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12月2日,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的表現怎樣?

2020-12-23 碰碰在家中華你

1851年12月2日,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的表現怎樣?

從1851年2月起雨果在議會不僅發言反對政府,也反對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本人。而當波拿巴企圖修改憲法、要求延長任職年限的時候,雨果簡直是要切齒大罵了:「你們說,這是『光榮的君主政體』,原來如此!可你們有何光榮?指給我們看看!真新鮮!對這種政府,有何光榮可談!」雨果知道自己這樣做將會帶來什麼後果。他已經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

因此當《時事報》被查封,編輯們——他的兒子查理·雨果、法蘭蘇亞·雨果;他忠誠的學生保爾·麥利斯、奧古斯特·瓦凱利,一個一個相繼被捕時,他一點也沒有驚慌失措。他每天都到監獄去看望他的兒子和朋友們,和小夥子們一塊兒津津有味地品味偶爾從監獄小鋪子裡買來的紅葡萄酒。他明白下一個會輪到他自己。監禁?流放?他都覺得無所謂。對凡夫俗子來說,流放是一種侮辱,但對一個詩人、一個幻想家來說,流放不正是一種解放、一種出走嗎?不正是一個解決難題的浪漫的方法嗎?他義無反顧,他豁出去了。

1851年12月2日,是奧斯特裡茨之戰的紀念日,也是拿破崙皇帝加冕的紀念日。對于波拿巴主義者來說,這當然是一個吉利的日子。在這一天,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在政變中的傑出表現,傑出的傳記作家莫洛亞有過一段非常精彩的記述:12月2日,雨果早上八點起來,正躺在床上寫詩,僕人神色驚慌地走進來報告:人民代表維爾西尼來了!維爾西尼走進來講了如下幾句話:波旁王宮夜裡被包圍;總務大臣們被捕;各個角落都張貼著暗示政變的傳單;決定抵抗的代表們要到布蘭什街科本男爵夫人家集合。雨果匆忙穿好衣服。他接濟過的失業木匠瑞拉爾來了,好幾條街他都去過。

雨果問他:「人民說什麼?」「人民什麼也沒有說。人們讀過布告,就都上班去了。」瑞拉爾說。雨果說:「鬥爭即將開始。」隨後走進了妻子的臥室。她正躺在床上看報。雨果說明了可能要發生的事。「你準備怎麼辦?」「履行自己的職責。」她吻了吻他說:「去吧!」在科本男爵夫人家,雨果碰見了米歇爾·布爾熱和其他代表。客廳裡很快就擠滿了人。雨果首先發言,建議立即開始巷戰,針鋒相對。布爾熱表示反對:「現在不是1830年。那時挺身而起的代表有二百二十一人,而且都是真正的人民代表。現在國民議會沒有威信。」為了讓人民有所準備,必須給他們時間。雨果沒有吭聲,他像往常一樣,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跑到林陰道上。

這時在聖馬丁門的崗哨周圍,已經聚集了一大群人。一隊步兵鼓手打頭,走上林陰道。一個工人認識雨果,問他該怎麼辦。「撕毀宣告政變的傳單,高呼『憲法萬歲』!」「要是向我們開槍呢?」「你們也拿起武器……」於是響起了轟鳴的口號聲:「憲法萬歲!」陪同雨果的一個朋友勸他要放明智一些,不要給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的士兵製造槍殺群眾的口實。雨果返回布蘭什街,把見到的情況告訴同伴,建議散發一份簡明扼要的傳單——只用十行字:告人民書: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是叛徒,他破壞了憲法,他是一個背棄誓約的人,他不受法律保護……讓人民履行自己的職責吧。

共和派的代表們要站在人民的前列……科本男爵夫人的家很快就遭到了警察的監視。代表們轉移到馬普街2號拉封家。選出了一個左派委員會,法夫爾、布爾熱和雨果都在其中。有人建議叫「起義委員會」,雨果說:「不,叫抗暴委員會,暴徒就是波拿巴!」不久蒲魯東就把雨果叫到街上,對他說:「作為朋友,我應當警告你,你真糊塗!人民站在鬥爭之外,他們毫無動靜。」雨果堅持自己的立場。他希望鬥爭明天就開始。第二天一大早雨果回了趟家,僕人一見他就告訴他:「昨天夜裡他們來過,想逮捕您!」

12月3日發生了巷戰。當時雨果正在巴士底廣場上慷慨激昂地勸說一群軍官和警察。這些天一直沒有離開過他的尤麗葉走到他的身邊,握住他的手說:「你這不是有意叫人家槍殺你嗎?」12月4日,是決定性的一天,也是開始大屠殺的一天。自由資產階級的抵抗遭到了殘酷鎮壓。在巴黎,死亡不下四百人。雨果斷言有一千二百人被殺,卡斯泰爾說有兩千。在這場血腥的混亂中,尤麗葉一直跟著雨果。在這個女人身上,有一種悲壯高尚的氣概,她雖然鬢白色衰,但依然美貌動人。她形影不離地追隨著她的愛人,以便在必要的時候撲上去,用胸膛擋住射向他的子彈。

「德魯埃女士為我做了一切,犧牲了一切,」維克多·雨果寫道,「全仗她那感人至深的忠貞,我才在1851年12月的日子裡保全了性命。我能活下來,應該歸功於她。」12月6日,尤麗葉把雨果帶到一個叫蒙弗萊夫人的家。夫婦兩人都是極右分子,但卻慷慨地為雨果提供了五天的庇護。五天之後,尤麗葉又通過一個忠實的朋友蘭文找警察局長搞到了一張到比利時的經商護照。12月11日下午,「蘭文先生」戴著一頂工人鴨舌帽,在一個兩鬢帶霜的清秀女人陪伴下,懶散地走上了巴黎火車北站的檢票口。檢票員盯著護照看了些許時候,便例行公事地擺了擺手。火車離開了閱臺。「蘭文先生」朝女人咕嚕了一聲:「尤麗葉,他們不會得意太久。一切都要結束,我們就會回來!」

相關焦點

  • 原標題:1802年2月26日法國作家雨果誕辰 著有《悲慘世界》等不朽名著
    維克多·雨果於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國貝桑松的一個軍官家庭。他在中學時代就對文學發生了濃厚興趣。他的文學活動是從他為《文學保守派》雜誌寫稿開始的。由於家庭的影響,雨果最初的詩歌大都歌頌保王主義和宗教。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漢·伊斯蘭特》獲得了小說家諾蒂埃的讚賞。與諾蒂埃的結緣,促使雨果開始轉向浪漫主義並逐漸成為浪漫派的首領。
  • 從王子總統到皇帝:路易·波拿巴如何走上法國皇位?
    路易·拿破崙的叔叔拿破崙·波拿巴 雅克·路易·大衛繪《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在12月1日的星期一招待會結束後,客人各自散去,他在一間煙霧繚繞的房間裡和同伴們密謀,其中有他的繼兄弟莫爾尼,資深陰謀家範阿林
  • 1873年1月9日,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去世
    路易的伯父和父親分別排序第三和第四,而兩人已經年過半百,所以路易·波拿巴被擁護者推舉為繼承人。1836年路易返回法國發動政變,但沒有成功。憲法出爐後,總統選舉隨即在1848年12月10日展開。路易·拿破崙意外地在選舉中勝出,因為大多數認為他是一個「比較不差的」候選人,認為他會重建秩序,穩定動蕩不安的國家,阻止共產主義者奪權。部分資本家受到他的進步主義經濟主張所吸引,也和前者一樣支持他。因而路易·拿破崙成為法國歷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
  • 拿破崙死了30年,其侄子還憑藉他的威望成為法國皇帝
    1821年5月5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病逝於孤懸海外的聖赫倫那島,時年54歲。拿破崙雖然已經死了,但法國人依然對他尊崇有加。拿破崙二世與皇位擦肩而過,被流放到國外,之後一直在外漂泊,1832年病逝於奧地利維也納。拿破崙二世沒有完成的任務,由拿破崙的侄子完成了。拿破崙的侄子叫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生於1808年4月20日。1815年,當拿破崙被趕下皇帝寶座時,路易·拿破崙才7歲。
  • 歷史上的今天,1870年9月4日,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
    1852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總統,也就是拿破崙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政變,顛覆共和體制,第二年復闢帝國,成為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建尊號為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第二帝國只維持了18年,外交戰略失誤,使得拿破崙三世成為帝國唯一一位皇帝。
  • 馬來西亞《中國報》:泰軍方發動政變可能性上升
    中新網1月9日電 馬來西亞《中國報》8日刊文指出,泰國政局發展到今天,形勢還是動蕩不安,軍方發動政變的可能性也隨之上升。  文章摘編如下:  曼谷現在謠言滿天飛,有人說泰國軍方從多個府,調派軍隊,直升機,大炮,坦克等裝配到首都,是準備發動政變;不過軍方立刻加以否認,指軍隊和坦克的調動是準備要慶祝1月18日的陸軍節。坦克出現曼谷街頭,也是要要慶祝兒童節,讓兒童也可以參觀坦克,以增添節日氛圍。
  • 歷史上的今天1926年1月8日伊本·沙特發動政變建立沙特國王
    歷史上的今天1926年1月8日伊本·沙特發動政變建立沙特國王 2013-08-26 08:42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讀書報告|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在寫作上並不是典型的學術性著作,而帶有更強的評論性質。馬克思把1848到1852的政治變更視作歷史的倒退與階級下行的前提是他將無產階級視為階級光譜最靠前的一端,而把帝王專制視為最靠後的一端。
  • 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悲慘世界》,介紹下寫作背景
    《悲慘世界》寫作的歷史背景主要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到1832年巴黎起義這段時期。早在19世紀40年代,雨果就開始醞釀這部小說。起因是他聽到這麼一個故事,說有一個苦役犯出獄以後,人們排斥他。當他走投無路時,一位善良的主教幫助了他。在主教感化下,苦役犯從此改過自新,加入了主教弟弟的軍隊,一路英勇作戰,直到在滑鐵盧戰死沙場。
  • 馬克思 |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法國人在從事於革命的時候,總不能擺脫對拿破崙的追念,12月10日的選舉就證明了這點。由於害怕革命的危險,他們曾經退回去追求埃及的肉鍋,1851年12月2日事件便是對於這一點的報復。他們所得到的不只是一幅對老拿破崙的漫畫,他們得到的是漫畫化的老拿破崙本身,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所應當出現的老拿破崙。
  • 上海明珠美術館8月盛大揭幕「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展覽
    上海明珠美術館於2019年8月13日至12月1日,攜手巴黎博物館聯盟(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館),聯合舉辦「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展覽。此次雨果展規模空前,全方位立體展現天才人生,堪稱迄今國內最全雨果大觀。
  • 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波拿巴加冕稱帝
    拿破崙 波拿巴(1769.8.15~1821.5.5),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 - 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 - 1814年,1815年)、軍事家、政治家,曾經佔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法蘭西共和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 李隆基發動政變時 為何一定要聯合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和李旦是兄妹,是李隆基的姑姑,她和李隆基曾聯手發動「唐隆政變」,徹底剿滅了韋氏集團。然而韋後倒臺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因權力反覆成仇,最終還成為了李隆基繼位的最大阻礙。最終,李隆基除掉太平公主後,才順利當上了皇帝。
  • 公元249年2月5日司馬懿政變奪取大權
    公元249年2月5日司馬懿政變奪取大權司馬懿之所以能夠奪取曹魏的實權,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 他的能力太強,連續受到曹魏四代君主的重用;第二, 他太能活了,最終以73歲善終,熬死了四代君主。我們一條條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