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著名的腦科學專家、教育家洪蘭教授,曾做過一個演講——《從腦科學的角度告訴你為什麼要閱讀》
我非常幸運的在孕期看到了這個演講,並且從孩子出生後就一直在實踐洪蘭教授提到的激活孩子大腦的3個方法,我自認為效果明顯。
演講中洪蘭教授除了用腦科學的知識和實驗解讀了「為什麼要閱讀」這件事之外,還提出了另外兩個可以刺激孩子腦神經快速發展的方式——運動和遊戲。接下來我就結合自己這幾年的理解和實踐和大家分享一下。
洪蘭教授分享,在對大腦的研究中她發現:大腦有一個特點——凡走過,就會留下痕跡。
孩子在閱讀時,即使沒能完全理解,但只要長時間的堅持下去,孩子大量的閱讀的內容一定會有所吸收,孩子的知識儲備會增加、看過的內容會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這一點我深以為然,我是從寶寶出生後就開始在他醒著的時候給他讀故事書,10個月之後開始抱著他一起翻一些紙板書。
在最開始的一年多時間裡,家裡人其實不太支持,覺得孩子聽不懂、看不懂,書又比較貴,但不得不說我家孩子從2歲左右開始不管是說話、識字還是邏輯能力都比同齡孩子要好很多。所以我的感覺是閱讀可能在短期內不會讓孩子有太大的改變,但是長期來看對大腦發育是很有好處的。
洪蘭教授在演講中還強調了運動和遊戲對也是刺激腦神經發育的很重要的方式。
孩子運動時,大腦會分泌出多巴胺、血清張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因此運動時和運動後的一段時間內,孩子大腦反應速度會更快,記憶力、專注力等能力都會更好。
而且老一輩的經驗也是聰明的人會比較靈動、活潑,比較愚笨的孩子則是用木訥來形容,所以我是建議家長每天都要儘量讓孩子有戶外運動的時間,天氣不好時也可以做些室內的運動,比如顛羽毛球之類的。
洪蘭教授在實驗中發現,當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中會產生一種物質,將這種物質經過提取後與神經細胞結合,會先神經分叉快速生長。這說明玩遊戲也是激活孩子大腦的好方法。
我這些年也一直在陪孩子玩各種親子遊戲並且了解、學習一些有關育兒的知識,在我看來,孩子童年中必不可少的兩大類遊戲一種是益智類遊戲,更好的鍛鍊孩子的思維和各種能力。
另一種則是開放性遊戲,比如我家孩子特別喜歡在快遞盒上寫寫畫畫再剪一些形狀,這種自發的遊戲更鍛鍊孩子的創造力,也更有樂趣。這兩種遊戲都是孩子不可缺少的陪伴。
這裡是小蔣談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