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錯失中國科技大學真的有那麼遺憾麼?真相在這裡

2020-08-25 南陽獨玉

當年河南南陽錯失中國科技大學,導致河南至今作為第一人口大省卻沒有一所985院校。中國科技大學最終選擇落戶安徽,安徽也就擁有了頂尖的研究類大學,後來又爭取了很多的實驗室,包括有中科院實驗室等,安徽的發展從此躍上了一個新臺階。網絡上和茶餘飯後,河南人尤其是南陽人埋怨河南以至南陽領導沒有遠見的聲音,後悔、痛楚之聲,經年不絕。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如果拋開既有觀點,置身入地當時的社會情景去看待問題,恐怕就會發現事情真相遠非我們想像。任何事情的發生和發展都有原因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能決定的。

1969年,中蘇關係惡化,邊境衝突。根據形勢,中央決定進行 「戰備疏散」,中國科技大學被國務院列入北京十三所下遷高校之中。這就如共同韓戰結束後,中美冷戰,交通大學遷址西安一個道理。

據時為中科大革委會常委之一的蔡有智教授回憶,「九月下旬,分兩組去湖北沙市和河南南陽尋找疏散地址。沙市有科學院的五七幹校,表示不再有能力安排接納中科大。河南組帶有國務院科教組組長劉西堯給河南省的親筆信。我是去河南組的成員,因為帶有劉西堯同志的親筆信,我們受到了省生產指揮組組長的接待,他讓我們先在鄭州看看,並極力宣傳省會的優勢,後來我們執意去南陽地區看看,但是在談話中我們就意識到他們對科大來南陽不大積極。雖然落戶省會對學校發展會有一些好處,如交通等,但是學校,尤其是大學,應該還是建在山清水秀風俗好的地方來。我們在南陽周邊和鄧縣看了不少地方,地區的同志說:土地有的是,三千畝五千畝沒問題,但我們做不了主,我們也非常希望能夠來到這裡,以後也可以多給咱孩子們找條出路。聽了地區領導的話,當時我幾乎感到學校可能就是南陽了,但是到鄭州與河南有關人員協商時,那些領導均表示支持來河南鄭州,當時新密滎陽基本確定脫離開封劃歸鄭州,鄭州的一些負責同志也說可以在這兩個地方劃出地來,但是我們的初衷及劉西堯同志的意思是落戶南陽,於是河南有關同志就沒有明確表示邀請的意願來。後來我們兩組選址人員回到北京,只好都表示這兩地沒有條件,不能去。接著又派兩組,一組去江西,一組去安徽。我是去江西組的成員,到江西省後,省裡明確表示不能接收科大。安徽選址的同志在宣城地區看了以後也覺得不行。在這兩組人員還沒回到北京時就接到了定點安徽省安慶市的通知。」其間,是安徽的領導人李德生迅速行動,把中科大爭取到了安慶。由於安慶條件太差,中科大不願去,李德生又騰出合肥師範學院和銀行幹校的校舍,來安置中科大。

從以上蔡有智教授的敘述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中科大本來是有意願建在南陽的。

2.河南雖然表示有困難,也可以接收,但是給的地段不符合中科大的要求。

3.最終,中科大被時任安徽省革委會主任的李德生(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要去了安徽。

這裡特別要說明一下河南領導「遠見」的問題:

1. 1969年的戰備疏散中,河南也接納了一所大學——北京對外貿易學院。11月,北京外貿學院整體遷至河南固始、息縣。1970年8月,學校被撤銷,教師、幹部大都轉入息縣外貿部「五七」幹校。1973年,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在北京復校。

2. 1969年科學院也遷移。科學院的五七幹校在湖北潛江,科協的五七幹校在河南漯河,科委的五七幹校在河南確山。後來三科合一就把五七幹校變成確山五七幹校,成立新的中國科學院革命委員會,遷回北京。

1949年前後,中國平均每年有30~70萬人死於飢餓,主要地帶處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地。1958年,再遇饑荒! 1958年7月,再遇黃河洪水。1960年,再次大旱。這些影響,基本都在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地,其中河南受災最為嚴重。根據1969年左右的人口數據表明,河南省當時的人口為5800萬,僅次於山東。一個人口大省,如果一下子湧入大量的師生和各種單位的職工,就要將對應數量的民眾添加到死亡名單上!

前教育部部長劉西堯同志也說「河南去的單位太多」。可見當時河南省領導不是沒有遠見,而是接納的有多個單位,中科大只是沒有擠進河南。再說當時遷入的單位來了只是客人,管吃管喝,事情已過,屁股一拍就走人,班師回朝。河南作為一個老牌農業人口大省,貧困省份,哪有這麼多的資源投入。

那麼安徽為什麼可以接收中科大,而中科大後來也沒有同北京外貿、中科院一樣回北京,而是留在了安徽呢?

大致分析原因,當時沒有學校單位選擇遷移到安徽,沒有那麼大的壓力。而有多個單位到河南省,本身壓力就大,也能理解。當時的安徽革委會主任李德生接納中科大,也算是替河南解圍,做了個人情。

看一下安徽省領導為了留住中科大,做出了什麼貢獻:安徽領導為了中科大騰出了合肥師範學院和銀行幹校。安徽給予了很多特殊照顧,最好的校舍,第一批空調等。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其他高效都陸續回遷北京。77名著名科學家聯合籤名給中央寫信要把科大搬回去,但是中央由於各種考慮沒有批准,沒有批准,沒有批准!

中科大想不想回北京呢?想!當然想!2017年,中國科大北京研究院終落戶海澱區。時隔半個世紀仍然想盡辦法跟北京牽線呢。

大致總結:

中科大當時沒進入河南,並不是河南領導拒絕,而是另有更多的原因,又是當時河南實情決定的。如果我們拿著現在「招商引資」的思維來考慮當時的情況是很不客觀的。

也許當時中央批准了中科大返回北京的要求,就沒有這個話題了。

也許當時中央不批准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和中科院等其他單位返回北京的要求,也沒有這個話題了。

希望河南越來越好!希望南陽越來越好!機會是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加油!

一生朋友一生情,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我們一起尋找精彩!

相關焦點

  • 安徽一勞永逸,河南事倍功半!河南錯失中國科技大學的歷史背景
    文章系轉載,原標題《河南錯失中國科技大學的歷史背景!》編者按:1969年,有意遷往河南的中國科技大學遭遇河南當局的冷淡,時為安徽省革委會主任的李德生(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卻主動要去了這所名校。歷史很有諷刺性,李德生的故鄉就是河南。
  • 臺灣修平科技大學教育長謝承達訪河南南陽
    中國臺灣網10月31日南陽消息 日前,臺灣修平科技大學教育長謝承達博士及申繼立教授到河南南陽進行教學交流。謝承達一行先後到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陽理工大學及南陽師範學院進行參訪並座談。  在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王仁偉副院長向客人介紹了學校的教學與科研情況,相互就學研實踐與教學進行了深度地探討;在南陽理工大學,謝承達一行參觀了學校的教學設施及實驗工廠,並就宛臺教師培訓、交換生學習等內容與該校副院長劉榮英交換了意見。
  • 河南和兩所著名的985大學失之交臂
    痛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中蘇關係惡化,黨中央判斷前蘇聯很有可能對中國進行突襲,甚至可能使用核武器。在此背景下,我國開展了中央大批黨政機關的疏散工作,除了黨政機關,許多高校也緊急遷出城市。中國科技大學派人前往河南南陽和湖北沙市聯繫疏散下遷地址。
  • 在河南,考個好大學真的太難了
    作為成績最優秀的河南學子,往往就因為在河南參加高考,錯失了很多了好學校的選擇機會。,但600分以上的4.4萬人,兩個學校真的「吃」不下。1949年之後,因為特殊政策的原因,有七所大學準備遷到河南,比如說中國科技大學準備遷到河南的農業大市南陽市,當時是自然災害,河南信陽餓死了很多人,當時就有領導說「我們的紅薯幹還不夠吃」然後中國科技大學就被南陽拒之門外了。
  • 河南高校教育資源的磕磕絆絆
    翻開中國高校的分布地圖,查看河南985和211院校數量,用一根手指就能數完。985=0211=1河南高校教育資源目前的現狀,是因為錯過了太多的機會,留下了太多的遺憾。河南高教資源的高光時刻民國時期成立的三大高校,即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有一所就在河南。
  • 超過100萬考生,僅1所重點大學,河南人的大學在哪裡?
    各省市區考生人均重點大學數量正如這張圖所示,如果,1個河南考生可以有1個重點大學選擇的話,那麼1個北京考生就將近有413個重點大學可以選擇,當然這是以河南為1歸一化後的數據(組建北京工商大學、陝西科技大學)13、北京機械學院(今西安理工大學)這其中最不能讓河南人釋懷的便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
  • 985/211,河南學子心中永遠的遺憾
    最好的情況下,河南省本來可以有3所985, 8所211(985算在內)。為什麼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這麼骨感呢?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錯失了有意向遷入的學校、原有好大學被拆分、其他操作問題。一、有意向遷入的學校這個主要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85,211)、中國礦業大學(211)、中國地質大學(211)。
  • 河南省有哪些理工類大學?
    河南省除了僅有的一所巨無霸的鄭州大學,其實在全國範圍內來說並沒有什麼名校,以前和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並列的河南大學,由於院系的拆分,現在也是默默無聞,所以有很多圖片面想要上名校的話,不得不出省去上學,其實河南省錯失了很多擁有名牌大學的機會,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曾想在河南省落戶,但是由於當時各個原因
  • 氣炸了,河南你竟然拒絕三所「國字頭」高校!
    ▲老照片:舊日的南陽就這樣,中國科技大學與河南失之交臂。有一種說法,「是機緣使得河南無緣得到中國科技大學的。」若是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不能不說,歷史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講真,上面的一系列事實中,「人禍」的作用遠遠要大於偶然的因素,有木有?當時的官員捫心自問一下,他們真的有為河南教育的發展考慮過嗎?真的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問題的嗎?
  • 河南的大學教育,不止有無奈和嘆息
    然而在當時,黃河大學的成立卻是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最近幾年,國內高等教育出現了西湖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一批走在教育改革前線的「新型」大學引得大家熱議不已。事實上,中國第一所中外合資大學,新型大學的鼻祖就是黃河大學,它在33年前就已經誕生。
  • 河南拒絕中科大,被說沒眼光,知道緣由後閉嘴了
    在2018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中有一篇報導,寫的是全世界知名院校前100名的高校排名,其中中國佔據了六所。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由此可見中國科技大學的實力有多強。
  • 南陽師範學院優秀校友巡禮⑦ 李超:夢想在這裡啟航
    直播南陽訊 (魏家平 付中欣)「南陽師院是我夢想啟航的地方,這裡的教風、學風、校風對我影響深遠。」李超,1988年畢業於南陽師範學院化學系化學專業,2006年7月河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中共黨員,畢業後分配到國營東風機械廠工作,歷任技術處技術員、工程師、副處長;中外合資河南英威東風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公司總經理助理、高級工程師;中國兵器豫西工業集團南陽紅陽鍛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 2019第二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南陽專場活動
    為搭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雙向選擇的平臺,讓廣大畢業生和高層次人才找到理想的就業崗位,日前,記者從南陽理工學院獲悉,2019第二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南陽專場——「千名大學生留宛就業創業」暨高層次中醫藥人才招引活動,將於11月2日在南陽理工學院西北校區體育場舉辦。
  • 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酬薪排行榜TOP200出爐,河南科技大學榜上有名!
    近日,中國薪酬網發布了一份《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酬薪排行榜TOP200》河南科技大學榜上有名完整榜單請往下翻▼河南科技大學坐落在十三朝古都洛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河南科技大學在2018中國非985工程大學排行榜中位列全國高校前100強。五年內主持獲得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全國高校中位列第50名,居河南高校首位。在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度發明專利授權量前50位高校中,位列全國高校第47名,居河南高校首位。
  • 河南18市平均工資和房價對比表出爐!看到南陽你有什麼要說的麼...
    河南18市平均工資和房價對比表出爐!看到南陽你有什麼要說的麼......開封古稱東京、汴京為八朝古都距今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有"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
  • 2020年河南省最新大學排名:河南科技大學居第三名
    眾所周知,河南省作為一個「高考大省」、「人口大省」,近幾年來每年都有百萬考生參加高考,但就原985、211工程在河南省的招生比例來說,4%和1%的錄取比例,遠遠低於其它省市,與「人口大省」、「高考大省」極不匹配,再加上河南省只有鄭州大學是原211工程大學,因此,對於絕大多數的河南考生來說,省內高校讀書是一個相對正確又相對無奈的選擇。
  • 2020全國計算機專業大學排名,河南上榜7校,河南理工大學表現不錯
    共有168所學校上榜,其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位居前三甲,評估結果都是A+。國防科技大學也是A+,不過排名全國第四。筆者是河南人,不言而喻自然關注本省上榜的高校了。所以我把河南入選的高校給截圖了,大家跟著我一起去看看。河南第一名是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其實軍校一般不參加各類排名的。
  • 南陽市領導點讚河南大學弘揚南陽「帝鄉之花」文化
    南陽漢畫像石被譽為「帝鄉之花」。魯迅先生特別鍾愛南陽漢畫,多次託人代為收集拓片。南陽漢畫像石還受到郭沫若、翦伯贊、田漢、王朝聞、羅工柳、吳冠中等中國文化大家關於南陽漢畫的研究頗豐。漢畫像石收藏家「石痴」方清剛說南陽出產的漢畫像石享譽海內外。
  • 河南高校梯隊建設:更名大學很重要,三所師範是大贏家
    >河南高校的三個梯隊梯隊一: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想序列,承擔河南高教「突圍」的重擔)梯隊二: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師範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骨幹大學建設高校)梯隊三:信陽師範學院,新鄉醫學院,河南科技學院,安陽師範學院
  • 河南大學逐漸式微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大家想的那麼簡單嗎?
    事物的發展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大學也一樣。縱觀國內外大學,發展史就如同一部人類的進化史,而國內的河南大學,更是其中代表。河南大學 十年前央視一部《世界著名大學》紀錄片一經播出便引起了巨大反響,時至今日,仍有部分看客在網上爭論不休,而爭論的焦點就是中國篇院校之一的河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