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於是,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家長就已經開始規劃怎麼教育孩子,才能讓他們贏在起跑線上,不過,對於孩子智商問題,家長不能急功近利,「偽早教」是錯誤的教育方法,這只會給孩子無限的壓力。
現在很多家長從小就給孩子報早教班、興趣班、死記硬背加減法、2歲學英語等等,這對孩子沒有任何的幫助,反而會對學習造成反感。
根據研究發現0-6歲是早教的最佳時期,如果家長能夠利用好,那麼孩子的大腦會更加聰明,著名教育家洪蘭:激活孩子大腦發育,除了閱讀還有這2種方法。
洪蘭教授是國際著名的腦科學家,教育家,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她曾忠告過家長:「如果家長能夠懂得科學知識,那麼在養娃路上會省不少錢,也會更加輕鬆。」
在幾十年的教育與研究中,洪蘭已經看到很多家長,都是被教育孩子衝昏了頭腦,比如花大價錢去進行培養孩子的興趣、學習更多的知識等等,這些完全沒有必要。
洪蘭作為知名的腦科學家,她將實驗室研究出的科研成果,用簡單的語言告訴父母。
「人生好比馬拉松,起跑早晚都可能贏。」
洪蘭教授認為,學習是沒有起跑線的,大腦一生都具有可塑性,而運動、遊戲和閱讀就是最科學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升智力,激發大腦潛能。
1、運動
現在,年輕的家長對孩子十分寵愛,真的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棒在手心怕摔了,恨不得鋪好孩子未來所有的路,不過,對於孩子學習和文化課比起來,對於運動的投入很多家庭都做得不好。
俗話說得好,生命在於運動!讓孩子堅持運動可以提高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增強孩子團隊意識,更是激活孩子大腦最佳的方法。值得慶幸的是,現在學校在這方面做的不錯,增加了體育運動的課程。
運動可以有效的促進孩子大腦,因為各項運動的肢體動作都會受到大腦神經系統的支配,在運動的過程中,心跳會加快調動,血管會適度收縮,加快血液循環,而大腦中的供血量也會提高,從而會有利於大腦發育,對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各項能力的提升都有好處。
2、閱讀
閱讀就是學習力!蘇軾曾經說過:「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只有你書讀得越多,才能知道的越多,更能學會獨立思考,遇見事情不會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在洪蘭教授的眼中,說話是天生具備的能力,而閱讀則是後天培養的能力,堅持閱讀可以改變大腦,因為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可以接收到很多的信息,正常情況下人類的眼睛一分鐘能看到650個字,而說話一分鐘則是250個字,由此可見,閱讀是說話的3倍之多。
其次,文字形式要比圖像更可以刺激我們的大腦,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想像力來理解文字內容,而這可以鍛鍊孩子的創造力,所以,閱讀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去認識世界,也是刺激想像力的主要手段,同時還能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
3、遊戲
關於遊戲可能很多家長都認為,遊戲是孩子學習的攔路人,其實則不然,洪蘭教授認為,遊戲並不是學習的敵人,它更像是學習的夥伴,適當的遊戲可以給大腦提供更多的營養。孩子可以從遊戲中鍛鍊基本能力,而且孩子遊戲的時候,想像力在發揮,而想像力是創造力的根本。
如果家長阻止孩子玩所有的遊戲,不僅會影響親子之間的感情,還會阻礙他們正常發育,家長們不妨給孩子購買一些益智類的遊戲書籍,讓孩子通過玩來學習更多的知識。
孩子上學之後,家長如果沒有及時的開發左右腦,那麼他的數學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會有所下降,只有開發得當,孩子才能更好的去學習,所以,在孩子0-6歲大腦發育的高峰期,我們要正確的引導孩子訓練。
右腦主要掌管記憶和人的創新創造能力,如果得到充分開發,大腦會變得更加聰明和智慧。
而右腦是藝術腦、創造腦,負責想像、創意、第六感、音韻律,決定了創造力、直覺力、速讀力、想像力、記憶力。
所以系統的開發孩子的右腦很重要,多做開發右腦的遊戲,鍛鍊孩子的右腦思維,激發孩子的大腦潛能。通過找鞋子、找位置、拼積木、部件組合等小遊戲提高孩子的「藝術思維」,讓孩子的思維發散,並且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專注力以及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