兒童標準腦結構發育圖譜
該文章採用328例6至12歲中國兒童的高質量磁共振腦影像數據,繪製出精細年齡分段下的「中國兒童標準腦結構發育圖譜」,為研究我國兒童群體的正常腦發育和異常腦發育(如自閉症、兒童多動症等)提供了重要基礎性工具(Zhao, et al., 2019)。人類的腦結構形態千差萬別。
-
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當選國際藝術史學會新一任主席
、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當選新一任國際藝術史學會主席。這是國際藝術史學會歷史上首位中國主席。國際藝術史學會新任主席北京大學朱青生教授與前任主席德國國家博物館館長UlrichGroßmann教授2016年9月16日,由國際藝術史學會、北京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主辦的第34屆世界藝術史大會將於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開幕。
-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
原標題: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 在101年前的今天,1917年1月4日 (農曆臘月十一),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 蔡元培先生 1917年1月4日(距今101年),蔡元培赴北京大學正式就任校長一職。他提出了「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他變為:「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
-
萬字長文|中科院蔣田仔教授:腦網絡組圖譜及其在腦認知與腦疾病...
蔣田仔教授是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我國腦網絡組研究中心主任、腦網絡組重點實驗室主任,同時也是IEEE Fellow、IAPR Fellow以及AIMBE Fellow,主要從事的領域包括多模態跨尺度腦網絡組圖譜研究、基於腦網絡圖譜的腦機融合和腦疾病早期預測和精準治療。
-
知識圖譜大牛組團來阿里,他們都聊了什麼?
,東南大學漆桂林教授,蘇州大學張民教授、陳文亮教授,北京大學趙東巖教授、馮巖松副教授。孫樂,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文信息處理研究室負責人,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國際計算語言學年會(ACL 2015)組織委員會聯繫主席。
-
「神經調質系統介觀腦功能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啟動!
南京腦觀象臺的落成正式後,「神經調質系統介觀腦功能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也隨之啟動,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黃鍔、中國科學院院士馬蘭等科學家共同參與了大科學計劃啟動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北大分子醫學南京轉化研究院院長、「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首席科學家程和平向參會嘉賓詳細介紹了該計劃的實施背景和願景目標。
-
人腦的「地圖」——腦圖譜
腦圖譜相當於大腦的「地圖」,能為特定的腦結構進行「定位」,從而為複雜的腦部研究和治療提供「導航」,就像GPS地圖導航系統一樣。因此,腦圖譜一直以來都是研究腦結構和功能及腦疾病的重要手段。德國神經學家科比尼安·布洛德曼上世紀初繪製出了第一份人類大腦皮層圖。據了解,這幅人腦皮層圖至今仍是比較大腦活動區域及其結構時最常用的參考資料。但由於技術限制,早期的腦圖譜研究存在局限性,如對功能複雜腦區的功能亞區便捷劃分不明確、缺乏精度、與大腦很多區域最新的解剖和功能數據不匹配等。
-
專訪清華教授張學工:入選扎克伯格人類細胞圖譜計劃首批項目
人類細胞圖譜計劃,一項被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稱為可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媲美的國際科研項目,即將開展預研究。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模式識別與生物信息學教授張學工帶領團隊,成為其中唯一的中國身影。
-
北京大學國際MBA著名教授介紹
北大國際MBA項目副院長、教授,曾任美中商會會長。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創業與企業發展,金融,生產運營管理,組織發展,市場營銷。 Dr. Wen Hai (海聞博士)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校區)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學士。現任北京大學校長助理、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常務副主任、北大國際MBA項目教授、美國福特路易學院商學院副教授。
-
科學家今天聯合公布「正式版」人類基因圖譜
中新網北京2月12日消息:被譽為繼人類登陸月球之後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人類基因圖譜」終於繪製完成,科學家今天將正式在華盛頓、倫敦、巴黎、柏林及東京等地同時公布有關資料,並在網際網路免費供人查閱。 科學家去年六月已完成人類基因圖譜草圖,並知道了九成以上鹼基對的位置信息,精確度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方方教授當選美國心理科學學會會士
2018年5月24日,美國心理科學學會(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APS)主席Suparna Rajaram教授致信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和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方方教授,祝賀他當選美國心理科學學會會士(Fellow)。美國心理科學學會是推動科學心理學發展的主要國際組織,目前擁有超過三萬名會員,分布在八十多個國家。
-
大腦處理漢語方式與英語不同 說漢語更「用腦」
大腦處理漢語方式與英語不同 說漢語更「用腦」 2015年02月25日 10:21 來源:新華網
-
國際醫學史學會第九屆學術會議在北京大學召開
全國政協副主席、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韓啟德院士擔任大會主席,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擔任大會副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曹雪濤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院士及國際醫學史學會主席Carlos Viesca Treviño教授任大會副主席,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醫學史研究中心主任張大慶教授任大會秘書長兼副主席。
-
為什麼學會了拼音以後,卻要限制使用拼音輸入法的時間呢?科學家告訴你
先前我們和北師大董奇教授、北京大學高家紅教授的團隊一起合作,利用腦成像進行研究,發現人腦處理語言的中樞有一定的文化的差異。比如:我們的大腦處理中文的區域和處理英文的區域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某些區域對處理中文非常非常重要,而對處理英文卻不重要。
-
海德堡大學Karlheinz Meier教授做客「北京大學信息技術與信息化...
2016年11月17日,海德堡大學物理學與天文學系教授、歐洲物理學會(EPS)會士、歐洲人類大腦計劃(Human Brain Project,HBP)聯合發起人和神經形態計算方向負責人Karlheinz Meier以題為「神經形態計算的最新進展」(Neuromorphic computing: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chievements)的學術報告
-
知識圖譜與智能問答研討會將於北理工召開
他還帶領團隊參加了百度知識圖譜競賽獲得所有任務第一名的好成績。此外,他還長期作為ISWC,WWW,AAAI等國際頂級會議程序委員會委員。目前,王昊奮擔任CCF YOCSEF上海主席,中文信息學會語言與知識計算專委會副秘書長,中國計算機學會術語工作委員會執行委員等社會職位。
-
北京大學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託馬斯·薩金特名譽教授
Sargent)教授於2017年6月加盟北大滙豐商學院,創建了「薩金特數量經濟與金融研究所」。為此,北京大學決定授予薩金特教授「名譽教授」稱號。6月22日,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教授為他頒發了證書和獎章併合影留念。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大滙豐商學院院長海聞教授以及北大滙豐史蛟教授、Jake Zhao教授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
腦科學日報:首個人類心臟神經元的3-D圖譜發布;狗狗救人的原因
科學家們成功繪製出首個人類心臟神經元的3-D圖譜!來源:細胞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iScience上題為「A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Anatomical And Molecular Atlas Of Rat Intrinsic Cardiac Nervous System」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託馬斯傑斐遜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繪製出了首張人類心臟神經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