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永遠不會忘記,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國五角大樓和世貿中心雙子大樓遭遇了被恐怖分子挾持的三架美國民航客機撞毀,造成了三千無辜百姓的離去,上萬人受傷。直到今天,「9-11事件」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是噩夢一樣的存在,讓我們不禁喟嘆人心的冷漠和生命的脆弱。
可是就如「裂縫中的陽光」
因為9-11事件背後的黑暗
人性的善良才顯得格外耀眼
就在「9-11事件「發生後,一切飛往美國的客機被要求立即返航,但由於燃料耗盡,有38架客機被迫在大西洋上方盤旋,出於無奈,所有飛機只能迫降在著陸首選點的甘德國際機場,而一個只容納了10000人的位於加拿大紐芬蘭的小鎮——甘德鎮,收容了38架飛機中的近7000名旅客和機組人員。這些甘德人無私提供住宿和食物,讓這些來自遠方的陌生人感受到仿佛家人一般的溫暖。雖然近一倍的人數造成小鎮的幾近癱瘓,可也因為如此,甘德鎮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鬧的五天,消除了從未體會過的文化差異,所有的緊張和不安也都慢慢地煙消雲散,「9-11事件」並沒有由此成為他們彼此之間的陰霾。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在2001年,那個時代的通訊和媒體業並不發達,作為一個偏遠的小鎮,這些甘德人並不了解這些人住在這裡意味著什麼,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能離開這個地方,他們不恐慌嗎?他們不擔憂嗎?但是他們選擇慷慨解囊,提供給這些人自己擁有的一切空間和食物。凱文·圖伊夫是當時迫降的乘客之一,他說:「甘德是我的第二故鄉。甘德人是對陌生人友善的光明燈塔,我們需要以同樣善良的方式回報他們。」於是我們可以看見關於這個故事的一本書——《和平之道:911甘德迫降》,凱文用他的方式將這個故事傳遞了下來。
9-11事件的發生是這個世界的悲哀
我們永遠不可能原諒那些惡意的操縱者
但是我們要感謝這些釋放善意的人
他們散發的溫暖總有一天會融化大家心裡的堅冰
故事的傳遞不應該局限在任何一種形式,就在2017年,一部百老匯音樂劇《來自遠方》(Come From Away)應運而生,劇本兼詞曲創作者艾琳·桑科夫(Irene Sankoff)和大衛·海因(David Hein)將當時發生在這段時間的16000個故事,有選擇性地加工創作成了一部音樂劇,通過12位演員巧妙地完成了包含24個主要角色在內的共90個人物形象,讓這個既溫暖又震撼的故事傳遞下去並走向更多的國家及城市。短短兩年的時間,音樂劇《來自遠方》已經誕生了五個版本,人氣日漸高漲,而就在明年,音樂劇《來自遠方》將重磅登陸中國,並將進行六個城市的巡演,這是這部劇首次登陸非英語區國家,同時也是往年來中國巡演的百老匯音樂劇中最為年輕的一部。
這部劇創作過程的艱難是觀眾們難以想像的,從2011年至2016年,從走訪親歷者到選擇故事,從概念專輯的發布到一次次到當地高校進行演出調整,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個如此真實又生動的形象可以塑造在舞臺上,但是創作者對於這部作品的犧牲換來的是遠遠超過作品本身的意義和價值,因為這個作品無論對於音樂劇這個行業的貢獻還是文化藝術產業的貢獻都無法衡量。
而在這個舞臺上,除了主題本身,我們也可以欣賞到與主題相得益彰的高水準詞曲和編舞,觀眾可以零距離的感受到最具紐芬蘭當地特色的音樂文化,體會當地的風土人情。關於大家更關心的本次巡演的演出團隊和製作團隊,我們也有幸採訪到音樂總監盧克·亨特先生(Mr. Luke Hunter)以及澳大利亞駐演版同時也是這次中國巡演版的女機長貝弗莉的扮演者佐伊·格爾茲(Ms. Zoe Gertz),同時還有這次演出中擔任引進方及製作方的聚橙項目經理周吉跟我們分享了更多有趣的小細節以及他們對於這部劇的看法。
百老匯卡司演唱《Me and the sky》
小採訪
Q1:面試這個角色的過程是順利的嗎?為了爭取這個角色做了怎樣的努力?
Zoe Gertz:面試過程中,貝弗利這個角色確實非常地有難度,這個角色有一首獨唱《Me and the sky》也非常難,因為有很多的高音和特殊的演唱唱法。為了更好的表現,我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準備,讓自己處在一個比較好的聲音和表演狀態裡,才能把這首歌表現地更加充分,更加淋漓盡致。對我而言,其實面試的過程就如同演出一樣,我永遠在當做正式演出來準備,所以我會以對待正式演出的態度來準備這個角色,並完成面試的過程。
排練過程中,一方面是有很多的排練時間和自我準備;另一方面是,感謝我的製作方,讓我能夠有機會接觸到這個人物的原型,有充足的時間溝通和學習,讓我得以了解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舉止、語言風格等,在更好地了解原型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這個過程對我而言,是非常寶貴且富有幫助的。
Q2:為了讓觀眾對面試的挑戰性有更具體的了解,可以透露一下你們面試進行了幾輪,以及面試Beverley Bass的過程中有多少競爭者嗎?
Zoe Gertz:我記得是4輪還是5輪面試來著,這個過程中我需要準備自己的資料以及這個劇的相關資料。至於有多少人面試了這個角色嘛,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由我的同事來回答,我並不是很確定。所以Luke,有多少人面試了Beverley Bass?
Luke Hunter:我並不確定面試Beverley Bass一角的具體人數,但是,我們在澳大利亞面試時一共見了超過500位面試者。我必須說,這是一場很激烈的競爭。我們都非常激動,當我走進屋子的時候,剛好看到Zoe在表演,我當時在想:「wow!她真的太棒了!」所以,當我知道Zoe出演這個角色的時候我並不驚訝,更多的是開心。
Q3:劇中每個人都一人分飾多角,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樣的轉換?有什麼特殊的技巧嗎?
Zoe Gertz:劇中的每個人都扮演4至5個或更多不同的角色,為了在演出時完成這樣的轉換,我們有時候會改變一下人物的穿著與道具,比如戴上帽子,或者穿上一件夾克。此外,我們還進行了非常高強度的訓練,學習不同的口音與臺詞,說不同的語言。我們還通過捕捉人物的肢體語言與外在特徵,讓觀眾能夠更清楚地看到臺上已經換了一個角色。
西區版卡司表演視頻
Q4:《來自遠方》是一部充滿溫情和感動的劇,劇中讓您覺得最受感動的瞬間或者劇情是什麼?
Luke Hunter:我認為這部劇很棒的一點在於,這整部劇都充盈著細微、美好、可得的善意與關懷。所以對我來說,參與這部劇,無論是在表演過程中還是作為觀眾時,在不同的情況下都有不同的時刻在各個方面影響著我。它可能簡單如在一個角色詢問地點的時候,另外一人主動提供幫助;又或者簡單如有人在別人需要熱水澡的時候伸出援手......就是這些細微的時刻貫穿了整個劇,其中有些是非常有力、美好且令人感動的。或許經常令人捧腹,或許有時令人感傷,但這每個瞬間都提醒著你當時那種善意與關懷。
Zoe Gertz:我最喜歡這部劇的一點在於,它是由真實的故事改編。當我們在表演時,很多時候都能感受到觀眾們對於這個劇的共情。它講述了在9-11這樣一個全球性的、悲劇的事件發生後,這些乘客、這些移民的真實狀況。我們都記得當我們聽到這個新聞時的反應與感受。因此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喜歡傾聽觀眾們的反應,感受他們的情緒變化。我覺得我能夠作為演員去講述這個故事,是一件非常特殊且責任重大的事。講述故事的同時,我們還高舉了善意與關懷的價值。在聽到觀眾們講述自己在這個事件發生時的親身經歷與感受時,我總是容易變得十分激動。
Q5:從事音樂劇行業多年,參加了多個項目,從你的經驗來講,《來自遠方》作為一個如此年輕的音樂劇,卻能擁有如此高的人氣和如此多的觀眾,這是必然的嗎?這個必然取決於哪些因素?
Luke Hunter:我認為,我們在看劇時,總是會將自己投射到劇中的人物身上,在這個劇中,更是講述了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彼此照顧的故事,講述了一群人們降落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的故事。我覺得觀眾能在小鎮原始居民和被迫降落的乘客身上都找到共情的地方。當你面對一群陌生人,是敞開懷抱還是充滿懷疑?當你來到陌生的環境,是猜忌重重還是欣然接受?這個故事雖然發生在加拿大,卻並不局限於地區,世界上任何城市的任何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鳴。9-11事件無疑是一場悲劇,並且在許多方面改變了這個世界。這部劇不僅展現了當時的真實情境,還展現了事件發生後表現出的人文關懷。我們希望能夠提醒大家,人類總是能夠克服困難,並且善意地為他人提供幫助。
Zoe Gertz:我認為這個音樂劇變成一個世界級現象的原因在於它優美的講述故事的方式,這個故事本身就非常完美,並且音樂也非常優秀,會讓你驚嘆於這部劇的精心設計。並且,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而我們並不常在舞臺上看到真實的故事,因此,這部分是非常獨特的。
周吉:我從戰略和選擇上來講吧。目前中國的音樂劇市場確實仍處在一個早期的階段,觀眾們傾向於觀看一些知名度比較高以及他們了解較多的作品,但是作為製作方,聚橙音樂劇認為,我們有責任去拓寬市場的維度,選擇一些類型不同的、新穎的作品,比如《吉屋出租》、《來自遠方》等,讓中國觀眾接觸到更多不同類型的作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從這部劇本身而言,這是一部非常具有感染力和普世性的故事,他講述了災難面前人們的善良與關懷。相信很多觀眾也能對這點有著深刻的共鳴,這是情感基礎。另外需要指出的一點,這也是我們最近一直在重複的一句話,雖然劇組方和製作方都遇到過很多困難,但是我們堅信:「永遠不要低估我們的觀眾。」
而在前兩天的全國媒體新聞發布會上,不止有創作顧問麥可·魯比諾夫先生(Mr. Michael Rubinoff)、音樂總監盧克·亨特先生(Mr. Luke Hunter)以及澳大利亞駐演版機長貝弗莉的扮演者佐伊·格爾茲(Ms. Zoe Gertz),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副大使倪傑民先生(Mr. Jim Nickel)也特地出席發布會,由此可見不管是加拿大政府,還是主辦方對於該項目都十分的重視。
正如聚橙音樂劇總經理俞心悅女士在發布會提到,整個世界都知道那次駭人聽聞的9-11事件,這麼多年來也一直都把目光聚焦在事件帶來的傷痛和一系列「連鎖反應」之上,但是我們之中卻很少有人了解關於「9-12」的故事。它們雖與傷痛密切相連,但它們展現出的善意、樂觀與力量,卻可以緊緊擁抱那些傷痛中的人們。如同流淌在紐芬蘭人民血液中的獨特音樂一樣,這些真實故事中的人和事,也值得被搬上音樂劇的舞臺。
貝弗利飾演者 Zoe Gertz
發布會上也公布了本次中國巡演的最新演出動態,除已經開票的上海、北京、深圳之外,還有成都和南京也在巡演計劃中,最後一個城市待定,主辦方還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所以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意見留在評論區,讓主辦方看看你們的熱情~看看最後一個天選之城是誰?
最新巡演信息如下:
【北京】
天橋藝術中心
2020年4月23日-26日
【南京】
江蘇大劇院
2020年5月1日-3日
【上海】
上汽·上海文化廣場
2020年5月8日-24日
【成都】
城市音樂廳
2020年6月5日-7日
【深圳】
南山文體中心大劇院
2020年6月12日-14日
責任編輯/採訪:Galaxy
採訪編輯:Grinner
排版:Galaxy
校對:Grinner、Yvette
*註:iMusical原創內容,轉載及合作請至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