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兒,雖然高鐵上沒人吸菸,但你卻能聞到一股煙味兒,因為身邊坐著一位渾身煙味的大叔。這是真實發生的情景。一位網友為此忍不住悄悄發了一條微博吐槽。
資料圖片照片 新華社發(孟德龍 攝)
殘留在汽車和衣服上的「淡淡煙味」可能導致細胞受損。美國加州大學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僅接觸「三手煙」3小時,就可導致389個鼻腔上皮細胞基因出現表達異常。研究者表示,長期接觸「三手煙」,或可致癌。
「三手煙」源自捲菸燃燒後,附著在衣服、牆壁、皮膚、頭髮、家具、汽車內飾等表面上的化學物質,多為有毒的揮發性或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這位網友對三手煙頗為無奈,但他只要忍一路便能獲得呼吸的自由;而吸菸者的家人和孩子卻要為此忍耐一生,即使吸菸者從不在家吸菸。
更被人忽視的是,三手煙的最大受害者是兒童。兒童喜歡在地上和沙發上爬,或者到處觸摸,手部和口部的接觸更加頻繁。他們是面對三手煙最脆弱的人群。
三手煙影響細胞基因表達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了 JAMA Network Open 期刊上。
為了研究「三手煙」對人類的影響,研究者先讓多名健康、不吸菸人士呼吸乾淨的空氣,並收集其細胞。相隔至少21天後,他們被要求連續接觸「三手煙」3小時,然後採集他們的鼻黏膜刮片,從中提取高質量的RNA,通過RNA測序鑑定出過表達和低表達的基因。
試驗結果對比明顯。在接觸乾淨空氣時,僅2個基因的表達出現改變。但呼吸3小時「三手煙」後,鼻腔上皮細胞中,有382個基因出現表達上調、7個基因出現表達下調。同時,研究者也確定了這些基因影響的細胞通路。
研究小組專注於研究鼻腔上皮細胞,因為鼻腔通道是三手煙進入人體肺部的一種途徑。鼻腔上皮細胞的基因表達與支氣管上皮細胞相似,因此他們的數據與位於呼吸系統深處的細胞相關。
一位研究的參與者說,健康的非吸菸者吸入三手煙僅僅三小時,鼻腔上皮細胞的基因表達就發生了顯著變化。吸入的三手煙改變了與氧化應激相關的生物學通路,導致 DNA 損傷,長期而言將有可能引發癌症。雖然三小時幾乎不可能致癌,但如果家裡或車裡有三手煙殘留,長期、規律地暴露其中,就可能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人類皮膚也可以吸收「三手煙」
另外,在研究樣本中,研究人員還發現與三手煙的短暫接觸會對線粒體活動造成影響。線粒體就像細胞的發電站,如果任由線粒體受到這種影響,細胞將會死亡。
在室外抽菸能否避免家人吸到這種有毒物質?「雖然到室外吸菸比在室內吸要好些,但尼古丁殘留物依然會附著在吸菸者的皮膚或衣服上,」研究者表示,「三手煙」會隨吸菸者回到室內,並散發至各處。
另一種常見暴露途徑是經由皮膚,這方面的研究尚未進行,計劃將在未來開展。
三手煙讓小鼠更容易患肺癌
事實上,此前在國際上雖然已有研究發現在人工培養的細胞和動物模型中三手煙對健康的影響;而這是首次發現「三手煙」對人類細胞基因表達有直接的影響。
三手煙的危害在2006年才開始被廣泛關注。
一些研究發現,當吸菸者吸完煙之後,三手煙可以在物體表面保留幾個月的時間。有時候,三手煙可以在紡織物上保留一年半的時間。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2010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當吸菸者搬出一間房屋2個月後,並且在為後面的住戶清潔完畢的情況下,這間屋子裡仍保留著三手煙。搬進曾有吸菸者入住的房屋的新住客面臨著三手煙暴露的風險。
2018年,中美之間多所高校研究者發表在英國《臨床科學》雜誌的共同研究也發現,三手煙也會提高致癌的風險。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利用攜帶肺腺癌易感基因的小鼠進行實驗,使24隻小鼠從4周齡至7周齡期間每天暴露在三手煙物質中,按小鼠體重計算的暴露程度為每公斤體重77微克汙染物,與通常吸菸者家中嬰幼兒的暴露程度相當。
在最後一次暴露過了40周後,對它們進行檢查,並與19隻對照小鼠相比較。結果發現,接觸三手煙的小鼠肺腺癌發病率更高,與對照小鼠中已發病者相比腫瘤體積更大,數量也更多。
研究團隊還使用人工培養的人類肺癌細胞進行體外實驗。結果發現,三手煙毒素能破壞細胞內的DNA(脫氧核糖核酸),誘導DNA雙鏈斷裂並促進細胞增殖和集落形成。如果損傷未得到修復,就可能導致基因突變,從而造成細胞癌變。
採寫:南都記者 吳斌 見習記者 宋承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