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吧,對於育兒技能值max的媽媽來說,這算什麼事?可現在入秋了,新一波冷空氣也來了,這可難倒了不少媽媽。
昨天在微信一媽媽群裡,本吃瓜群眾就圍觀了一場因洗澡而來的「掐架」。
事情源於一位媽媽,在群裡發了一句:「天涼了,娃每天洗完澡皮膚都超幹的……」於是,不同的意見爆發了出來。
「每天洗澡?寶寶哪用天天洗澡!」
「別放沐浴露就沒那麼幹啦!」
「不放沐浴露,洗澡就沒有『靈魂』啊……」
所以,乾淨&皮膚好,當媽的怎樣才能讓寶寶平衡好?
雖然對於大人來說,洗澡不放沐浴露,這和沒有洗有什麼區別?
但小寶寶可不一樣,對於小嬰兒來說,如果天天使用沐浴露,很可能破壞皮膚自己分泌的油脂,尤其是秋冬季,就會變得乾燥。而失去油脂的保護,皮膚裸露在空氣中也會被各種刺激物直接刺激到。
何況,秋冬嘛,小寶寶也不會天天外出,也沒多少汗和髒東西。所以一般來說,用溫熱的清水洗澡就可以了,如果皮膚積攢的油脂較多,或者有口水、汗液等等,一兩個星期使用一次沐浴露也可以。
即便使用沐浴露,那也要注意:
① 儘量選擇成分溫和、安全的嬰幼兒專用沐浴露。初次使用前先測試一下寶寶對產品是否適應,若無異常反應,可在油脂汗水比較多的部位使用,使用完後應儘快衝洗乾淨,而且不要用力在寶寶身上摩擦哦!
② 沐浴後應給寶寶塗抹護膚品,使之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層。
前面也說了,寶寶洗澡洗得太「乾淨」,就會把皮膚上的油脂洗掉。所以,除了沐浴露不必次次放,即便清水,其實也不是非得天天洗。尤其是天氣冷了,活動量也不大,出汗也不多。
1周歲以下,根據不同地區秋冬的氣溫、寶寶的活動情況、身體情況來決定洗澡頻率,當然,也別「懶」到超過一個禮拜哦。而大一點的寶寶,秋涼時節,也不會阻擋他活蹦亂跳的步伐……那可以選擇1天1次。
通常情況下,每天或隔天洗一次即可。而到了冬天,寶寶每周洗澡 2~3 次也可以。月齡越小的寶寶,洗澡頻率最好越低。
至於時長嘛……記住!不要超過15分鐘哦!
我覺得大家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這樣不會很髒嗎?」
哎呀,說不必天天都全身洗澡,不代表局部也不洗嘛。寶寶容易尿褲子,輔食糊滿臉……所以,每天洗臉洗腳洗屁屁還是要的。
天氣涼了,媽媽給寶寶洗澡時最擔心的,不只是幹不乾淨,還有會不會著涼啊。
但即便擔心著涼,寶寶洗澡的水溫都不宜過高,儘量控制在38-40°C。如果是坐浴的話,在準備沐浴水時,水溫可以稍微高一點(39-41°C),到開始洗澡時水溫就剛剛好了。
而且啊,著涼的因素不只是水溫,還有可能是室溫太低或者出浴後沒有保暖。室溫最好保持在24-26°C,避免寶寶沐浴後受涼。
有的爸媽秋冬擔心寶寶著涼,會使用浴霸提高浴室溫度,但要注意別在洗澡的時候開著,浴霸的光較亮,寶寶會習慣盯著看,容易使眼睛受傷。所以,浴霸可以提前使用,進去就關了吧!給寶寶洗完澡後,也不要用大毛巾裹著就抱出去,室外與浴室溫差較大,這樣更容易著涼。
出浴後,這三點一定要做好:
① 洗完澡,立馬用大毛巾包裹住寶寶全身,吸乾水分(不要擦拭,不然可能損害皮膚)。
② 身體乾爽後迅速穿上衣服,再吹乾頭髮。
③ 如果浴室外溫度較低,那最好給寶寶塗好潤膚乳再出去。
總的來說,秋季想要寶寶皮膚乾淨而不乾燥,洗澡就要記住:沐浴露不要天天用,水溫保持38-40℃,每天或隔天用清水洗就可以。
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看看大家能不能給你提提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