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讓教授《中國百年英漢科普文本翻譯研究》出版

2020-12-13 西部網

近日,西安外國語大學石春讓教授的《中國百年英漢科普文本翻譯研究》由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科普翻譯是翻譯百花園中一簇微小的花朵,往往不被人關注,但是它卻在我國一百年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書以獨特的視角,勾勒出我國一個世紀以來英漢科普文本翻譯的發展歷程,重點描述了百年間5次科普文本翻譯高潮中的重要譯著和人物,分析了其顯著特徵,並探討了其對政治、科技、文化、思想、經濟產生的影響。此外,該書還深入分析了新時期我國科普翻譯的現狀、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策略。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靜

編輯:融媒體

相關焦點

  • 中央黨校侯才教授德文學術專著《竹簡〈老子〉文本校注》英文版出版
    讓中國優秀傳統哲學走向世界 中央黨校侯才教授德文學術專著《竹簡〈老子〉文本校注》英文版出版 2017年12月26日 15: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孫要良 字號
  • 《英漢翻譯二十講(增訂版)》:曹明倫教授的翻譯講堂
    本書自2013年出版以來,一直被多所高校英語專業用作本科高年級筆譯課教材,也有學校將其用作英語專業「翻譯理論與實踐」方向碩士課程和翻譯專業碩士學位
  • 首部韋氏英漢雙解詞典出版
    (記者陳夢溪)首部《韋氏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發布。這部詞典的原版是由美國知名辭書出版公司梅裡亞姆—韋伯斯特公司於2008年出版,韋氏公司最出名的產品是「韋氏詞典」,可以說有了「韋氏詞典」才有了美式英語,它標誌著美式英語體系的獨立。
  • 《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出版 四大名著英漢對照版出齊
    原標題:《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出版 為第一個由中國人翻譯的三國全本四大名著英漢對照版出齊 整套叢書 採用漢英雙頁對排方式 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是「外教社中國名著漢外對照文庫」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出版項目始於2008年。2011年《紅樓夢》和《水滸傳》 出版,2013年《西遊記》問世。 最新出版的《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 由虞蘇美教授翻譯,Ronald C. Iverson審訂。
  • 作為漢學家,理雅各英譯中國古代典籍,陸續翻譯出版中國經典
    作為漢學家,理雅各英譯中國古代典籍,陸續翻譯出版中國經典英國的漢學研究稍遲於法國,但在鴉片戰爭以後發展較快。牛津大學自1876年始設中國語文講座。12年後,劍橋大學亦設漢學講座。接下來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
  • 《英漢大詞典》主編、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2016年7月28日下午1點39分,英漢大詞典主編、翻譯家、復旦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陸谷孫先生在上海新華醫院去世,享年76歲。在陸谷孫近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中,他筆耕不輟、留下了許多成果,其中包括對中國全社會都有著巨大影響的《英漢大詞典》。這本銷售超過十萬冊的英語學習必備詞典,是第一部完全由中國學者獨立編纂的大型雙語工具書。
  • 這些年,科普翻譯的變與不變
    翻譯過《手藝中國》《大眾科學指南》《技術史》的清華大學教授戴吾三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時代的發展使得科普的界定出現模糊。主要表現在以往不屬於科普的內容如今也可能是科普範疇,而有些重大科普主題更是涉及多學科領域,比如全球變暖、轉基因問題等。」  在戴吾三看來,科普邊界的模糊化使得科普翻譯有了狹義和廣義之分。
  • 南哲動態|我系張異賓教授著作《回到列寧》在德國翻譯出版
    近日,南京大學哲學系暨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張異賓教授著作《回到列寧——關於「哲學筆記」的一種後文本學解讀》在德國出版問世。該書由Harald Etzbach和Dennis Simon翻譯、Deniz Kizilcec和Dennis Simon編輯,由Canut國際出版社於2020年出版。
  •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首次翻譯出版,「英漢大詞典」APP將在下半年...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首次翻譯出版,「英漢大詞典」APP將在下半年面世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01-15 今年將有村上春樹、翁貝託
  • 尚新:英漢對比分析與翻譯策略推導——談談語言對比與翻譯研究的新...
    報告題目:英漢對比分析與翻譯策略推導——談談語言對比與翻譯研究的新路徑主 講 人:尚新教授 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報告時間:2018年6月14日19:00-21:00報告地點:外語北樓三廳主辦單位:外語學院歡迎光臨!尚新,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是新聞出版署直屬出版社之一,建於1973年,初為聯合國文件翻譯專業機構,是國務院、外交部、北京市指定承擔翻譯具有法律效用的涉外文件的主要機構,擁有一批高水平的外語翻譯人才。20年前,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開拓了圖書出版業務。
  • 百年譯學引領時代變革!第三屆《外國語》翻譯研究高層論壇圓滿落幕 | 律新社在現場
    本次論壇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編輯部主辦,論壇邀請到了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許鈞,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比較文學》主編謝天振,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外語教學與研究》主編王克非,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學者、華東政法大學校科研處處長屈文生教授等十餘所高校的外國語研究專家。律新社在現場感受到了百年譯學的積澱與青春。
  • 我國出版全球規模最大英漢漢英詞典
    新華網北京8月31日專電(璩靜、徐付同)記者8月31日從第十七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獲悉,收錄單詞、短語及翻譯670000條的《牛津·外研社英漢漢英詞典》在京面世。牛津大學出版社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也是迄今為止編寫規模最大並且實現全球170多個國家同步出版發行的英漢漢英詞典。
  • 《英漢翻譯例句詞典》,詞無「定」義 譯無「定」法,印數僅二千冊已經絕版,一般英漢詞典無法替代的重量級翻譯參考工具書.
    《英漢翻譯例句詞典》,詞無「定」義 譯無「定」法,印數僅二千冊已經絕版,一般英漢詞典無法替代的重量級翻譯參考工具書。
  • 學術綜述|2019年中國翻譯研究綜述
    藍紅軍(2019c)指出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現代性翻譯思想的發生;汪東萍(2019)考證了佛典漢譯的起點;李忠輝(2019)考察了清代朝鮮通事家族的形成、更迭與衰落。而翻譯刊物和機構也得到了一定的關注,如最早開展女性科普譯介的刊物《女子世界》(陳志傑,2019)以及清末在華傳教士設立的規模最大的出版機構廣學會(楊華波,2019)。對翻譯史研究方法的關注是2019翻譯史研究的重點之一。
  • 人名翻譯有哪些注意事項?
    例:楊雪大陸:Yang Xue香港:Yeung Suet澳門:Leong Sut臺灣:Yang Hsueh②有些與中國密切相關、研究中國的外國人也會起中文名字,這時要特別小心,如漢學家、外國駐中國大使/參贊等官員、孔子學院外方院長。
  • 復旦教授陸谷孫逝世 曾為牛津高階英漢詞典作序
    未來網記者獲悉,2016年7月28日13時39分,復旦大學教授、《英漢大詞典》前主編陸谷孫去世在上海去世,享年76歲。未來網記者了解到陸谷孫曾為《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作序、翻譯。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7版)陸谷孫序截圖。  眾所周知,《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是中國乃至全球最暢銷且對中國影響最大的英語學習詞典。
  • 廖七一教授:翻譯研究的哲學思考、研究範式與批評話語
    本文原載於《中國翻譯》2020年第1期,頁103–110,此次轉載略作調整,注釋從略。本文已獲得廖七一教授授權發布於「翻譯史研究」公眾號,謹此致謝。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 《英語世界的早期中國哲學研究》出版
    國外學界對中國哲學研究展開了持續深入研究,論著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研究成果和方法論等都值得重視。清華大學丁四新教授等著《英語世界的早期中國哲學研究》近日由浙江大學出版,引起學界關注。此前我們曾就他主持的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出土簡帛四古本《老子》綜合研究」請教,近日我們就《英語世界的早期中國哲學研究》撰寫和出版情況請教了丁四新教授。
  • 英語翻譯家陸谷孫在上海去世 生前主編《英漢大詞典》
    導讀: 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博導,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陸谷孫2016年7月28日下午1點39分在上海新華醫院去世,享年76歲。還發表過專論翻譯的《翻譯大忌:形式至上》《為『翻譯腔』一辯》、《樸則近本」——寫在主辦的翻譯競賽之後》等論文,提出了最大限度吃透並真實轉達話語、儘量保存原作風姿、不求譯入語的華美的翻譯學觀點。