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2021-02-23 西柚西讀書館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在寫作上並不是典型的學術性著作,而帶有更強的評論性質。馬克思把1848到1852的政治變更視作歷史的倒退與階級下行的前提是他將無產階級視為階級光譜最靠前的一端,而把帝王專制視為最靠後的一端。馬克思從一開始便站在了階級倒退的視角來描述了波拿巴的崛起,他在全書的最後用「魔術師」、「瀆犯」、「拿破崙的頂替者」等詞語評論波拿巴,在行文過程中經常透露出對其尖銳的厭惡和諷刺,馬克思筆下的波拿巴成為了一個令人不齒、腐化墮落的角色,代表著「渣滓、殘屑和糟粕」。

但跳出這本書,從別的角度來觀察路易·波拿巴,會發現執政期間的波拿巴實施了主動積極的對外策略,重建了法國的影響力並建立了法蘭西殖民帝國,工業革命得以在法蘭西完成,巴黎的現代化完成,民眾的生活狀況和衛生條件改善,雖然他被馬克思諷刺為「想要扮演一切階級的家長似的恩人」,但是他為法國工人帶來的利益增加和法國經濟的興盛卻是事實。了解例如波拿巴這樣的歷史人物,讀者容易受到單本圖書或單一資料的局限,被培植刻板片面的偏見,正確的探索方式應該是堅持角度的切換,利用現代人類的優勢獲得更立體、真實的見解。

馬克思是唯物史觀和歷史發展的信仰者,雖然在《霧月十八日》中波拿巴的政變被馬克思用笑劇的態度稱作「階級的下行」,但事實上路易·波拿巴看似讓歷史倒退的政變奪權本質上仍蘊含著歷史向前的道理。法蘭西坎坷的革命之路之所以在人類命運中富有那麼大的價值,正在於它提供了一個政治實驗的平臺,共和與專制、民主與君主可以多次在舞臺中央上演,這期間的反覆與坎坷正好讓每一種國家的形式在聚光燈下停留得足夠長久,以便察秋毫。路易·波拿巴政變被馬克思帶著悲觀氣質描述為階級的下行,但在他統治下的國家機器的確遏制了法國動亂的局面,從社會國家的層面來看推動了國家往前踏步,馬克思「發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進」的觀點,正蘊含在此中。

唯物史觀帶給歷史研究的應該是一種態度,既承認共同的事實,又接受不同視角的解釋,在尊重客觀史實的前提下,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論和解讀不按照對與錯來隔離,而根據評論者掌握的史實資料可信度來衡量。

參考資料

1.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鄭寰.《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導讀[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3.應星.事件社會學脈絡下的階級政治與國家自主性——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新釋[J].社會學研究,2017,32(02):1-27.
4.葛君.當代階級分析法的價值意蘊[J].才智,2010(29):130.

5.馬丁·李普賽特.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特別鳴謝:陸佳怡老師、讀書會所有同學

相關焦點

  •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讀書報告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讀書報告《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書,這本書深刻地表現了法國各階級之間的矛盾,在此矛盾衝突中路易波拿巴藉助於其祖父拿破崙的威望上臺恢復帝制
  • 馬克思 |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在霧月十八日事變再版的那些情況中,也可以看出一幅同樣的漫畫! 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魘一樣糾纏著活人的頭腦。
  • 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之「一」(上)
    本篇(第一篇)相當於「霧月十八日」的導論部分,先講了馬克思本人的「歷史」概念,然後在對「霧月十八日」史進行分期(分為三個時期)的基礎上
  •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十二)
    利物浦的一家大商行在1851年的年度商業報告中寫道:「很少有哪一年像剛剛過去的這一年這樣辜負人們年初對它所寄託的希望了。這一年不但沒有大家一致預期的大繁榮,反而成了最近25年來最令人沮喪的年頭。這自然只是對商業階級,而不是對工業階級而言。
  • 講座回顧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郗戈老師以釣魚作為比喻,認為讀書實際上就像釣魚一樣,先觸及浮萍,再釣到魚蝦,最後是蛟龍,這分別代表了讀書的三個層次,層層深入,直到最後可以掌握著作的深層結構。       首先,郗戈老師為我們介紹了第一個層次:「時事」。馬克思引用的材料來自英法報刊及私人書信,以高超的敘事技巧和優美的文筆,真實的再現了這一歷史事件。
  • 唐納·川普的霧月十八日:馬克思會如何理解當代美國政治
    從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一刻起,許多輿論就將這一事件戲稱為「唐納德-川普的霧月十八日」。人們樂衷於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下稱《霧月十八》)中的隻言片語透視美國大選,指出波拿巴復闢與川普上臺之間的相似性。然而,這其中的大多數分析往往流於表面。
  • 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之「一」(下)
    今天我們來看「霧月十八日」第一篇的最後一部分:無產階級的失敗。
  • 從王子總統到皇帝:路易·波拿巴如何走上法國皇位?
    在路易·拿破崙於哈姆堡時撰寫的著作裡,他把自己視為工人的朋友;「他的名字常在工人們的口中流傳,」一份警察報告聲稱。但是,他也許諾保證秩序,所以右翼也準備支持他。在四十多歲相對年輕的一代裡,他是一張新面孔,能為被擴大的選民提供一個逃離巴黎封閉政治圈的機會。
  • 拿破崙的霧月十八日政變為何會在險象環生的環境當中成功實現?
    呂海峰眾所周知,拿破崙曾經成功地在1799年11月9日這一天,也就是法國共和日曆的八年霧月十八日,發動了一場政變,並被世界歷史稱為是「霧月十八日政變」。那麼,這是咋回事呢?他是如何成功地在一種險象環生的環境當中實現政變的呢?
  • 第二次反法同盟和「霧月政變」是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標誌!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分享的是霧月政變的歷史相關文章,希望你們會喜歡!第二次反法同盟和「霧月政變」是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標誌!督政府執政4年,政局很不穩定,先後受到來右和左兩個方面的威脅。法軍主力波拿巴的義大利方面軍於1796年打敗撒丁尼亞,控制了北義大利;1797年攻入奧地利本土,迫使奧地利籤訂《康波福米奧協定》求和。至此,第一次反法同盟瓦解,只有英國仍與法國交戰。1798年5月,督政府令波拿巴率軍進攻埃及,威脅英國通往印度的航路;法軍還在歐洲兼併土地,建立姐妹共和國,這既引起歐洲諸國的驚恐,又使他們有機可乘。1798年底,俄、英糾集奧地利、那不勒斯等國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
  • 1851年12月2日,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的表現怎樣?
    1851年12月2日,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的表現怎樣?從1851年2月起雨果在議會不僅發言反對政府,也反對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本人。而當波拿巴企圖修改憲法、要求延長任職年限的時候,雨果簡直是要切齒大罵了:「你們說,這是『光榮的君主政體』,原來如此!可你們有何光榮?指給我們看看!真新鮮!對這種政府,有何光榮可談!」雨果知道自己這樣做將會帶來什麼後果。他已經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
  • 澤西惡魔傳奇:約瑟夫波拿巴和澤西惡魔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則歷史民俗故事,澤西惡魔傳奇:約瑟夫波拿巴和澤西惡魔,希望大家喜歡,先為大家介紹下這個故事。拿破崙兄弟約瑟夫波拿巴是西班牙國王。在半島戰爭期間未能成功地保衛西班牙對抗英格蘭,他在1813年被迫放棄了他的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